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寬蕉

阿寬蕉

阿寬蕉(拉丁學名:Musa itinerans),為芭蕉科芭蕉屬直立散生草本,具長數米至數十米的地下鞭狀走莖。假莖連葉高5-7米,暗黃綠色,老時帶紫色,常有宿存的枯葉。漿果筒狀卵形,葫蘆綠色,果內有多數種子。種子不規則多棱形,背腹壓扁,具疣。

產於中國雲南西南部(瑞麗),生於溝谷底部兩側及土層肥厚的山坡下部,富含腐植質的棕黑砂壤土上;海拔1000-1270米,生長勢強,常自成群落。印度、緬甸北部、泰國也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阿寬蕉
  • 拉丁學名:Musa itinerans
  • 別稱:黑芭蕉
  • 二名法:Musa itineran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 :芭蕉目 Scitamineae
  • :芭蕉科 Musaceae
  • 亞科:芭蕉亞科 Musoideae
  • :芭蕉屬 Musa
  • :阿寬蕉
  • 分布區域:南西南部(瑞麗)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

形態特徵

直立散生草本,具長數米至數十米的地下鞭狀走莖。假莖連葉高5-7米,暗黃綠色,老時帶紫色,常有宿存的枯葉。葉片卵狀長圓形,長2.4-3.1米,寬70-90厘米,先端截形,基部圓形,幾對稱,葉面綠色,葉背淡綠色,無白粉;葉柄長0.5-0.6米,葉翼邊緣半透明,兩邊不等大,在中間閉合,兩端逐漸張開,枯老時紫黑色。
花序半下垂,被毛;合生花被片先端5 (3+2)齒裂,二側裂片有外側向的鉤,離生花被片長約為合生花被片1/3,先端具小突尖。果序具5-10段,每段2列,有果15-18個。
漿果筒狀卵形,葫蘆綠色,長12-14 厘米,直徑3-3.5厘米,先端具短喙,基部漸狹成柄,柄細長,長達3厘米,被白色絨毛,果內有多數種子。種子不規則多棱形,背腹壓扁,寬5-7毫米,高3毫米,具疣。

生長環境

性喜溫暖耐寒力弱,莖分生能力強,耐半蔭,適應性較強,生長較快。最宜疏鬆、肥沃、透氣性良好的土壤生長;適當的遮光有利於植株生長,更利於提高品質。

分布範圍

產於中國雲南西南部(瑞麗),生長於溝谷底部兩側及土層肥厚的山坡下部,富含腐植質的棕黑砂壤土上;海拔1000-1270米,生長勢強,常自成群落。印度、緬甸北部、泰國也有。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選用陰涼潮濕肥沃的地方,以溝、坎、堤、壩、塘邊,尤其以窪地為宜。如果選用坡地,要選土層厚、水肥來源好的地方。整地時要把土刨松,把土塊打碎,以便栽植後“走馬鞭”(即地下莖)蔓延,及時串土生長。
移栽
芭蕉分蔸移栽一般在深秋至次年早春進行,因為這時芭蕉正處在休眠期,分蔸移栽對植株損害輕,也容易栽活。分蔸時要在已生長5年以上的芭蕉林中,選取當年才從走馬鞭上發出的新蔸莖。走馬鞭要選植株四周的,因為這樣的走馬鞭鬚根發達,串土力強。同時,要避免挖斷走馬鞭,並要求每蔸上有2~3個一年生的莖。移栽時每窩栽植的蔸莖數要因地塊制宜,一般在坎、堤邊每窩栽2~3個;在窪地每窩栽1個即可,因為窪地陰涼潮濕,水土條件好,植株易長大。栽植時要把蔸莖直立放在事先已挖好的栽植窩內,放好後,用較細碎的豬、牛、羊糞拌少量肥土填蓋即可。
栽後管理
蔸莖栽好後要隨即用稻草、茅草或地膜覆蓋好,以防止凍害。等大地回暖後再揭開覆蓋物。栽後3~4年內要每年施肥蓋土1次,以促進繁育生長。施肥蓋土要在春季大地回暖、心葉開始生長時進行。把豬、牛、羊糞或土雜肥整細,均勻撒在蔸莖上面,再取肥土覆蓋。瘠薄地塊要多施些糞肥,肥沃的地塊可少施些糞肥。此外,嫩莖開始生長時還應防止牲畜踐踏啃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