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活動網路

關鍵活動網路

關鍵活動網路一般有多種解釋:關鍵活動網路是指關鍵路徑,即網路終端元素序列,該序列具有最長的總工期並決定了整個項目的最短完成時間;關鍵活動網路是指計算機網路的關鍵路由,該路由的性能好壞有時可能影響整個網路性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鍵活動網路
  • 外文名:critical activity network
  • 別名:關鍵路徑
  • 學科:計算機
  • 作用:決定整個網路性能
  • 領域:計算機系統
關鍵路徑,定義,特點,關鍵路由,路由,主幹網,距離向量算法,連線狀態算法,

關鍵路徑

定義

在項目管理中,關鍵路徑是指網路終端元素的元素的序列,該序列具有最長的總工期並決定了整個項目的最短完成時間。關鍵路徑的工期決定了整個項目的工期。任何關鍵路徑上的終端元素的延遲將直接影響項目的預期完成時間(例如在關鍵路徑上沒有浮動時間)。一個項目可以有多個,並行的關鍵路徑。另一個總工期比關鍵路徑的總工期略少的一條並行路徑被稱為次關鍵路徑。最初,關鍵路徑方法只考慮終端元素之間的邏輯依賴關係。關鍵鏈方法中增加了資源約束。關鍵路徑方法是由杜邦公司發明的。

特點

關鍵路線具有以下特點:
1、關鍵路線上的活動的持續時間決定項目的工期,關鍵路線上所有活動的持續時間加起來就是項目的工期。
2、關鍵路線上的任何一個活動都是關鍵活動,其中任何一個活動的延遲都會導致整個項目完成時間的延遲。
3、關鍵路線是從始點到終點的項目路線中耗時最長的路線,因此要想縮短項目的工期,必須在關鍵路線上想辦法,反之,若關鍵路線耗時延長,則整個項目的完工期就會延長。
4、關鍵路線的耗時是可以完成項目的最短的時間量。
5、關鍵路線上的活動是總時差最小的活動。

關鍵路由

關鍵路由一般由多種因素所決定:路由信息的可達性、傳輸時間、傳輸花費、傳輸速度以及路由算法等因素決定,關鍵路由一般多指主幹網路由。

路由

路由(routing)是指分組從源到目的地時,決定端到端路徑的網路範圍的進程。路由工作在OSI參考模型第三層——網路層數據包轉發設備。路由器通過轉發數據包來實現網路互連。雖然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種協定(如TCP/IP、IPX/SPX、AppleTalk等協定),但是在我國絕大多數路由器運行TCP/IP協定路由器通常連線兩個或多個由IP子網或點到點協定標識的邏輯連線埠,至少擁有1個物理連線埠。路由器根據收到數據包中的網路層地址以及路由器內部維護的路由表決定輸出連線埠以及下一跳地址,並且重寫鏈路層數據包頭實現轉發數據包。路由器通過動態維護路由表來反映當前的網路拓撲,並通過網路上其他路由器交換路由和鏈路信息來維護路由表。

主幹網

主幹網一般是指省與省,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網路,一般頻寬10G(萬兆)左右, 而普通的就是城市內部的網,一般1G(千兆)以下 主幹網是通過橋接器與路由器把不同的子網或LAN連線起來形成單個匯流排或環型拓撲結構,這種網通常採用光纖做主幹線。主幹網是構建企業網的一個重要的體系結構元素。它為不同區域網路或子網間的信息交換提供了路徑。主幹網可將同一座建築物、校園環境中的不同建築物或不同網路連線在一起。通常情況下,主幹網的容量要大於與之相連的網路的容量。主幹網是一種大型的傳輸網路,它用於連線小型傳輸網路,並傳送數據。
(1)在本地層面,主幹網是一條或一組線路,提供本地網路與廣域網的連線,或者提供本地區域網路之間跨距離的有效傳輸。(例如,兩棟大樓之間)。
(2)在網際網路和其它廣域網中,主幹網是一組路徑,提供本地網路或城域網之間的遠距離連線。連線的點 一般稱為網路結點,或者通訊數據轉接交換(DSEs)。

距離向量算法

距離向量算法使用Bellman-Ford算法。對於每一條網路上節點間的路徑,算法指定一個“成本”給它們。節點會選擇一條總成本(經過路徑的所有成本總和)最低的路徑,用來把資料從節點甲送到節點乙。
此算法非常的簡單。當某節點初次啟動時,將只知道它的鄰居節點(直接連線到該節點的節點)與到該節點的成本。(這些資訊、目的地列表、每個目的地的總成本,以及到某個目的地所必須經過的“下一個節點”,構成路由表,或稱距離表。)每個節點定時地將目前所知,到各個目的地的成本的資訊,送給每個鄰居節點。鄰居節點則檢查這些資訊,並跟目前所知的資訊做比較;如果到某個目的地的成本比目前所知的低,則將收到的資訊加入自己的路由表。經過一段時間後,網路上得所有節點將會了解到所有目的地的最佳“下一個節點”與最低的總成本。當某個節點斷線時,每個將它當作某條路徑的“下一個節點”的節點會將該路由資訊捨棄,再建立新的路由表資訊。接著,他們將這些資訊告訴所有相鄰的節點,再找出到所有可抵達的目的地之新路徑。

連線狀態算法

在連線狀態算法中,每個節點擁有網路的圖譜(一個圖)。每個節點將自己可以連線到的其他節點資訊傳送到網路上所有的節點,而其他節點接著各自將這個資訊加入到圖譜中。每個路由器即可根據這個圖譜來決定從自己到其它節點的最佳路徑。
完成這個動作的算法——Dijkstra算法——建立另一種數據結構——樹。節點產生的樹將自己視為根節點,且最後這棵樹將會包含了網路中所有其他的節點。一開始,此樹只有根節點(節點自己)。接著在樹中已有的節點的鄰居節點且不存在樹中的節點集合中,選取一個成本最低的節點加入此樹,直到所有節點都存入樹中為止。
這棵樹即用來建立路由表、提供最佳的“下一個節點”等,讓節點能跟網路中其它節點通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