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貝特·施韋澤(阿爾貝特·施威茨爾)

阿爾貝特·施韋澤(德國學者、人道主義者、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

阿爾貝特·施威茨爾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阿爾貝特·施韋澤(Albert Schweitzer,1875年1月14日~1965年9月4日),是二十世紀人道精神劃時代偉人、一位著名學者以及人道主義者。具備哲學、醫學、神學、音樂四種不同領域的才華,提出了“敬畏生命”的倫理學思想,他是一個了不起的通才、成就卓越的世紀偉人。1913年他來到非洲加彭,建立了叢林診所,從事醫療援助工作,直到去世。阿爾貝特·施韋澤於195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爾貝特·施韋澤
  • 外文名:Albert Schweitzer
  • 別名:史懷哲
  • 國籍德國
  • 出生日期:1875年1月14日
  • 逝世日期:1965年9月4日
  • 職業:哲學家、神學家、醫生、管風琴演奏家、社會活動家
  • 主要成就:獲得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
  • 出生地:阿爾薩斯省的小城凱澤爾貝格
生平簡介,音樂才能,敬畏生命,非洲歲月,大事年表,主要著作,

生平簡介

阿爾貝特·施韋澤(Albert Schweitzer,1875年1月14日 – 1965年9月4日),又翻譯為史懷哲,德國哲學家、神學家、醫生、管風琴演奏家、社會活動家、人道主義者,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1875年生於德、法邊界阿爾薩斯省的小城凱澤爾貝格(當時屬於德意志帝國)。特殊的地理環境使他精通德、法兩種語言,在9歲時,就成了演奏風琴的能手。1898年在巴黎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獲得哲學和神學博士學位,1899年,任聖尼古拉斯教堂傳教士之職。1901年任斯特拉斯堡大學神學院院長。1904年,在哲學、神學和音樂方面已經擁有巨大聲望的他聽到剛果缺少醫生的呼籲,決定到非洲行醫。歷經九年的學習,他在38歲的時候獲得了行醫證和醫學博士學位。施韋澤夫婦倆於1913年來到法屬非洲,主要靠巴赫作品演奏會的收入,在加彭創辦蘭巴雷內麻風病院,經過近三十年的艱苦奮鬥為當地人民治病。他是法國哲學家,音樂家、傳教醫師。為人類和平事業做出了貢獻,於195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金。被稱為“非洲之子”。1957年,他的傳奇經歷曾被拍成電影。他是巴赫作品的解釋者。他著有《音樂家詩人約翰·塞巴斯提安·巴赫》,對巴赫作品中裝飾音的處理原則加以闡述,對後來演奏巴赫作品的貢獻很大。著有《德國和法國的管風琴製造藝術與演奏家》。他與維多爾合編了5本《J.S.巴赫管風琴作品全集》,後又與E.涅-貝爾熱續編了3本。他的其他主要著作還有:《康德的宗教哲學》、《耶穌的彌賽亞和受難的秘跡》、《在原始森林的邊綠》、《文明的衰敗與復興》、《文明與倫理》、《文化哲學》等。他於1965年逝世,終年90歲。
阿爾貝特·施韋澤
阿爾貝特·施韋澤

音樂才能

或許是受其祖先影響(阿爾薩斯祖先中有牧師、老師和管風琴師),施韋澤極賦有音樂方面的天分。五歲跟外祖父學鋼琴,七歲時便寫了一首讚美詩,並編寫和聲附在合唱曲的旋律中;八歲還踏不到踏板就開始彈奏根斯巴赫教會的管風琴。他傳承來自祖父對管風琴的熱情,經常關心各地的管風琴與其製作方法;同時也是一位風琴即興的高手。不論旅行或經過哪一個城鎮,一定會去參觀管風琴,其它的雜事可以棄置不顧,不然的話,他心裡會覺得惴惴不安。例如在路茲倫的禮拜堂要安置優秀的管風琴時,施韋澤專程去參觀如何安置;九歲時曾在一次禮拜中代替正式的風琴師演奏,並獨當一面地開始在教堂禮拜中擔任司琴的工作。十五歲拜改革宗聖司提反教堂風琴名師尤金·孟許學管風琴,這是施韋澤生命中第一次與巴赫的邂逅。十六歲被準許在禮拜中接替尤金·孟許的司琴工作,並在聖威廉教堂擔任巴赫清唱劇與受難劇的管風琴合唱伴奏。年輕的施韋澤也相當喜愛華格納的作品,不管是歌劇《唐璜》,或是千里迢迢遠赴拜羅伊特聆賞巨大的連篇樂劇《尼伯龍根的指環》,甚至後來還發展到與華格納夫婦成為友誼的關係。
阿爾貝特·施韋澤
史懷哲,1949年7月11時代周刊
十八歲到法國巴黎追隨著名的管風琴泰斗魏多學琴,同時還拜菲利浦(J.Philip)學鋼琴。當時的施韋澤正在斯特拉斯堡研讀神學與哲學;魏多教授一向只收在音樂學校主修的學生,但施韋澤在其面前彈奏了一首,魏多教授非常賞識他,稱許他,立刻收他作學生,同時預料他將來必然會成為一位偉大的藝術家。這位魏多教授的教育以深刻的技巧指導施韋澤,並以優美的立體感來演奏。因他的教誨,使施韋澤明白在音樂中建築美的意義。
二十三歲拜李斯特的高徒杜勞特曼學習鋼琴。施韋澤在二十五歲時已是斯特拉斯堡尼古拉教堂的牧師,但他同時也正在研究音樂理論,並開始管風琴音樂演奏方面的事業。二十六歲時已有哲學博士學位。三十八歲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稍後年間,著手寫巴赫管風琴樂的詳盡書籍,一方面也同時舉行管風琴音樂演奏會。
當三十八歲第一次向非洲出發時,巴黎的巴赫學會不忍心使這位音樂天才被埋沒於非洲叢林裡,便贈送施韋澤一項意想不到的禮物,這是一台特殊打造足足三噸重的鋼琴,它有大風琴一樣的鍵盤,並附有管風琴踏式板。為了對抗非洲經年潮濕的氣候和白蟻,鋼琴的表層全部用鋅細心鍍過。這部構造異常特殊的大樂器,後來陪伴施韋澤在非洲度過半個世紀的歲月。

敬畏生命

敬畏一切生命是施韋澤生命倫理學的基石。施韋澤把倫理的範圍擴展到一切動物和植物,認為不僅對人的生命,而且對一切生物和動物的生命,都必須保持敬畏的態度。“善是保持生命、促進生命,使可發展的生命實現其最高的價值,惡則是毀滅生命、傷害生命,壓制生命的發展。這是必然的、普遍的、絕對的倫理原則。”(《敬畏生命》)只涉及人對人關係的倫理學是不完整的,從而也不可能具有充分的倫理動能。只有當人類認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聖的時候,他才是倫理的。
為什麼要敬畏一切生命?施韋澤認為這就是生命之間存在的普遍聯繫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賴於其他生命和整個世界的和諧。人類應該意識到,任何生命都有價值,我們和它不可分割。“原始的倫理產生於人類與其前輩和後裔的天然關係。然而,只要人一成為有思想的生命,他的‘親屬’範圍就擴大了。”有思想的人體驗到必須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樣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他在自己的生命中體驗到其他生命。
施韋澤指出,對一切生命負責的根本理由是對自己負責,如果沒有對所有生命的尊重,人對自己的尊重也是沒有保障的。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價值和存在的權力,誰習慣於把隨便哪種生命看做沒有價值的,他就會陷於認為人的生命也是沒有價值的危險之中。對非人的生命的蔑視最終會導致對人自身的蔑視,世界大戰的接連出現就是明證。
敬畏一切生命是美好的理念,但人的存在是現實的,人不可能對一切生命都同等對待,為了人的生存,人常常要消滅一些生命。是否應區分生命的價值序列呢?施韋澤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說:“敬畏生命的倫理否認高級和低級的、富有價值和缺少價值的生命之間的區分。”在生活中,人們會不由自主地依據與人的關係確定不同生命的價值,這種區分尺度完全是主觀的。依據這一思路,我們必然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存在著沒有價值的生命,壓迫以至完全毀滅某些生命是被允許的。施韋澤提出,依據這種理論,在一定條件下,一個昆蟲和一個原始部落可能都被看作是沒有價值的。
然而在非洲,面對鋪天蓋地的螞蟻和子,人類出於生存需要必須要消滅一些生命。施韋澤認為,儘管這不可避免,但人必須有“自責”的意識。如果人類認為自己有權力毀滅別的生命,他總有一天會走到毀滅與自己類似的生命或自我毀滅的地步。這種“自責”是對“敬畏一切生命”原則的妥協,同時是一種自覺。對生命尊重的根本目的,是培養人的道德本性,這是人類完善的出發點。
施韋澤對近代歐洲的世界觀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他認為歐洲近代思想的根本錯誤是肯定世界、人生和倫理,但並未真正理解其內在聯繫,使世界成為生命意志自我分裂的殘酷戰場:一部分生命只有通過毀滅其他生命才能持續下來。這些思想對我們理解世界形勢仍然有啟發意義。
施韋澤對東方傳統價值觀予以崇高的評價。他說:“中國和印度的倫理學原則上確定了人對動物的義務和責任。”他著有《印度思想家的世界觀》一書,至為讚嘆印度思想所強調的人的倫理行為不僅與同類有關,而且與所有生命有關的原則。在他的筆記本上記錄著一句佛教格言:“決不可以殺死、虐待、辱罵、折磨、迫害有靈魂的東西、生命。”
生物的多樣性和環境的和諧是人類存在的條件。在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和地球環境惡化的背景下,施韋澤從生命的相互聯繫中,看到人不能再妄自尊大,提出了敬畏一切生命的理念,契合了時機,這是他獲得崇高聲譽的社會背景。正如史懷澤所言,把愛的原則擴展到動物,這對倫理學是一種革命,這是一次新的、比我們走出中世紀更加偉大的文藝復興,它將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與世界和平提供新的思想基礎。

非洲歲月

施韋澤雖然自幼多才多藝且發展順利,但他心中一直念念不忘從小嚮往的服務與幫助他人的志願。二十九歲時,施韋澤讀到了一篇有關非洲大陸極需醫療援助的文章,這促使他在次年做出了一個震驚他的父母和好友們的決定:放棄了他蒸蒸日上的學術地位和演奏生涯,重新進入醫學院去學習。八年後,施韋澤終於完成了他的心愿,1913年和他志同道合的伴侶海倫遠赴西非加彭蘭巴雷內,在原始森林邊的奧顧(Ogooue)河畔建立了施韋澤醫院,開始為非洲人民奉獻他的愛心。
施韋澤從三十幾歲去非洲,在接近蠻荒的貧窮落後地區為他素不相識、語言不通的非洲人民獻上他所有的精力、智慧和愛心將近五十餘年,直到他以九十歲的高齡在蘭巴雷內逝世。在最初的三十多年中,他還經常奔波於歐洲各大城市,舉辦他拿手的風琴演奏會,為他的醫院募集經費。愛因斯坦說,像阿爾貝特·施韋澤這樣理想地集善和對美的渴望於一身的人,我幾乎還沒有發現過。
阿爾貝特·施韋澤(阿爾貝特·施威茨爾)
施韋澤在非洲,1933年
1953年,他78歲,漫長歲月,愛心似海,世人為之動容。他從收音機里聽到了自己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訊息。這位慈祥博愛的長者在奧斯陸接受了諾貝爾和平獎,這個獎代表多年來全世界對他的尊敬和推崇。他毫無保留,把全部獎金連帶演講、演奏所得,全都用來增蓋蘭巴雷內的麻風病院。
1965年,他90歲,這位20世紀人類良知的代表,和平之子,他說:“上帝啊!當跑的路我跑過了,盡力了,我一生紮實的活過了。”之後,他便停止了地上的勞苦。
施韋澤雖已辭世五十多年,但他仍是全球志願者們最尊敬、最仰慕的人之一。施韋澤為人謙和,很少訴說自己的事跡與成就。但他以實際行動所選擇的人生道路不斷鼓舞和感動著許許多多後來的志願者去追隨他四海一家的博愛情懷。國際上還有許多人在宣揚和發展施韋澤的博愛精神,其中較有名的是國際阿爾貝特·施韋澤組織(International Albert Schweitzer Association)及國際阿爾貝特·施韋澤基金會(International Albert Schweitzer Foundation);前者著重於發揚施韋澤的精神,後者著重於繼續他在非洲的醫療援助工作。

大事年表

1893 - 在巴黎和柏林凱瑟斯堡的大學修讀哲學和神學
1900 - 在凱瑟斯堡聖尼克拉斯教堂出任牧師
1901 - 凱瑟斯堡神學院的院長
1905-1913 修讀醫學和手術
1912 - 與海倫娜·布雷斯勞結婚
1913 - 加彭蘭巴雷內出任醫師
1915 - 提出倫理觀“敬畏生命”
1917 - 在法國被扣留
1918 - 在凱瑟斯堡擔任醫藥助理和助理牧師
1919 - 在瑞典烏普薩拉大學首次發表關於《敬畏生命》的演講
1919 - 女兒Rhena出生
1924 - 返回蘭巴雷內出任醫師;不斷訪問歐洲作演講
1939-1948 蘭巴雷內
1949 - 到美國探訪
1948-1965 蘭巴雷內與歐洲
1952 - 諾貝爾和平獎
1957 - 1958 反對核軍備和核測試的四次演說

主要著作

施韋澤的著作眾多,橫跨四大領域而且均具有極高的專業性。
《康德的宗教哲學》(1899)
《巴赫論》(1905法文版,1908德文版)
《耶穌生平研究史》(1906)
《德法兩國管風琴的製造與演奏風琴的技巧》(1906)
《原始森林的邊緣》(1921)
《文明的哲學》(1923)
《非洲雜記》(1938)等,
其生命倫理學方面的代表作則是《敬畏生命》。1915年,置身非洲叢林與河水間勃發的生命世界,追念第一次世界大戰蔑視生命的悲劇,施韋澤提出了“敬畏生命”(Ehrfurcht vor dem Leben)的理念,將倫理學的範圍由人擴展到所有生命,成為生命倫理學的奠基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