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漢唐石刻博物館》是一部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秦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漢唐石刻博物館
- 作者:秦航
-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 頁數:298 頁
- 定價:580 元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01066179
《陝西漢唐石刻博物館》是一部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秦航。
陝西漢唐石刻博物館(Shaanxi Han Tang Stone Sculpture Museum)是中國第一家以古代石刻為主題的非國有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自2012年開館以來,每年接待海內外遊客近10萬人次,...
《陝西漢唐石刻博物館》是一部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秦航。內容簡介 西安,十三朝古都,被譽為“博物館之城”,在這個博物館遍地開花的城市裡,有一座“滿是石頭”的博物館——陝西漢唐石刻博物館一座以石刻藝術為主題的國家三級博物館。石刻,集藝術、歷史價值於一體,是金石學最重要的研究對象之一...
《石鐫春秋:陝西漢唐石刻博物館》是2024年西安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陝西漢唐石刻博物館館內精美石刻藏品40餘件,從歷史、文化、藝術、審美等不同角度,圖文並茂地向讀者展示了這些石刻藏品的獨特魅力,採用多角度高清大圖,配以通俗易懂、極富趣味性的文物介紹,讓大家領悟館藏石刻珍品的來龍去脈和...
石雕駱駝雙目 前視,體型豐碩,背上雙峰之間還橫臥著一個小人兒,造型生動。駱駝是古代交通和運輸的重要工具,可用作騎乘、馱運、拉車、耕地等。漢代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闢,通過戰爭、入貢和商業貿易,北方草原民族和西域民族的駱駝源源不斷地傳入中原地區。唐代時,長安作為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與西域的往來極其...
碑首是陝西漢唐石刻博物館文物,高96厘米,寬108厘米,厚29厘米,碑是一種刻石形式,一般可分為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碑的最上部稱為碑首。您現在看見的就是一塊唐代的碑首,上有纏繞的龍作為裝飾,中間刻有“大唐故□州長史□府君之碑”的篆文,應當是某位長史(唐代官職名)的墓碑碑首。人類最早的石刻...
石羊 石羊是一件明代的石刻文物,收藏於陝西漢唐石刻博物館。文物特徵 石羊長嘴,寬鼻,圓目突起,雙耳後抿,頸至肩背生有長鬃毛一道,挺胸前望,長體尾下耷,四腿曲臥於長方體石座上。
西安碑林博物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三學街15號,占地面積3.19萬平方米,陳列面積4900平方米,隸屬於陝西省文物局,主要以孔廟、碑林、石刻藝術室和石刻藝術館等組成,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誌及石刻造像為主的地方專題性博物館。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陝西省歷史博物館在碑林成立。1953年,...
陝西華廈石刻博物館,位於陝西省,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468件/套,開展教育活動2次,參觀人數25.5萬人次。 歷史沿革 陝西華廈石刻博物館是一所非國有博物館,由寶雞華廈集團投資數千萬元建成。展出內容 主要展出的是散布於民間的各類石刻藝術品,藏品共 1000餘件,時間跨度從商代一直延續到清末,...
龍首 龍首長52厘米,通高34厘米,厚34厘米,為造型的建築部件,龍首形象兇猛,大眼睜目,兩眼間有一顆寶珠,看上去像是有騰空呼風化雨的能力,是古人心中神獸形象的表現。
石獅是在中國傳統建築中經常使用的一種裝飾物。在中國的宮殿,寺廟,橋樑,佛塔,府邸,園林,陵墓,以及印紐上都會看到它,但更多的時候,“石獅”是專門指放在大門左右兩側的一對獅子。獅子形象始於漢朝,據說獅子是從西域傳過來的。相傳東漢漢章帝時,西域大月氏國把一頭金毛獅子作為禮物進貢給中國的皇帝。後來獅子...
亮寶樓博物館在設計主展廳時,注意到將青銅文化元素融入環境之中,通過對柱體進行青銅器效果的處理,體現出強烈的藝術性和歷史感。同時,採用中國傳統的彩繪工藝製作天花藻井,表現出明顯的民族特色。設計展陳時,博物館立足陝西本土文化,以陶器、青銅器和銅鏡、近當代藝術作品為三大主要單元,以石刻、玉器、景泰藍、...
鞍馬 鞍馬雕刻,為石灰岩質地,馬膘肥體壯,鬃被精心修剪,圓目如炬,鼻孔外張,兩耳上豎。絡頭鞍韉俱全,障泥寬大且垂於腹下,上置鞍。鞍韉韁繩隨意的掛在鞍上,馬頭微微內勾,似在小憩,神態逼真生動。馬腿粗壯, 尾部和四肢雖有不同程度的殘損,但馬鬃、鞍具、轡飾刻畫細膩。
陝西考古博物館該館常設展覽以“考古聖地華章陝西”為主題,分為“考古歷程”“文化譜系”“考古發現”“文保科技”四個部分;室外有田野考古主題展示區、陶瓷石刻文物展示區等。考古歷程篇 “考古歷程篇”主要展示陝西考古的誕生、發展和成熟歷程,分為三個單元。第一單元《金石稽古證經崇禮》,講述中國考古學在金石...
石枕長26厘米,高23厘米,以石頭製成,海棠型,弧形下凹,前高后低。近些年來看出土的枕頭可追溯到戰國時期。從質地上看,古人的枕頭有軟質和硬質類型之分。軟質有布枕、絲綢枕、皮枕等,硬質有陶瓷、竹、木、石、玉、銅、銀等,其中,石頭、木頭製成的是最多的。枕頭上的裝飾題材多種多樣,有吉禽瑞獸,...
陝西秦安漢唐石刻博物館 陝西唐三彩藝術博物館 西安曲江富陶國際陶藝博物館 西安戶邑民間藝術博物館 健康博物館 唐都新碑林博物館 西安美術館 曲江書畫藝術館 陝西元陽文化博物館 西安皇家藝術博物館 西安高陵奇石博物館 高陵祥順博物館 西安高陵錢幣博物館 龍窩酒文化博物館 錦業美術館 西安曲江玉坊文化博物館 一旨...
臨潼博物館位於陝西臨潼驪山北麓,西與華清池毗鄰。主體簡直採用中軸線對稱的皇宮布局,重檐歇山形式。望京樓宏偉壯麗,面西屹立,驪山閣、渭水閣,南北作陪,迥廊寬敞,紅柱挺立,是古都近郊頗具特色的歷史博物館。年均接待中外遊客六十餘萬人。臨潼博物館現有周秦藝術、唐佛教藝術陳列,另有碑廊一座,展出文物珍品千餘件...
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由於博物院建院是自籌資金,在管理運行、保護文物當中顯得比較有限。大量(約兩萬餘件)石雕、石刻藏品堆放露天,長期經受風吹雨淋,造成許多內涵極深的歷史遺物石雕作品即將風化損壞,亟需科學地保管與保護。文化活動 學術研究 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主辦出版了《西部民俗》雜誌;成功舉辦了“首屆關中...
第二章 再續韶華:西安碑林博物館簡史 第三章 不朽殿堂:西安碑林博物館巡禮 一、優入聖域:西安文廟的時代因緣 二、熹平開成:文脈千秋的儒學經典 三、名碑法刻:漢唐正書的美輪美奐 四、忠烈之筆:德藝雙馨的顏真卿 五、石墨鐫華:石頭上的《淳化閣帖》六、雕刻時光:地下石刻的藝術史 第四章 滿目琳琅...
石鼓發現後,曾經多次輾轉遷徙。現原石保存在故宮博物院中。陝西歷史博物館里可看到複製品。石刻之最 石刻藝術 醫學論著 中國最早的石刻醫學論著是南齊.褚澄(公元?-483年)所撰的《褚氏遺書》(一卷)。該書始著錄於《宋史.藝文志》。根據後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蕭淵序所記載,《褚氏遺書》是在唐末黃巢...
2022年4月11日,歷經5個月提升改造的西安博物院基本陳列“古都西安”二、三展廳喜迎開放,1100餘件(組)西安博物院館藏文物精品分多主題在1300平方的展廳全新亮相。造像藝術專題陳列展廳 造像藝術專題陳列展廳以“寶相莊嚴”為題,以佛教石刻造像為主、輔以金銅造像等佛教文物,介紹長安佛教的基本情況,突顯長安佛教的...
《西安碑林博物館古碑如藪寶刻成林》是2020年西安地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西安碑林博物館是陝西創建*早的博物館,它以收藏、陳列和研究歷代碑刻、墓誌及石刻為主,成為在中國獨樹一幟的藝術博物館。 本書介紹了西安碑林的歷史、沿革、展室巡禮、館藏文物等。詳細講述了畫像石、顏真卿書法碑刻、唐墓誌、地下...
石刻寶庫藝術殿堂——西安碑林巡禮是2013年7月29日,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文物報社和西安碑林博物館承辦的。“石刻寶庫 藝術殿堂——西安碑林巡禮”圖片展在北京五四大街紅樓櫥窗正式對外展出。“石刻寶庫 藝術殿堂——西安碑林巡禮”圖片展主要由碑刻、佛教造像、陵墓石刻三大部分組成,體現了西安碑林一軸二翼的展陳...
陝西萬達博物院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林帶路唐苑盆景園藝博覽園之內,博物院由書法繪畫博物館、青銅盉博物館、耀州窯瓷器博物館、古代陶器博物館、露天石刻藝術博物館組成。歷史沿革 陝西萬達博物院所處的唐苑盆景園藝博覽園,是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的分會址。唐苑東傍滻河、南望秦嶺、西依曲江、北臨高速、地勢錯落、...
周至博物館成立於2009年3月,是陝西周至縣城僅有的一座集收藏、保護、整理、研究和陳列展示於一體的歷史文化陳列專題博物館,也是周至一個重要的文化景點和對外開放視窗。歷史沿革 在古漢語中,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周至這個地方山曲水折,所以得名“盩厔”。解放後因為這兩個字太生僻,改為“周至”。這裡...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孟秋,陝西巡撫畢沅為茂陵和李夫人、衛青、霍去病、霍光等墓前各豎石碑一通。今霍光墓碑已損,其餘完好。民國二十年(1931年)西京籌備委員會負責人張繼,在霍去病墓北設立茂陵國小,於校內設立“茂陵辦事處”,胡際平為主任,負責管理文物,並在墓南面兩側,修建兩座瓦房,將9件石刻移至室內...
礎石長1.02米,寬0.54米,裸露地面高0.21米,東側石人已於1960年搬遷至西安碑林博物館石刻室展出。西側石人僅殘存腰部以下,亦為拄劍武官形象。石蹲獅 石蹲獅1對,位於石人之北約60米處。東側石獅已殘損,僅留獅身殘石一塊。西側石獅高2.05米,蹲踞於石板上,石獅巨頭闊口,突目露齒,硬額濃眉,鬣毛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