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大寺

陝西大寺

陝西大寺位於新疆烏魯木齊市和平南路永和正巷10號,始建於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是市內最大的回族清真寺。大殿始建年代無考,建築專家判斷屬於清代乾嘉年間所建,重建於1906年,是烏魯木齊市最大的回族清真寺建築。大寺占地面積5186平方米,庭院式建築,西面大殿是寺院主體建築,坐西向東。面闊五間,由前殿、川亭子、月台三部分組成。平面呈凸字形,前殿為單檐歇山式建築,飛檐脊獸,雕樑畫棟。屋頂為綠色琉璃瓦,大殿後部伸出上八下四的重檐八角亭,與前殿相連,俗連“川亭子”。陝西大寺是新疆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清真寺概況,地理位置,建築特色,清真寺小史,

清真寺概況

地理位置

陝西大寺,又稱東大寺,東大寺始建於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是市內最大的回族清真寺,可容納千人禮拜。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曾翻修擴建。是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陝西大寺
陝西大寺位於烏魯木齊市和平南路永和正巷10號,天山區和平南路永和正巷。交通:可乘坐3、61、101、104路汽車南門站下車南側小巷內。

建築特色

大寺占地面積5186平方米,庭院式建築,西面大殿是寺院主體建築。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坐西向東。面闊五間,由前殿、川亭子、月台三部分組成。平面呈凸字形,前殿為單檐歇山式建築,飛檐脊獸,雕樑畫棟。屋頂為綠色琉璃瓦,大殿後部伸出上八下四的重檐八角亭,與前殿相連,俗連“川亭子”。大殿始建年代無考,建築專家們從遺存的建築裝飾判斷屬於清代乾嘉年間所建。
陝西大寺
與市區其它清真寺不同的是,陝西大寺大殿系中原漢族古代傳統磚木結構、琉璃瓦頂的建築風格,坐西向東,高達十餘米。大殿前部為單檐歇山式,用40根朱紅色大柱支撐梁架,美觀而有氣勢。拱門上,刻有《古蘭經》文,其刻工之精,令人讚嘆。後部為望月樓,乃阿訇登臨觀看月亮出沒,宣告齋戒的場所,為上八下四的重檐式八角亭。這種建築形式在新疆十分罕見。
走進專院正面是大殿,大殿高達10餘米,系古老的磚木結構,風格頗似漢族古代宮殿,前部為單檐歇山式,屋頂鋪嵌著綠色琉璃瓦。大報周圍走廊有36根紅圓木柱,規模宏偉,十分壯觀。大殿後部為上八下四的重檐式的“八角樓”,系望月樓。殿內四壁和門窗的裝飾,刻工精美,磚雕木刻均採用花卉、瓜果等各種圖案,既嚴格遵循不使用偶像和動物圖飾的伊斯蘭教義,又保持中國古代傳統木結構的建築風格。大殿內鋪墊著供穆斯林禮拜用的毛毯。
陝西大寺
大殿前面是寬敞的大院,除西面外,各面均建有廳堂。北廳是講堂,南廳為浴室,東廳是各地阿訇進修之所。
陝西大寺在抗日戰爭時期是全市回族穆斯林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支援抗戰活動的中心,解放後,多次進行支援抗美援朝的活動。

清真寺小史

這座清真寺始建於清乾嘉年間,迄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歷經滄桑,到清末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由陝西渭河流域一帶各方伊斯蘭教回民人士捐資重建。解放前該寺已破舊不堪,解放後列入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革”間,陝西大寺遭到嚴重破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由於撥亂反正,落實了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陝西大寺恢復了正當的宗教活動。政府還撥出專款幫助翻建陝西大寺。
陝西大寺經過翻建,使這一古建築重新放出青春的光輝,面目一新,每天都有很多穆斯林前來進行宗教活動,從而滿足了烏魯木齊市穆斯林宗教生活的需要。每逢宗教節日,人們歡聚陝西大寺,參加會禮。
來烏魯木齊的國際友人常到這裡過宗教生活或參觀。烏魯木齊市的伊斯蘭教協會會址也設在這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