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位置
長寬
瓦罕走廊300公里在阿富汗境內,最窄處僅15公里,最寬處約75公里。中阿兩國在狹長的瓦罕走廊東端相毗鄰,邊界線只有92.45公里。瓦罕河由東向西流160公里後,在當地主要村莊卡勒尼亞茲貝格(Qal'eh-yeNiazBeyg)附近注入帕米爾河。
廣義:長約400公里,東西走向,其中在中國境內長約100公里。
問題:有的說中國部分 “南北寬約3至5公里,最窄處不足1公里”,可是中國地圖上的中國-阿富汗邊界,最窄處也遠遠大於5公里,是數十公里。
地形
瓦罕走廊平均
海拔4000米以上,其東、南兩面地勢較高,西、北部地勢較低。
氣候
瓦罕走廊屬於高寒山區,每年除6、7、8三個月外,均為大雪封山期。中阿接壤的邊境地區基本上是
人跡罕至的荒漠高原,地勢複雜,氣候惡劣,不適宜人類生存。該地區是瀕危動物阿富汗雪豹、
馬可波羅羊的主要棲息地之一。
歷史
瓦罕走廊歷史上曾是歐亞大陸地區的古絲綢之路的一部分,是
華夏文明與
印度文明、中亞文明、
波斯文明和
歐洲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早在公元前6世紀中後期這裡就曾經是興起於伊朗高原的西南部的古
波斯帝國(前550~前330)極東部地區,公元前4世紀,來自歐洲東南部的巴爾幹半島的馬其頓的
亞歷山大東征中亞、南亞的時候也是繞過這裡到達印度西北部的。公元399年,東晉僧人
法顯從長安沿古絲綢之路西行求佛,歸來後著有《
佛國記》。法顯在書中描述經過
蔥嶺的路程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莫測所之,唯視日以準東西,人骨以標行路”。
公元627年,唐朝高僧
玄奘啟程赴
天竺(古印度)
那爛陀寺,途中經過瓦罕走廊,並於公元645年返回長安,將其所見所聞寫成《
大唐西域記》。玄奘東歸時,經由帕米爾高原的瓦罕通道,通過
明鐵蓋達坂進入今日中國國境。
公元747年,唐朝大將
高仙芝率輕騎通過瓦罕走廊滅
小勃律國,重新打通絲綢之路,但隨後這一帶又被興起於西南亞地區的大食國和興起於青藏高原地區的吐蕃、後向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區的蔥嶺(帕米爾和喀喇
崑崙諸山)給占領,從此唐朝的疆域退出這一帶。
1963年11月22日,時任中國外交部長
陳毅和阿富汗內務大臣阿布杜·卡尤姆,在北京簽訂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富汗王國邊界條約》,對包括瓦罕走廊在內的邊界進行了劃分。依照該協定,兩國邊界線南起海拔5630米的雪峰,北至海拔5698米的克克拉去考勒雪峰。此邊界線是全世界時差最懸殊的陸地邊境(阿富汗和中國相差3個半時區),也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陸地邊境之一。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
塔利班控制著
阿富汗90%以上的國土,但瓦罕走廊一直由
北方聯盟控制,遠離阿富汗戰火,因此不存在難民問題。
來源
瓦罕走廊的阿富汗地帶是1895年英國和俄國劃定的英(
英屬印度)俄隔離帶,送給阿富汗。該領土及
帕米爾高原本來是清朝的,面對英俄劃界事件,清朝政府向英、俄進行了抗議和交涉。
歷史上,帕米爾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唐朝,中國設定“蔥嶺守捉”,其管轄範圍是整個新疆西部地區,包括帕米爾。乾隆24年(1759年),清朝政府在平定準噶爾部和大小和卓木叛亂後,統一天山南北的廣大地區,鞏固了帕米爾在中國版圖中的法律地位。清朝政府長期在帕米爾地區設官、駐軍鎮守,並一直對帕米爾地區行使有效管轄。 19世紀80年代,俄國在完成對哈薩克、中亞的三個汗國和土庫曼的征服後,進一步積極準備軍事占領帕米爾。與此同時,英國勢力也已經擴展至阿富汗並向帕米爾滲透。
左宗棠收復新疆後曾派少量部隊越過
色勒庫爾山脈在帕米爾高原建立了哨所,其中的蘇滿塔什在乾隆時還立過界碑。但當時俄羅斯部隊不斷進入這部分帕米爾高原,
中俄軍隊幾次交戰後清軍不敵,退出到色勒庫爾山脈以東,到1893年周邊國家和英俄都看出清兵不可能在色勒庫爾山脈以西立足,於是俄英簽了一個條約把這部分帕米爾高原瓜分了,其中瓦罕走廊就劃給阿富汗作為俄英之間的緩衝區,中國最後只勉強保存了塔敦巴什這一段的帕米爾高原,這就是我國新疆今天與塔吉克斯坦交界以及與阿富汗瓦罕走廊交界的地區。英俄瓜分後清朝提過抗議,但國力不濟,在民國成立前已經丟掉了。 順便說一句,屬於巴基斯坦的洪扎在1894年以前中國也有宗主權。當時洪扎每年向清政府進貢一錢五兩砂金(領回10倍以上的賞賜),在1894年後清朝也退回到喇斯庫穆,形成了今天的中巴邊界。
1895年3月11日,英國和俄國通過換文形式簽訂《關於帕米爾地區勢力範圍的協定》。通過這一協定,兩國瓜分了屬於中國領土的帕米爾。該協定規定,“英國和俄國在維多利亞湖(佐爾-庫耳湖)以東的勢力範圍將以下列一線為界,該線從湖東端附近的一點起,沿山脊延伸到該湖的緯線以南賓德爾斯基和奧爾塔-貝爾山口。該線從這裡沿上述緯線以南的同一山脊而行,當該線到達緯線以後,便沿該山脈的橫向山嶺下降,直至阿克蘇河畔的克孜爾.拉巴特,如果該地位於上述緯線以南,則從這裡再向東延伸與中國邊界相接。如果查明克孜爾.拉巴特的位置是在維多利亞湖的緯線以北,則該線應劃在阿克蘇河畔位於該緯線以南的最合適地點,然後再按上述方向延伸”。
關於此項瓜分涉及到中國的問題,協定規定,“聯合委員會將負責就能當場確定的有關中國邊境情況的任何事實作出報告,以便兩國政府和中國政府以最適宜的方式,就中國領土邊界限制在上述界限範圍之內達成協定”。
實際上,英俄兩國瓜分帕米爾之時,正值中日甲午戰爭前夕,中國清朝政府無力西顧。儘管如此,當時中國政府還是向英、俄進行了抗議和交涉。
明鐵蓋山口
在
瓦罕走廊東部的中國——巴基斯坦之間。
由
公主堡向前行進,過瓦罕走廊三橋,逆明鐵蓋河行駛約十餘公里,便可看到——中外著名的
明鐵蓋達坂,處雪山高聳,冰川形成的冰舌直瀉山下。在海拔4200米的羅布蓋孜溝的山坡上,“玄奘取經東歸古道”紀念碑。
通往明鐵蓋達坂的羅布蓋子溝的山坡上,矗立著“
玄奘取經東歸古道”紀念碑。
明鐵蓋山口——
明鐵蓋達坂是帕米爾高原上地勢最開闊的河谷地帶,在漫長的歷史時期里,這個海拔4000多米的山口一直是帕米爾高原上連線東西方絲綢之路的主幹道。直到最近半個世紀以來,為了避開
克什米爾國際爭議區,當地沿著紅其拉甫河建起了一條現代公路,
紅其拉甫山口成為重要的口岸,持續千年來往不絕的明鐵蓋山口從此冷落下來,漸漸被人們遺忘。
為了紀念這個活躍了千年的重要山口,玄奘取經東歸古道考察隊在這裡設立一塊紀念玄奘東歸的石碑。石碑正面刻有“玄奘取經東歸古道”的字樣,背面有長文介紹古道的歷史及發現過程。在這條連線東西方的千年古道上,從此有了一個新的地理坐標。”
玄奘經過哪個山口?
2016絲綢之路綜合科考隊5日來到了中巴邊境地帶的明鐵蓋。科考隊當日從
塔什庫爾乾塔吉克自治縣出發,沿瓦罕走廊行走,先後在大唐將軍
高仙芝經行碑、玄奘經行碑和
馬可波羅經行碑停留,最後到達明鐵蓋。
一直以來,方方面面都認為玄奘西天取經後東歸路線中經過了明鐵蓋,但科考隊領隊、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巫新華博士對此表示了質疑。
在明鐵蓋山谷的邊防公路盡頭,社科院考古所新疆考古隊隊長的巫新華表示,這個說法實際是錯誤的,不管是此前的紀錄片《
玄奘之路》,還是其他一系列有關玄奘的影視作品,全部用錯了他東歸的地點。他說,鑒於明鐵蓋山谷的陡峭和被冰雪覆蓋,玄奘當年回到長安的路徑中不可能經過了這裡。
記者的觀察是,明鐵蓋山谷周邊的山勢的確險峻,科考隊一行抵達的海拔4454米的邊防公路終點也是近幾年才修成的。玄奘若要從西域歸來經過了這裡,要么就翻越了更高的陡峭山脊(約4800米),要么就是從冰川上踏雪經過。
但非要通過也不是絕對不可能。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教授、絲綢之路(新疆)國際文化傳播發展中心理事長劉傳銘先生指出,明鐵蓋是有學術爭議的地方,巫新華也提出了自己新的觀點,即玄奘的東歸路線以往的說法是錯誤的,他在這一帶下了很多功夫,希望引起學術界方方面面的重視,能夠真正通過這次絲路科考,把點點滴滴的成就轉化為全社會的共識。
已有的資料顯示,玄奘回程路線是:從今巴基斯坦北上——阿富汗——帕米爾高原——塔里木盆地南線——敦煌——瓜州(今甘肅安西縣東南)——長安。
6日,科考隊繼續在瓦罕走廊行走,先後去了中巴邊境線上的
基里克達坂和
克克吐魯克山口。儘管周邊也有雪山,但
基里克和克克吐魯克相對明鐵蓋要平緩得多。實地勘察後,科考隊內的專家表示,玄奘東歸路經過這兩個通道的可能性應該更大。
“山谷里溝通的通道比較多,來這裡之後看到其複雜性和多樣性超過了我的想像。我看玄奘東歸經過明鐵蓋回來的可能性不大,而這裡的肯能行就比較大一些。”新疆社科院研究員、歷史所所長賈叢江說。
在現場,北京大學教授王邦維說,“這裡看起來要好走得多,而且玄奘從印度回來帶了佛經、佛像等很多東西,所以我們判斷應該是從這兩山口之一通過回來的。因為明鐵蓋山口的通過條件很差。這就是實地考察和沒有實地考察,考察一個地點和考察多個地點的差別。”
在克克吐魯克山口,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教授王子今表示,站在這樣的具有厚重歷史文化交流的古通道節點上,回想我們的先人曾經創造的偉業,不由得讓我心中對他們充滿敬意。
居民生活
瓦罕走廊共有居民約10,600人(2003年),主要居民為
塔吉克人,信奉
伊斯蘭教,屬於遊牧部落。居民多用
瓦罕語。
瓦罕走廊大部分地區都是乾旱缺水的沙漠,僅有極少量的耕地,居民基本靠天吃飯。瓦罕走廊南部的山麓地帶零星分布著一些高山牧場,雨季時易遭山洪襲擊。整個瓦罕走廊是阿富汗最為貧瘠的地區,居民面臨著貧困、缺乏糧食、醫療和教育以及毒品、恐怖主義等一系列問題。
邊防
明鐵蓋邊防7連、托克滿蘇邊防8連、克克吐魯克(科克吐魯克)邊防9連。
克克吐魯克”——在塔吉克語中的意思是“充滿綠色的走廊”,
這裡距離中阿邊境只有23公里。邊防連門前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雞鳴三國”四個字。
邊防連指導員孫亮介紹,由於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的邊境在這裡南瓦根基達坂的薩雷闊勒嶺交會,所以用“一隻公雞打鳴,三個國家能聽見”來形容這裡特殊的地勢位置。 營區的後山腰上,有一個碉堡,還有個機槍暗堡,孫亮說:這是當年國民黨部隊駐守時留下來的。
車上一位
塔縣陪同同志介紹說,這裡還有一段值得紀念的往事——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駐守瓦罕走廊的國民黨軍隊在錯綜複雜的邊境形勢中牢牢把握著對國境的控制權,瓦罕走廊整個防區沒有一個哨所棄土而逃,全部堅持等到解放軍部隊實地接收、平穩換防,為維護祖國領土作出了出色貢獻。
稍事休整之後,記者一行人終於來到此行的盡頭——
位於海拔4800米的南瓦根基達坂的中阿邊境界碑處。 在海拔4800多米的高原上活動異常痛苦,走路必須放緩節奏,一旦走得稍微快點就有種喘不上氣的感覺,胸口和頭部都會有刺痛感。 透過邊境上鐵絲圍網可以看到,阿富汗一側是無人區,山谷中怪石林立。中阿邊境的2號界碑就靜靜地矗立在南瓦根基達坂上,這塊界碑是根據中阿兩國政府所簽的邊界劃分協定於1964年設立的。界碑的中國一側刻有中國國徽和“中國,1964”的字樣,阿富汗一側是刻有阿拉伯文和當時阿富汗王國的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