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分子生物學》是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志友、趙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爾茨海默病分子生物學
- 作者:蔡志友,趙斌
- ISBN:9787030472861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3
《阿爾茨海默病分子生物學》是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志友、趙斌。
《阿爾茨海默病分子生物學》是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志友、趙斌。內容簡介隨著全球老齡化的進展,阿爾茨海默病作為一種嚴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已日漸廣受關注。目前,國內鮮有闡述阿爾茨海默病分子生物...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退行性病變,主要發生在老年或老年前期。疾病的主要特徵包括進行性的認知功能障礙和行為損害。阿爾茨海默氏病是痴呆症最常見的形式,可能占病例數的60-70%。阿爾茨海默病是老年期最常見的一種痴呆類型,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的風險也在增加。阿爾茨...
阿爾茨海默病性痴呆(dementia in Alzheimer’s disease)是一種起病隱襲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表現為特徵,病因迄今未明。疾病介紹 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痴呆(presenile dementia);65歲以後發病者...
β-澱粉樣肽(Aβ)的異常增多和沉積是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重要病理特徵,而β-分泌酶- - BACE1含量的增加是Aβ異常增多的主要原因,故抑制BACE1的產生是防治AD新的焦點。本研究擬採用分子生物學方法,設計合成與BACE1 同源的小干涉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將其插入構建好的...
第1部分阿爾茨海默病: 多因素疾病的系統生物學 第2部分阿爾茨海默病: 主要的通路和網路 第3部分全面的疾病模型再現阿爾茨海默病的特徵: 從細胞模型到人體 第4部分實驗系統生物學: 採用新一代分子和高通量方法研究疾病易感性與網路動力學在複雜疾病中的互作 第5部分計算系統生物學、網路生物學: 研究複雜模組和...
總論篇主要對阿爾茨海默病的歷史和流行病學進行了簡述;基礎篇主要內容包括阿爾茨海默病的解剖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分子生物學、動物模型等;診斷篇重點在於診斷的運用、量表的使用、輔助診斷和鑑別診斷的簡釋;治療篇相對應於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機制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論述,也在非藥物治療上進行了集結,並對阿爾...
《脂肪幹細胞延緩阿爾茨海默病的機制研究》是依託深圳大學,由應明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阿爾茨海默病(AD)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老年痴呆症,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AD發病率急劇上升,目前已成為第三大危及人類生命健康的疾病。然而人們對AD的發病機制還沒有完全闡明清楚,更沒有有效的治療或防禦...
《HuD及其靶標lncRNA對阿爾茨海默病關鍵相關基因的調控機制》是依託揚州大學,由李華玲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相關基因表達或功能失調與阿爾茨海默病(AD)的發生髮展密切相關,但這些基因的調控機制遠未得到闡明。申請者前期研究發現:(1) RNA結合蛋白HuD水平在AD病人腦的顳上回區顯著上調;(2...
阿爾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是老年人群高發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對疾病發生機制的研究認為神經系統內異常聚集的澱粉樣蛋白Aβ42是關鍵的致病因子之一。但是當前對於Aβ42的不同聚集形態的生理功能差異以及介導Aβ42細胞毒性的分子信號通路仍然認識有限。本課題首先利用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不同聚集...
《Rab7在阿爾茨海默病神經元變性過程中的作用》是依託華中科技大學,由張旻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研究顯示細胞內物質轉運及清除障礙與AD病理標誌老年斑(SP)形成相關,但具體機制尚不明確。Rab7是調節晚期內體轉運與自噬的重要蛋白。本項目將以FAD基因轉染的SH-SY5Y細胞和轉基因小鼠為對象,採用免疫組織/...
《CaSR在阿爾茨海默病認知功能障礙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是徐淑君為項目負責人,寧波大學為依託單位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可溶性的Aβ寡聚體是介導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記憶功能障礙的重要致病因子。鈣敏感受體(calcium sensing receptor, CaSR)在神經末梢分布並可以被可溶性Aβ激活。然而,CaSR在...
2020年,擔任奧斯陸大學臨床分子生物學系副教授。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方飛的實驗室專注於細胞如何清除其受損和老化的線粒體的分子機制,這一過程稱為“線粒體自噬” (mitophagy),以及線粒體自噬在阿爾茨海默病中的作用。他致力於將他的實驗室研究成果進行轉化套用,其總體目標是建立新穎安全的生物學方法,...
《糖原激酶合酶3在阿爾茨海默病樣學習記憶障礙中的作用》是依託華中科技大學,由張蘄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糖原激酶合酶3(GSK-3)在阿爾茨海默病(AD)中的作用已引起研究者的廣泛關注,但GSK-3在AD樣學習記憶障礙中的作用尚無報導。本項目擬採用電生理結合分子生物學技術,綜合利用特異性工...
《阿爾茨海默病名詞》是201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阿爾茨海默病名詞審定委員會。內容簡介 《阿爾茨海默病名詞》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阿爾茨海默病基本名詞,內容包括:總論、腦解剖學、分子生物學與病理學、精神與心理認知學、診斷技術與實驗方法、治療與康復6部分,共1003條。這些名詞是科研...
套用RT-PCR等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氧化應激、Aβ表達等相關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變化。以期闡明電磁輻射是否引起AD疾患及其分子機制,為電磁輻射所引起的AD疾患的預防和治療提供理論依據。結題摘要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電磁輻射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危險因素,目前學術界一致認同β澱粉樣蛋白(β amyloid...
《臨床實用分子病理學》是面向21世紀精品課程教材,全國高等醫藥教育規劃教材之一。目錄 第一章 人類DNA序列及其變異的分析方法 第二章 小分子RNA在基因沉默中的意義 第三章 阿爾茨海默病(AD)的分子病理學 第四章 原發性高血壓病的分子病理學 第五章 糖尿病分子病理學 第六章 惡性腫瘤的分子病理學 主要參考文獻...
長期從事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領域研究。主持完成了國家“九五”攻關項目等多項科研任務。發表科學研究論文40餘篇,出版論著和譯著4部。目錄 第一章 阿爾茨海默病概述 一、阿爾茨海默病流行病學研究 (一)阿爾茨海默病患病率 (二)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率 (三)阿爾茨海默病死亡率 (四)阿爾茨海默病病因學與風險...
講授課程:神經生物學、神經病理學、分子藥理學、腦科學與腦健康、生物科學導論(生物醫學部分)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1. 神經退行性疾病的致病機制研究:圍繞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氏病的發病機制,結合基因敲除、動物行為學、分子生物學等技術方法,重點研究小膠質細胞介導的神經炎症在疾病發生髮展中的作用與分子機制,...
但對阻斷或降低P2X7R表達水平是否可以逆轉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過程尚未見報導。本課題擬利用RNAi技術靶向沉默P2X7R表達,降低AD神經系統中P2X7R水平,通過功能和分子影像學、分子生物學、行為學、病理學的檢測,系統地評價P2X7R作為AD治療靶點的可行性,為進一步的臨床套用研究提供實驗依據。結題摘要 在中樞神經系統中,...
1.腫瘤發生的分子遺傳學機制 2.細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學機制 3.阿爾茨海默病的分子生物學機制 4.Pax基因對胚胎髮育和器官形成的調控作用及機制 5.治療腫瘤遷移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中藥篩選 研究領域 JNK信號通道在細胞增殖、遷移、凋亡、應激反應和個體衰老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失調可導致發育缺陷和過早衰老,並和...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簡稱AD)是病因不清、無法治癒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發現,腦神經小膠質細胞降解Aβ能力的下降,是導致Aβ沉積,促使AD 產生的重要因素。但衰老對小膠質細胞降解Aβ的原因和機制還不清楚。microRNA 是一類真核生物中廣泛存在的、內源性的、小分子RNA,在細胞內具有...
趙朝賢 趙朝賢,男,1971年6月出生,河北工程大學醫學院檢驗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2004年6月在河北醫科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獲碩士學位。研究方向 阿爾茨海默病,疲勞 教授課程 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臨床生物化學檢驗 學術成果 科研課題 發表論文論著 ...
郎明林長期致力於微量金屬元素代謝的分子機制、微量金屬元素代謝與神經退行性病變 (如阿爾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等)的研究 。人物生平 1989-1993 河北農業大學 農學系 學士 1993-1996 河北農業大學遺傳育種專業 碩士 2001-2005 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 博士 2005-2007 清華大學生物學系 博士後 ...
出版專著和教材8部:其中主編6部(1.阿爾茨海默病 2.阿爾茨海默病分子生物學 3. 腦小血管病 4. 老年期痴呆學 5. 神經與精神病學臨床見習指導 6. 阿爾茨海默病血管基礎),7. 參編外文專著1部Molecules to Medicine with mTOR: Translating Critical Pathways into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ies】, 8....
有人觀察到在淋巴增生突變小鼠中觀察到Fas編碼的基因異常,不能翻譯正常的Fas跨膜蛋白分子,如Fas異常,由其介導的凋亡機制也同時受阻,便造成淋巴細胞增殖性的自身免疫疾患。4)神經系統的退行性病變:老年性痴呆是神經細胞凋亡的加速而產生的。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不可逆的退行性神經疾病,澱粉樣前體蛋白(APP...
。基金會認為“他們對阿爾茨海默病遺傳和分子基礎的開創性研究,對開發新的治療干預手段,以及理解其他腦部神經退行性疾病具有深遠意義”。為此,他們將分享2018年度的100萬歐元獎金。社會任職 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EMBO)、Leopoldina、巴伐利亞科學和人文學院的成員,也是Nomis基金會和漢斯和伊爾莎·布魯爾基金會的董事會成員...
瀋陽市科技局科學技術計畫項目(2007-09,主持):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構建抗阿爾茨海默病藥物篩選模型,在研。4. 遼寧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2006-07,主持):高通量抗朊病毒藥物篩選平台的研發,已結題。5. 遼寧大學人才引進啟動基金(2005- 06,主持):酵母朊病毒發病機制的研究,已結題。6. 日本科學協會SA...
《運動通過激活AMPK調節小鼠腦Aβ沉積的機制研究》是依託華東師範大學,由徐波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以進行性腦認知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症狀的神經退行性疾病,腦內澱粉樣蛋白(Aβ)沉積形成老年斑是AD的最主要病理特徵,Aβ的異常沉積誘導神經元的損害可導致AD發病。研究表明,運動...
人物經歷 現任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主要貢獻 2022年11月,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張志遠教授課題組和陸軍軍醫大學全軍免疫學研究所張志仁教授課題組,研究發現了調控外周巨噬細胞清除Aβ的機制,從而為阿爾茨海默病的有效治療提供了新思路。相關成果發表於《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