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阻雪連句遙贈和
- 創作年代:南朝齊代
- 作品出處:《謝朓集》
- 文學體裁:聯句詩
- 作者:謝朓,江革,王融,王僧孺,謝昊,劉繪,沈約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創作背景,詩歌來源說明,作者集體創作,作品鑑賞,作者簡介,謝朓,江革,王融,王僧孺,謝昊,劉繪,沈約,
作品原文
阻雪連句遙贈和
積雪皓陰池, 北風鳴細枝。 九逵密如繡, 何異遠別離。(謝朓)
風庭舞流霰, 冰沼結文澌。 飲春雖以燠, 欽賢紛若馳。(江革)
珠霙條間響, 玉溜檐下垂。 杯酒不相接, 寸心良共知。(王融)
飛雲亂無緒, 結冰明曲池。 雖乖促席燕, 白首信勿虧。(王僧孺)
飄素瑩檐溜, 岩結噎通崋。 罇罍如未澣, 況乃限首儀。(謝昊)
原隰望徙倚, 松筠竟不移。 隱憂恧萱樹, 忘懷待山巵。(劉繪)
初昕逸翮舉, 日昃駑馬疲。 幽山有桂樹, 歲暮方參差。(沈約)
注釋譯文
積雪皓陰池。積雪讓深池變成白色。
陰池幽流,玄泉冽清。――《文選·張衡·東京賦》陰指:水[water]
北風鳴細枝。北風吹響樹木的纖細枝條。
鳴:響
九逵密如繡。多條道路像刺繡一樣密實。
逵(形聲,從辵chuò,坴(lù)聲),本義:四通八達的道路,泛指大道[thoroughfare],肅肅兔罝,施於中逵。——《詩·周南·免罝》。又如:大逵(大道);逵衢(大道);逵路(四通八達的大道);逵徑(岔路)。
何異遠別離。這與在遙遠之處互相別離有什麼不同嗎?
風庭舞流霰。風在庭院讓流動的雪粒起舞。
冰沼結文澌。冰凍的沼澤結碎冰。
凘sī:指冰。文,錯畫也。象交文。今字作紋。——東漢·許慎《說文》。細碎的薄冰[trash ice]
坐久吟移調,更長硯結凘。——唐·方千《酬故人陳七都》。
飲春雖以燠。飲酒是為了溫暖。
古人喻春為酒,常把吃酒叫做飲春、品春。燠:溫暖。
欽賢紛若馳。敬賢盛多,(心)嚮往之。
欽賢,敬賢。《晉書·明帝紀》:“性至孝,有文武才略,欽賢愛客,雅好文辭。”南朝·宋·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魏太子》:“忝此欽賢性,由來常懷仁。”南朝·梁武帝《旌表甄恬詔》:“朕虛己欽賢,寤寐盈想,詔彼羣岳,務盡搜揚。”
紛或有緩之意。紛若:盛多的樣子。
馳:嚮往
珠霙條間響。雪粒在(細長的)枝條之間(沙沙)作響。
霙(拼音:yīng):雪花。與霰的區別:霰是民間俗稱的雪粒子,而霙則是雨夾霰一起下。
條:植物的細長枝。
玉溜檐下垂。冰柱在屋檐下面垂著。
玉溜:冰柱。
杯酒不相接。(要想敬)一杯酒,也不能相接(無法共飲)。
寸心良共知。微小的心意確實好,(大家)都知道。
飛雲亂無緒。紛飛的雲彩紛亂無頭緒。
結冰明曲池。結冰使池岸彎曲的池塘變得明亮潔淨。
雖乖促席燕。雖然,不情願地互相坐近,(共同)飲宴。
乖,背也。——《廣雅》
促,速也。——《廣韻》,在這裡是個形容“乖”的字,應該可以引申為很,非常。
乖促就是命不好的意思,命苦,點背,坎坷。
至於謝朓《阻雪連句遙贈和》詩中“雖乖促席燕。乖促是分開的,促席是一個詞,坐席,互相靠近的意思;乖是不自然,不和順的意思。
燕通“宴”,宴飲的意思。
白首信勿虧。雪花令頭髮白了,也要相信自己並不吃虧。
白首即白頭,指年老或指代老人。當然,也有下雪落在頭上,看起來變雪白之意。
信,相信,信任。
虧,虧欠。
飄素瑩檐溜。下雪讓屋檐下的冰柱子晶瑩剔透。
飄素——下雪。素:白色的。
瑩:光潔,透明 〈動〉使明潔,使生光澤。
檐溜:瓦房的房檐,在瓦溝的末端,有一塊承受雨水的“滴水瓦”。雨水經過那裡而流下,有的地方把這水稱為檐溜。此句中指屋檐下的冰柱子。
岩結噎通崋。冰雪讓山岩大地光亮而阻塞(或華山、華州無法到達)。
噎:阻塞,蔽塞,堵塞(困難)。如:噎氣,亦作“煞”。雖然這書房裡往日噎曾來,不曾見這般物事。
通——整個,通行……。
崋:古同“華”。泛光(a.山名,華山;b.古州名;c.姓) 。
罇罍如未澣。酒器還未洗。
況乃限首儀。恍惚之間,(兄弟)的面容被隔絕(無法看到)。
況乃:亦作“況廼”。恍若,好像。何況;況且;而且,頭禮物。限:阻,隔絕。又作:音儀——謂言語有節奏感,猶音容。
原隰望徙倚。在平原低下之處,來回徘徊。
原隰:平原和低下的地方。徙倚:徘徊,來回地走。躊躇。
松筠竟不移。松樹和竹子的青皮,畢竟不移動。
筠:竹子的青皮。
竟,1.終了,完畢:繼承先烈未~的事業。2. 到底,終於:畢~。有志者事~成。3. 整,從頭到尾:~日。~夜。4. 居然,表
隱憂恧萱樹。內心憂慮(需要)忘憂草。
隱憂:深藏內心的憂慮。
恧nǜ:自愧,恧,慚也。從心,而聲。——《說文》山之東西,自愧曰恧。——《方言六》。
萱草也叫做忘憂草。萱草既可入藥,又可作菜餚。北方人喚作黃花菜,廣東人叫做金針。
忘懷待山巵。等待(盛滿的)酒器來了,就忘記了憂愁。
忘,忘記。巵,古同“卮”(a.古代酒器,如“柏酒延年共舉~。”b.古代一種作染料用的野生植物,可制胭脂。c.支離)。古代一種盛酒器。
“待”或為“詩”。
初昕逸翮舉。日出時,鳥舉翅膀飛翔。
日昃駑馬疲。太陽偏西,衰弱的馬(非常)疲乏。
幽山有桂樹。幽靜的山上有桂花樹。
歲暮方參差。一年的最後時間才變得遠離和隔絕。
歲暮:1.一年最後的一段時間:歲暮天寒。2. 指寒冬:歲暮衣裳單。3. 比喻年老:年衰歲暮。
參差:1. 紛紜繁雜。三國魏左延年《秦女休行》:“平生衣參差,當今無領襦。”南朝齊謝朓《酬王晉安》詩:“悵望一塗阻,參差百慮依。”明夏完淳《懷李舒章》詩:“浮雲出修坂,余心常參差。”2. 蹉跎;錯過。唐李白《送梁四歸東平》詩:“莫學東山臥,參差老謝安。”3.遠離;阻隔。宋范仲淹《與知郡職方書》:“切少煩躁,損氣傷神,益為災矣……奉憂之心,公必悉之,其如參差,無以為力,奈何!奈何!”元鄧牧《寄友》詩:“我還吳,君適越,遙隔三江共明月。明月可望,佳人參差。笑言何時,寫我相思。”元張可久《一枝花·牽掛》套曲:“往來迢遞,終始參差,一簡書寫就了情詞。”另外,參差:不齊,隔絕。
創作背景
詩歌來源說明
“齊代詩人謝眺似乎很高興和朋友聯句”。他的詩集中有七篇連句詩:其中《阻雪連句遙贈和》一篇,是和江革、王融、王僧孺、謝昊、劉繪、沈約共七人的連句,每人作五言四句,謝朓首唱。這首聯句詩不是七人在一起時同作的,是用通信方法互相贈和的,故題目說明是“遙贈和”。這又是聯句詩的創格。
作者集體創作
齊梁陳三代是新體詩形成和發展的時期。所謂新體詩,是與古體詩相對而言,其主要特徵是講究聲律和對偶。因為這種新體詩最初形成於南朝齊永明(齊武帝蕭賾年號,483~493)間,故又稱“永明體”。……在永明體產生的過程中,沈約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南史·沈約傳》載沈約撰《四聲譜》,“以為在昔詞人,累千載而不悟”,然而關於“此秘未睹” 之說,陸厥與沈約曾有過爭論,後來锺嶸對此也有過異議,其實問題的關鍵即在於是否將聲律的知識自覺地運用到實際創作之中。……“竟陵八友”。《梁書·武帝本紀》:“竟陵王子良開西邸,招文學,高祖(即後來的梁武帝蕭衍)與沈約、謝朓、王融、蕭琛、范雲、任昉、陸倕等並游焉,號曰‘八友’。”沈約、謝朓、王融已見前論,他們和周顒等人在創製“永明體” 和推動新詩風的發展方面,功不可沒。竟陵王子良嘗夜集學士,刻燭為詩,四韻者則刻一寸,以此為率。(蕭)文琰曰:“頓燒一寸燭,而成四韻詩,何難之有?”乃與(丘)令楷、江洪等共打銅缽立韻,響滅則詩成,皆可觀覽。蕭子良文學集團的成員,除了有大量的應教、奉和以及相互間的唱和之詩外,同題共詠也是常見的創作活動。如《南齊書·樂志》載:“《永平樂歌》者,竟陵王子良與諸文士造奏之。人為十曲。道人釋寶月辭頗美,上常被之管弦,而不列于樂官也。”這次的集體創作,除謝朓、王融今各存十曲外,餘皆不存。此外,今存如王融、沈約、范雲、虞炎、劉繪等人的《餞謝文學離夜詩》,王融、沈約、謝朓等人的《同詠樂器》,王融、柳惲、虞炎、謝朓等人的《同詠坐上所見一物》,王融、范雲的《四色詩》等,皆屬同題共詠之作。在《謝朓集》中,還存有《阻雪連句遙贈和》詩,即為謝朓、江革、王融、王僧孺、謝昊(本集作“異”)、劉繪、沈約等人聯句而成。由此可見竟陵王子良文學集團詩歌創作活動之一斑。
作品鑑賞
阻雪,是指被雪天阻隔或者被大雪阻隔,無法行走。謝眺和各位好友,以阻雪為題,所寫的聯句詩,各用華麗的語句,描述了雨雪天時的風景:大地冰凍;大風呼嘯,雪花和碎冰飛舞;房檐冰柱凍結;人們喝酒取暖,無法相見;踏上雪地,只能徘徊,無法通過,非常勞累;只能幻想雨雪天過去時的美景。整篇聯句詩,既給人們晶瑩剔透的享受,也讓人們體會到雪的阻隔帶來的艱難。
作者簡介
謝朓
謝朓(tiǎo)(464~499),南朝齊詩人。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高祖據為謝安之兄,父緯,官散騎侍郎。母為宋文帝之女長城公主。謝朓家世既貴,少又好學,為南齊藩王所重。初為太尉豫章王蕭嶷行參軍,遷隨王蕭子隆東中郎府,轉王儉衛軍東閣祭酒,後為隨王鎮西功曹,轉文學。永明九年(491),隨王為荊州刺史,“親府州事”,謝朓也跟著到了荊州,“以文才尤被賞愛”。後調還京都,任新安王中軍記室,兼尚書殿中郎,又為驃騎諮議,領記室,掌霸府文筆,又掌中書詔誥。建武二年(495)出為宣城太守,後遷尚書吏部郎。東昏侯永元元年(499),始安王蕭遙光謀奪帝位,謝朓不預其謀,反遭誣陷,下獄而死。謝朓青年時代即以文學知名,曾參與竟陵王蕭子良西邸的文學活動,是“竟陵八友”之一。謝朓詩歌創作的主要成就是發展了山水詩。《隋書·經籍志》有《謝朓集》12卷,《謝朓逸集》1卷,均佚。明人收集遺佚,重為編定,刻本甚多。通行本有《四部叢刊》影明抄本。今人郝立權有《謝宣城詩注》(1936)。唐人李白稱讚謝朓說“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李白一生對謝眺十分敬仰,這是因為謝眺的詩風清新秀逸,他的孤直、傲岸的性格和不幸遭遇同李白相似。李白在他的大量詩歌中多次提到謝眺。謝眺在任宣城太守時曾在城裡建有一座高樓,唐初,宣城人為懷念謝眺而在原址重建此樓,取名“北樓”。李白曾多次到宣城,登此樓憑弔,賦詩抒懷,著《秋季登宣城謝眺北樓》,後來該樓又被稱為“謝眺樓”。
江革
江革(公元?年至五三五年),字休映,濟陽考城人。生年不詳,卒於梁武帝大同元年。幼而敏聰,早有才思,六歲便解屬文。年十六喪母,以孝聞初仕南齊。入梁為御史中丞。彈奏權豪,一無所避。後隨豫章王鎮彭城。及失守,為魏人所執,厚相接待。革稱腳疾不拜,遂放還累遷度支尚書。卒,謚疆。革歷官數十年,傍無姬侍,家徒四壁。世以此高之。革著有文集二十卷,(《隋書志》作六卷;《兩唐書志》作十卷。此從《梁書本傳》)傳於世。
王融
王融(467-493)字元長,南朝齊文學家。原籍琅邪臨沂(今屬山東)。王僧達之孫。王儉從侄。少年聰慧,博涉有文才,年少時即舉秀才,入竟陵王蕭子良幕,極受賞識。累遷太子舍人。齊武帝時,王融曾上書求自試,後遷至秘書丞,官至中書郎。永明九年(公元491年),武帝在芳林園禊宴群臣,並命各人賦詩,時王融作《曲水詩序》,文藻富麗,當世稱譽。又因融有才辯,齊武帝永明十一年(493),兼任主客郎,接待北魏使者,應對便捷。但融自恃有才華,希望可在三十歲內成為公輔。時北魏侵邊竟陵王蕭子良於東府募人,舉融為寧朔將軍、軍主。融與子良相友善,為“竟陵八友”之一。不久,齊武帝病重,融欲矯詔擁立子良即位,事未成。蕭子良和鬱林王蕭昭業爭奪帝位失敗,王融因依附子良而下獄,被孔稚圭奏劾,賜死。
王僧孺
王僧孺(465~522)南朝梁詩人、駢文家。山東郯城人。出身沒落士族家庭,早年貧苦,母親"鬻紗布以自業",他"傭書以養母"。南齊後期,因為學識淵博和文才出眾,被舉薦出仕。梁初官至御史中丞,後任南康王長史,因被典簽湯道愍所讒,棄官。後半生頗不得志。
謝昊
謝昊(又作“吳”),南朝史學家,梁中書郎。所撰《梁皇帝實錄》,記梁元帝事,是編年體史書中最早的一部實錄作品。編紀傳體史書《梁書》中的四十九卷。
劉繪
劉繪(四五八至五o二)字士章,彭城(今江蘇徐州)人。聰警有文義,善隸書。高帝以為錄事典筆翰,為大司馬從事中郎。繪撰能書人名,自雲善飛白。言論之際,頗好矜詡。庾肩吾云:“劉繪書范,近來少前。”《齊書本傳、庾肩吾書品》中興二年,卒。年四十五。繪撰《能書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