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北村

陡北村地處平陽縣東北部,距縣城9公里,東臨東海,南靠陡南村,西鄰榆鎮,北與瑞安市閣巷鄉交界。 1955年建立陡門鄉,陡北村是鄉人民政府所在地。1959年,陡門鄉併入宋埠,村屬海灣人民公社。現屬海西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陡北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陡北村地處平陽縣東北部
  • 人口:1562人
簡介,內河公路 交通方便,利用海塗 發展企業,設施建設,經濟發展,生活習俗,冬至吃湯圓,曬醬油肉和鰻鯗,搗年糕,祭灶,撣新,地圖信息,

簡介

浙江省平陽縣海西鎮陡北村。 據《鐘氏宗譜》記載:唐朝末年,鐘氏祖先因避戰亂,由福建遷入此地墾荒定居。但萬全常發生水災,宋埠地方有戶姓宋的人家牽頭建造陡門,因鐘氏居地恰在陡門北面,故名陡北村。後倪姓、張姓相繼遷入。村區遂有"'種'(鐘)必須有'泥'(倪),才種'姜'(張)"的傳說。
陡北村陡北村
下轄鐘宅、倪宅、張宅、龍頸底4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地鐘宅。全村356戶、1562人,其中畲族和回族共104戶、556人。水田806畝,旱地274畝。還有廣闊的海塗,開發前途似錦。村內河道縱橫,土地肥沃,主種水稻、糖蔗、亞麻、蔬菜。

內河公路 交通方便

陡北村系平原水網地帶,村兩面帶水,中貫一條河,內河交通,四 通八達。南面項塘河可通宋埠社區各村、榆樣鎮和瑞安市閣巷鄉;西首長橋河可通縣城和瑞安市林垟鎮;東首陡門浦河可通海塗農場外延至東海。1949年前,主要交通工具是小木船。現在,各條河上每天有大小機動船穿梭運行。連線104國道的飛雲至西灣公路從村中通過,車輛可直達村里。郵電通訊發展較快,1993年內可通直撥全國各地的電話。
陡北村陡北村
1990年,陡北村實行宅基地有償使用,不但節省用地,且將土地使用費用於村公益事業建設,改變舊村莊面貌。村將舊宅基地、空閒地、零星地和舊村改造規劃結合起來建房,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審批、統一規格。根據少用地少交費、用好地多交費的原則,收取宅基地使用費。規劃實施後,建新房戶利用空閒地、零星地建房達70%以上。3年來,全村共建新房130間,按規劃建房展現了新的村容村貌。
陡北村宅基地使用資金取之於民、用之於民。3年來,村里修築機耕路8.4公里,改造道路7.3公里,新設電線40檔,新裝路燈48盞,開發海塗田48畝,新建15米寬的主街道水泥路500多米,並建了公共廁所。村里還準備辦小工業區、菜市場、小商品市場、農貿市場,現已做好場地落實和籌建工作。

利用海塗 發展企業

1990年初,村民集資入股,利用廣闊的海塗泥土,辦起了磚瓦廠,並逐步發展。如今全村有60%的戶參加磚瓦廠生產。村還辦了水泥預製品廠、蠣灰廠、鋸板廠、漁業綜合隊、對蝦養殖場等。7家建材廠實行聯合生產經營,發揮集體優勢。為了讓全村集體、個體、合股企業更快地發展,村里投資新建了一條連線國道線的公路,更新高壓線路,增設2台變壓器,解決企業運輸和用電困難。
昔日的一片荒海塗上,現已建起了一幢幢廠房。全村已辦起建材、紙箱、蔬菜加工等27家企業。全村工業產值3500多萬元。村民收入逐年增加,人均收入5000元。
1990年創辦陡北村少數民族學校,並投資25萬元,新建一座500多平方米的教學樓。村里成立了黨員基金會,使老黨員按月領到一定比例的生活費,並由此計畫擴展成立村老人基金會。此外,成立了老人協會、老人活動中心、青年民兵之家等。建起翻水站和水渠,免費供應自來水。村黨支部連續3年被評為縣級優秀黨支部。平陽縣人民政府選定陡北村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骨幹村。
陡北村地處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東北部,距縣城9.2公里,東臨東海,南靠陡南村,西鄰榆?鎮,北與瑞安市閣巷鄉交界。據《鐘氏宗譜》記載:唐朝末年,鐘氏祖先因避戰亂,由福建遷入此地墾荒定居。但萬全?常發生水災,宋埠地方有戶姓宋的人家牽頭建造陡門,因鐘氏居地恰在陡門北面,故名陡北村。後倪姓張姓相繼遷入。村區遂有'種'(鐘)必須有'泥'(倪),才種'姜'(張)的傳說。
陡北村系平原水網地帶,村兩面帶水,中貫一條河,內河交通,四通八達。南面項塘河可通宋埠鎮各村、榆?鎮和瑞安市閣巷鄉;西首長橋河可通縣城和瑞安市林鎮;東首陡門浦河可通海塗農場外延至東海。1949年前,主要交通工具是小木船。現在,各條河上每天有大小機動船穿梭運行。連線104國道的飛雲至西灣公路從村中通過,車輛可直達村里。郵電通訊發展較快,1993年內可通直撥全國各地的電話。

設施建設

1990年,陡北村實行宅基地有償使用,不但節省用地,且將土地使用費用於村公益事業建設,改變舊村莊面貌。村將舊宅基地、空閒地、零星地和舊村改造規劃結合起來建房,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審批、統一規格。根據少用地少交費、用好地多交費的原則,收取宅基地使用費。規劃實施後,建新房戶利用空閒地、零星地建房達70%以上。3年來,全村共建新房130間,按規劃建房展現了新的村容村貌。
陡北村宅基地使用資金取之於民、用之於民。3年來,村里修築機耕路8.4公里,改造道路7.3公里,新設電線40檔,新裝路燈48盞,開發海塗田48.3畝,新建15米寬的主街道水泥路500多米,並建了公共廁所。村里還準備辦小工業區、菜市場、小商品市場、農貿市場,現已做好場地落實和籌建工作。

經濟發展

陡北村現狀
1990年初,村民集資入股,利用廣闊的海塗泥土,辦起了磚瓦廠,並逐步發展。如今全村有60%的戶參加磚瓦廠生產。村還辦了水泥預製品廠、蠣灰廠、鋸板廠、漁業綜合隊、對蝦養殖場等。7家建材廠實行聯合生產經營,發揮集體優勢。為了讓全村集體、個體、合股企業更快地發展,村里投資新建了一條連線國道線的公路,更新高壓線路,增設2台變壓器,解決企業運輸和用電困難。
昔日的一片荒海塗上,現已建起了一幢幢廠房。全村已辦起建材、紙箱、蔬菜加工等27家企業。1992年,全村工業產值3500多萬元。村民收入逐年增加,1992年人均收入5000元。
1990年創辦陡北村少數民族學校,並投資25萬元,新建一座500多平方米的教學樓。村里成立了黨員基金會,使老黨員按月領到一定比例的生活費,並由此計畫擴展成立村老人基金會。此外,成立了老人協會、老人活動中心、青年民兵之家等。建起翻水站和水渠,免費供應自來水。村黨支部連續3年被評為縣級優秀黨支部。1992年,平陽縣人民政府選定陡北村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骨幹村。

生活習俗

冬至吃湯圓

冬至稱“至日”,俗稱“冬節”。這天早晨,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麻糍。湯圓的餡為甜糖或芝麻,也有鹹肉湯圓。而麻糍則要先把糯米炊熟,搗韌做成塊形,然後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滾動使之粘滿豆粉,即為麻糍,麻糍為冬至的點心,俗稱“擂麻糍”。吃麻糍、湯圓,寓意著團圓和喜慶,民間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長一歲”的說法。

曬醬油肉和鰻鯗

陡北村人習慣大約在農曆十一月份就開始曬醬油肉和鰻魚鯗。用生瘦豬肉、生雞鴨放在醬油中泡浸,然後曬乾食用,別有風味。過去,在曬這些臘貨的那個月份,每家屋檐椽上密密麻麻地扎滿鐵釘,上面掛著醬油肉、醬油鴨、醬油雞。自做的醬油肉、醬油雞味美質優,所以即使市場里有現成的賣,人們還是願意自己動手曬。鰻魚是溫州的特產,陡北村人一般去菜場買些個頭比較大的鰻魚,剖開淡曬,就成了我們口中的“鰻鯗”,鰻鯗比鮮鰻還要好吃,是年夜飯中佐酒的佳品。

搗年糕

也叫“搗糖糕”用糯米摻些秈米,加上紅糖或白糖,蒸熟,放在石臼中搗韌,然後做成長方形,又叫“慢食”。如放在不同花紋的印版里,可壓成如牡丹、蟠桃、魁星、財神爺、狀元,以及鯉魚、麒麟等圖樣的甜糕,也有做成元寶狀的,最大重約3公斤,插上銀花可放在中堂長條桌上,每個房間也可擺上。這也叫“做年糕”,即年年高升的意思。

祭灶

農曆十二月廿四,家家戶戶還要“拜鑊灶佛”。據說這天是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凡人功過的日子,據說灶神貪吃,只要有糖吃,他的嘴就會被封住,所以祭灶都少不了麥芽糖,為的是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說壞話。

撣新

每年農曆十二月廿四前後,沿襲臘月“撣新”習俗,家家戶戶掃塵驅垢,粉壁飾室,滌具曬物,每戶人家趁此機會洗去家裡一年堆積下來的污垢,準備乾乾淨淨迎春。

地圖信息

地址:溫州市平陽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