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四川省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及2015年計畫草案的報告
- 報告日期:2015年1月28日
發文背景
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受省人民政府委託,現將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及2015年計畫草案提請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並請省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報告全文
一、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
2014年,是我省近幾年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面對異常嚴峻複雜的形勢,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省人大、省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省上下堅決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三大發展戰略”,認真執行省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審查批准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全省經濟社會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一是經濟穩定增長。及時出台穩增長的十六條措施及相關配套政策,努力解決經濟運行中的各種矛盾,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536.7億元,增長8.5%。城鎮新增就業96.2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15%。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6%,控制在預期目標範圍內。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58.5億元,增長9.8%。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34951.9億元,比年初新增4504.9億元。
天府新區獲批為國家級新區,綿陽科技城軍轉民產業鏈(第二批)14個重點項目獲國家支持,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廣安川渝合作示範區加快建設。建立完善五大經濟區發展省級協調製度,區域合作機制初步形成。內江、自貢等老工業城市和瀘州、華鎣等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進展順利。地區生產總值過百億的縣(市、區)突破100個。
對照省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審查批准的2014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進出口總額、農民人均純收入、節能減排、就業、人口自然增長率、城鎮化率9項指標完成或基本完成;地區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項指標與預期目標有一定差距。
——地區生產總值增速低於年初預期目標0.5個百分點。其中: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速低於年初預期目標0.4個百分點,影響GDP少增長0.17個百分點;建築業增加值增速低於年初預期目標5.4個百分點,影響GDP少增長0.4個百分點左右。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於年初預期目標1個百分點。其中:工資性收入增長乏力,影響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少增長0.6個百分點;轉移性收入增速回落,影響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少增長0.2個百分點;經營性收入增長緩慢,影響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少增長0.2個百分點。
回顧過去一年,我省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與當前特殊困難相互交織,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成為貫穿全年的主要矛盾。面對這樣的困難複雜局面,省委省政府保持定力、主動作為,在全國率先推出一攬子穩增長、促改革的政策措施,全省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勢頭,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5%,高於全國1.1個百分點。雖然與全國其他省市區一樣,我省經濟增速與年初預期目標有一定差距,但將31個省市區GDP增速與年初預期目標的差距從小到大排列,我省在全國居第10位,在西部居第2位。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各地各部門齊抓落實的結果,是全省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
同時,我省發展也具備一些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一是國家加快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和長江經濟帶建設,加快編製成渝城市群規劃,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規劃,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為我省發展開闢更廣闊的空間。二是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各地競相發展的條件日趨成熟,特別是天府新區獲批為國家級新區、綿陽科技城比照執行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相關先行先試政策、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縱深推進,成都高新區爭取創建國家第3個自主創新示範區,全省開始進入高鐵經濟時代,將為我省發展提供強力支撐。三是我省在經濟體制、農業農村、國有企業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專項改革方案和措施,改革紅利和政策效應將進一步顯現。四是我省水電、天然氣、頁岩氣等戰略資源正處於大規模開發時期,加快培育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和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我省特色產業發展迎來新的有利時機。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深入實施“三大發展戰略”,著力內需拉動、產業帶動、創新驅動,狠抓改革攻堅,加強民生保障,強化風險防控,促進全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根據總體要求,提出2015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建議是: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第一產業增長3.5%左右,第二產業增長8%左右,第三產業增長8%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建築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5%左右;
——進出口總額增長6%左右;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5%左右;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左右;
——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左右;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
——城鎮化率提高1.2個百分點以上;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5‰以內;
——單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2%、2%以上,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項主要污染物減排指標完成國家下達的年度任務和“十二五”減排目標任務。
(一)紮實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1.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清理最佳化行政權力目錄,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實現省市縣聯網審批,強化行政權力事前事中事後監管。深入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繼續實施“先照後證”試點。基本完成全省黨政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有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服務供給。
2.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精簡投資項目審批事項和前置條件,修訂政府核准投資項目目錄和企業投資項目備案管理辦法,研究制訂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探索建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機制,再推出一批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的示範項目。積極推進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快推行全省統一的電子招標投標系統。
3. 深化農業農村體制改革。完成75%以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全面開展農村房屋所有權確權登記頒證;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開展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試點。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進入農村,發展現代農業,新培育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示範社300家、家庭示範農場200家。
4. 深化財政金融體制改革。推進建立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深化專項資金管理改革,規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清理規範稅收等優惠政策,繼續推進“營改增”等稅制改革。出台省內私募基金髮展激勵扶持政策。加快發展服務小微企業的中小金融機構,加快城市商業銀行法人治理機構改革,支持符合條件的城區農信社整合組建農商行。支持民間資本依法設立或參股金融機構。積極發展網際網路金融。
5. 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出台省屬國企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意見,推進省屬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和省屬國有企業部分項目的非國有資本參股試點。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推進省屬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
(二)積極擴大有效需求
1. 穩定投資增長。推動省政府確定的130個重點前期工作項目和64個已納入國家7類重大工程的項目儘早開工建設,創造條件提前實施一批已納入國家中長期規劃的重大項目,加快推動省政府確定的工業和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
3. 著力擴大消費需求。加快推進寬頻四川、寬頻鄉村等重點工程建設,打造“天府網交會”等網路平台,支持農村電商配送,擴大電子商務、網購網銷等新型消費業態,積極促進養老健康消費、綠色消費、旅遊休閒消費、教育文體消費。組織1000家以上企業開展“川貨全國行”活動,開展“惠民購物全川行動”系列促銷活動500場以上,打造10個特色專業性品牌展會,新建10個現代流通試點縣和20個商貿鎮。不斷健全和完善價格調控預案和監管體系,嚴厲查處價格違法行為,保持市場物價基本穩定。
(三)大力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1. 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加快推進現代農業(林業、畜牧業)重點縣建設,推進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發展,推進“糧食生產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動現代農業千億示範工程,新建和改造提升200個萬畝億元示範區。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00萬畝、蓄引提水能力4億立方米。
2. 推動工業經濟轉型發,組織實施好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發展規劃和推進方案,加快56個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培育100個戰略性新興產品。編制實施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實施規劃。支持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發展,幫助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突出問題,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提振實體經濟發展活力。加大技術改造力度,組織實施500個重點技改項目。繼續推進煤礦兼併重組和小煤礦關停,推進鋼鐵、白酒、化工等行業跨區域兼併重組,淘汰400戶以上企業落後產能。
3. 深化服務業改革發展,優先發展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加快50個重大服務業項目建設。加快發展旅遊產業,大力推動旅遊與文化、農業、林業、水利等融合發展。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新增培育發展20個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深入推進成都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繼續實施服務業“雙百工程”。
(四)強化創新驅動
1. 推動重點區域創新發展,支持成都高新區創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推動綿陽科技城軍轉民產業鏈(第二批)專項建設,籌備辦好第三屆科博會。組織實施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重大科技攻關及產業化項目,組織第二批科技攻關項目全球招標。支持資源枯竭城市、獨立工礦區轉型發展和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加快發展接續替代產業。
3.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探索建設創新創業大平台,創新孵化器建設和服務模式。加快實施新興產業創投計畫,設立更多的創業投資基金。繼續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專項項目,力爭“十二五”累計達到1500個。加快發展技術市場、完善中介服務,力爭技術契約交易額突破220億元。建立健全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激勵機制,完善科技成果的產權保護和轉移制度。
(五)著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1. 加快天府新區建設,細化落實支持天府新區發展的相關政策,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支撐性、先導性和引領性的重要基礎設施和重大產業項目,促進現代製造業和總部經濟、現代金融、文化創意等高端服務業加速聚集。推進創新研發產業功能區建設,規劃建設“天府創客”孵化園,推動天府新區全球招商。
2. 推動五大經濟區競相發展,加快建立五大經濟區區域間及區域內協調聯動發展機制,著力建設一批跨區域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支持成都經濟區領先發展,推進成都城市群同城化,加快編制天府航空港經濟區總體規劃。支持川南經濟區依託長江黃金水道和重要交通幹線,大力發展臨港經濟和通道經濟,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布局,建設國家級綜合清潔能源基地,培育建設多中心城市群。支持川東北經濟區加強與渝陝甘毗鄰區域的聯動合作,促進天然氣等資源科學開發、就地轉化。支持攀西經濟區積極推進釩鈦、稀土等優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編制實施川西北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著力發展生態經濟和旅遊經濟。
4. 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推動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積極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啟動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完成投資1500億元。繼續實施“百鎮建設行動”,新增100個省級試點鎮。加快推進彝家新寨、藏區新居、巴山新居建設,力爭建成幸福美麗新村5000個。
5. 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完善擴權強縣改革運行機制,進一步下放一批市級經濟和社會事業管理許可權。突出特色和優勢,加快建設一批工業經濟、現代農業、生態旅遊強縣。
(六)進一步深化開放合作
1. 全面融入“一帶一路”發展,研究制定“一帶一路”規劃實施方案,積極對接國家政策和相關規劃。加快在全省學習推廣上海自貿區經驗,加快建設一批不同類型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及場所。爭取將“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納入成都等城市72小時過境免簽範圍。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優勢特色產業走出去投資,支持企業發揮自身優勢抱團到境外建設經濟貿易合作區。
2. 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落實我省貫徹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指導意見的實施意見,加強與國家規劃的對接。加快49個納入長江經濟帶指導意見和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的項目建設,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
4. 進一步深化多層次區域合作,務實推進川渝合作,爭取國家儘快批覆實施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健全完善兩省市區域合作機制,加快推進跨區域重大項目實施,繼續推進川渝合作示範區建設。主動加強與雲南、廣西、陝西、新疆等省(區)以及泛珠三角、長三角的區域合作。進一步深化川俄合作,加強與美國、歐盟、日韓、東協、南亞等國家的交流合作,繼續加強與港澳台的合作。
(七)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1. 加強生態建設,深入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還草、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力爭完成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80萬畝、治理岩溶地區石漠化土地200平方公里、增加森林面積180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0.25個百分點,新建10個森林公園。大力開展川西藏區生態保護與建設。加快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和全國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建設。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2. 全面推進大氣污染防治,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組織實施低碳試點,探索開展碳排放交易。加快城市大氣細顆粒物(霧霾)污染治理。實施燃煤鍋爐節能環保提升工程,加快電力、鋼鐵等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和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工程,推進石化、有機化工等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加強秸稈焚燒聯防聯控,積極推動秸稈綜合利用。
3. 加強環境污染治理,加快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建設,重點推進藏區彝區縣城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確保實現“十二五”縣縣建有污水處理設施的目標。推進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改造,逐步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收運體系。加強飲用水源地和地下水資源保護。繼續開展32條重點小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確保6個出川斷面水質達標。
5.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國家和省級“城市礦產”示範基地,推動國家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示範基地和骨幹企業建設,加快推進國家級和省級園區循環化改造試點示範,加快建設國家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
(八)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1. 繼續實施民生工程,切實抓好十項民生工程,突出辦好20件民生實事,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民生支出比重穩定在65%左右。繼續實施“百萬安居工程建設行動”,城鎮化危舊房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設開工35萬套、續建70萬套,實施農村危舊房改造15萬戶。
2. 積極做好就業和收入分配工作,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下崗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鼓勵農民工回鄉創業。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擴大農民財產性收入改革試點,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
3. 全面推進社會事業發展,繼續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新建、改擴建400所公辦幼稚園;加快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進高等教育創新發展,大力發展民辦教育和民族地區教育,關心支持特殊教育發展。全面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藥品集中招標採購制度改革,大力實施社會辦醫促進工程;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擴大異地就醫聯網結算醫院的範圍。加快推動天府新區省級文化中心、四川社會科學館等重大文化工程項目建設,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建設,深化博物館免費開放,辦好全國第九屆殘運會暨第六屆特奧會。加強人口戰略和規劃研究。健全社會福利救助體系和殘疾人保障服務體系。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
4. 紮實推進地震災區恢復重建,繼續組織實施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突出抓好薄弱環節和重點任務,全面完成災區教育、城鎮住房重建。大力支持康定地震災後重建工作,重點推進住房和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重建和維修加固。
此外,做好“十二五”規劃的全面評估和總結,在此基礎上,加強系統性研究,科學編制“十三五”規劃,確定新常態下今後五年發展的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
各位代表,做好2015年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將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自覺接受省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省政協的民主監督,堅持穩中求進,銳意改革創新,堅定信心、苦幹實幹,奮力推動全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為實現“兩個跨越”努力奮鬥!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