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因·賈魯戰役(阿音札魯特戰役)

艾因·賈魯戰役

阿音札魯特戰役一般指本詞條

艾因·賈魯戰役(也叫阿音扎魯特戰役)的交戰雙方是由埃及蘇丹忽都斯·貝爾巴斯率領的馬穆魯克騎兵和其他穆斯林軍隊(主要是阿拉伯人和突厥人),總兵力大約3萬,對戰由旭烈兀麾下將領怯的不花率領的1.2萬混合部隊,在當代巴勒斯坦那布盧斯附近的艾因·賈魯平原交戰。

基本介紹

  • 名稱:艾因·賈魯戰役
  • 發生時間:1260年9月3日
  • 地點:艾因·賈魯平原
  • 參戰方馬穆魯克王朝蒙古帝國
  • 結果:馬穆魯克王朝獲勝
  • 參戰方兵力:馬穆魯克聯軍3萬,蒙古聯軍1.2萬
  • 傷亡情況:蒙古聯軍幾乎覆沒
  • 主要指揮官:忽都斯·貝爾巴斯,怯的不花,拜伯爾斯
歷史背景,戰前準備,雙方兵力,兩軍交戰,歷史影響,

歷史背景

1258年,伊爾汗國汗王旭烈兀阿拔斯王朝,敘利亞為之震驚。此時敘利亞大部分地區處於阿尤布王朝治下,沿海狹長地帶則為十字軍國家所有,北部屬博希蒙德六世控制的安條克公國特里波利;南部屬名存實亡的耶路撒冷王國。在早已臣屬於蒙古帝國的小亞美尼亞國王海屯一世的建議下,其女婿博希蒙德六世也歸順蒙古帝國,加入蒙古人反敘利亞陣營。
1259年9月,蒙古軍兵分三路,怯的不花為先鋒,拜住為右翼,孫扎黑為左翼,旭烈兀自統中軍,進兵敘利亞。西征軍與海屯一世和博希蒙德六世率領的亞美尼亞和法蘭克人合作,於1260年1月攻克敘利亞北方重鎮阿勒頗,旭烈兀委任法黑剌丁·撒乞管理,並派禿格勒·巴黑失為阿勒頗的軍事長官。作為回報,旭烈兀將曾屬阿勒頗公國的土地悉數交給博希蒙德六世。
阿勒頗被攻陷後,阿尤布王朝蘇丹安-納昔爾·優素福率軍從大馬士革城郊營地準備逃往埃及,哈馬霍姆斯大馬士革不戰而降,蒙古帝國在大馬士革建立起行政機構。不過,蒙古人在敘利亞北部和中部並未構建起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僅安排了代理人。在此後兩個多月的時間內,怯的不花的先鋒軍長驅直入敘利亞的納布盧斯阿傑隆耶路撒冷希伯倫阿什凱隆,直抵加沙,實行了一次長距離、劫掠式的大掃蕩。蘇丹納昔爾畏懼埃及馬穆魯克王朝蘇丹忽都斯·貝爾巴斯,只能在敘利亞沙漠及周邊地區輾轉奔波,最後在卡拉克被蒙古軍所俘,並押送到旭烈兀營所。
儘管占領了敘利亞,但1259年8月蒙古大汗蒙哥去世,忽必烈阿里不哥爭位,訊息送達後,旭烈兀命怯的不花鎮守敘利亞,自己率領主力東返。

戰前準備

征服埃及是蒙古帝國向西擴張的既定政策,旭烈兀已經很明顯表現出出兵埃及的意願。艾因·賈魯之戰前幾個月,旭烈兀派遣急使同40名那可兒組成龐大的使團前往埃及致函忽都斯,明確告知馬穆魯克王朝要么臣服蒙古,要么就等待接受蒙古帝國所施加的毀滅厄運。這份國書在埃及引起巨大反響,面對危急關頭,忽都斯召集大臣商討處理旭烈兀征服埃及的對策。
蒙古軍隊若侵犯埃及,就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而言,只有三條路可供選擇——和、戰,或逃離本國。但是,埃及北濱地中海、南接撒哈拉大沙漠,面對來自敘利亞的蒙古軍隊,逃亡之路,只能向西投奔馬格里布,不過,馬格里布遠隔荒漠,路途遙遠;投降成為蒙古帝國的附庸,考慮到花剌子模沙、木剌夷山中老人、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的前車之鑑,已不可取;與蒙古人頑強戰鬥或有一線生機。正因為如此,馬穆魯克軍隊在抗擊蒙古人入侵這一問題上,上下一致,團結齊心。
從馬穆魯克王朝的軍隊構成來看,其官兵大都對蒙古帝國的軍事侵略義憤填膺,抱定殺敵以保家鄉的信念。忽都斯告訴他們,如果這場戰爭中打不過蒙古軍,密昔兒(埃及)不久就會和其他地區那樣遭到蹂躪,將軍納昔剌丁·乞木里在商討對策時也認為蒙古人的允諾不可靠。面臨旭烈兀的軍事威脅,馬穆魯克王朝全體貴族們最終形成了反伊爾汗國的對策。在實力派拜伯爾斯的建議下,忽都斯下令處死蒙古使者,率軍開赴敘利亞,迎擊蒙古軍。
艾因·賈魯戰役(阿音札魯特戰役)
馬穆魯克士兵

雙方兵力

據《多桑蒙古史》說,投入艾因·賈魯戰役的馬穆魯克軍隊是12000騎兵,不過學者大都不信這一數據。近代以來許多學者認為,在艾因·賈魯之戰中,馬穆魯克軍隊的數量要比伊爾汗國軍隊的數量大得多。歐文·阿米泰說,馬穆魯克取勝的原因之一是軍隊規模相對強大,至少有10000埃及軍隊和眾多的額外部隊。
史料文獻的記載和近現代學者關於參戰艾因·賈魯戰役的蒙古軍隊人數的推論莫衷一是。伊爾汗國安納托利亞的史學家伊本·比比說是5000人,阿勒頗史學家巴赫布拉攸斯、亞美尼亞史學家海屯、馬穆魯克王朝史學家薩菲儀·本·阿里說是10000人。拜伯爾斯·曼蘇里說蒙古人是12000騎兵。諾外利、亞美尼亞人基拉羅斯和瓦爾坦說是20000人。波斯史學家瓦撒甫說,怯的不花有三個土綿(30000人),一個是鎮守大馬士革的蒙古軍,一個是鎮守阿勒頗的拜答兒的軍隊,另一個土綿是阿勒頗和大馬士革的當地簽軍,包括500人的亞美尼亞喬治亞附庸軍,學者—般認為這一數據不可信。近現代學者大都認同伊爾汗國的軍隊數量約為10000—12000人。1260年5月旭烈兀移師東行,帶著六分之五的兵力(10萬兵力以上)撤出敘利亞戰區,如果伊爾汗國要繼續向西擴張,就應該把大部分軍隊駐守敘利亞,蒙古人在艾因·賈魯戰場上敗北的主要原因應是旭烈兀在戰術上的失算。

兩軍交戰

1260年7月16日,忽都斯的軍隊離開開羅,開向敘利亞邊界加薩走廊。通過收集情報,他確知當時在敘利亞駐守的蒙古人僅僅是蒙古西征軍的一小部,並非旭烈兀的大部,取勝的可能性非常大。即使在敘利亞失利,他還有機會率軍回埃及重整旗鼓抗敵,而如果在埃及戰敗,王朝則必遭滅頂之災,所以,忽都斯決定主動出擊迎敵。
忽都斯派遣拜伯爾斯為先鋒,在加薩走廊,拜伯爾斯發現了一小支由拜答兒率領的蒙古軍,這支隊伍見埃及軍隊進入敘利亞,急忙派人告知在巴爾貝克的怯的不花。怯的不花命令拜答兒不要後退,等待援軍,但為時已晚,忽都斯親自率軍襲擊了拜答兒的小支隊伍並直追到阿昔河畔。
敘利亞濱海地帶南部的法蘭克人公開抵制蒙古人的統治並開始勾結馬穆魯克王朝。儘管博希蒙德六世支持怯的不花,阿卡的男爵們卻把蒙古人視為野蠻人,他們在旭烈兀東歸後開始反抗怯的不花在敘利亞的統治。作為懲罰性的軍事行動,怯的不花率軍洗劫西頓,蒙古—拉丁同盟破裂。敘利亞濱海地帶的法蘭克人通好馬穆魯克王朝,忽都斯意識到情況有利,立刻率領大部隊移向阿卡。法蘭克人向馬穆魯克人提供所需帳篷和糧秣,開放通道,保證在戰鬥中保持中立,為埃及人在戰役初期獲得很大的優勢。隨著戰爭的臨近,忽都斯擔心軍隊內部畏戰情緒滋長,在阿卡再次向軍隊做戰前動員演講,激發手下官兵奮勇殺敵。
收到馬穆魯克軍隊已進入敘利亞境內並向北移動的訊息,駐營貝卡谷地的怯的不花立刻聚集分散在大馬士革各地的蒙古軍隊,親自率軍南下,在離艾因·賈魯不遠的地方安營紮寨。艾因·賈魯位於吉爾博阿山西北角的耶斯利河谷地帶,今巴勒斯坦的吉多納村,距今約旦河左岸貝桑西北方15公里,這條泉水稱艾因(Ayn)或馬揚·哈魯德。沿著吉爾博阿山是納赫爾·賈魯特河(Nahr Jalut),河水給蒙古騎兵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耶斯利河谷地帶能提供充足的牧草,吉爾博阿山可以保護軍隊的側翼。蒙古人在地理位置上應說占據了有利條件。
蒙古軍希望敵軍走狹窄且多岩石的哈魯德河進入耶斯利河谷,待馬穆魯克人還來不及部署軍隊之前就發起衝鋒,但馬穆魯克軍隊卻在濱海的十字軍安排下繞道卡梅勒山,過了阿克,來到吉爾博阿後山。拜伯爾斯的先鋒在前,忽都斯的主力部隊隨後。抵達艾因·賈魯之後,拜伯爾斯率兵登上吉爾博阿山鄰近的莫雷山崗,發現蒙古軍隊在艾因泉水附近,蒙古人也發現了馬穆魯克人向他們開進。意識到自己所處的危險境地,拜伯爾斯派人告知忽都斯馬上後撤,成功脫離包圍圈後立刻率領先鋒加入忽都斯的主力部隊。
雙方在伊斯蘭曆9月25日星期五(1260年9月3日)發生會戰。馬穆魯克軍隊從西北方沿著耶斯利河谷地進入戰場,戰鬥在河畔進行。交戰之初,蒙古人主動進攻,騎兵衝散了馬穆魯克軍隊,忽都斯迅速重整軍隊並發起反擊,蒙古軍隊又發動了第二次衝擊,幾乎將馬穆魯克人擊潰。忽都斯並沒有驚慌失措,他再次重整軍隊,然後他發起正面進攻。在作戰中,蒙古方的敘利亞簽軍首領之一、霍姆斯統治者、阿尤布王朝的艾什賴弗·穆薩臨陣脫逃,導致蒙古軍軍陣大亂,雙方從清晨肉搏廝殺到中午,蒙古軍隊最後抵抗不住而崩潰,一部分逃到附近的山頂試圖進行抵抗,很快為拜伯爾斯的軍隊追上並消滅,一部分被當地的居民抓住並殺死,—部分在河邊的蘆葦盪里避難,為馬穆魯克人放火燒死。怯的不花頑強抵抗,拒絕部下勸說逃脫戰場,最後精疲力竭,為馬穆魯克人所俘。怯的不花臨死不屈,為忽都斯所殺。
怯的不花在比哈的大本營,連同他的家人都被馬穆魯克軍隊俘獲。戰後馬穆魯克軍隊乘勝追擊,已無軍隊鎮守的大馬士革、哈馬和阿勒頗城為埃及軍攻占,伊爾汗國在敘利亞的行政管理機構瓦解,敘利亞全境直至幼發拉底河地區悉為馬穆魯克王朝所有。艾什賴弗的臨陣叛逃有助於馬穆魯克軍隊的勝利。因而忽都斯將霍姆斯城作為封邑賜給了他。

歷史影響

艾因·賈魯之戰是蒙古帝國向西擴張的轉折點。蒙古西征的勢頭被徹底遏制,幼發拉底河最終成為馬穆魯克王朝和伊爾汗國的分界線。衰敗的伊斯蘭世界在馬穆魯克王朝帶領下,捍衛和傳承伊斯蘭文明。
1.敘利亞開始納入馬穆魯克王朝版圖
戰後,馬穆魯克王朝占領了敘利亞,忽都斯在敘利亞委任官吏,開始對當地行使行政管理,強化幼發拉底河邊疆地區的保衛。
2.打破了蒙古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鼓勵馬穆魯克人不斷抗擊伊爾汗國的侵略
艾因·賈魯之戰標誌著蒙古人入侵中東以來一路高歌猛進的勢頭因此而被遏制,儘管這次戰役在真正意義上並沒有阻止西亞的蒙古人繼續進軍敘利亞,但它給了馬穆魯克人心理上相當大的鼓勵。
3.為馬穆路克王朝清除十字軍在近東的殘餘勢力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因伊爾汗國退守幼發拉底河以東,近東地區的拉丁基督教國家直接處在馬穆魯克人的刀尖鋒口之下。對濱海的十字軍國家構成了巨大的威脅。隨著伊爾汗國開始與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的軍事戰爭,馬穆魯克王朝贏得相當寶貴的21年和平崛起的國際環境,為反擊敘利亞的十字軍提供了極為有利的外部條件。
4.加快了馬穆魯克王朝為伊斯蘭世界所認同
拜伯爾斯得到蘇丹之位並使之合法,憑藉的就是他在艾因·賈魯戰役中的傑出表現。1260年10月22日,拜伯爾斯發動政變,謀殺忽都斯,一夜之間從埃米爾成為新的蘇丹,並開創了王朝歷史的新紀元,開羅成為伊斯蘭世界的中心和支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