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師範大學遠程教育學院

陝西師範大學遠程教育學院

陝西師範大學(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院校以及“211工程”重點建設學校,是國家培養高等院校、中等學校師資和教育管理幹部的重要基地,被譽為西北地區“教師的搖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師範大學遠程教育學院
  • 英文名: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 所屬地區:陝西
  • 類別:公立學校
學院概況,招生專業,發展目標,院系設定,專業設定,師資力量,對外交流,教學成果,師大特色,招生對象,地圖信息,

學院概況

陝西師範大學有五十多年的成人教育歷史,是西北地區普通高等學校中最早設立成人教育機構的院校。1955 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立陝西師範大學函授部,開始舉辦函授教育,以培訓中學教師為主要任務;1985年,開始夜大學招生;1987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在原學校函授部、夜大學部和教務處成人教育科的基礎上成立陝西師範大學成人教育學院。1999年,為適應成人教育發展的需要和國內繼續教育崛起的形勢,經主管部門批准,更名為陝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2006年,陝西師範大學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學院併入繼續教育學院。學院先後獲得“全國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示範學校”、“陝西省普通高校優秀成人教育學院”等稱號。2002年2月經教育部批准,陝西師範大學成為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院校,同年5月成立網路教育學院。
2008年4月,陝西省教育廳批准在陝西師範大學成立陝西省基礎教育資源研發中心,負責陝西省基礎教育資源的需求調研、套用研究和開發;建設基礎教育信息化資源共享服務平台,開展以資源套用為基礎的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培訓。同年7月,袁純清省長在陝西師範大學為資源研發中心揭牌,基礎教育資源研發工作全面啟動。2008年12月,為了落實國家985教師教育創新平台項目,陝西師範大學成立了教師教育資源中心,中心以推動教師教育創新為目標,促進教師教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改革與創新,加快教師教育職前職後一體化進程,為構建教師終身學習體系搭建平台。
2010年7月,陝西師範大學為了理順辦學關係,有效整合辦學資源,創新教師教育模式,促進學校教師終身教育服務體系建設,切實做好免費師範生教育碩士培養工作,將網路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進行辦學資源整合,合併成立了遠程教育學院。遠程教育學院與陝西師範大學教師教育資源中心、陝西省基礎教育資源研發中心合署辦公,立足三個平台,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加強教師教育、基礎教育資源建設,促進信息化課程開發和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學院下設辦公室、招生部、教務部、函授夜大部、教育碩士管理部、技術部、研發一部、研發二部、網路運營管理部、培訓部10個行政與業務管理部門。同時設立學科教學研究所、教育評價研究所、教師教育資源中心平台項目辦公室、信息化教學中心、現代遠程教育研究中心、繼續教育研究中心6個教學研究機構,網路與繼續教育發展諮詢委員會、網路與繼續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教師教育資源建設與評估委員會3個諮詢評議機構。

招生專業

學院有網路教育、函授教育、夜大學教育、研究生教育和非學歷培訓5種辦學形式,設立高中起點專科、高中起點本科、專科起點本科、碩士研究生教育4個教育層次。同時,學院還承擔了免費師範生遠程教育碩士培養、在校本科生輔修學習、“國家985教師教育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建設、陝西省基礎教育資源研發中心建設、“中國小教師國家級培訓計畫”遠程培訓、非學歷培訓與教育服務、網站運營與服務工作等多項任務。
網路教育開設漢語言文學、教育學、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18個專業。開發建設了435門網路課程,其中自主開發的《古代漢語》、《外國教育史》和《中國古代史》被教育部評為“國家精品課程”。學院擁有300餘名諳熟網路教育教學方法的優秀教師,建立了立足陝西、服務西部、面向全國的130多個校外學習中心。作為“全國教師教育網路聯盟”單位核心成員,學院堅持“為西部服務,為在職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服務”的網路教育辦學方向,努力辦出教師教育特色。學院網路教育工作受到教育部肯定,教育部簡報“陝西師範大學利用現代遠程教育積極培訓西部農村教師”介紹了學院網路教育為西部服務的工作經驗和成果。
函授夜大教育開設漢語言文學、數學與套用數學、英語、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地理科學、歷史學、教育學、音樂學、美術學、學前教育以及法學、行政管理、旅遊管理等30多個師範類和非師範類專業。在省內外設有30多個函授站(點),招生覆蓋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河南、山西、山東、廣東等地區。
學院在籍學生總計4萬餘人。其中網路教育學生3萬餘人,函授教育學生近5千人;夜大學教育學生5千餘人。

發展目標

在新的平台和起點上,陝西師範大學遠程教育學院將進一步發揮現代遠程教育優勢,不斷強化教師教育特色,繼續為社會培養各類套用型人才,為教師教育和基礎教育做出積極貢獻。

院系設定

陝西師範大學現設有21個學院,2個基礎教學部, 63個本科專業;有12 個博士後流動站(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教育學、心理學、生物學、數學、物理學、地理學、化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材料科學與工程), 1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生物學、化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地理學、哲學、理論經濟學、教育學、心理學、數學、物理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103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 4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186個碩士學位授權專業,另有1 個教育博士專業學位點,20 個碩士專業學位點(含工程碩士 8 個領域),國家現有 13個學科門類中該校學位授權點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農學、醫學、藝術等 11 個學科門類;有國家級重點學科4個:歷史地理學、中國古代史、中國古代文學動物學省部級重點學科56個

專業設定

教育學、心理學、套用心理學、學前教育、經濟學、市場行銷、電子商務、公共事業管理、哲學、社會學、法學、行政管理、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化學、材料化學、生物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物理學、套用電子技術教育、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地理科學、環境科學、旅遊管理、食品科學與工程、音樂學、舞蹈學、美術學、裝潢設計與工藝教育、繪畫、表演、中國語言文學、漢語言文學、文秘教育、對外漢語、思想政治教育、法學、新聞學、教育技術學、播音與主持藝術、編輯出版學、歷史學、古典文獻學、英語、俄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軟體工程、體育教育、運動訓練、少數民族預科等。
長期以來,學校以質量為生命線,堅持以 “ 三級三類 ” 教學評估為主體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狠抓教學管理和改革,取得顯著成效,自 2000 年以來共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6 項,省級教學成果獎 42 項; 9 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 40 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3 門課程被評為國家雙語示範課程, 3 門課程被評為省級雙語示範課程; 11 個專業被評為國家特色專業, 22 個專業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 12 個專業被評為省級名牌專業; 2 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5 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學校從 2006 級本科生開始推行 “ 2+ 2 ” 人才培養新模式,並積極探索教師教育 “ 4+ 2 ” 城鄉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為基礎教育培養優質師資。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工約2800人,專任教師近 1600 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 80%多 ,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達49% 。專任教師中有教授300餘人,副教授近500人,博士生導師 249 人,雙聘院士3人,國家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5 人,"千人計畫"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講座教授、特聘教授共4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 6 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 23人,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 2 人,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入選者 8 人,國家級教學名師 2 人,全國優秀教師 6人,全國、全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入選者 共2人,省級教學名師16人,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 6 人,陝西省“ 三五”人才、“三秦學者”、“百人計畫”等人才工程入選者 20 人。學校積極調整用人政策,聘請了近百名國內外著名學者作為兼職教授,其中有院士 10 餘人。
現任領導
校長房喻
房喻,1956年9月生,陝西西安人,漢族,研究生學歷,教授,博士
生導師。1982年元月,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化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房喻教授1993年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特殊津貼,1998年在英國獲哲學博士學位。曾任陝西師範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院長,副校長。200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2002年被評為陝西省勞動模範和教育部骨幹教師資助計畫優秀完成人員,2002年12月起擔任陝西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03年被評為陝西省教學名師,2004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2004年6月起任校長。
黨委書記:甘暉
甘暉,男,漢族,生於1957年1月,甘肅人,研究員,1977年參加工作,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2月至1982年1月在蘭州大學中文系學習,獲學士學位,畢業後留校工作,歷任蘭州大學校學生會專職秘書長、校團委副書記、數學力學系黨總支副書記、校團委書記、人事處處長、研究生處常務副處長、“211工程”辦公室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長等職,2001年1月任蘭州大學黨委副書記,2002年10月起兼任蘭州大學副校長。2010年12月起任陝西師範大學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王 濤張建祥司曉宏
副校長:王 濤(兼)張渭淮趙 彬蕭正洪王武海游旭群
紀委書記:張建祥(兼)
校長助理:馮旭東

對外交流

其主要職責是:起草全校國際交流合作工作的發展規劃;為學校領導提供諮詢;協調全校外事活動,為院系的教學、科研和國際學術交流提供信息服務;負責學校外事接待活動的策劃、實施;校際交流計畫的統籌管理,包括計畫的制定、協定的擬訂、交流項目的實施和運轉情況的跟蹤管理、服務;外國留學生和研究學者的歸口管理,包括發展規劃的制訂、參與招生、外事和教學管理、生活服務;外國專家的聘請、報批、外事和生活管理;國際會議的審核報批;境外辦學的聯絡、審核和報批;教職工因公出國(境)和學生因公出國(境)護照、簽證(通行證)的辦理,教職員工因私出國(境)校內有關手續的辦理;校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事務。
半個多世紀以來,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培養體系完備的綜合性一流師範大學,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10萬餘人。學校還積極開展廣泛的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後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越南、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70多所學校建立了校際友好與合作交流關係,培養留學生近4000餘人。

教學成果

長期以來,學校以教學質量為生命線,堅持以“三級三類”教學評估為主體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狠抓教學管理 和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2000 年以來共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5 項,省級教學成果獎 27 項,有 6 部教材入選“國家面向 21 世紀課程教材”,獲省部級以上優秀教材獎 6 項, 2 部教材入選教育部推薦使用的研究生教學用書, 6 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23 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12 個專業被評為省級名牌專業。學校 1999 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校團委 2004 年被團中央授予“紅旗團委”光榮稱號,學校連續十五 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授予“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集體”。學校畢業生因其專業基礎紮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踏實敬業而深受用人單位歡迎,連續多年一次性就業率在 90% 以上,位居全國師範院校前列。學校積極實施科研強校戰略,科研實力逐年提升,尤其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具有顯著優勢。。“十一五”期間,人文社會科學共承擔省部級及其以上科研項目 472 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類項目 81 項,教育部項目 106 項;有 118 項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出版學術著作 432 部,教材 160 部,發表學術論文 4793 篇。
自然科學“十一五”期間共承擔省部級及其以上科研項目 442 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160 項; 863 計畫項目 4 項, 973 前期專項項目 2 項;出版學術著作 105 部,發表學術論文 6454 篇;有 23 項科技成果獲得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116 項科技成果被授予專利權,其中發明專利 112 項,實用新型專利 4 項。

師大特色

學校從 2006 級本科生開始按照“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培養理想和通專結合、文理滲透的原則,實施“2+2”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學生前兩年按一級學科為基礎的大類進行通識教育,後兩年進行專業培養。2007年,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和西南大學六個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中部分學生實行免費師範教育。免費師範生可按照學校規定在師範專業範圍內進行二次專業選擇,有志從教並符合條件的非師範專業優秀學生,在入學一年後,可在教育部和學校核定的計畫內轉入師範專業,並按標準返還學費、住宿費,補發生活補助費。學校高度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以外,積極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畫”,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和公益服務活動,倡導高雅藝術進校園,形成了大學生藝術節,科技文化節,綜合素質大賽,英語角等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學生馬列讀書社先後得到幾任省委書記的親自指導。 學校積極探索教師教育“ 4+ 2 ” 城鄉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為基礎教育培養優質師資。
學校積極開展廣泛的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設有西北地區唯一的“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先後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越南、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 60 多所學校建立了校際友好與合作交流關係,培養留學生 3000 餘人。

招生對象

招生對象:各級各類學校教師、教育行政幹部、其他行業在職人員、社會青年等。
報名條件:報考高中起點專科須具有普通高中、職業學校、技校、中等專業學校的畢業文憑;報考專科起點本科須具有國民教育系列專科或專科以上畢業文憑。
報考年齡:年滿18周歲。

地圖信息

地址:長安南路199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