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陰

陰陰

陰陰,是漢語辭彙,解釋為幽暗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陰陰
  • 外文名:陰陰
  • 出處:宋·蘇軾《李氏園》
  • 解釋:幽暗貌
陰陰
yīn yīn
1.幽暗貌。
唐·李端 《送馬尊師》:“詩南入商山松路深,石牀溪水晝陰陰。”
唐·王維《積雨輞川莊作》:“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宋·蘇軾《李氏園》詩:“陰陰日光淡,黯黯秋氣蓄。”
沈從文《從文自傳·辛亥革命的一課》:“洗過了臉,我方走出房門,看看天氣陰陰的,像要落雨的神氣,一切皆很黯淡。”
2.深邃貌。
南朝·齊·謝朓 《直中書省》詩:“紫殿肅陰陰,彤庭赫弘敞。”
3.猶隱隱。微痛貌。
《素問·咳論》:“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 王冰註:“脾氣主右,故右胠下陰陰然深慢痛也。”
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二折:“一會家陰陰的腹痛似錐挑。”
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裡》第二章:“他心裡陰陰作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