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文《阿松黑》抄寫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書末註明此書是大麥地村村尾的一個年輕畢摩所寫。“阿松黑”系彝語譯音,“阿”為詞綴, “松黑”之義為“訴說苦情”,可譯為“訴苦篇”或“訴苦調”。是彝族畢摩祭奠亡靈時念誦的重要篇章,類似於“哭靈經”。通篇為整齊的五言句,全書共483行,包括“訴苦”、“猜謎”、“裝殮”、“對歌”四個方面的內容。 基本介紹 中文名:阿松黑時間: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作者:畢摩類別:彝語譯音 內容介紹書中的訴苦就是畢摩代表死者的親屬向亡靈傾訴衷腸,表達對已故親人深切懷念和悲痛的心情;猜謎是指畢摩用許多謎語, 自問自答,揭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各種秘密,名曰安慰亡靈,實為寬解死者親屬;裝殮即敘述彝族如何興起棺葬習俗;對歌即畢摩以對唱的形式,一方面以生離死別乃是不可抗拒的必然規律為由慰藉亡靈不要留戀人間,速去歸宿於先祖考妣之列。另一方面,勸導死者親屬化悲痛為力量,不要過分悲傷和痛苦,應當堅強地去重振家業。再者畢摩以吉祥語盲為死者親屬祝福。此書系統地反映了彝族殯葬習俗禮儀和對生死規律的認識以及對生離死別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