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快推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關於加快推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是由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檔案。

2023年11月,《關於加快推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發布。

基本介紹

發展歷史,意見全文,

發展歷史

2023年11月,《關於加快推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發布。

意見全文

關於加快推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林下經濟是指依託森林、林地及其生態環境,以開展複合經營為主要特徵的生態友好型經濟,包括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非木質林產品採集和森林景觀利用等。發展林下經濟,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助力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途徑。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的決策部署,提高森林資源利用水平,做大做強林下經濟,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精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省委“3815”戰略發展目標,強化政策支持,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紮實推進“小品種大產業”培育工程,進一步做大做強林草資源經濟,為助力鄉村振興、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做出新貢獻。
(二)基本原則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正確處理森林資源保護、培育與利用的關係,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有機統一,協同推進生態保護和綠色富民,在確保不影響森林生態功能的前提下,推進林下經濟綠色發展。
——市場主導、政策引導。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強政策引導、資金扶持和市場監管,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完善服務體系。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據資源稟賦、經營傳統和環境承載力,挖掘資源比較優勢,完善資源管理政策,聚集發展要素,培育主導產業、特色產業、新興產業。
——科技支撐、創新發展。加快科技創新和產品創新,鼓勵自主創新,提高林下經濟產業科技含量,創新產品內容和形式,推動產業技術進步,充分釋放林下經濟活力。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全省發展林下經濟利用面積達到6000萬畝以上,年產值達3000億元以上。涉林下經濟國家級龍頭企業5家以上、省級龍頭企業100家以上。全省林下經濟發展邁上新台階,不斷推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重點任務
(一)大力發展林下種植業。因地制宜推廣林藥、林菌、林菜、林草等種植模式。堅持綠色化、有機化,聚焦“十大雲藥”,突出發展藥食兩用中藥材品種,以三七、天麻、滇重樓、石斛、砂仁、草果、滇黃精、雲茯苓、白及等道地藥材為重點,建設林下藥材種植基地。充分利用林下或林緣仿野生培育羊肚菌、香菇、木耳、大球蓋菇等高產高效菌類,推廣示範種植。推進魔芋、金雀花、刺五加、長蕊甜菜、山藥等林菜種植基地建設。培育一批國家林下種植示範基地,示範推廣先進實用技術和發展模式。
(二)積極發展林下產品採集業。依法適度對森林中可利用的非木質資源進行採集利用,培育發展野生菌類、森林蔬菜等林下產品採集業。科學利用林地資源,加大人工保育促繁力度,以松茸、牛肝菌、松露、乾巴菌、雞樅等高原特色野生食用菌為主,創新採取“封山保育、人工促繁、包山養菌”等方式促繁育菌,大幅提升野生菌規模和質量。積極開展筍用竹、楤木、香椿等林下採集類資源的培育。
(三)適度發展林下養殖業。推廣林畜、林禽、林蜂等發展模式。以地方特色優質品種為主,依託森林、林地及其生態環境,在林內適度發展家畜、家禽、林蜂等。將林下養殖和林下飼草種植,統籌納入畜禽養殖、動物防疫、加工流通和綠色循環發展體系,拓展畜牧業發展空間。根據森林資源狀況,合理放養中華蜜蜂,發展養蜂產業。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規範開展藥用、觀賞、科研等非食用用途且人工繁育技術成熟的動物養殖。
(四)大力發展森林景觀利用。充分發揮雲南獨特多樣的森林景觀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森林康養等產業。加快推進森林景觀綠化美化,著力提升生態旅遊服務水平,打造國家森林步道、特色生態旅遊線路、新興生態旅遊地品牌。加快國家級和省級森林康養基地建設,開展森林城鎮、森林村莊、森林人家建設,大力推進森林康養與醫療、養老、體育、文化等行業深度融合,積極開發森林醫養、森林研學、森林旅居、森林溫泉、森林運動、森林食療等類型新產品,逐步完善森林康養產品體系。
(五)育強壯大市場經營主體。鼓勵各類社會資本進山入林,鼓勵國有林場發展林下經濟,以整合擴大產業規模、提高精深加工、冷鏈貯運、行銷能力為重點,培育引進一批鏈主企業。加快招商引資,引進專精特新企業,與當地成長性好、市場前景廣的龍頭企業聯盟構建產業集群。扶持小而特的本土特色企業向特而精、精而強發展。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成立“兩山合作社”,將分散、零碎的林草資源整合,實現規模化、產業化經營。大力推行“公司+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建立完善“雙綁”利益聯結機制,提高林農組織化水平和抗風險能力。鼓勵返鄉入鄉人員通過發展或參與林下經濟相關產業,實現就地就近創業就業。
(六)促進林下產品加工轉型升級。招引培育一批產地初加工經營主體,在林下產品主產區加強初加工和倉儲基礎設施建設,鼓勵林下中藥材、野生菌、森林蔬菜等加工企業立足產地,合理布局初加工,推進林下產品產地趁鮮初加工。積極推進林業產業示範園區建設,完善園區配套基礎設施,引導林下產品加工企業向園區聚集,形成產業鏈上下游配套。支持林下中藥材、森林食品、動物飼料等精深加工和新產品研發,延伸產業鏈,不斷提高附加值和綜合效益。
(七)強化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完善雲南林草產業信息管理系統,加強林下經濟統計監測。加快制定林下經濟產品標準,種植養殖、採集等技術規程和森林生態功能影響評價標準,建立完善標準化生產體系。依託現有農產品檢測中心,加強食用林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和監督管控。深入推進林下產品追溯體系建設,構建從產地利用、種植管控、採集、生產、包裝、存儲、運輸等各個環節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全產業鏈監管體系。
(八)培育林下經濟特色品牌。廣泛組織林下產品參與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誌、森林生態標誌產品認定,積極參與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原產地保護標識等認證。強化商標品牌意識,支持企業申請使用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有市場規模和前景的特色林下產品爭取進入國家新資源食品目錄或地方特色食品目錄,提升產品價值。強化品牌戰略意識,著力培育一批雲南野生菌、林下藥材、森林蔬菜等市場號召力強的知名品牌,推動建立“雲”系列林下產品品牌體系,做優做強拳頭產品。鼓勵和支持企業參加各類博(展)覽會,宣傳推介林下產品,擴大品牌影響力。
(九)拓展產銷貿易服務。最佳化傳統線下市場布局,統籌產銷地、集散地批發市場和集配中心建設,加強市場供求信息服務,引導產銷銜接、以銷定產。推薦企業與電商平台合作,推動更多優質林下產品上線交易。推廣實施“網際網路+林下經濟”行銷模式,推進傳統行銷模式與電商集群、直播帶貨、社區行銷等新興行銷模式共同發展。支持地方政府、行業協會和產業聯盟定期舉辦展銷活動,促進產品銷售。
(十)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依據林下經濟基地建設需求,結合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加大林區道路、灌溉、電力、通訊和網路等基礎設施投入,將其納入相關行業發展規劃並優先安排。依託城市配送冷藏車便利通行等政策,支持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發展,降低冷鏈物流運輸成本。探索推進林下經濟與產品流通設施數位化有效銜接,開發適應林下經濟產業發展的信息技術、產品、套用和服務,推動數位技術賦能林下經濟產業轉型升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將林下經濟發展納入林長制工作範圍,建立跨部門協同聯動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及時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各州(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健全相應工作機制,細化工作方案,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二)維護良好生態環境。開展林下經濟相關經營活動,須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科學確定產業開發利用強度,採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推進林下種植的化肥、農藥使用減量化行動,有效控制面源污染,確保產品綠色環保。在自然保護地開展林下種植養殖的應當符合自然保護地相關規定。嚴禁以發展林下經濟為名擅自改變林地性質或毀壞林木、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在集中連片大規模建設林下經濟基地前,要進行必要的環境或生物多樣性影響評價。
(三)用活林地資源政策。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三權”分置,進一步放活集體林地經營權,拓展林下經濟發展空間,鼓勵社會資本流轉林地經營權發展林下經濟。落實雲南省森林可持續經營指導意見,配套森林撫育等森林經營政策,推進林下經濟優質高效發展。優先利用人工商品林地,適度規模化、集約化開展林下經濟生產活動;對限制利用林地中的人工公益林和先鋒樹種為優勢的天然次生林,可適當提高林地利用強度,允許帶狀整地。允許通過租賃、合作經營等方式,有償使用國有森林資源資產發展林下經濟。在不採伐林木、不影響樹木生長、不造成污染的前提下,允許放置移動類設施或利用林間空地建設必要的生產管護設施、生產資料庫房和採集產品臨時儲藏室,符合國家關於直接為林業生產經營服務的工程設施規定範圍和標準的,可以按直接為林業生產經營服務的工程設施建設使用林地辦理審批手續;不符合的,應當依法辦理占用或者臨時使用林地審核審批手續。
(四)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各地要按規定加大高原特色農業、鄉村振興、生態建設、水利設施、園區建設、冷鏈倉儲、科技推廣等政策資金的統籌力度,積極支持林下經濟發展。加大對良種良藝良機補貼的支持力度,爭取將種植、養殖、採集和初加工常用機械列入農機購置補貼範圍。符合條件的林下經濟經營主體,按規定落實稅費減免、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等扶持政策。支持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單位實施林下經濟產業發展項目。將符合條件的林下經濟產業貸款擔保納入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中省級農擔公司服務範圍,引導市場主體對林權抵押貸款進行擔保,建立健全林權收儲抵押制度體系。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針對林下經濟多類型主體和多經營模式特點,豐富和創新適配的金融產品,簡化信貸程式,提供差異化金融產品支持。
(五)強化人才科技支撐。引導經營主體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合作,加大專業技術、經營管理、鄉土專家等方面人才的培養力度,構建研發、生產、管理、銷售為一體的人才保障體系。加強良種選育、病蟲害防治、產品升級、林機裝備、儲藏保鮮等技術攻關;完善技術服務與推廣體系,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套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