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陂鎮

陌陂鎮

陌陂鎮位於社旗縣東北部, 東與下窪鎮接壤,南與郝寨鎮相連,西與唐莊鄉交界,北與方城縣二郎廟鄉毗鄰。全鎮領域面積66.71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40864人(2017年),耕地面積61545餘畝,轄19 個行政村,76個自然村,196個村民小組。陌陂鎮是傳統的農業大鎮,省政府“科普示範鄉鎮、市政府“信訪工作四無鄉鎮”、“維穩工作先進鄉鎮”,縣委“先進基層黨組織”、“平安建設先進鄉鎮”。鎮政府所在地陌陂街距縣城10 公里,位於陌陂河南岸,入選河南省首批傳統村落。陌陂鎮境內省道S239(魯姚)公路、縣道社(旗)-- 下(窪)公路、下窪至大馮營戰備公路(在建)貫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

陌陂鎮有著悠久歷史和多彩的文化風情。相傳,東漢初年,漢光武帝劉秀曾派開國元帥、諫議大將軍、堵陽侯朱祐在現陌陂東門外陌陂河南岸建侯符,並設“獄營”以羈押戰俘。後漸次形成村落和集鎮,有東西大街一條。根據“陌”為東西道路,“陂”稱澤陂之意,古人遂以陌陂命為地名。是一個自然形成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聚落散狀,複合式,呈正方形,四周築有圍堤,集鎮面積1.5平方公里。中有十字形街道。南北主街為商業和農貿集中區。五十年代以前,山貨和土特產品為傳統貿易商品。現在,農曆單日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陌陂鎮
  • 外文名稱:Mobei Town
  • 別名:麥北街,陌陂街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
  • 下轄地區:19 個行政村,76個自然村,196個村民小組
  • 政府駐地:陌陂街
  • 電話區號:+86 0377
  • 郵政區碼:473315
  • 地理位置: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陽盆地東緣
  • 面積:66.71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40864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型大陸氣候
  • 著名景點:西周陌陂遺址、開花寺遺址、明代土橋鎮遺址
  • 機場南陽姜營機場 鄭州新鄭國際機場
  • 火車站南陽火車站
  • 車牌代碼:豫R
  • 文化名片:九宮八卦陣、背哥、曲牌四十八板
  • 城市定位:產業大鎮、商貿強鎮、文化名鎮
建制沿革,行政規劃,行政區劃,集鎮建設,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條件,人口民族,政治體制,經濟概況,歷史文化,風景名勝,著名人物,谷秀榮,白華勇,曹洪波,

建制沿革

隋朝大業三年(607年)稱真昌縣,屬淮安郡
明代稱陌陂店,屬裕州孝義鄉。
清初沿明制,中期屬平新里,末期屬平新上里。
1912年屬方城縣第五區。
1931年稱陌陂鎮,為方城縣第五區區公所駐地,俗稱陌陂街。
1932年屬第三區(券橋)。
1941年屬陌陂鎮,南部一帶為精誠鄉,東北為二郎廟鎮(旋改酒店鎮)。
1947年置陌陂區,為原方城縣四大鎮之一。
1951年為第六區,轄26鄉。
1956年3月撤區,建陌陂中心鄉。同年12月恢復區,轄鄉14個。
1958年撤區,建陌陂人民公社。
1961年復置區,轄公社11個(旋調整為8個)。
1965年11月,陂陂區(除二郎廟人民公社)劃屬社旗縣。翌年10月撤區,改為陌陂人民公社。
1983年4月改社為鄉。
2014年11月20日經省市人民政府批准(豫民行批【2014】46號)同意撤鄉建鎮,實行鎮管村,所轄行政區域和政府駐地不變。

行政規劃

行政區劃

陌陂鎮轄陌陂街南、街北、梁王莊、黑土留、完糧徐、張其浩、賈寨、謝莊、朱莊、梁橋、前寧窪、後寧窪、左林、關莊、趙油簍、張莊、大魯莊、張樓、大辛莊19 個行政村,76個自然村,196個村民小組。

集鎮建設

2015年集鎮建設以“撤鄉建鎮、升星晉位”為目標,按照“規劃、建設、經營、管理”四位一體要求,共幹了七件事。一是聘請縣規劃局對S239線和下窪至大馮營戰備路陌陂鎮區段按照標準化街道標準做了修建性詳規。二是借S239線大修之機,投資60萬元,將鎮區段擴寬為15米,雙向四車道,全長700米,目前油麵鋪設已完工。三是借下窪至大馮營戰備路升級改造之機,從糧所向東取直到S239線,建一座商貿新城,商貿新城的規劃、設計已完成,品位一流,功能完備,包括超市、廣場、遊園、公廁等,商業大街寬34米,全長1300米,預計總投資1.2億元,目前拆遷征地工作基本結束,項目馬上全面開工。四是總投資200餘萬元,對文化路、興民路、新華路北段進行標準化改造,全長1000米,共修下水道2000米,鋪生態磚2萬平米,刷外牆漆1.5萬平米,鋪柏油路面8000平米,新植樹200棵,安裝路燈30盞。五是投資60萬元建文化廣場兩處,一處是在敬老院門前建孝道文化廣場,占地900平米,一處是在街南黨群服務中心門前建民眾休閒廣場,占地1300平米,目前都已竣工。六是投資100萬元,對集鎮上的低壓線路和聯通光纜進行電纜上牆和光纜入地整治。七是加強集鎮日常管理,聘用7名機構改革分流人員,成立集鎮管理服務公司,同時新增環衛工4人,目前達到11人,配齊清掃清運工具,確保集鎮市場秩序和環境衛生管理精細化、常態化。2014年11月份陌陂的撤鄉建鎮已得到了省政府批准,“三星級”集鎮近期有望通過市政府驗收通過。
陌陂鎮地圖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陌陂鎮位於伏牛山南麓,河南省西南部,南陽盆地東緣,社旗縣東北部, 距縣城10 公里,陌陂河南岸。處於東經113°02′23″,北緯33°05′43″。

地形地貌

地勢北高南低,海拔173--208米。北部有團山崗及土丘橫亘,西、中、東部各有南北向土崗。崗間地勢低平。耕地中砂礓黑土占59.2%,主要分布在南、西和北部;黃老土占40%,主要分布在中、東部;少量淡黃石渣土分布在北部邊緣。陌陂河由東北部東白石灣入境,向西流經謝莊、梁王莊、陌陂、張莊、大魯莊等村委會,由陳莊附近出境人唐莊鄉,境內流長8公里。

氣候條件

陌陂鎮地處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區,屬北亞熱帶季風的型大陸型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日照總時數平均為2187.8小時,年平均太陽總輻射量116.56千卡/平方厘米。
年平均氣溫15.2℃,歷年月平均氣溫最低1.4℃,最高28.0℃。全年無霜期233天,≥0活動積溫5500℃,≥10℃活動積溫4939℃。年平均降水量910.11mm,4—9月降水689.2mm,占全年的75.7%。

人口民族

全鎮人口40864人(2017年)。

政治體制

2017年:
鎮黨委書記:黃國富
鎮長:尹金奇
鎮人大主席:張秀寬

經濟概況

經濟以農業為主。林業、養殖業和三粉加工業為輔。產小麥、紅薯、大豆、玉米、綠豆、棉花、芝麻、菸葉。董莊村民擅長棉花與豆類、小麥與瓜類套種;瓜中套種豆角,豆角中套種蘿蔔,一年四熟,畝產值超千元。
北朱莊、閻莊為著名養牛專業村。
朱莊、小劉莊生豬養殖多,出欄多。
農戶用綠豆、玉米、豌豆、紅薯磨取澱粉,製成粉條、粉皮、粉面。“粉面潔白光滑,粉條細長如絲,粉皮透明若紙”,年產“三粉”千萬斤左右,號稱“三粉”之鄉。“陌陂三粉”,“小磨油(芝麻油又叫香油)”為主要土特產,聞名遐邇,暢銷中外暢銷豫、皖、冀數省。
陌陂硬面饃又稱陌陂硬面卷子,是陌陂另一特產,在南陽一帶頗具盛名,其特點面硬功細,勁道香甜,掰時有撕響聲,顯層次,呈菊花心狀,食之甘而適口,越嚼越甜。
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完成8.6億元,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5億元,增長30% ;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684萬元,增長14%;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8100元,增長11%。

歷史文化

陌陂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我鎮以“文化名鎮”建設為載體,大力發展公益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切實加強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利用,豐富民眾文化生活,為全鎮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一是加強文化陣地建設,在全鎮開展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19個村建有文化書屋,10個村建有休閒文化廣場。二是加強隊伍建設,以鎮文化服務中心為依託,著力培養一支文化骨幹隊伍。全鎮有業餘劇團二支(曲劇、豫劇),有舞獅隊2支,鑼鼓班2支,民間文藝協會5個,背哥、九宮八卦陣等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個,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個。三是積極開展文體演出活動,利用雙節和農閒時節,組織送戲下鄉和文藝演出20餘次。
曲牌“四十八板”
老藝人李白海是陌陂一帶有名的農民墜胡演奏家。他演奏的曲牌“四十八板”曲調準確,旋律動聽,鄉土氣息濃郁,深受民眾喜愛。
東路派三弦書
三弦書是形成於南陽的一種較為古老的說唱藝術,已有200多年歷史,因用三弦、鉸子(小銅鼓)伴奏得名,曾一度興盛南陽曲壇。清乾隆四十年前後南陽已有三弦書的演唱活動。三弦書的唱腔樸實無華,形式活潑,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是一種典型的民間說唱。三弦書音樂大致分鉸子腔、鼓子腔兩大類。三弦書隨著觀眾審美要求的提高,逐漸演變為演唱者手擊鉸子或八角鼓既唱又表,另有三弦和墜胡專門伴奏,並在演唱中幫腔,演變成為二三人一台戲,從而使說唱藝術得以更快發展、更廣泛流傳。
三弦書作為一種藝術門類,在長期的演唱中,隨著對聲腔、板路、調式和調性認識的深入,以及方言、民俗的不同,使其在表演技法、聲腔運用和演唱特色等方面演變成不同流派。三弦書分為東路、中路、西路三個流派,各流派的演唱風格各具特色。社旗以東的陌陂(原屬方城)、泌陽的饒良(原屬南陽專區)、唐河的井樓、桐柏的安棚等地為東路派,他們的特點是高弦唱功,風格高亢激越,氣勢較大,長於武書和正書,具有陽剛之美,在演唱上以說唱本書為主。
背哥(背閣,背裝)
陌陂鎮的“背哥”表演藝術,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稱“背閣”、“背裝”,是由經過訓練的成年人,在蓮花、兵器、馬匹等造型上表演,後來演變成男童和女童混合扮演,常常亮相於春節、燈節、廟會等文化活動場所和重大節慶的舞台。2010年,這項民間表演藝術被列為“南陽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許多村民自願加入到背哥表演協會,年紀最大的81歲,最小的僅有5歲。他們自籌資金,購買必要的演出道具,自娛自樂。有了他們的熱愛,這門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得以重放異彩。
據南宋周密所撰的《武林舊事》記載,背哥、抬哥也稱“扮故事”、“芯子”、“背棍”、“飄色”等,是漢民族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多在節日舞蹈隊伍行進中演出。將數米高的鐵桿立於桌上,或綁於人的肩背上。由數名兒童扮成戲劇故事中的人物,綁縛於鐵桿上,一般分兩三層,再用衣飾和各種道具將鐵桿隱飾起來。上層表演者持在傘尖、扇沿、花瓶等上面,小演員輕輕舞動,造型生動精巧,表演驚險玄妙,觀眾十分喜歡。
過去,在節日或廟會上,一般都要唱社戲、玩社火,圍觀的民眾很多,在演出圈裡的人能看得很清楚,但在外圈的人特別是小孩子就看不清楚。為了看清,有的大人讓小孩子騎到脖子上觀看,有的人家就從家中抬出桌子,讓小孩子或個子低的人站到桌子上觀看。
這種民間藝術多在節日或廟會上演出。表演的兒童被卡在“芯子”里,或腳踩在二、三米高的雞頭上、劍尖兒上、燈芯兒上等,作出各種優美的動作,再加上大帳鼓一敲、四大釤一拍、大長笛一吹,就像皇帝出宮的鑾駕,煞是威武雄壯,振奮人心。
黃河九曲連(九宮八卦陣)
陌陂鎮九宮八卦陣(俗稱黃河九曲連)緣起於東漢,是公元1世紀初與陌陂街同時興起的一項獨特的大型遊藝項目。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通常用高粱秸紮成陣型,廣設迷門,供人遊藝。
東漢功臣朱祐官封赭陽候、大將軍,劉秀把大批戰俘、罪犯交他監押,朱祐便來到唐河、泌陽、方城三縣交界處設獄營,建候府,興集市。為招引商賈遊客,把行兵布陣的九宮八卦陣圖獻出,用高糧秸紮成3×3黃河九曲連,廣設迷門,供人遊藝,一時遠近聞名,集市乃成。鄉人又制定規約,每逢牛年興辦一次,只準一人知道圖紙,製圖者由當時鄉試選賢被錄取者傳承下去,至民國鄉試製度取消,由吳氏家族傳承至今。陌陂碧水藍天,綠樹成行,呈現出一派少有的風光,在古街漫遊,這裡宮中有景,景中有宮,濃郁的古代風韻和多姿的現代風采交融,使人們感到那濃濃的歷史深處氣息。
作為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文化,九宮八卦陣呈正方形,人行道5尺,占地5至8畝,全陣開4門,謂生、死、驚、開,因死字犯忌,常不開。內部結構為3行3斗9曲連。扎法有橫連、縱連2種,迷門設定第1斗設1個,第2斗設2個……第9斗設9個。有時設跳躍式迷門,少則9門,多則81門。此陣迴環往復,迷門迭出。游者往往誤出迷門,走來走去還回原地。
建國以後,吳氏傳人吳文選曾多次製圖布設九宮八陣,他如數家珍的說:“俺這些年先後到鄭州少林寺、開封相國寺去傳授圖藝,還應邀去南京、徐州、揚州,安徽宿州蚌埠,山東太山市等20多個省市獻藝,他用鋼管紮成九宮八卦陣供人遊藝。”他指著九宮八卦陣示意圖進一步解釋說:“八卦方位是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對應西北、正北、東北、正東、東南、正南、西南、正西。中央斗叫五黃,也叫閱兵台。
二十會
農曆二月二十日起物資交流大會,民間俗稱“二十會”,加上逢牛年興辦“黃河九曲連”(九宮八卦陣)民間遊藝活動,盛會期日3--5萬人。上市物資有五金、百貨、農副產品、中草藥、竹、木、山柴等。有演戲、放電影、賽球、展覽科技圖片、斗獅子、擺旱船、踩高蹺等文化活動,熱鬧非凡。
“龍王”饃
每到春節前夕,社旗縣陌陂街的賣饃老闆們,都蒸一種形態像“龍王”的饃,十分熱銷;不少家庭也延續當地風俗,紛紛蒸出“龍饃”,以示對新一年裡風調雨順農業豐收的美好期盼。
“龍饃”似長方形,頭闊尾長,嘴裡銜著一個雞蛋形食品,眼睛用兩顆紅棗當眼珠,炯炯有神,身上有魚鱗似的花紋,還長著一條精緻的龍尾巴,看上去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故當地人稱之為“龍饃”。
一位年過花甲的饃房老闆告訴我說:春節蒸製“龍饃”,是陌陂街三四百年來流傳下來的民俗。每當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家家戶戶都爭先恐後蒸“龍饃”。家中有老年人的,一定要吃這樣的“龍饃”,既可以滅災,又可延年益壽,長命百歲。即使不蒸饃的家庭,也要到饃店買“龍饃”,希望爺奶父母吃後平安健康。“龍”象徵中華民族團結勇敢,不怕邪惡,有一種龍騰虎躍一往無前的精神。“龍饃”代表了當地百姓一種美好的願望,一種淳樸的孝道文化,這份愛亘古不變,源遠流長。
歷史文化遺址
陌陂北渡口有明代築土橋,四周有陌陂堰、羅布政墓、李都督墓、宋墓。
東門外有西周陌陂遺址。
弄花寺村東北有開花寺遺址。
後寧窪村有明代土橋鎮遺址。
張其浩村北團山崗上有烈士陵園l處,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明末,李自成農民軍曾轉戰於此。
民國期間,農民自發組織“黃槍社”、“綠槍社”抗捐抗糧。
30年代開始,為中共地下黨重要活動地區。中共陌陂黨支部是方城縣第一黨支部。它領導陌陂抗日救亡、剿匪、支前工作並建立了基層民主政權。

風景名勝

“一心”即中心集鎮,“兩村”即黑土留、良王莊兩個示範村,“三軸”即S239線、社下路、陌陂河北岸晚秋黃梨產業帶三個軸線。圍繞三個軸線重點打造風景長廊,沿S239線和社下路打造花卉產業帶,已發展面積1700畝,沿陌陂河北岸打造晚秋黃梨產業帶,黃梨面積已發展到3000畝。

著名人物

谷秀榮

女,1945年10月12日出生於河南省方城縣陌陂鄉(今陌陂鎮)張樓村(1965年11月新建社旗縣,陌陂鄉劃歸社旗縣轄)。豫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河南戲曲“十佳”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鄭州新世紀藝術學校校長。她的代表作有《五世請纓》、《穆桂英掛帥》、《花木蘭》、《西廂記》等,她塑造的佘太君、穆桂英、花木蘭、紅娘四個性格迥異的人物形象,成為戲迷心中永不磨滅、不可複製的經典。她的唱腔具有純正的豫劇韻味,高亢、奔放。嗓音寬厚明亮,圓潤清脆,更為難得的是不僅激越高亢,而且持久力強,連續演出四、五十場音色依舊,濃郁的韻味和大方的氣度絲毫不減,加之有非凡的偷字閃板之類的嘴皮功夫,所以在觀眾中享有盛譽。

白華勇

男,1975年5月出生,漢族,河南省社旗縣陌陂鎮謝莊村人,首屆感動社旗“十大人物”,“南陽市第三屆道德模範”;中共黨員,大專學歷,現任河南浦康投資擔保有限公司董事長,南陽市融資擔保協會副會長。
白華勇生於社旗,長於社旗,飲水思源,致富不忘家鄉,2011年個人出資將家鄉謝莊3公里的土路修建成水泥路,並將村裡的兩座危橋修建一新。後又捐資50萬元在村里修建希望國小。2012年又出資60萬元,在陌陂鎮修建了一座敬老院。2013年白華勇與鎮政府又初步達成意向,計畫捐資80萬元,擴建陌陂鎮中學。2014年他又出資120多萬元,為家鄉新建一座大橋。

曹洪波

男,河南省社旗縣陌陂鎮人,社旗縣文聯副主席,河南省作協會員,在《山花》、《作品》、《福建文學》、《山東文學》、《奔流》、《當代小說》、《黃河文學》、《青年作家》、《草原》、《伊犁河》、《短篇小說》、《躬耕》等市以上報刊雜誌發表小說100多萬字。代表作:短篇小說集《女房客》中國文聯出版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