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革命烈士紀念館

閩西革命烈士紀念館

閩西革命歷史博物館,位於龍巖市北環路、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北側,坐北朝南,鋼筋混凝土結構3層,占地20畝(約5000平方米),1986年籌建,1989年1月正式開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閩西革命烈士紀念館
  • 地理位置:龍巖市北環路
  • 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
  • 開放時間:1989年1月
本館概況,歷史沿革,基礎結構,館內設3大主題,地圖信息,

本館概況

閩西是當年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閩西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浴血奮戰,10多萬英雄兒女參軍參戰,在冊烈士24000多人,占福建省烈士總人數的53.6%。為了緬懷褒揚先烈的豐功偉績,激勵後人,閩西人民於1955年在龍巖市城區虎嶺山興建了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1984年,根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譚震林副委員長生前提議在烈士紀念碑北端興建閩西革命烈士紀念館,1986年籌建閩西革命烈士紀念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丕顯同志親自為烈士紀念館題“閩西革命烈士紀念館”為館名。1989年元旦正式對外開放。

歷史沿革

2009年6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紀念館保護改造,投入約7000萬元對閩西革命烈士紀念館、閩西革命歷史博物館進行全面改造。改版提升嚴格按照“國家一級館、全國十大精品展”的標準來施工。還對館的外圍環境進行徹底改造,使全館內外充滿了當年革命戰爭的氣息,再現了閩西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所進行的波瀾壯闊、不屈不撓的鬥爭,展現了“二十年紅旗不倒”的輝煌歷史;謳歌了閩西兒女為了民族的獨立、人民的解放,浴血奮戰在中華大地的豪情壯志。2010年底全面竣工,面貌煥然一新。館內分十個單元陳列,展出代表性烈士122名。最後一大展廳展出的是閩西籍優秀兒女,他們中有4位黨和國家領導人、71位開國將軍和90位省(部、軍)級領導。展線全長463米,副展線63米,內容豐富、翔實。展覽充分運用聲、光、電及大量的文物、歷史照片、資料,進行陳展;陳列風格以具有紀念意義的豐碑、表彰意義的勳章、工農團結的麥穗以及具有革命主題的五角星等紅色元素,空間中大膽運用紅色,從而使得空間與展覽內容的精神達到高度統一。
閩西革命烈士紀念館
閩西革命烈士紀念館的保護改造,深受廣大市民的讚揚,來參觀和舉行悼念活動的黨政軍機關和社會各界人士絡繹不絕。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清明”、“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革命紀念日來館參觀、舉行悼念活動的各界人士達20多萬人次,每天到館周邊休閒鍛鍊的市民達幾千人次。眾多觀眾反映紀念館及周邊改造,為緬懷革命烈士、利用好老區紅色資源,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做了件大好事,為市民增加了一個好去處,為龍巖增添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環境。

基礎結構

本館位於福建省龍巖市中城綠樹成蔭的虎嶺山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北側,主樓是具有民族風格的樓廳式建築,氣勢恢宏,高大壯觀。占地20畝,展廳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共四大展廳,分十個單元展出。是我省規模最大的烈士紀念館,單位級別設定為科級,行政隸屬於市民政局,現有人員編制10人,內設辦公室、文物科、資料科、宣傳接待科室。它是我市唯一的反映閩西革命烈士事跡陳列的紀念館,其主要職能是進行愛國主義、共產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弘揚英烈,激勵後人。

館內設3大主題

(1)閩西人民革命史陳列 該陳列設於館內一樓,較科學、準確地反映閩西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新民主義革命中同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前仆後繼的英勇鬥爭的史實。陳列展線900米,分5個部分,展出圖片900幅,文物800件。陳列結尾處還附有閩西籍78位將軍展覽。
(2)輝煌的50年--閩西建設事業成就展 設於2樓右側,展示了閩西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所從事的革命實踐及取得的輝煌成就,陳列展線500米,展出圖片300幅及部分文物和實物。
(3)閩西革命烈士紀念館 設於2樓左側,展出閩西人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犧牲的189位烈士及與部分烈士有關的文物、實物,展線600米,展出圖片200多幅。 2000年,閩西革命歷史情物館被福建省列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地圖信息

地址: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北環西路25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