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邏輯

閱讀的邏輯

本書是作者龐溟從自己發表過的眾多書評文章中精選出來的,是作者對自己書評工作的總結。此次精選的87篇書評,涵蓋了經濟、社會、歷史、科技、文化等多個方面,比較客觀、獨立地反映了作者的讀書觀,評論立足圖書就書論書又力圖超越就書論書。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簡介,

基本信息

作者: 龐溟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簡介

龐溟,獨立書評人,先後獲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學士、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碩士、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碩士、香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

內容簡介

當我們談論中國時都說些什麼--社會
經濟學的力量歸根到底是生活的力量--經濟
那些我們不曾活過的時間--歷史
科學是一種生活方式--科技
全世界至今不作一聲--文化

目錄簡介

序 那正是我們的暗號(雷劍嶠) / 001
自序 我有一個朋友(龐溟) / 001
當我們談論中國時都說些什麼
他們在這裡製造中國 / 003
她鄉之嘆 / 019
日益模糊的資本主義 / 027
斷裂的社會如何重建 / 034
這種抗爭未必有害 / 039
所有人都是“身份之爭”的失敗者 / 045
一個孩子最最好? / 052
把握轉型中國的脈搏 / 060
小村的水、土和家宅 / 066
北鎮的幹部與他們的農民 / 074
他們從堅實而貧瘠的土地上來 / 078
矛盾與彷徨,碎片與斷裂 / 082
非洲是中國的賽場嗎? / 086
另一種大國崛起的姿態 / 090
每個人都有一千張面孔 / 095
經濟學的力量歸根到底是生活的力量
財稅變遷、鄉土重解與一個鄉鎮的三十年傳記 / 101
稅收:關乎權利與自由 / 109
為天下理財,為公民治國 / 115
我們都應該讀讀企業史 / 118
鄉村工業的前世今生 / 123
華人企業成與敗 / 128
從國統區走出來的國營企業 / 133
笑著臉講經濟史 / 140
源自生活,也解釋生活 / 145
我們都是薩繆爾森的學生 / 150
芝加哥學派:哲學態度,生活方式 / 156
這一次,資本主義失敗了 / 160
財富開始與結束的地方 / 165
追逐財富的偉大曆程 / 169
只有市場才能保證你得到食物 / 175
饑荒背後的人禍政治學 / 180
最好也是最壞的時代 / 184
國際金融亦是政治 / 189
貨幣版《達·文西密碼》 / 192
那些我們不曾活過的時間
從《醒來》一書找到時代特徵 / 197
西學東漸里的思想史與政治史 / 202
“李約瑟難題”的另一解 / 207
隱士不自由 / 212
土的憂鬱與水的悲哀 / 217
為城市的消逝作傳 / 221
中國是如何“製造”出來的 / 223
不立一真,惟窮流變 / 228
用心理學讀蔣中正 / 232
那些《時代》封面上的中國臉孔 / 236
神州陸沉時,學堂奮起人 / 238
難以阻擋的瘋狂 / 242
中國的歷史模式在此時形成 / 246
在歷史中發現兒童的身影 / 251
展示人性的歷史教科書 / 256
社會主義思想史上的失蹤者 / 260
小說般的社會主義史 / 265
大都市不應該只是大國的象徵 / 268
審判副總統 / 271
倫敦:一場大火後的重建與崛起 / 275
咖啡館:歷史中的失樂園 / 279
科學是一種生活方式
我們為何在此?我們從何而來? / 285
我們共同創造的時代發明 / 290
科學史也可以“不科學” / 294
把我們的未來發明出來 / 297
這種強大是數學的強大 / 301
數學是一種精神 / 305
一切的精確與完備都應存疑 / 309
彼此“糾纏”的科學生活 / 313
你總能活在某個宇宙之中 / 317
量子物理、DNA和進化論 / 321
這本書本身就是一個進化事件 / 324
癌症:進化的必然,不平等的死亡 / 330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 333
關於一個星球的好奇心 / 337
他提問,你回答,我存在 / 341
製造有趣的方法 / 345
什麼樣才是“聰明人” / 348
全世界至今不作一聲
消費革命,消解歷史 / 355
能工巧匠必有故事可講 / 368
報紙檔的街邊往事 / 372
不止一代人的青春 / 375
“吉他之神”的凡人瑣事 / 378
地圖上每一道短暫光影 / 382
奔跑如同一片有斑紋的皮毛 / 386
只有名字不變 / 389
從一般讀者到正常讀者 / 392
普通人的思考與自由 / 394
前腳荼毒,後腳救贖 / 396
這城裡的人原是我的兄弟 / 401
給一個時代的夢留下光影 / 404
馬家輝,年年見! / 406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 408
每個人都是時間的總和 / 410
人造的童話烏托邦 / 412
我們要的是怎樣的讀與評(代跋) / 415
當我們談論中國時都說些什麼
2009年末,美國《時代》周刊將“中國工人”作為一個群體排在年度人物評選的亞軍位置,並在封面刊登了四名中國女工的照片。根據該刊物的說法,中國經濟之所以能順利實現“保八”,世界經濟之所以能逐步走向復甦,首先應該歸功於這千千萬萬勤勞堅韌的中國普通工人。從圖片上看,這些“以堅毅的目光照亮了人類未來”的“中國工人”,其實並非傳統意義上來自國有企業的“工人階級”,而是無數背井離鄉、行色匆匆的“外來務工人員”。
  • 他們在這裡製造中國(1)
  • 他們在這裡製造中國(2)
  • 他們在這裡製造中國(3)
  • 他們在這裡製造中國(4)
  • 他們在這裡製造中國(5)
  • 他們在這裡製造中國(6)
  • 他們在這裡製造中國(7)
  • 他們在這裡製造中國(8)
  • 他們在這裡製造中國(9)
  • 他們在這裡製造中國(10)
  • 他們在這裡製造中國(11)
  • 斷裂的社會如何重建(1)
  • 斷裂的社會如何重建(2)
  • 斷裂的社會如何重建(3)
  • 斷裂的社會如何重建(4)
  • 另一種大國崛起的姿態(1)
  • 另一種大國崛起的姿態(2)
  • 另一種大國崛起的姿態(3)
  • 每個人都有一千張面孔(1)
  • 每個人都有一千張面孔(2)
經濟學的力量歸根到底是生活的力量
1978年11月27日,中國科學院計算所34歲的工程技術員柳傳志第一次從《人民日報》上看到科學養豬的文章,他感嘆“氣候真是要變了”。《激盪三十年》上卷選擇這樣一個喜劇性的開頭來說明中國有一批先知先覺的人,“在這個寒意料峭的早冬,感受到了季節和時代的變遷”。
  • 我們都應該讀讀企業史(1)
  • 我們都應該讀讀企業史(2)
  • 我們都應該讀讀企業史(3)
  • 我們都應該讀讀企業史(4)
  • 笑著臉講經濟史(1)
  • 笑著臉講經濟史(2)
  • 笑著臉講經濟史(3)
  • 這一次,資本主義失敗了(1)
  • 這一次,資本主義失敗了(2)
  • 這一次,資本主義失敗了(3)
  • 饑荒背後的人禍政治學(1)
  • 饑荒背後的人禍政治學(2)
  • 饑荒背後的人禍政治學(3)
  • 最好也是最壞的時代(1)
  • 最好也是最壞的時代(2)
  • 最好也是最壞的時代(3)
  • 最好也是最壞的時代(4)
那些我們不曾活過的時間
正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在序中所說,《後望書》是一本“深入實地的認真調查,又上升到了整個社會和歷史發展的層面,對存在的問題與缺憾,進行科學的觀照與文化的思考”的書。於是,沒有誰比朱幼棣更適合寫這么一本書了:曾經的新華社著名記者,專跑中央常委線;先後做過新華社國內工業採訪室副主任,教科文、政治採訪室主任;國家軟科學評審委員會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現任國務院研究室社會發展司司長;出版有九部小說集和長篇報告文學。他既不是由秘書代筆的“學者型官員”,也不是筆下無物的“官員型學者”,更不是進不能兼濟天下、退不能獨善其身,只能在“苦旅”中談幾句“文化”的酸腐文人。他有著很強的新聞敏感性、文字功底、社會責任感以及“對歷史、地理、時政的瞭然於胸”,並且在多年採訪中央新聞和環境保護的錘鍊下,無疑有著相當的全局思維高度和實地調研深度。當閱罷全書、掩卷默然時,我知道對書中報告文學的質量與思想史的深度已經不能有更高的要求。
  • 土的憂鬱與水的悲哀(1)
  • 土的憂鬱與水的悲哀(2)
  • 土的憂鬱與水的悲哀(3)
  • 用心理學讀蔣中正(1)
  • 用心理學讀蔣中正(2)
  • 用心理學讀蔣中正(3)
  • 難以阻擋的瘋狂(1)
  • 難以阻擋的瘋狂(2)
  • 難以阻擋的瘋狂(3)
  • 中國的歷史模式在此時形成(1)
  • 中國的歷史模式在此時形成(2)
  • 中國的歷史模式在此時形成(3)
  • 中國的歷史模式在此時形成(4)
科學是一種生活方式
自殺不成反倒治癒沉疴,這對身為醫生、生理學家、胚胎學家的哈維來說,自然是滑稽而諷刺的事。但尼古拉·威特科斯基在《感傷的科學史》中提到這齣趣事,其目的並非簡單地尋軼獵奇,卻恰恰契合了全書的主旨:通過發掘與分析秘聞往事,試圖敘述一種憑直覺探索的、給予感性適當位置的歷史,儘可能地模糊傳統觀念中橫亘於科學史與非科學史間的界線,使讀者能體味到關於過去時代更為完整而複雜的面貌。
  • 科學史也可以“不科學”(1)
  • 科學史也可以“不科學”(2)
  • 彼此“糾纏”的科學生活(1)
  • 彼此“糾纏”的科學生活(2)
  • 彼此“糾纏”的科學生活(3)
  • 這本書本身就是一個進化事件(1)
  • 這本書本身就是一個進化事件(2)
  • 這本書本身就是一個進化事件(3)
  • 這本書本身就是一個進化事件(4)
  • 癌症:進化的必然,不平等的死亡(1)
  • 癌症:進化的必然,不平等的死亡(2)
全世界至今不作一聲
36歲的馬先生從小就受到了來自父母的藝術薰陶。書中提到,馬先生的母親幾乎參與了台灣民謠30年曆程中的所有重要事件,耳濡目染之下,他既有幸在自己家的客廳里見證了20世紀70年代後半期台灣“民歌運動”的肇始,更有機會在學生時代便接觸到甲殼蟲樂隊(Beatles)的黑膠唱片、鮑勃·迪倫的珍貴私制現場錄音等極其豐富的資源。但馬先生並沒有絲毫的自詡與高傲,而是認為自己精神上的故鄉是自己父母意氣風發的青年時代,卻不是自己成長的時代,這本書於他來說最大的意義,是終於能夠了結自己漫長的青春期,“這裡面有我自己的青春,也有不止一整代人的青春”。但是,我們真的可以忘記嗎?
  • 不止一代人的青春(1)
  • 不止一代人的青春(2)
  • 奔跑如同一片有斑紋的皮毛(1)
  • 奔跑如同一片有斑紋的皮毛(2)
  • 從一般讀者到正常讀者(1)
  • 從一般讀者到正常讀者(2)
  • 普通人的思考與自由(1)
  • 普通人的思考與自由(2)
  • 我們要的是怎樣的讀與評(代跋)(1)
  • 我們要的是怎樣的讀與評(代跋)(2)
  • 我們要的是怎樣的讀與評(代跋)(3)
  • 我們要的是怎樣的讀與評(代跋)(4)
  • 我們要的是怎樣的讀與評(代跋)(5)
  • 我們要的是怎樣的讀與評(代跋)(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