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郄

陰郄穴是手少陰心經的穴位之一,位於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0.5寸,在尺側腕屈肌與指淺屈肌之間,深層為指深屈肌;有尺動脈通過;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尺側為尺神經。主治心痛,驚悸,骨蒸盜汗,吐血、衄血,暴喑等疾病。操作方法為直刺0.3~0.5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陰郄穴
  • 出處:《靈樞·經脈》
  • 隸屬經絡:手少陰心經
  • 主治:心痛,驚悸,骨蒸盜汗
  • 功能:滋養陰血、固表安神 
  • 主要配伍:配尺澤、魚際主治吐血、衄血
  • 特殊主治:郄穴
  • 操作:直刺0.3~0.5寸
功能作用,穴義,治法,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配伍,附註,相關論述,
名稱釋義
1)陰郄。陰,水也。郄,空隙也。陰郄名意指心經經水由本穴回流心經的體內經脈。本穴物質為通里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與心經體內經脈相通,經水即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心經的體內經脈,故名陰郄。
2)手少陰郄、少陰郄。手,手部。少陰,心經也。郄,孔隙也。穴名之意指本穴經水循地部孔隙回流地之深部。理同陰郄名解。郄穴之意與本名解同。
3)石宮。石,腎之所主也,水也。宮,宮殿也,出入的門戶小而內部寬大也。石宮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經水流入地之深部的巨大場所。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是從地之天部流入腎骨所處的地之地部,孔隙中流下的細小水流匯入了腎水的大海之中,故名石宮。

功能作用

溝通心腎。

穴義

心經經水由本穴回流體內經脈。

治法

寒則通之或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定位

在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0.5寸。

解剖

在尺側腕屈肌與指淺屈肌之間,深層為指深屈肌;有尺動脈通過;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尺側為尺神經。

主治

1. 心痛、驚悸等心病;
2. 骨蒸盜汗;
3. 吐血,衄血。

操作

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傷及血管和神經。留針時,不可做屈腕動作。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心絞痛、神經衰弱、鼻出血、胃出血等。

配伍

配後溪、三陰交主治陰虛盜汗、骨蒸潮熱;
配尺澤、魚際主治吐血、衄血。

附註

手少陰經郄穴。

相關論述

1.《針灸甲乙經》:“驚,心痛,手(少)陰郄主之。”
2.《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失喑不能言,洒淅振寒,厥逆心痛,霍亂胸中滿,衄血,驚恐。”
3.《針灸大成》:“主鼻衄,吐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