陳友松,正文介紹:學者、原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任副主任陳友松、湖北省新聞資料協會會長陳友松、福建省革命烈士陳友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友松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99年
- 逝世日期:1992年
- 職業:教師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協會會長,革命烈士,
人物簡介
先生在電化教育、蘇聯教育、比較教育等方面亦有開拓性貢獻。后綜合所學,集中外先進教育理想,創造性地提出 “五全教育觀”,意義尤為重大。先生愛國敬業,誨人不倦。憂患之中堅持譯述,耄耋之年堅持教學,失明之後堅持著譯,時人稱之為“三絕”雲。
人物生平
1915年冬,鄂、湘、皖、贛四省會考,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入武昌“博文書院”,四年修完六年課程。他勤奮讀書,畢業後得到英國教會牧師賈溥明資助,先後入菲律賓大學教育學院學習。期間結識赴菲考察的國內著名教育家黃炎培、雷賓南、馬鳴鸞諸先生,共同致力於“教育救國”的探討。
1928年參加湖北省官費留美考試,成績名列前茅。陳友松懷教育救國之宏願,於1929年赴美國求學,歷時6年,師從杜威、孟祿、坎得爾等名師,根據當時中國教育的現實,他注重比較教育和教育經濟的研究,博士論文的題目是《中國教育財政之改進》,1935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受到學術界的高度讚賞,被時任北京大學校長馬寅初譽為“在教育學與經濟學之邊緣領域的開拓性研究工作。”
學成歸國後,陳友松先後在上海大廈大學社會教育系任主任,福建廈門大學、廣州襄勤大學、貴州惠水鄉政學院任實驗教育主任,昆明西南聯大師範學院教育學系教授。他是中國電影教育理論電影檢查委員會委員並主編《電影教育》月刊;曾開設電影課程,是我國最早在大學開設電影教育課,深受學生歡迎。1937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了他的第一本電影教育專著。
尚有禿筆討頑癲 陳友松積極從事國際教育交流活動,1933年由孟祿博士推薦擔任世界教育聯合會掃肓組幹事,1934年被評為全美教育名譽聯誼會會員,1946年被評為中國教育學會理事兼北平分會負責人,1947年作為中國代表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遠東區基本教育會議,又曾任電影教育協會、中華圖書館協會理事。
1944年,陳友松出版了《蘇聯的教育》,這是我國最早介紹蘇聯教育理論的一本書。1945年底,在反對國民黨陰謀發動內戰、爭取民主、爭取和平的昆明“12.1”愛國民主運動中他目睹青年學子遇害,悲痛悽愴,憤慨激越,濡筆寫下“沉沉怨氣憾乾坤,白晝猙獰獸食人”,“恨無寸鐵護髦土,尚有禿筆討頑癲”的輓詞,支持進步學生運動,表明了強烈、分明的愛憎。1945年抗戰勝利後,組成西南聯大的清華、北大、南開三校復校,陳友松隨北京大學到北平,任北大教育系教授。1949年,北平解放前,傅作義將軍邀陳友松和一些知名人士在中南海勤政殿共議和平解放北平的大事。他明確支持和談起義,並與其他進步教授一起堅持留在北平,迎接新中國的到來。
譯著等身猶礪學 1950年後,陳友松調到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任副主任和教育科學研究所教授,更是把全部心血都傾注到師範教育事業上。他聘請著名教授來系執教,為教育系的基礎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積極支持蘇聯專家的工作,認真研究介紹蘇聯教育理論,主持翻譯了《學校與領導》、《世界教育史綱》等書。
1956年,他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會。
1957年,他被錯劃為右派後,迭遭坎坷。但他更專心於學術,致力於翻譯,介紹外國教育,奮力筆耕二十載,譯文達數百萬字。作為內部資料,這些譯文多數沒有發表,但對教學科研工作的推進,對年青教師的培養,卻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文革”中又受磨難,由於長期在強烈燈光下從事翻譯,眼疾得不到調治,於1976年雙目失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煥發了七旬“盲教授”的青春,他用堅忍不拔的精神和頑強的毅力,繼續工作於師大教育科學研究所,以保爾、海倫、左丘明等6位盲文學家、盲詩人、盲教育家的偉大業績和高尚品格自勵,並在《勵志詩》里表達心聲,“思為四化添磚瓦,欲效六盲事耕耘。”他先後擔任全國比較教育研究會、全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會、中國陶行知研究會的顧問,編譯出版了《當代西方教育哲學》、《高等學校教育學法》、《美國師範教育》等數部名著,參加編纂了《英漢教育辭彙》、《國際韋氏大辭典》、《大英百科全書》等教育學詞條的譯校工作。同時開設“西方教育哲學原著”課,培養一批研究生和出國留學生,提攜後學、俯首為牛,對上門求救者一視同仁,誨人不倦,默默奉獻,甘為人梯。
1981年費孝通教授在人民大會黨召開“教育與社會”座談會,陳友松應邀出席,提出我國應立即開展該課題的研究與建設,有力地促進了教育學科的發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病逝前一年,還為已故廣西著名教育家雷沛鴻主編了《雷沛鴻教育論著選》。他在病重臨終之前,構思和撰寫了《我的教育觀》一文;這是他一生教育思想的純粹結晶,是教育思想史上一篇內容豐滿而又切實的富有創見的傑作。
遙思桑梓無邊綠 湖北,是陳友松的家鄉,對“三峽七澤春浩蕩,地靈物阜人豪傑”的故鄉風物、古今英雄,懷有深摯的感情。早在1922年5月30日的《春日自菲律賓歸故鄉》詩中寫道:“遊子天涯泊,三年瞬已非;迢迢石人遠,漠漠富水離”;“松間憶六老,揮手淚絲絲”;“故園風景在,歸去莫遲遲”。描寫了陳友松回宋河鎮岔河村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山、水、家、人的眷戀之情。
武漢師範學院教育系主任王惟新,是他四十年代的學生,兩人二十五年未曾見面,1985年當王主任登門求教時,陳老憑著聲音脫口叫出了他的名字,令其大吃一驚。
陳友松自抗日戰爭期間回過一趟宋河後,50多年沒有回過家鄉,讓其魂牽夢繞的是故鄉,他說死了以後一定要回到家鄉,下輩子也不離開她。1984年4月的一首《思故鄉》再一次抒發了他對家鄉的熱愛:“搖落眼枯一楚僑,忽逢盛世樂陶陶。遙思桑梓無邊緣,容我神遊話滔滔”;“申胥伍胥餘烈在,新市平林鐵未銷”;“黃鶴樓上客崔顥,‘京山道中’來孟郊”。
1992年3月23日,陳友松教授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全國各地知名人士紛紛寫出悼念文章和輓聯,湖北大學和校友會的輓詞是:“楚北有高賢士德早欽陳促舉,京華聚碩學薪傳今得左丘明”,對陳老的一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根據陳老的遺囑,他和夫人朱良玉(京山縣坪壩鎮人,八十年代初去世)的骨灰將運回故土安葬。
協會會長
先後從事教育、基層行政和宣傳工作。
1970年調湖北日報社任編輯,先後任總編室副主任、記者站站長、新聞研究室副主任,1992年任新聞研究室主任。中國新聞資料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新聞資料協會會長。主編的《中國省市自治區資料手冊》湖北部分獲全國社科文獻出版二等獎。
革命烈士
1937年在龍巖縣城為紅軍採買物資時被敵發現抓捕,不久在龍巖城關被敵殺害,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