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劭先(1886—1967),原名承志,樟樹市義成鄉璜遺塘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發起人之一、中央常務委員,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劭先
- 出生日期:1886
- 逝世日期:1967
- 原名 : 承志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
人物簡介
1911年辛亥革命後,任同盟會江西支部幹事;二次革命失敗後逃亡日本;在東京結識孫中山,並加入中華革命黨;1914年奉命回上海辦黨,曾到南洋、香港、廣東、廣西等地鼓吹革命,並參加護法之役;擁護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
四·一二事變之後,與國民黨當局決裂,投身社會文化事業;1928年,在上海主辦《先導》月刊;抗戰期間,主持廣西建設研究會的會務工作,並與桂林文化界人士胡愈之、杜重遠等創辦文化供應社,任社長;1946年,參與組織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1948年初,參與組織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被選為民革第一屆中央常務委員;1949年1月,與李濟深、柳亞子、馬寅初、茅盾等數十人離港北上,在瀋陽發表題為《我們對時局的意見》聲明,擁護中共領導,擁護毛澤東提出的8項條件。
1949年作為民革代表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被選為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建國後,歷任政務院政務委員,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二至四屆全國政協委員;1949年11月、1956年2月、1958年11月先後當選為民革第二至四屆中央常務委員;1967年12月2日在北京病逝。
人物生平
陳劭先(1886—1967),原名承志,樟樹市義成鄉璜遺塘人。劭先早年游庠。廢科舉後,先後就讀於舊制中學和南京兩江師範。清末,宮廷腐敗,國勢凌夷,常與好友研討“富國強兵之道”。宣統二年(1910)加入共進會,開始從事反清活動。南昌光復後,共進會歸併於同盟會,成立江西省同盟會支部,他出任幹事。旋任樟樹鎮分部部長,兼臨江府屬清江、新喻、新淦、峽江四縣黨務視察員。曾與彭素民等籌組臨江軍政分府。民國元年,第一屆眾議院省議會選舉時他任臨江、瑞州、袁州三府覆選區國民黨辦事處主任,並當選江西省議會議員。
1926年,國民革命軍東路軍進駐浙滬,他任東征第一軍總參議。
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劭先即參加桂系的反蔣活動,負責主持桂系駐滬辦事處,主辦《先導月刊》,堅持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反對蔣介石獨裁。
1939年冬,共產黨領導下的桂林文化供應社成立,劭先任社長,並負責主編《中山文選》,同時利用桂系與蔣介石的矛盾,抵制國民黨的圖書審查政策,保護了很多革命人士的安全,如掩護鄒韜奮、范長江、李克農等脫險,保護柳亞子、何香凝、茅盾等來桂工作,邀聘共產黨員邵荃麟主編《文化雜誌》等。
1940年,蔣介石企圖籠絡和利用他,任命為國民黨廣西省黨部執行委員兼書記長,他斷然拒絕說:“國民黨不恢復到中山先生改組的原來面目,我寧可‘守寡’一輩子”,並退回了委任狀。“皖南事變”後,國民黨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他憤怒地說:“那些純潔、熱情的青年有什麼罪!?反動派真是殘酷之極”。
1944年秋,日軍入侵桂林,他帶領文化供應站、建設印刷廠、廣西建設研究會的人員,疏散到桂林東南地區籌辦《廣西日報》昭平版,任日報社務委員會主任,利用合法地位繼續堅持鬥爭。同時,與中共中央南方局派駐桂林領導文化工作的三人小組成員張錫昌等倡導成立“昭平縣民眾抗日自衛工作委員會”、“青年教導隊”,開展對日武裝鬥爭。1945年春,黨中央派李家仁到桂東與李濟深聯繫研究籌建敵後民主根據地。李濟深介紹李家仁到昭平找劭先,劭先配合其在昭平、八步一帶開展宣傳組織工作。與此同時,又參與了李濟深、何香凝等醞釀成立國民黨民主派組織的活動。
1946年,蔣介石籌備所謂國民大會,邀請劭先作為社會賢達的代表參加大會,他氣憤地把通知退回。翌年冬,桂系與蔣介石合流反共,他被迫離開廣西去香港,參加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組建工作,任民革中央常務委員、宣傳委員會主任,並負責籌組出版香港《文匯報》。1949年1月,劭先與李濟深、柳亞子、馬寅初、茅盾等數十人回響黨的“五一”號召,離港北上,在瀋陽發表了題為《我們對時局的意見》的聲明,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毛澤東提出的八項條件。9月21日,他以代表的身份在北京參加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當聽到毛澤東在開幕詞中的莊嚴宣告時,激動得掉下了熱淚。他說:“孫先生一生為推翻清廷,打倒列強而奮鬥,現在才徹底實現了他的民族主義思想的目標。”建國後,歷任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政務院政務委員、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民革中央常務委員、中央團結委員會主任等職。“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康生等人的誣陷。1967年12月2日,因心臟病突發,在北京逝世。
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
陳劭先系江西清江(今樟樹)人,抗日戰爭時期,任廣西建設研究會駐桂常務委員、桂林文化供應社社長。1946年參與組織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1948年參與組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任中央常委兼宣傳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劭先先生是一位老同盟會會員,一生追求民主和進步,矢志不渝,在長期與中共地下黨的合作中,陳老以他那對腐敗的國民黨蔣介石政權嫉惡如仇的正義感,對革命同情、擁護、支持的真誠態度,贏得了共產黨的尊敬,成為共產黨人的親密朋友。
1945年10月,他隨文化供應社遷回桂林。當時,覃展(中共黨員)任文化供應社桂林店的經理,陳老是文化供應社的常務董事。業務上的事情,覃展直接請示他,相互接觸較多,彼此之間也了解。覃展除了共產黨員身分絕對保密外,其他都與陳老推誠相見,他也相信覃展。就連他與在香港的李濟深另組建政治組織,以及打算在局勢惡劣轉到香港去的想法都毫無保留地告訴了覃展。1946年秋,中共桂柳區特派員陳楓指示覃展,不再擔任桂林支部書記,而是專門與陳老聯繫和抓桂林文化供應社的工作。同時還指示覃展利用文化供應社桂林店經理的身份掩護黨的工作,以文化供應社為陣地,開展進步文化活動。同年夏,局勢緊張,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迫在眉睫。當時陳老是國民黨廣西省政府和省軍管區的顧問,省政府主席黃旭初研究重大問題,都請他參加,有時還找他個別談話。覃展為了了解桂系當局的情況和商討文化供應社應付局勢的措施幾乎每隔一、二天就到陳老家中走走,了解情況,陳老也經常把國民黨桂系當局的動態告訴覃展。這對地下黨了解國民黨反動當局的情況,研究對策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1946年3月29日,魏南金等同志領導平樂中學學生舉行了反內戰、反迫害、爭民主的示威遊行。這一事件震動了國民黨廣西省當局。魏南金因而受到敵人的注意。事後不幾天,陳老對覃展說,國民黨廣西省政府要調查平樂中學訓育主任魏任榮(即魏南金)的情況。覃展聽到後及時向魏南金作了匯報,讓魏在思想上作好準備,從而巧妙地應付國民黨的偵查,最後安全地離開平樂。
1947年6月2日,桂林市部分大中學生近2000人在地下黨領導下組織了一次“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示威遊行。“六·二”遊行前夕,黃旭初主持召開了一次會議,研究對策,陳老也參加了這次會議。會後他把桂系當局對學生遊行的態度告訴覃展, 覃展立即向黨組織領導人李福海匯報,給桂林地下黨正確地領導這次遊行提供參考。
在敵人對覃展伸出魔掌的危急關頭,陳老及時通知他撤離,避開了敵人的突然襲擊。1947年開始, 覃展在文化供應社的活動引起了敵人的注意。
晚春的某日,陳老告訴覃展,黃旭初曾向他詢問覃展的情況,說重慶有個名單來,有覃展和文彬兩個人的名字。覃展當即向陳老說明, 文化供應社訂閱有《新華日報》,最近國民黨特務搗毀重慶新華日報社營業部,可能在查抄報紙訂戶名單時發現有他倆人的名字。這件事, 覃展及時向黨組織領導人陳楓匯報。陳楓聽後對覃展說,“你現在很紅,要提高警惕,要做好隨時離開桂林的準備,如情況緊急,可以先離開,後報告。”7月6日清晨,桂林市警察局長謝鳳年拿著黃旭初逮捕建設印刷廠經理文彬的手令給陳老看,隨即抓走了文彬。陳老急忙趕到文化供應社將情況向覃展匯報。當天是星期天,早上覃展正集中職工開會學習,聽到陳老帶來的訊息後,便立即散會。覃展當即隱蔽起來,晚上向陳楓作了匯報。陳楓當機立斷,令覃展當晚撤離桂林,並寫介紹信介紹覃到香港找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另行分配工作。7日晨, 覃展乘船離開了桂林,經梧州、廣州平安到達香港,開始了新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