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寧縣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是由阜寧縣在2014年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阜寧縣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
- 外文名:阜寧縣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2014 government work report in Funing County
- 生產總值:305億元
- 預算收入:29.45億元
- 人均純收入:11650元
過去的一年,在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緊緊依靠全縣百萬乾群,開拓創新,克難求進,經濟社會保持平穩較快發展,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項目標任務,順利通過省全面小康驗收。預計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05億元,增長11.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9.45億元,增長15.6%;固定資產投資189億元,增長20.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1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650元,分別增長9.6%、10.5%;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36.6億元、貸款餘額173.3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34.2億元、33.8億元。
一、著力轉型升級,綜合實力持續提升。工業經濟穩步增長。全縣預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0.8億元,增長13.5%。全力加快項目推進,協鑫“漁光互補”光伏電站、澳洋熱電聯產、恆河油脂等項目竣工投產,中材6兆瓦海上風電葉片、中旭新材料、三得普華二期等項目開工建設,阿特斯太陽能電池片、德安德芳綸等重大項目順利簽約。持續實施工業“四個十”工程,新上技改項目106個。創新服務企業舉措,力促企業多產快銷,全年開票銷售超億元企業30家,入庫稅金超千萬元企業8家,新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7家。新特產業逆勢增長,風電、光電產業逐步回暖,連續5年被評為中國新能源產業百強縣。環保濾料、閥門機械、食品加工等特色產業煥發生機,再次獲評全國食品工業強縣。現代農業加快發展。新增設施農業面積5.8萬畝,累計26.3萬畝,建成高標準設施大棚基地22個、規模連片基地95個、村級百畝示範方205個。新建萬頭生態豬場8個、千頭生態豬場13個、十萬隻禽場2個,生豬和家禽規模養殖比重超80%。新建高標準農田4萬畝,糧食生產實現“十連增”,糧食總產、單產均在省市領先,被確定為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縣。新建萬畝現代農業示範園1個、市級現代農業示範園4個。寧富食品獲批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新批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青蓮、睿洋等知名企業成功落戶,縣農產品加工園逐步形成集群優勢。縣、鎮、村三級農產品市場網路和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不斷完善,投資10億元的阜寧綜合農產品批發市場項目順利簽約,在南京、蘇州成功舉辦阜寧生態農產品推介活動,新建生態農產品直銷視窗58個,阜寧西瓜獲批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農村改革不斷加強,新增農村土地流轉12.4萬畝、農業適度規模經營11.5萬畝,註冊家庭農場99家,新增市級“五好”合作社示範社47家。搶抓省黃河故道綜合開發和渠北片區扶貧開發機遇,大力推進羊寨、蘆蒲連片開發。服務業日趨繁榮。預計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1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2億元,分別增長13.2%、12.1%。服務業24項重點工程推進有力,新蘇國際商業綜合體一期、天鵝國際商業中心一期對外營業,美食廣場、醫藥物流中心主體竣工。阜寧港物流集聚園區獨立運作,物流、商貿、總部經濟項目不斷集聚。旅遊開發取得突破,金沙湖、廟灣古城分別獲批國家4A級、3A級旅遊景區,金沙湖萬畝湖型整理工程全面竣工,喻口古鎮加快建設,黃河故道景區建成省三星級鄉村旅遊點,馬家盪景區對外開放。
二、創新體制機制,發展活力不斷增強。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深入開展招商引資“突擊月”、“出征旬”活動,成功組織第十三屆5?18經貿洽談會、阜寧-韓國企業交流會、蘇州和無錫新特產業推介會等重要招商活動。開放型經濟加快發展,預計註冊外資實際到賬1.65億美元,增幅位於全市前列,富士康太陽能電池組件和富晶鑽光電項目分別到賬5500萬美元、1500萬美元,合信釩電池、拓金五金等外資項目成功簽約。預計完成自營出口1.75億美元,增長20.8%,新增出口超千萬美元企業4家。協鑫光電與鑫晶鑽成功重組,東方濾袋和悅達紡織重組有效推進。科技和金融不斷創新。在南京舉辦科技創新創業懇談會,新增政產學研聯合體45個,新批國家級、省級高新技術企業9家、25家,新批省級以上工程及技術中心5個、科技計畫項目59個。新增馳名商標1件、省著名商標2件、省名牌產品4件。21家企業獲得省科技成果轉化風險補償資金4500萬元。環保濾料產業園被認定為國家火炬計畫特色產業基地,澳洋工業園獲批省新材料科技產業園。引進和聘用院士、“千人計畫”專家等高層次人才137名,14人申報省“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畫”。推進金融體制創新,通過政銀企合作平台發放貸款105億元,縣國投、城投、財政擔保公司等投融資平台作用發揮明顯,信託、債券等融資方式有效推進,國信證券、華泰證券入駐阜寧。全民創業蓬勃興起。強化政策激勵、宣傳發動和創業主體培育,發放創業貸款和獎補資金5500萬元,撬動社會創業資本12.5億元。組織返鄉創業懇談推介活動45場,簽約創業項目233個。“6+1”創業載體新建標準廠房30萬平方米,招引入園項目88個,開工建設66個。22條創業街、10個創業示範市場建設有效推進。
三、注重統籌發展,城鄉建設加快推進。城市形象明顯提升。城建五類38項工程快速推進,48層阜寧中心完成樁基工程,上海路南延、揚州路南延竣工通車。“兩創建一整治”活動紮實開展,縣城第十次綠化會戰任務全面完成,獲得市綠化精品工程獎,省級園林城市創建成效明顯,省級衛生縣城創建全面啟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畫啟動實施,城市環境更加宜居。在蘇北首家被評為“中國建築之鄉”,富建集團、鹽阜建設集團均實現稅收超億元,鹽阜建設集團承建的縣人民醫院病房樓擴建工程榮獲“魯班獎”。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阜建高速路基、橋樑工程完成工作量80%以上,連鹽鐵路阜寧段及站點工程開工建設,阜益路“二改一”全線通車。漁深河整治、渠北泵站改造工程全部竣工,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工程完成年度任務,疏濬縣鄉河道80條,整治村莊河塘55個,加固圩堤115公里。城鄉配電網可靠率達99.9%,220千伏慶元變建成運營。信息網路加快普及升級。城鄉統籌進展順利。實施城鄉“六個一體化”項目48項,累計投入48.2億元。加快城鄉統籌市級試點鎮、村及28個縣級試點村建設,累計投入10.6億元。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9個鎮實現垃圾“日清日運日處理”。190個“星級康居鄉村”、246個“環境整潔村”通過省考核驗收。生態建設成效顯著。營造成片林1.6萬畝,建成綠色通道152.6公里,栽植喬木215萬株,全縣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4.3%,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1.9%。秸稈“雙禁”和綜合利用成效顯著,秸稈機械化還田47.8萬畝。化工企業整治持續開展,鎮區污水處理廠加快建設。10個鎮完成環境規劃編制,益林鎮、羅橋鎮青溝村分別通過國家級生態鎮、生態村驗收,創建省級生態鎮5個、生態村4個。單位GDP能耗下降3.5%以上,完成二氧化硫等4項指標減排任務。
四、突出民生“八有”,社會大局和諧安寧。社會保障更加健全。強化就業培訓和援助,新增就業7738人,轉移農業勞動力9360人,實現再就業391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08%。企業職工社會保險參保率明顯提高,城居保、新農合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城鄉居民就業和養老保險便民服務站硬體投入全部到位,實現社保服務平台全覆蓋。扶貧濟困、醫療救助和城鄉低保動態管理體系更加健全。社會事業不斷進步。17所鎮區公辦中心幼稚園和阜師附小香港路校區建成使用,成功創建省教育現代化縣、省體育強縣,被表彰為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步伐加快,城鄉醫療設備水平大幅提升,累計建成省級標準化村衛生室138個。紮實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工作。人口自然增長率在4‰以內,出生人口性別比下降。推進文化惠民,紮實開展“三下鄉”、“歡樂進萬家”等活動。阜寧圖書館獲批國家一級館。成功舉辦第四屆全國牛歌展演,“阜寧牛歌”榮獲文化部第16屆“群星獎”。民生實事惠及百姓。農村區域供水工程基本完成,累計投入7.5億元,在蘇北率先實現城鄉供水“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目標。改擴建農村公路109公里,改造危橋26座,3個鎮鎮村公交基礎工程全面完成。6個鎮區敬老院新建、擴建工程加快實施,建成居家養老服務站70個,縣老年公寓投入運營。建成食品藥品電子監管服務中心,實現縣鎮村涉藥單位三級監管全覆蓋,建成省藥品安全示範縣。高度重視並紮實推進安置樓建設,竣工交付安置樓、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38萬平方米。新建污水管網15.2公里,鋪設燃氣主管網15.8公里,新建小區燃氣配套率100%。社會治理和諧有序。積極推行社區格線化管理和“一委一居一站一辦”管理模式。順利完成村委會換屆工作。切實化解社會矛盾和信訪問題,民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進一步暢通和規範。新增治安監控點200個,完成“技防城”建設任務,被評為省“社會治安安全縣”。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加強安全隱患整治,社會大局始終保持和諧穩定。自身建設明顯加強。強化行政效能監察,積極推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取消行政審批事項34項。“12345”政府公共服務平台、“民生直通車”民眾回訪滿意率達98%。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現政府常務會學法制度化,成為全市行政複議體制改革試點,在全市率先通過省法治政府建設考核驗收。深入開展“六五”普法,實施法律援助709件,被表彰為全國法制教育宣傳工作先進縣。自覺接受縣人大、縣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辦理人大代表議案1件、建議85件和政協委員提案205件。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強化審計監察,加強招投標與國有資產監管,率先實行政府性資金建設工程中標約談制度。積極支持工會、婦聯、共青團、工商聯、科協、殘聯、紅十字會等民眾團體開展工作,人武、物價、統計、氣象、台僑、檔案、外事、通訊、菸草、鹽務、地方志、應急管理、民族宗教和“三老一關一參兩會”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進展。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全縣人民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開拓進取、攻堅克難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監督推進、大力支持的結果,也是社會各界和衷共濟、團結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委員,並通過你們向全縣廣大幹群,向離退休老同志,向駐阜部隊官兵、公安幹警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向各民眾團體、民主黨派人士和無黨派愛國人士,向各駐阜單位幹部職工,向關心支持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工業經濟發展不充分,尤其是重大項目亟需突破,傳統特色產業和現有企業的培育還要加強;城鄉統籌、民生保障等領域改革攻堅的任務還很重;信訪、安全生產等社會穩定工作基礎還需進一步夯實;政府行政效能和工作作風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和改進,等等。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克服和解決。
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也是建設高水平小康社會、實現“十二五”戰略目標的關鍵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縣委十三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以改革創新、加快發展為核心要求,突出“兩個重點、兩場硬仗、三大活動、四個提升”,深化改革促發展,夯實基礎惠民生,奮力開創建設高水平小康社會新局面。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338億元,增長11.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42億元,增長15.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3.86億元,增長15%;固定資產投資230億元,其中工業投資162億元,均增長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4.4億元,增長13.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1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110元,分別增長11.5%、12.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圍繞上述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我們將著重做好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一、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紮實抓好縣委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實施意見的落實,堅持“四個一批”,突出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民生導向,把改革創新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以改革促發展、促轉型、促民生改善。推進行政體制改革。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突破口,進一步清理審批事項,最佳化審批流程,將審批事項和收費目錄清單向社會公布。完善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和責任追究制,建立工業項目容缺審批機制。成立工業項目審批幫辦辦公室,打造項目審批由部門代辦、全程服務的“阜寧幫辦”品牌。圍繞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打造更加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環境,積極培育市場主體,推動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加大社會事業改革力度,招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文化、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領域。推進農村改革。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成立縣鎮村三級土地流轉指導服務機構,引導農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轉,春季選擇1-2個鎮建立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交易市場,年內實現全覆蓋,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新增土地流轉10萬畝。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增專業大戶500家以上、家庭農場100家以上,“三大合作”一體化新型農民合作社實現村村全覆蓋。探索推進“聯耕聯種”經營模式,各鎮夏季確定1個以上試點村,實現國省幹道沿線全覆蓋,秋季全面推廣。探索建立城鄉統一的產權交易市場,有序推進林權、農民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住房等進入市場交易。推進財稅金融改革。加快實施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預算管理制度,實行財政預決算公開。繼續推進“營改增”,強化綜合治稅,不斷提高稅收征管水平。加強財政資金監管,實行政府債務扎口管理,有效控制債務風險。深化金融改革創新,加強政銀企合作,引導銀行機構用活金融產品,增加信貸投放,全年新增信貸投放超30億元,招引1家以上金融機構來阜設點;積極引進新型金融業態,加強債券、票據、企業上市等直接融資工作。推進政府投融資平台科學化、實體化運作。最佳化金融生態環境,規範發展新型農村金融組織。
二、打贏項目硬仗,強勢提升工業經濟。堅持工業主導,主要領導、主要精力、主要資源向工業集聚、向招商靠攏、向項目傾斜,紮實開展“工業項目突破年”活動,推動工業經濟加快發展、轉型升級。主攻項目突破。改革招商引資組織推進機制、考核獎懲體系。推行“全民收集項目信息、專門人員評估論證、專業團隊跟蹤洽談”,切實提高招商實效。強化以商招商、產業招商,做到招項目和招產業並舉。抓住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機遇,加大央企、國企招引力度。紮實開展招商引資“百日競賽”、“突擊月”、“出征旬”活動,精心組織第十四屆5?18等專題招商活動。完善重大項目跟蹤推進機制,堅持項目集中評審,強化鎮區、部門主要負責人責任,實行每月25日過堂、單月集中開工、每月督查排名、半年觀摩推進等制度,全年力爭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00個,開工、竣工千萬元以上項目各100個,其中億元以上各30個。阿特斯太陽能電池片、協鑫矽片、澳洋三期、富士康LED套用產品、德安德芳綸、東方濾袋產業用紡織新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等重大項目力爭全部開工建設。破解要素瓶頸,加大停建項目、停產企業閒置土地、廠房盤活利用力度,確保盤活50%以上。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實行差別化供地政策,積極爭取點供、獨立選址項目用地指標。改善企業用工服務,有效組織供求對接,為項目建設提供要素保障。培強現有企業。創新政策激勵、運行監測、協調服務等機制,推動現有企業做大做強。實施“雙百雙十”工程,動員100家規模企業技改擴能,重點推進10家大企業(集團)新上擴能改造項目;支持100家規模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重點培育10家創新型企業。加快推進藍天環保、榮威膠布生產線等重點技改項目,實施生產性新設備投入超300萬元項目30個,技改投入超40億元。加快神山風電、京冶軸承等企業對外合作重組進程,新上超億元重組合作項目5個。強化科技創新,設立縣級企業科技創新種子資金,引導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支持黃河藥業等企業創建省級技術中心,中材科技海上風電葉片檢驗檢測中心加快建成國家級檢測中心。全年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50個,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5家、省級名牌和著名商標5件以上,引進省“雙創”領軍人才10人以上、“雙創”團隊2個,新增“兩化融合”試點企業、示範企業5家。實施“113”工程,引導企業爭創一個品牌,培育一名現代企業家,打造生產、研發、行銷三支優秀隊伍,提升工業企業整體層次。全年力爭培植開票銷售超億元企業40家,其中5-10億元企業5家,超10億元企業4家,超30億元企業1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家。完善園區功能。按照“配套設施完善、運行體制健全、承載功能增強、服務功能優質”的要求,加快金融、商貿、公交、信息等公共服務向園區覆蓋,推進更多的科研、物流等服務平台在園區布點,注重園區服務機制創新,打造園區最優服務環境。開發區圍繞創建國家級開發區,創新“一區多園”發展模式,廣泛開展合作共建,加快建成全縣重大項目集聚樣板區,創建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澳洋工業園堅持生態綠色發展,提升產業配套服務能力,早日建成省級開發區。東益經濟區圍繞一體發展,加強規劃銜接,最佳化功能布局,加快建設一流特色園區。富士康產業園突出盤活存量、擴大增量,打造新能源產業特色區和科技研發創新區。環保濾料產業園實施縣鎮共建,加快建設省級高新區。推進阜城裝備產業園、新溝汽配產業園、東溝橡塑產業園等專業園區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打造特色鮮明的中小企業集聚區。推進產業集聚。堅定不移推進新特產業集聚發展、傳統產業提檔升級。風電裝備、光電光伏等新能源產業,著力招引重大配套補鏈項目,加快形成產業集群,力爭開票銷售超20億元。粘膠纖維、環保濾料等特色產業,加快高附加值產品研發和生產,向高端化發展,力爭開票銷售超40億元。閥門機械、開關櫃、風筒等傳統產業,著力招引龍頭項目和領軍企業,加大新品研發、市場開拓和合作重組力度,力爭開票銷售超30億元。全面擴大開放。拓寬利用外資領域,提高利用外資質量。瞄準港台日韓等重點區域,密切跟蹤重大外資項目,註冊外資實際到賬1.86億美元,增長12%。最佳化出口產品結構,培育外貿新增長點,實現自營出口1.96億美元,增長12%。積極利用上海自貿區溢出效應,深度推進區域合作。
三、提高經營層次,加速發展現代農業。大力實施農業現代化工程,促進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農村持續發展。拓展規模經營。建成高標準農田8萬畝,新建標準化生產基地20個,爭創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和“畝產噸糧縣”。以高效農業整村制推進為抓手,各鎮區重點建成1個高效農業整體推進村,全縣重點建設萬畝高效農業示範帶6條、萬畝示範鎮8個、村級百畝示範方300個,新增高效農業10萬畝,其中設施農業3.75萬畝。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著力提升現有生態豬場飼養能力,加快青蓮公司10萬頭生態豬場建設。加強質量監管和品牌保護,推進生態豬產業健康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林間養禽、特色漁業。打造示範園區。按照“基地園區化、園區現代化、主體新型化”的思路,加強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建設提升新南農業示範園,打造產業布局合理、要素高度集聚、功能有機整合、三產聯動發展、輻射帶動力強的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區,爭創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園。234省道萬畝設施農業示範區達到省級標準,創建市級農業示範園8家。加快產業化進程。加強農業龍頭企業培植,鼓勵支持龍頭企業創辦、領辦各類專業合作組織,實現龍頭企業與專業合作社深度融合發展,新增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進一步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啟動阜寧綜合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完善縣鎮村三級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確保民眾“舌尖上的安全”。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持續放大“生態三寶”品牌效應,新增農產品“三品” 30個。強化為農服務。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大科技惠農力度,推進農技農經服務到基地、到田頭、到農戶,各鎮區新建1個以上標準化農業科技超市,全縣建成村級農業科技服務站100個。增加為農服務投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提高農業科技化和機械化水平。抓好扶貧開發。搶抓省“兩大開發”機遇,積極爭取項目支持,大力實施脫貧攻堅工程,確保2.6萬低收入人口實現脫貧。堅持“增收、減負、扶持”多管齊下,構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長效機制,新增集體經營性收入超15萬元的村65個。
四、強化配套支撐,增強服務業發展活力。以服務業集聚區、服務業重點工程、服務業招商為抓手,不斷拉長三產短板,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25億元,增長12.5%。著力突破生產性服務業。整合現有物流資源,發展第三方物流,建設專業化產品儲運基地,打造區域性物流配送中心。積極引導大企業(集團)在阜設立地區總部、行銷結算中心,發展樓宇經濟、商務經濟。注重專業人才和高端項目引進,努力突破電子商務、軟體外包、創意設計等新型服務業態。阜寧港物流集聚園區圍繞創建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實施水陸物流服務中心、總部大廈、專業市場等項目,規劃建設以專業市場和物流經濟為主、商貿流通和總部經濟為輔的城東商貿新城。推動益林玻璃工藝品文化產業集聚區實質性、市場化運作,建設集設計、展示、生產、銷售、旅遊於一體的文化產業區。大力提升生活性服務業。完善城鄉商業規劃,大力引進商貿流通、餐飲娛樂等品牌連鎖企業,不斷提升傳統生活服務業。加快美食廣場、天鵝國際商業中心二期、新蘇國際商業綜合體二期等重點工程建設,引進實施大型商業綜合體項目,增強輻射帶動效應。改造新盛街等傳統商業街區,提升老城區傳統商貿業。加強集鎮商貿中心建設,改善城鄉居民消費環境,方便民眾生活。加快發展特色旅遊業。深入挖掘整合紅色旅遊資源,精心修繕和提升停翅港新四軍軍部舊址、華中局會議舊址等紅色遺存,打造紅色經典旅遊線路。加快金沙湖招商開發,實施溫泉酒店、沙文化博物館、喻口古鎮等重點項目,創建國家級生態旅遊示範區。突出原生態鄉村特色,推進黃河故道鄉村旅遊景區建設。加快馬家盪等景區創建升級。
五、推進城鄉統籌,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搶抓新型城鎮化戰略機遇,統籌推進城鄉發展,爭取省市城鄉發展一體化試點。突出規劃引領。堅持以人為本、全域覆蓋,完善城鄉統籌規劃、縣城總體規劃、東益小城市規劃、鎮區規劃、新社區和村莊規劃以及各類專項規劃,加強規劃銜接,縣城重點地段和各鎮區全部完成控詳規編制,加快形成以縣城為支撐、集鎮為節點、農村新型社區為基礎的新型城鎮化體系。實行最嚴格的規劃審批和管理制度,遏制各類違法建設。提升城市品位。瞄準建設蘇北最美縣城,全面開展全國文明縣城、省級園林城市、省級衛生縣城“三城”同創活動,大力實施城建重點工程。老城區按照“三年面貌煥然一新”的要求,分步實施改造射河北路棚戶區、原城東國小地段等老舊小區,推進東風路、勝利路、射河北路等道路黑色化、綠化提升、桿線入地、沿街立面改造等綜合整治,使老城區居民切實感受城市建設成果。城南新區按照“留足空間、最佳化布局、穩步推進、打造精品、提升品位”的要求,加快推進阜寧中心商業綜合體、新華鳳凰書城等重點項目,進一步完善功能配套。充分挖掘本土歷史文化資源,使城市建設彰顯地方特色文化元素。紮實抓好城市管理,完善數位化城管平台,加大交通秩序綜合整治力度,創建省級城市管理示範路。著力提升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水平。推進城市公交公益化、計程車規範化運營。整合城市資產,做好城市經營文章。增強鎮區集聚力。堅持產業和城鎮融合發展,發揮統籌城鄉試點鎮村示範作用,努力打造功能齊備、環境優美的宜居宜業集鎮。東益小城市力爭納入省擴權強鎮試點;10個衛星鎮繼續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和商務服務配套;10個新型社區加大資金投入,加快改善基礎設施和生產生活條件。圍繞扮靚生態綠色鄉村目標,培植村莊建設典型,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吸引民眾集中居住。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以“六個一體化”項目為重點,統籌實施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60個。把交通建設的主戰場轉移到農村,加強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鄉交通網路,全力支持服務阜建高速、連鹽鐵路工程建設。強化城鄉供水管理,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抓好灌區改造、農村河道集中疏浚整治和圩堤達標等水利工程建設。加強供電、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新建220千伏蔣圩變。
六、重抓造林綠化,打造生態美麗阜寧。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打贏造林綠化硬仗,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放大國家一類生態示範區的品牌效應。組織造林綠化會戰。堅持增量與提質並舉、植綠與添景並行,實施新一輪“綠色阜寧”建設行動,重點實施美麗城鎮、生態園區、景觀通道、綠色村莊四大類120項工程。開展縣城第十一次綠化會戰,對紅韻廣場、東方廣場、向陽東路等進行綠化美化,提升射陽河風光帶。抓好阜益路、上海路等綠化建設和提升,打造一流綠色景觀大道。推進馬家盪、金沙湖濕地公園等綠色生態觀光景點建設,提高自然濕地保護率。開發區建成省級生態工業園區。全縣新增城市綠地面積192萬平方米,新建綠化示範村莊10個,新造成片林1.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5.2%。推進城鄉環境整治。實施美好城鄉建設行動,推進農村環境集中連片整治,規劃布點村全部建成星級康居示範村。加強城鄉幹道沿線環境整治,確保國省幹道沿線環境明顯提升。大力開展散葬墳墓整治,科學規劃建設農村公益性陵園。進一步落實市河保潔長效機制,鞏固市河整治成果。完成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規劃年度目標任務,不斷改善縣城環境。深化生態創建活動。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廣泛開展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環境友好企業和節約型機關創建活動,在全社會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夯實生態創建基礎。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城鄉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創建國家級生態鎮7個、省級4個,國家級生態村1個、省級2個,建成省級生態縣。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嚴守水源保護區、重要生態功能區等生態紅線。狠抓產業結構調整,嚴把項目準入關,大力淘汰落後產能,確保完成年度節能減排任務。堅持嚴格執法,鐵腕治污,繼續加強化工企業整治,對治理不達標的企業依法關停並轉。加大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污治理力度,建成動物無害化收集處理體系。大力實施“碧水藍天”行動,確保飲用水源安全達標,空氣環境質量優良率進一步提升。
七、全力改善民生,構建幸福和諧社會。堅持民生優先,著力解決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縣人民。促進就業創業。繼續實施城鄉居民收入倍增計畫,把就業創業作為民眾增收主渠道,健全促進就業創業機制,建成省級創業型城市。加強全民創業園、創業街、創業市場規劃建設,一般鎮和有條件的社區建設工業集聚區,豐富創業載體,以全民創業拓寬就業渠道,以產業發展帶動人口集聚,為新型城鎮化發展增添動力。規劃新建標準廠房20萬平方米。落實激勵全民創業政策措施,成立“八類人員”創業服務指導中心,加強創業培訓,提高創業效果。推進就業困難家庭人員穩定就業,動態消除城鎮“零就業”家庭。新增轉移農業勞動力5000人,新增城鎮就業7000人,幫助3500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健全最低工資、工資支付保障、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完善並落實好最低工資標準穩定增長機制。加大勞動監察和仲裁力度,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發揮“中國建築之鄉”品牌優勢,積極發展建築業富民增收。加強社會保障。推進城鄉社會保障全覆蓋,加快“數字社保”建設,研究制定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實施細則,完善城鄉養老保險制度轉換銜接辦法。企業職工養老、醫療、失業保險覆蓋率98%以上,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應保盡保,基礎養老金髮放率100%。擴大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面。發揮縣老年公寓示範作用,健全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構建民生托底關懷體系,完善困難民眾和特殊群體救助工作網路。完善殘疾人權益保障、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系。發展社會事業。狠抓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推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均衡發展、跨越發展,關心支持特殊教育。鎮區公辦中心幼稚園全部建成省優質園,擴建提升縣職教中心。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步伐,推進衛生信息化體系建設,完善基層醫療機構績效評價考核機制。創建省級示範鎮衛生院3-5個。以創建全國文化先進縣為抓手,開展牛歌展演、中秋?國慶燈會等文化惠民活動,進一步打響“歡樂進萬家”活動品牌,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善便民體育設施,積極開展民眾體育活動。穩定低生育水平,積極創建省人口協調發展先進縣。加強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打造食品藥品安全最放心地區。興辦實事工程。以10項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為抓手,大力實施各類民生實事工程。構建城鄉公交運營體系,擴大鎮村公交覆蓋面,在溝墩、古河等6個鎮開通鎮村公交;建成省級標準化衛生室90個;大力改善農村中國小校舍條件,將100所學校食堂納入縣食品安全監管網路;改造提升大關路菜場等農貿市場;建成殘疾人綜合服務基地;改造提升9個鎮區敬老院;完成老城區低洼地段排水管網建設,整治沿崗河;開工建設保障房40萬平方米,竣工20萬平方米;建成14個林蔭停車場;完善城鄉垃圾集中收運體系,力爭覆蓋所有集鎮和90%的行政村。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始終突出社會穩定這一重點,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和源頭治理,繼續推進格線化管理,構建預防有效、處置得力、職責明確、運轉高效的穩定工作機制。深入排查社會矛盾和信訪問題,紮實開展“金橋行動”等下訪接訪活動,不斷夯實基層基礎工作,切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初始階段。加強安全生產執法檢查和隱患排查整治,突出抓好重點行業領域監管,進一步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發生。建立健全重大決策、重大工程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完善社會治安綜合防控體系,提高技防設施利用水平,通過省級“技防城”達標驗收,依法防範和懲治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努力打造全市平安建設示範區。正確引導網路輿情,聚合社會正能量。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提高民眾文明素質,紮實開展“誠信守法進萬家”主題教育活動和“學習全國人民滿意公務員王成女”活動,樹立良好社會風尚。全面實施“六五”普法,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積極實施法律援助,提高全民知法守法意識,爭創全省法治建設示範縣。支持工會、婦聯、共青團、工商聯、科協、殘聯、紅十字會等民眾團體開展工作,關心“三老一關一參兩會”工作,加強人武、物價、統計、氣象、台僑、檔案、外事、通訊、菸草、鹽務、地方志、應急管理、民族宗教等工作。
八、堅持真抓實幹,建設人民滿意政府。面對新形勢,推進新跨越,我們將深入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效能,創先創優,奮發有為,著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踐行為民宗旨。堅持以人為本、民生為重,做到每月必訪民情民意,每月必議民生問題,每月必查民生實事。進一步辦好“12345”政府公共服務平台、網路發言人服務平台、民生直通車,暢通民意反映渠道,確保民眾反映的問題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實。深入開展“三解三促一加強”活動,深入基層,走進民眾,切實幫助民眾解決實際困難。政府財力繼續向民生傾斜,不斷加大政府服務基層、服務民眾、服務企業力度。堅持依法行政。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完善政府常務會議學法制度,加強政府規範性檔案的合法性審查,嚴格執行政府工作規則,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式規定》,不斷提升政府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水平。深入推進行政執法規範化建設。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主動接受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高度重視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擴大政務公開,完善政府信息發布制度,提升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水平。弘揚務實作風。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多做順民意、惠民生的事,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謀發展、惠民生、促和諧上。多調查研究,多推動落實,不紙上談兵,不弄虛作假,執行周工作、月工作報告制度,切實做到時效不拖、任務不推、工作不浮、業績不假。堅持工作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個人化,發揚“釘釘子”精神,加強對重點項目、重點工作的督查推進,形成各層各級抓落實的濃厚氛圍。全力爭先創優,推動各項工作出亮點、創特色,以重點工作、亮點工作帶動整體工作上水平、上層次。保持清廉本色。嚴格執行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的相關規定,切實整改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堅持艱苦樸素,厲行勤儉節約,強化對部門預算和支出的規範管理,嚴格控制“三公”經費支出。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廉潔從政各項規定,加強政府工作人員廉政教育,強化對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重要崗位權力運行的監管,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紀行為,全力打造人民信任、人民支持、人民滿意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