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阜康錢莊擠兌倒閉
- 主要人物:胡雪岩
- 原因:李鴻章尋找機會打擊胡雪岩
- 時間:1883年12月3日
內容,結果,
內容
胡雪岩長於經營之道,富甲一時,被譽為一代巨賈;同時他也具有清朝官員身份,並積功升遷至“布政使銜”的從二品官階,所戴朝冠頂上飾以鏤空珊瑚,俗稱“紅頂子”,故又被稱為“紅頂商人”。以商人的身份,戴紅頂子,是清朝極少數的特例。
胡經營出口絲業,投資兩千萬兩屯積生絲,壟斷居奇,“舉江浙二省之育蠶村鎮,而一律給予定金,令勿售外人,完全售與胡氏”,1882年洋商對胡的壟斷生絲無可奈何“一斤一兩亦不可得”次年胡又試圖聯合華商壟斷,無人理睬,此時洋商已經徹底被激怒“共誓今年不販生絲”加上世界經濟危機使上海生絲停滯。胡的放了一年的生絲不得不折本出售,損失八百萬兩。此時上海道台邵友濂又故意拖延胡雪岩的餉款二十日。胡雪岩缺乏現金,無奈之下從自己的錢莊,調現銀八十萬兩周轉。訊息傳出,一時人人都傳胡雪岩積囤生絲大賠血本,挪用阜康存款,擠兌首先發生在杭州府,泰來錢莊倒閉。後來導致各地皆發生擠兌風潮。童元松評論說:“1883年爆發的金融風潮是19世紀中國影響最大的一次,是由胡光墉囤積生絲投機失敗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