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黃土高原的環境:1644-1949年》是2020年中國環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北黃土高原的環境:1644-1949年
- 作者:王晗、王利華
- 類別:環境科學基礎理論
- 出版社:中國環境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 ISBN:978751114276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區域環境變遷研究叢書》多是專題性的實證研究。它們分別針對歷史上的氣候、地貌、土壤、水文、礦物、森林植被、野生動物、有害微生物(鼠疫桿菌、瘧原蟲、血吸蟲)等結構性環境要素,以及與之緊密聯繫的各種人類社會事務——環境調查、土地耕作、農田水利、山林保護、礦產開發、水磨加工、景觀營造、城市供排水系統建設、燃料危機、城鎮興衰、災疫防治……開展系統的考察研究,思想主題無疑都是歷史上的人與自然關係。眾位學者從各種具體事物和事務出發,講述不同時空尺度之下人類系統與自然系統彼此因應、交相作用的豐富歷史故事,展現人與自然關係的複雜歷史面相,提出了許多值得尊重的學術見解。
這套叢書所涉及的地理區域,主要是華北、西北和西南三大板塊。不論從歷史還是從現實來看,它們在偉大祖國遼闊的疆域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由於地理環境複雜、生態系統多樣、資源稟賦各異,成千上萬年來,中華民族在此三大板塊之中生生不息,創造了異彩紛呈的環境適應模式,自然認知、物質生計、社會傳統、文化信仰、風物景觀、體質特徵、情感結構……都與各地的風土山水血肉相連,呈現出了顯著的地域特徵。但三大板塊乃至更多的板塊之間並非分離、割裂,而是愈來愈親密地相互聯結和彼此互動,共同繪製了中華民族及其文明“多元一體”持續演進的宏偉歷史畫卷。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節 為什麼要提出黃土高原環境變遷中人類因素的研究
第二節 黃土高原環境變遷學術史研究
第三節 本書研究的切入點、整體思路和史料評析
章 地理環境的復原
節 自然環境的復原
第二節 人文環境的復原
第二章 興屯墾殖政策和陝北黃土高原的自然環境
節 興屯墾殖政策的興廢
第二節 興屯墾殖政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第三節 基本認識和初步結論
第三章 黃土高原溝壑區人口變動、土地墾殖和土壤侵蝕關係研究
——以洛川塬為例
節 典型事件分析
第二節 土地墾殖和人為加速侵蝕
第三節 基本認識和初步結論
第四章 黃土殘塬溝壑區土地墾殖及其對土壤侵蝕的影響
——以宜川縣為例
節 歷史地貌的解讀與土地狀況的復原
第二節 土地墾殖過程分析
第三節 土地墾殖過程中人為加速侵蝕現象分析
第四節 基本認識和初步結論
第五章 黃土丘陵溝壑區的土地墾殖和民眾應對
——以綏德為例
節 侵蝕環境的復原
第二節 人與土地:環境變遷中的民眾行為分析
第三節 環境和民眾應對:土地墾殖過程中
土壤侵蝕現象分析
第四節 基本認識和初步結論
第六章 典型流域的土地墾殖及其對土壤侵蝕的影響
——以米脂縣東溝河流域為例
節 歷史地貌的解讀與土地狀況的復原
第二節 土地墾殖與土壤侵蝕演變過程
第三節 基本認識和初步結論
第七章 黃土一沙漠邊界帶水利灌溉和土地墾殖過程分析
——以定邊縣八里河灌區為例
節 問題的提出與學術史回顧
第二節 八里河及其灌區地貌類型分析
第三節 邊界帶環境和農牧業方式的抉擇
第四節 基本認識和初步結論
第八章 區域社會、謀生方式和環境變遷的關係
節 土地承載力判斷
第二節 人口變動和土地利用
第三節 土地墾殖和環境變化
第四節 討論和結論
附錄 米脂縣姬家溝、賀寨則、年家溝實地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