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阿薩姆人(Assamese)源於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的
傣泰民族,曾多次在雲貴高原建立政權,後因中原王朝及其他民族的擠壓,逐步向
中南半島及
南亞次大陸遷徙。
13世紀初,勐雅、勐卡(雲南保山境)的傣(泰)族王子蘇卡法,帶著象徵傣(泰)族王權的“梭陀”,帶領9000多人,2頭大象,300多匹馬,經勐卯(雲南德宏境)、戶拱(緬甸克欽境)等地,花了13年時間從胡貢(Hukawng)河谷越過帕凱(Patkai)山脈,進入到布拉馬普特拉河谷地區,在迪潘(Tipam)建立城邦、開墾稻田、修建水利系統,並鼓勵傣(泰)人與原住民摩蘭人(Morans)、那加人(Noga)、勃拉人(Borahis)通婚,以此擴充人口、壯大實力。
1251年,蘇卡法將城邦遷至布拉馬普特拉河北岸的查萊碉(Charaideo),正式稱王建立“勐頓順罕”(即“頓順罕國”)。蘇卡法按照傣(泰)族風俗自稱“詔法(Chao pha)”,並任命 “邦勐(Phrang Mong)”、“陶勐(Thao Mong)”、“陶(Thao)”、“錄令(Ru Ring)”、“錄百(Ru Pak)”、“錄少(Ru Sao)”、“普坎(Phu Kan)”、“普克(Phu Ke)”、“普津勐(Phu Kin Mong)”、“紐勐(Niu Mong)”等各級官員。“勐頓孫罕”在蘇卡法及其子孫的經營下,到第四代王蘇康法時,已經控制了整個布拉馬普特拉河谷地區。
14世紀初,同是傣(泰)族政權的“勐卯弄”(麓川國)在“勐頓孫罕”東部興起。1316年,“勐卯弄”的思汗法大王集結90萬兵力,以胞弟混三弄為總兵,刀思雲、刀帕洛、刀思漢等人為大將,率兵西征“勐頓孫罕”,“勐頓孫罕”成為“勐卯弄”的屬國。混三弄率領的90萬西征傣(泰)將士除少數回到“勐卯弄”報捷外,大部分都留在“勐頓孫罕”,傣(泰)族在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的主體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
1397年,深受印度婆羅門教影響的蘇黨法繼承“勐頓孫罕”王位,印度婆羅門教在“勐頓孫罕”的地位得到提高。蘇黨法開始用印度婆羅門教的頭銜來作為自己的稱號,“詔法(Chao pha)”、“邦勐(Phrang Mong)”、“陶勐(Thao Mong)”等傣(泰)語稱謂逐漸被“布拉·哥哈因(Bura gohain)”、“巴爾·哥哈因(Bar gohain)”、“巴帕特拉·哥哈因(Barpatra gohain)”、“拉吉科瓦斯(Rajkhowas)”、“巴魯阿(Barua)”、“哈扎利卡(Hazarika)”、“塞基亞(Saikia)”、“博拉(Bora)”等帶有印度色彩的頭銜所取代。隨著印度婆羅門教在“勐頓順罕”的普及,周邊其他信仰印度婆羅門教的民族逐漸與傣(泰)族融為一體,很多民族的語言融入到傣(泰)語中,“傣(泰)”逐漸變成了“阿薩姆(Assam)”,“勐頓順罕”則成了“阿薩姆國(Assam state)”、即“傣(泰)國”。
17世紀開始,逐漸印度化的“勐頓順罕”(阿薩姆國)開始被印度的王朝視為勢力範圍。1615年,印度莫臥兒王朝派塞克瓦希姆(Sekwashim)將軍率兵入侵“勐頓順罕”(阿薩姆國),經過多次戰役後,處於下風的“勐頓順罕”(阿薩姆國)只好提出和解,與莫臥兒王朝劃定國界線,以布拉馬普特拉河北岸的支流巴那底河(Bamati)到南岸的阿蘇里亞里(Asuleoari)作為兩國的邊界。此後,達夫拉(Dafra)、坎騰那加(Khamten Naga)等山地民族趁“勐頓順罕”(阿薩姆國)衰落之機,不斷侵擾傣(泰)族民眾。
1662年,莫臥兒王朝的孟加拉副王米爾·朱姆拉赫(Mir Jumlah)又遠征“勐頓順罕”(阿薩姆國),從高哈蒂、森拉加爾、科利亞巴爾三處進軍,占領“勐頓順罕”(阿薩姆國)首都噶爾貢(Garhgaon),“勐頓順罕”(阿薩姆國)軍隊退守查萊雕。莫臥兒軍攻勢正猛時,恰逢雨季來臨,補給困難,不得不後退,“勐頓順罕”(阿薩姆國)軍才得以喘息,重新組織進攻並奪回首都噶爾貢。莫臥兒軍和“勐頓順罕”(阿薩姆國)軍最後締結和約,退到孟加拉。
1671年,莫臥兒王朝再次入侵勐頓順罕(阿薩姆國),傣(泰)族將軍臘西特·波甫坎(Lacit Borphukan)率領傣(泰)族軍民在高哈蒂郊外大敗莫臥兒軍隊,成功遏制了莫臥兒王朝勢力的擴張。莫臥兒軍撤退後,勐頓順罕(阿薩姆國)恢復元氣,開始整肅周邊民族,征討戰爭期間侵擾阿薩姆的山地民族,疆域反而有所擴大,地位也得到加強。
1672年,第三十代王蘇牙法被鴆殺,之後登基的國王不斷被廢黜或弒殺,陰謀、反叛、暗殺、內亂使“勐頓順罕”(阿薩姆國)陷入混亂。高哈蒂再次落入莫臥兒軍隊之手,周邊山地各族又反覆入侵。
1681年,賈達達爾·辛格國王即位,定都於帕爾科拉(Palkora),平息了內亂,驅逐占據高哈蒂的莫臥兒軍隊,把“勐頓順罕”(阿薩姆國)與莫臥兒王朝的國境線劃定在瑪納斯(Manas)河。賈達達爾·辛格國王執政期間,擁護薩克塔教派迫害瓦斯納瓦教派,導致兩個教派之間衝突不斷。到1769年,拉克什米·辛格國王即位時,教派衝突越來越嚴重,印度教的摩亞馬里亞(Moamaria)派反叛,境內各部族紛紛自立,“勐頓順罕”(阿薩姆國)再次走向衰弱。1792年,時任國王高利納特·辛格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求助於英國,威爾什(Walsh)大尉率部進入“勐頓順罕”(阿薩姆國)平叛,暫時穩定了混亂的局面。英軍的撤退後,高利納特·辛格國王放棄朗普爾,遷都約哈特(Jorhat)。不久,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勐頓順罕”(阿薩姆國)駐紮軍隊,開始介入“勐頓順罕”(阿薩姆國)的內部事務。
1822年,緬甸趁“勐頓順罕”(阿薩姆國)衰敗之際,出兵攻占“勐頓順罕”(阿薩姆國),並扶持約郭什瓦爾·辛格擔任傀儡國王。1824年,早就將“勐頓順罕”(阿薩姆國)視為勢力範圍的英國,出兵驅逐入侵的緬甸軍隊,趁機控制了“勐頓順罕”(阿薩姆國),廢除由緬甸扶持的傀儡國王約郭什瓦爾·辛格。1826年2月24日,英國與緬甸簽訂了“楊達波條約”,條約中有一條規定緬甸必須放棄對“勐頓順罕”(阿薩姆國)的領土要求,“勐頓順罕”(阿薩姆國)由緬甸的屬國轉為英國的屬國。
1836年,英國罷免了“勐頓順罕”(阿薩姆國)的普蘭達爾·辛格國王。1838年,正式宣布“勐頓順罕”(阿薩姆國)為大英帝國的領土,成為英屬印度的一個邦,由此結束了傣(泰)族對布拉馬普特拉河谷地區長達600年的統治。
1947年,印度宣告獨立後,印度共和國從英國手中繼承了“勐頓順罕”(阿薩姆邦)的統治權,之後將“勐頓順罕”(阿薩姆邦)拆分為阿薩姆、梅加拉亞、特里普拉、米佐拉姆、曼尼普爾、那加蘭等六個邦,2015年又劃出部分地區與占領的藏南地區成立了阿魯納恰爾邦,“傣阿洪”、“傣罕底”、“傣皚短”、“傣罕章”、“傣都弄”等傣泰群體主要生活在阿薩姆邦和阿魯納恰爾邦。
“勐頓順罕”在英國治理時,發展茶葉種植業,引入了大量穆斯林人口;印度獨立後,印度當局又遷入大量印度斯坦人,如今的阿薩姆族已經淪為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地區的少數民族。
人口分布
阿薩姆族主要分布在
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地區,總人口約425萬左右,包括“傣阿洪/泰阿洪”、“傣罕底/泰罕底”、“傣皚短/泰皚短”、“傣罕章/泰罕章”、“傣都弄/泰都弄”等自稱“Dai/Tai”的群體。
文化特徵
阿薩姆語是多元融合形成的語言,印度憲法承認的語言之一。使用以梵文
天城體字母為基礎的文字。
阿薩姆語是泰語、孟加拉語、印地語等語言融合形成的語言,跟泰語、孟加拉語、印地語均有相似之處,使用人口約1400萬。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4~15世紀的文獻,如《羅摩衍那》的譯本。
阿薩姆語的元音系統里i和u沒有長短音的區別,例如nila(藍黑),梵語nla;dhuli(塵土),梵語dhli,
印地語dhl。元音鼻化現象常見,例如dt(牙齒),源出梵語danta,中古雅利安語的a在
阿薩姆語中變成。由於受周圍藏緬語言的影響,輔音中沒有
捲舌音,阿薩姆語把中古
雅利安語詞首的s變成x,又把元音之間的s變成h。例如xhur(家公),通俗梵語sasura,
孟加拉語our。語法方面,阿薩姆語沒有“性”的範疇。名詞有 6個格,代詞有4個格,每個格不止一個形式,此外還有敬體形式。阿薩姆語的文字和孟加拉文字相似。
阿薩姆人外形特徵與
黃種人比較相近,在印度很容易被區分,這就更使得他們在印度具有強烈的不安全感。
阿薩姆人主要信仰印度教,屬
濕婆派,敬奉
克里希納神和象徵力量的
濕婆神、迦利女神,部分人信
伊斯蘭教、佛教。世代同堂家庭普遍。男女婚姻自主。人死後行火葬。多以務農和畜牧為業,少數人在種植園或作坊做工。紡織、制陶等手工業發達。男子只穿圍褲,冬季肩披布肩;婦女只穿長統裙,纏
胸巾,頭上和肩上披紗巾(城市婦女多穿
紗麗)。多以大米為主食,尤喜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