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良

關良

關良(1900年12月30日--1986年11月28日),字良公。生於廣東番禺, 1917年赴日本學習油畫,1923年回國,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教授,參加過北伐戰爭,任政治部藝術股長,30~40年代輾轉於廣州、上海、重慶等地的藝術院校任教,並於名山大川旅行寫生,長於中國畫、油畫。曾任浙江美術學院教授、上海中國畫院畫師。著《關良藝事隨談》、《關良回憶錄》。出版《關良京戲人物水墨畫》、《關良油畫集》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良
  • 外文名:Liang Guan
  • 別名:良公
  • 國籍:中國
  • 民族:不祥
  • 出生地:廣東番禺
  • 出生日期:1900年12月30日廣東番禺
  • 逝世日期:1986年11月28日卒於上海
  • 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東京太平洋美術學院
  • 信仰:不祥
  • 代表作品:《關良京戲人物水墨畫》,《關良油畫集》
個人履歷,代表作品,作品鑑賞,藝術特色,人物評價,藝術價值,市場走向,

個人履歷

1909年 入廣東南強公學。
1912年 在聖公會,金陵中學讀書。
關良(左)關良(左)
1917年 隨兄東渡日本,先後入川端研究所師從畫家藤島武二,轉入“太平洋畫會”師從中村不折先生學習素描和油畫,尤喜愛西方的凡·高高更的繪畫風格。
1923年 畢業於東京太平洋美術學院。歸國後,任教於上海神州女學。
1924年 在上海寧波同鄉會舉辦畫展,聲名鵲起,被郭沫若郁達夫等激進作家組成的著名文學團體“創造社”聘為美術編輯,同時為郭沫若主編的《創造》雜誌畫插圖和封面設計。相繼擔任上海師範學校、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教授,1925年,“東方藝術研究會”改組為上海藝術大學,任教於該校。
1926年赴廣州任教於廣州美術學校、中山大學附中。
1926年 參加北伐戰爭,擔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宣傳科藝術股股長。在上海美專任教之餘常欣賞京劇藝術,偏愛畫戲劇人物,並拜師學戲,增加戲劇人物畫創作的生活積累。
關良作品關良作品
1937年到昆明任教於國立藝專。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辭去公職,長途跋涉去西北諸地考察石窟藝術,沿途賣畫為生。
1942年在四川成都舉辦個人畫展,引起美術界很大反響,郭沫若觀賞關良的戲曲人物畫後,認為是古今奇作,並撰文《關良藝術論》向社會介紹和讚揚他的繪畫藝術。茅盾等為之題詞稱讚。後任重慶國立藝專教授。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回到杭州。曾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浙江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美協上海分會副
關良作品關良作品
1956年文化部在北京舉辦“關良個人畫展”,數天之中觀者如潮。
1957年與李可染一起赴德意民主共和國友好訪問,在東柏林舉辦個人畫展。,萊比錫“伊姆茵采爾”出版公司為他出版畫冊。“文化大革命”以後,大地回春,在上海舉辦《關良回顧展》。出版有《關良藝事隨談》、《關良回憶錄》,畫集有《關良京劇人物水墨畫》、《關良戲劇人物水墨畫冊》、《關良油畫集》等。

代表作品

著《關良藝事隨談》、《關良回憶錄》
出版《關良京戲人物水墨畫》、《關良油畫集》等;

作品鑑賞

捉放曹圖
紙本,設色,縱69厘米,橫46厘米,款題:“庚申新春呵凍寫捉放曹宿店一段。番禺關良。”在這幅作品中,手持寶劍的陳宮身穿黑袍,伏案假寐的曹操身穿紅袍,一黑一紅,在色彩上形成強烈的對比,立刻抓住了觀眾的視線。位於二人中間的黃色桌案不僅弱化了因為色彩對比過於強烈而產生的視覺刺激,還使黑與紅兩種顏色有了融和與過渡的空間餘地;使畫面顯得更加和諧統一,觀眾看來更加平和舒適。
關良捉放曹圖關良捉放曹圖
繪晴雯補裘圖
設色,紙本,縱:66厘米,橫:66厘米。
款識:宇娟悅習同志正之 晴雯捕裘 丙辰關良
鈐印:關良 仰日軒
此圖描繪《紅樓夢》中晴雯帶病連夜織補賈母送給寶玉的孔雀氅的情景。畫中以戲劇人物造型為基礎,不拘泥於對人物的解剖和透視,而是以誇張、變形的手法傳神寫照,不加修飾,甚至帶有孩童畫的稚拙;筆勢筆趣力求質樸平易、凝重自然;筆墨變化多端。演員的“看”、“瞟”、“盯”、“瞄”等眼神,捕捉到位,人物情態惟妙惟肖、純真幽默。
關良·繪晴雯補裘圖關良·繪晴雯補裘圖
繪武劇圖
設色,紙本,立軸,尺幅:65.5×45.2厘米。
款識:武劇圖。一九七九年新春寫於朵雲軒。番禺關良。
籤條:關良武劇圖。朵雲軒舊藏。
鈐印:關良、南亭
此幀《武劇圖》為1979年關良先生在上海朵雲軒所作。由於關良諳熟戲曲的劇情、人物造型、身段,故其筆下所出極其簡練傳神。人物的造型吸收了民間造型藝術的某些特徵,僅僅通過身段、手勢、腰腿等簡練的幾筆闊大筆觸,就把人物動態刻畫得栩栩如生。戲劇人物的臉譜、裝扮、服飾等也以最概括的手法表現,絕不拘泥於細節的描摹,關良對中國畫的筆墨內在精神是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的,他喜用禿筆,筆法稚拙,天真有如嬰兒,落筆沉穩有靜氣,不尚華巧的筆法,這正是所謂的“大巧若拙”,關良是深得其中三昧的。筆法生墨法,高明的筆法必須以生動的墨法來顯現,關良在畫中運用了濃墨、淡墨、輕墨、漬墨、乾墨、濕墨,墨分五彩,確立了整件作品高雅的藝術基調。他的設色並不華麗,一如墨法,注重筆意、韻味的表現,這樣的作品,決不是譁眾取寵的甜俗之作,而是粗看貌不驚人,再看餘味無窮的佳作。從他的書法中我們也可以讀出他內斂、沉靜、果敢、不事張揚、不巧於言辭、內韻豐厚的個性。
關良·繪武劇圖關良·繪武劇圖

藝術特色

關良先生是中國近現代畫壇上一位不可或缺的大師,也許他最早將西方現代派的繪畫理念引入中國傳統的水墨畫之中,創造了別具一格的戲劇人物畫,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
像小孩子畫的那樣
不知多少次聽到有人疑問———關良的畫有什麼好,像小孩子畫的那樣。這問題很難回答,有的說,許多人說好啊!連郭沫若、茅盾、老舍等大文學家都為他題畫,說好!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等大畫家都與他相互品題贈畫呢!要是國人說的不算,還有,德國人主動為他出畫集並付與豐厚稿酬,中國畫家有這待遇的,僅有齊白石和關良。你敢說不好!有人乾脆就說,有名就好,值錢就好!其實,這些說法只說出了畫好的結果,好在哪裡還是不甚了了。還是問題本身就給出了答案———好在像孩子畫的那樣。
關良作品關良作品
這倒不是像“老萊子娛親”的那種讓人噁心的假孩子,而是對藝術痴迷的赤子之心。可以說,關良的畫是玩出來的。他17歲隨二哥去日本,不學熱門的化工專業,硬是報讀好玩但就業機會渺茫的美術。後來從藤島武二學畫,課餘就學小提琴,當然不是為了考級啦,就是貪好玩唄。“三歲定八十”這話一點也不假,關良小時候在南京,愛到“兩廣會館”看京劇,這就注定了他一生玩京劇、畫京劇。不是一般的票友而是拜師學戲,買回髯口、馬鞭、靴子,吊嗓子、擺功架,來真的。這樣畫京劇和拿照相機拍幾張劇照回來畫的,自然是大有區別。要么不玩,玩就玩得精,深入其中,尋根究底是關良的態度。他的油畫受現代派影響,不僅在技法形式上,主要還是在理論和觀念上的。他說:“我們若是認識了現代繪畫的理論與現代精神的話,那時是絕對不會誤解現代藝術,毒罵現代藝術的。一個畫家是要有充分的教養的,尤其是在現在來說,不然他是一個工匠。”這話很溫和地批評了那毒罵現代藝術的大畫家。關良就是這樣一個有教養的好好先生,完全沉醉在藝術世界裡,他的畫裡表現的,就是他所有教養的總和。
關良
在風雨飄搖,危機四伏的中國社會,將藝術工具化去達到某種目的成了大部分畫家追求的時候,關良的這種為藝術而藝術的態度是要受到質疑的。1934年他參加廣州市美展的兩幅油畫就受到批評:《海濱》是悠閒生活的寫照和理想。《母與子》是個人生活的印象,缺少了時代意識,沒有看見路邊的餓殍,沒有聽到帝國主義的炮聲。只是關在與世隔絕的畫室里過著夢幻的生活。我不知道關良有無讀過魯迅致李樺的信,魯迅的意見也並非聖經,但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關良的選擇。“現在有許多人,以為應該表現國民的艱苦,國民的戰鬥,這自然並不錯的,但如自己並不在這樣的漩渦中,實在無法表現,假使以意為之,那就決不能真切,深刻,也就不成為藝術。所以我的意見,以為一個藝術家,只要表現他所經驗的就好了,當然,書齋外面是應該走出去的,倘不在什麼漩渦中,那么,只表現些所見的平常的社會狀態也好。”
關良是幸運的,抗戰期間,郭沫若等一批文化人支持他在成都辦京劇人物畫展,賣了畫有錢去考察山勝古蹟。20世紀50年代,蘇式美術一派獨大的時候,他卻有機會與李可染帶著水墨畫訪問德國。雖然,“文革”中他也受到衝擊,將自己心血之作用水泡爛衝進廁所里。但比起許多在漩渦中的畫家幸運多了。
當藝術不堪功用重負的時候,藝術家就要掙脫羈絆,企圖不受任何束縛,自由地表達,追求藝術的本體。顯然,完全不受任何條件約束的藝術恐怕是沒有的,但是,只要有藝術存在,這種沒有終極目標的追求是永遠不會停止的。如果我們也用孩子的眼光來看畫,相信會離藝術的本質近些。

人物評價

他一生致力於藝術教育事業,並為最早將西方繪畫藝術介紹到我國的先行者之一。最初專學西洋畫,後轉向水墨戲曲人物畫。建國後關良的彩墨戲劇人物畫獨樹一幟,最見風格,影響最大。他的作品用筆極簡,質樸平易,極富筆趣,不拘泥對象的解剖、透視和比例,而是以誇張、變形的手法傳神寫照,人物情態天真而幽默,尤其是眼神刻畫最見功力,眼睛瞳孔用濃墨點醒極傳神。
《關良京戲人物水墨畫》《關良京戲人物水墨畫》

藝術價值

對關良作品的藝術價值和市場走向,筆者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曾闡述:“人物繪畫向以傳神為極致,關良的獨具風貌彩墨戲劇人物畫是劃時代的,隨著人們鑑賞水平的提高,關良的作品有望成為熱門收藏品,並成為市場的大黑馬。”近兩年,隨著中國字畫行情的啟動,張大千傅抱石齊白石徐悲鴻等一流大師作品先後飆升,尤令人可喜的是,關良的油畫漲幅較大,2003年他的油畫《舞蹈》在北京華辰獲價11萬元,首次突破百萬元大關;2005年《靜物》被北京保利拍至10.8萬元,同時,5萬元成交的油畫作品也大幅增加。從關良作品的市場走勢看,他的作品價格上揚,屬於價值回歸,後市鑒於關良屬於中國第一代著名油畫家,對中國油畫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並在中國油畫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所以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關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圖關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圖

市場走向

關良的作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太有市場份額,進入90年代中期,一些拍賣行陸續推出關良的作品,若與國畫相比,他的油畫當時沒有什麼行情,價格低得離譜。直到2000年後才有所表現,2001年他的油畫《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在嘉德獲價22萬元;2002年油畫《靈派山》在嘉德獲價28.6萬元。導致關良作品價格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人們對關良作品缺乏理解。記得在關良一次畫展上,畫家李苦禪曾帶著一批學生去參觀,許多學生提出關良老師為什麼不把人物畫得標準些,苦禪先生說:“良公的畫法叫得意忘形。”李苦禪所謂的“得意忘形”指的是“繪畫之形象”,而不是“形象之繪畫”。對此,關良以最理解相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