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方索環形山

阿方索環形山

阿方索環形山(Alphonsus crater)是月球上一座形成於前酒海紀期的古老隕石坑,它坐落於月球正面雲海的東北邊界。以卡斯蒂利亞-萊昂王國國王、天文學家阿方索十世(1221年—1284年)的名字命名,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認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方索環形山
  • 外文名Alphonsus crater
  • 類型:隕石坑
  • 拼音:ā fāng suǒ huán xíng shān
  • 地理位置月球正面雲海的東北邊界
描述,月球瞬變現象,內部隕石坑,衛星隕石坑,飛船著陸點,

描述

該隕石坑北側與托勒密環形山有部分重疊,西南方是阿爾佩特拉吉斯環形山,南面是阿爾扎赫爾環形山,環形山中心月面坐標為南緯13.39°、西經2.85°(13.39°S 2.85°W),直徑110.54公里,深約2.89公里。
阿方索環形山的外壁略有變形,大致呈六邊形狀,東北側部分側壁高出坑底約2300米,隕石坑底部南北橫亘著一道由撞擊噴發物堆積而成的低矮山嶺,"阿方索阿爾發"(Alphonsus Alpha)中央峰具有金字塔般的外形和陡峭的山坡,峰頂較坑底高峰1.5公里,但它並非起源於火山,而是像月球高原一樣,由斜長岩構成。坑底西部相對平整,但東部蔓延著錯綜的裂隙系統。該環形山的總體積(容量)大約為1.2萬公里。
阿方索環形山的特點之一是坑內布滿了大量的火山碎屑岩,環繞隕坑內的一些小隕石坑及內側壁邊緣形成了一圈圈昏暗的光暈,構成所謂的月球瞬變現象。這也引起了環形山中存在火山活動痕跡的猜測。然而,按照現代理念,這些岩石實際是月球月海岩石,是在撞擊時被從較輕的月壤下拋射出來的。

月球瞬變現象

阿方索環形山是月球上最常能觀察到月球瞬變現象-坑底黑斑變化、中央峰變色增亮的區域之一。1956年10月26日美國天文學家"丁斯摩爾·奧爾特"(Dinsmore Alter)使用威爾遜山天文台60英寸反射望遠鏡,拍攝了一幅隕石坑盆地的藍光照,在隕石坑中發現了一條奇怪的不透明裂縫,儘管事實上是以紅外光拍攝的圖像,但很模糊混濁。於是,天文學家們認為這是環形山中存在火山活動的確鑿證據。1958年11月2日和3日夜間,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亞歷山大羅維奇·科濟列夫"(Nikolai Aleksandrovich Kozyrev)在克里米亞天文台拍到的阿方索環形山光譜圖顯示,從環形山的中央峰中有氣體泄出(分子)。月球上的火山活動現象作為一項科學發現,在1958年11月蘇聯國家註冊的78項科學發現中列第三位。
最近的月亮研究並未證實這些觀察,認為月球上的火山活動早在大約10億年前的哥白尼紀時期就已完全停止。關於上述觀察,可能的解釋是由於地球引力效應而產生的構造變化。

內部隕石坑

在阿方索斯環形山坑底周圍分布著五座國際天文聯合會已命名的大型隕石坑,它們是:
環形山英文名月面坐標直徑名稱來源批准年份
莫妮拉
Monira
12.54°S 1.73°W
1,1
阿拉伯女性名
1976年
12.50°S 1.97°W
1,6
印度男性名
1976年
索拉婭
12.87°S 1.63°W
1,9
波斯女性名
1976年
何塞
José
12.68°S 1.66°W
1,2
西班牙男性名
1976年
嫦娥
Chang-Ngo
12.69°S 2.16°W
2,3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月宮仙子
1976年

衛星隕石坑

阿方索月面坐標直徑, 公里
A
14.87°S 2.27°W
3,6
B
13.26°S 0.20°W
22,9
C
14.4°S 4.87°W
3,4
D
15.05°S 0.85°W
23,7
G
12.35°S 3.39°W
3,5
H
15.62°S 0.53°W
7,0
J
15.14°S 2.51°W
7,9
K
12.61°S 0.11°W
20,6
L
12.02°S 3.72°W
3,8
R
14.39°S 1.92°W
3,0
X
14.99°S 4.46°W
4,7
Y
14.71°S 1.92°W
2,6

飛船著陸點

  • 1965年3月24日,美國徘徊者9號在阿方索環形山內月面坐標南緯12.83°、西經2.22°(12°58′S2°22′W)處實施了硬著陸(另請參閱月球人造物體列表)。
  • 阿方索斯環形山被視為阿波羅16號阿波羅17號登月艙一處可能的著陸點。
  • 阿方索斯環形山內靠近拉維隕石坑的地區是美國"星座"太空計畫宣告感興趣的區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