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阿爾泰鼢鼠體型特化為圓柱形,無明顯頸胸腰區別。頭寬扁,吻鈍似鏟狀,利於掘土與推土。外耳為3~5mm長的圓筒形皮褶,掩蓋在毛被之下,聽力較弱。圓形小眼有上下眼瞼,眼球組織結構正常,但視力弱。鼻寬大,有較大的橢圓形鼻墊,利於嗅覺。尾細短。四肢短健蜷縮在腹下,前腳掌寬大裸露無足墊,前腳趾骨短粗,相應的爪長大大超過趾長,第3爪最長可達13mm、寬3mm、厚4mm,似鐮刀狀,形成前腳是腕骨與爪尖落地,在地面上行走緩慢,只適於地下穴道內鬆軟平坦的沙壤行走,但它是鼢鼠挖土的有利器官。雄鼠繁殖期睪丸下降,雌鼠繁殖期四對乳頭明顯(胸部二對、腹部二對)。
阿爾泰鼢鼠背毛黃褐色,毛尖為鐵鏽紅色,毛基為深灰色。體側毛色漸淡,至腹部為稀疏的淡灰色,毛略帶褐色毛尖。背毛色與腹毛色無明顯分界線。口鼻部與面部是淡灰褐色短毛,少數個體為污白色。面部上方逐漸加深過渡為背部的黃褐色。額頭常有一大小形狀多變的白斑。頭頂兩側各有一小撮污白色毛掩蓋著圓筒形外耳殼。尾被稀疏蒼白色短毛。
阿爾泰鼢鼠頭骨骨質堅硬,各骨塊間相接緊密,骨嵴明顯粗大。頭骨扁平,前窄後寬。人字嵴在顴弓後緣水平,顴弓強大擴展極寬。頭骨後端人字嵴處呈截切狀。顱頂嵴明顯,眶上嵴間寬小於二頂嵴間寬。鼻骨為寬梯形,後端呈“V”形缺刻,後端未超過頜額縫水平。
阿爾泰鼢鼠門齒粗大,上(下)門齒末端可達上(下)臼齒列的前(後)方,門齒外側面呈橘黃色。臼齒似三葉形。第1上臼齒內外側各有2深內凹角交錯排列,形成臼齒咀嚼面近似前後交錯的三角形齒環,其側面形成多個三稜柱體。第2、3上臼齒形狀、大小極相似,僅稍小些。
棲息環境
阿爾泰鼢鼠棲息在海拔2750m以下土質鬆軟的開闊平原地區,選擇農田、田間荒地、草原、林間空地、河谷灘地及丘陵等生境作為棲息位點。
生活習性
阿爾泰鼢鼠的季節活動很明顯,一般在初春2~3月,凍土開始解凍,即開始活動,9~10月又是鼢鼠採食,儲糧,擴大洞道準備越冬階段,直到地凍在地表才見不到其活動的跡相。根據其大量儲糧習性推測其冬季不冬眠,只是活動減少。一般阿爾泰鼢鼠在初春和深秋氣溫低的季節,多在午間活動(11:00~13:00時),在繁殖期及高溫季節日間活動時間加長(約5:00~18:00時)。在日出前和日落後偶然也會到地上採食。
阿爾泰鼢鼠的洞道龐大複雜,依季節和性別洞道不同,且隨時挖掘新洞也隨時廢棄舊洞道。一般雌性成鼠繁殖季節和雌雄成鼠的越冬洞道複雜龐大。阿爾泰鼢鼠挖掘的洞穴,包括窩、倉庫、便所及密集的穴道。窩橢圓形(長50cm、寬20cm、高15cm),窩內填滿細軟的乾草。鼢鼠採食時將土拱起的圓盤形隆起,上有裂縫和植物被拉入穴道的小孔。採食後又將隆起以下的通道牢牢堵塞與洞道不通。其全部穴道在地面上無開口。
分布範圍
分布於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聯邦、中國。
中國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山東,安徽等省。
繁殖方式
阿爾泰鼢鼠5~6月份繁殖活動頻繁,一年只有1個繁殖高峰,孕鼠懷胎數1~9隻,多為2~4隻。剛出生的仔鼠,體長15~17cm、體重83~150g,毛色灰黑柔軟光亮,無或很少鐵鏽紅色。7月份時已很少有懷孕母鼠。
亞種分化
序號 | 中文名 | 學名 | 命名人及年代 |
---|---|---|---|
1 | 阿爾泰鼢鼠東北亞種 | Myospalax myospalax psilurus | Milne—Edwards,1874 |
2 | 阿爾泰鼢鼠指名亞種 | Myospalax myospalax myospalax | Laxmann,1773 |
(資料來源:)
種群現狀
種群分布不零散。阿爾泰鼢鼠在其分布區內很常見,是優勢物種。其種群數量趨勢未知。
阿爾泰鼢鼠種群面臨的主要威脅是部分地區棲息地範圍的縮小,其雖然是二次商業物種,但目前沒有被人類獵殺。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