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在大地構造上屬閩東燕山斷陷帶的一部分,中生代以前是個隆起的剝蝕區,自晚三疊紀開始,這一上古生代隆起區被破碎解體,並在此基礎上發生斷陷和拗陷,開始沉積,至晚侏羅世,由於燕山運動的影響,大規模的火山噴發和花崗岩侵入,堆積了巨厚的中性—酸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構成了本區的主要蓋層,成為新生代地層沉積的基底。本區斷裂構造發育,在閩江以南,以北北東和北東向為主,北西向也很發育;在閩江以北,則以北東東和北西向為主,區內新構造運動升降頻繁,但第三紀以來以上升為總趨勢,幅度大,速度快,大部分地區剝蝕速度落後於抬升速度,因此,構造地貌表現較為清晰。第四紀覆蓋層不發育,厚度小,僅在一些局部地區有較厚的沉積物。 本區地勢西高東低,海拔絕大部分在500米以下,由山地過渡為高丘、低丘、台地、平原。地貌類型以丘陵為主,平原分布於濱海狹長地帶和各大河流的下游,台地廣泛分布於福清與詔安之間。河流多為獨流入海,構成平行水系,各大河流的下游,江面寬闊,沿岸有河漫灘和階地發育,河床中多沙洲。沿海港灣、半島眾多,島嶼星羅棋布,海岸十分曲折。 本區地勢開闊,自然條件優越,人口密集,交通便利,擁有豐富的熱帶、亞熱帶資源和水產資源,是本省工農業生產發達的地區之一。可分為三個二級地貌區。 (一)閩東北濱海高丘、島嶼區 本區地處閩東沿海丘陵、台地、平原、島嶼區北段,東臨東海,西以山地、丘陵地貌界線與鷲峰山—太姥山中山、山間盆谷區為界,北接浙江省,南界西起福州盆地北緣,經馬尾、亭江循閩江北港向東入海。包括福鼎、霞浦、福安、寧德、羅源、連江等縣(市)和福州市區的大部分或一部分。全區呈北北東—南南西展布,長約117.5千米,寬約40千米左右,面積5045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4.16%。地貌類型以高丘為主,其次是低丘和平原,山地呈零星分布。 本區出露的地層以中生代南園組和石帽山群為主,由於受斷裂帶控制,南園組呈北東—北東東方向展布,石帽山群於北東方向展布,又呈北西方向延伸,是組成本區地貌的主要岩層。在福鼎南溪還分布有古生代地層。第四紀沉積物多分布在濱海和河流下遊河床的兩側,厚度較大,一般可達40~70米,是平原的組成物質。燕山期花崗岩多呈岩體產出,廣泛分布於全區,也是組成本區地貌的主要岩石。本區斷裂構造發育,在濱海地帶以北東東和北西斷裂構造為主,此外還有北東向斷裂,如福安—南靖斷裂帶、福鼎—長樂—南澳斷裂帶;北西向的有松溪—寧德斷裂等;這些斷裂構造對本區地貌形成和發育往往起著控制作用。 全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水系發育,河流短小,多單獨入海,成為平列水系。較大河流有賽江、鰲江、霍童溪、七都溪、赤溪、羅漢溪、懷溪和起步溪等,這些河流大多比降大、切割深,多峽谷急流,階地不發育,河口常呈溺谷型,平原狹小。 本區高丘分布面積較大,約占全區總面積51.9%,海拔多在350~450米,相對高度200~350米,主要由火山岩和花崗岩組成,多呈壠崗狀,由西北向東南延伸,後緣常與山地相連,屬太姥山和鷲峰山脈的組成部分。丘體切割強烈,坡度大,多在30°以上,植被覆蓋良好,但森林多被砍伐,應進行封山育林,恢復生態,保持水土。區內低丘分布面積不大,斷續分布於高丘前緣、濱海島嶼和山間盆谷的周圍;高度多在100米以下,多呈饅頭狀,頂部渾圓。分布於內陸的低丘,坡度常在15°~20°之間,風化層稍厚,多被開墾利用;組成濱海島嶼的低丘,在構造和海洋動力的作用下,坡度較陡,基岩裸露,多為荒山禿嶺。 本區平原面積較小,分布不連續,根據成因不同,又分海積平原、海積—沖積平原和盆谷平原等。海積平原是近代的海成平原,主要分布於沙埕灣、晴川灣、牙城灣、福寧灣、三沙灣、羅源灣和定海灣等的周圍以及濱海沿岸地帶,地勢低平,海拔僅2~4米,地面坡度1°~2°,微向海傾斜。平原沉積厚度較大,如霞浦後港農場,厚達75米尚未見底;在寧德、連江一帶,一般為30~40米。地表組成物質以亞粘土為主,沿河地帶稍粗,地下水位高,含鹽度大。土壤在濱海一帶為鹽土,向內一側轉變為脫鹽土。平原均被開發利用,是本區水稻種植區。海積—沖積平原主要分布於赤溪、羅漢溪、賽江、霍童溪、起步溪和鰲江的下游,地面平坦,海拔5米左右,坡度小於3°,這類平原,原系河口灣地區,其後由於海平面變動趨於穩定,河流泥沙不斷加積,促使河口向海推移,原河口灣逐漸發育成海積—沖積平原。這類平原土層厚,肥沃,水利條件好,是本區糧食作物高產穩產區。盆谷平原多分布於山丘之間河流的中、上游地區,形狀有橢圓形、長條形等大小不一,底部土層較厚,土壤肥沃,是山區主要產糧區。 本區背山面海,太姥山、鷲峰山脈的支脈直逼海岸,斷崖峭壁頗為常見,在北東—北北東和北西—北北西兩組斷裂控制下,海岸地形破碎,岸線十分曲折,曲折率達6.2∶1,多港灣、半島和島嶼,並呈定向排列,沿岸河口段發育有許多伸入內陸呈溺谷狀的深水港灣,航道深入內陸的里程較長。主要有沙埕港、三都灣和羅源灣等。這些港灣口小腹大,灣口潮流急,灣內水深浪靜,是良好的港口和漁場。 本區屬中亞熱帶溫區,海洋性氣候明顯,水熱條件居全省中上等。據資料分析,年平均氣溫18℃~18.5℃,最冷月平均氣溫8.5℃~10℃,日均溫≥10℃積溫6000℃~6500℃;年降水量1400~1700毫米,從山區向沿海遞減。土壤主要為紅壤,在山區有紅黃壤,沿海分布有鹽土,鹽分含量多在10‰左右。 綜上所述,本區以丘陵地貌為主。海域遼闊,灘涂發育,平原狹小,適於發展漁業、水產養殖業、制茶業和糧食生產。農作物一般年可2~3熟,霍童溪以南地區,年可3熟;漁業產量高,是本省漁業生產基地;也是全省主要茶葉產區。 (二)閩東中部沿海丘陵、台地、平原區 本區位於閩江口以南、安海灣以北的沿海地區,北接閩東北濱海高丘、島嶼區,西連戴雲山山地、山間盆谷區,南界閩南沿海丘陵、台地、平原區,東臨台灣海峽,包括長樂、平潭、惠安、泉州、晉江、石獅等縣(市)及福州市和閩侯、福清、莆田、仙遊、永春、安溪、南安等縣(市)的大部分或一部分,長約210千米,寬約75~100千米,面積約1057.5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8.7%。 在大地構造上屬閩東燕山斷陷帶的一部分。區內斷裂構造發育,其中以北北東—北東和北西向為主,東西向斷裂也有分布。北北東—北東向斷裂有福鼎—長樂—詔安斷裂,它包括東張—詔安斷裂(北段)、長樂—南澳斷裂(北段)、平原—澳角斷裂(北段)以及牛山島—兄弟嶼斷裂(近岸海域斷裂北段)等次一級斷裂;北西向斷裂規模較大的有南平—福州斷裂、沙縣—南日島斷裂、永安—晉江斷裂,這些斷裂的走向大致為北西310°左右,傾角較陡,為張扭性,它控制著沿海地區一系列呈北西走向的斷陷盆地或斷陷海灣的發育。這些斷裂各自平行斜列,往往彼此相互切割,構成網路狀斷裂構造格局,對區內地貌發育有深刻的影響,把該地區切割成大小不一的塊體,形成北東向成條,北西向成塊的地貌框架。 本區屬東南沿海地層分區的一部分,西部大片分布南園組和石帽山群,東部廣泛出露燕山期花崗岩,局部地區分布有上三疊—侏羅系混合岩和變粒岩等。第四系是全省發育最好的地區之一,類型繁多。這些岩層是本區地貌的主要組成物質。由於岩性軟硬不同,明顯影響地貌形態的特徵。 本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階梯式下降,海拔多在300~400米以下。地貌類型以丘陵、台地、平原為主,山地僅有零星分布,為戴雲山脈的延伸部分,海拔約500~600米,多為火山岩組成。九柚山海拔835.6米,是本區最高峰。沿海海岸線漫長而曲折,多港灣、半島和島嶼,其中較大的港灣自北而南有福清灣、興化灣、平海灣、湄洲灣、泉州灣、深滬灣和圍頭灣等;較大的半島有龍高半島、笏石半島、惠安半島和晉江半島,被稱為閩中沿海四大半島。島嶼星羅棋布,其中較大的有海壇島、江陰島、琅岐島、南日島和湄洲島。 丘陵多分布於西部山地的前緣和河谷平原的兩側,以高丘為主,海拔多在300~450米以下,坡度20°~30°,切割較深,發育有450米(如霞墓)和250~300米(如黎洞、雲際等)二級剝蝕面(山頂面)。本區東部多由花崗岩組成,而西部以火山岩組成為主,其間發育了為數眾多而大小不一的山間盆谷,如東台、西台、鏡洋、東張、白沙、莊邊、園莊、湖洋、英都等。風化層較厚,發育為紅壤,植被覆蓋較好。沿海多基岩裸露,發育有石蛋地形,常形成風動石,如長樂江田的風動石等。低丘多分布於高丘的前緣,相對高度多在100~150米以下,坡度一般為15°~20°,多由花崗岩組成,風化強烈,石蛋地形發育,在一些地區水土流失嚴重,造成河床淤積抬高。 本區台地分布廣泛,北起鏡洋,南至安海,西從東張—汀洋埔斷裂,東到海濱,主要集中於四大半島和福清平原、興化平原、泉州平原和仙遊盆地周圍,寬度可達數公里至數十公里,多由深厚的殘積層組成,厚可達數十米,紅壤化程度深,並發育有網紋紅土,形成於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年齡在125000~75000年B、P之間,是地殼處於相對穩定又有間歇活動的產物,一般海拔在50米以下,微向海或谷地傾斜,常呈波狀起伏,其上發育有淺而寬的坳谷,切割較微,台地多被開墾利用,以旱作為主,坳谷中為水田,常有水土流失現象。 平原在本區占有一定的面積,其中面積較大的有福州平原、泉州平原和興化平原,此外還有長樂平原、福清平原、蘆洋埔平原、仙遊平原、晉江平原以及東溪和西溪河谷平原等。福州平原位於閩江下游,周圍為山、丘環抱,屬沖積—海積平原,閩江自西北向東南貫穿平原中部,分南北兩支,北支稱閩江,南支稱烏龍江,中間是南台島。在南側有大樟溪、尚乾溪和營前溪匯入烏龍江,使南界略呈鋸齒狀。平原地勢低平,海拔多在5米左右,組成平原的物質,為晚更新世至全新世的沖積、洪積和海積層,最大厚度65.94米(福州雕刻廠),不整合覆蓋於風化基岩之上。閩江流經平原後,河床比降小,水流平穩,河流彎曲,叉道多,河網發育,河漫灘不斷擴大,沙洲、心灘、邊灘增多,如烏龍江在枯水期退潮時約有4/5江面是沙洲和灘地,影響航運。在平原北緣,從新店到廨院,分布有一系列沖積、洪積扇。如新店沖積、洪積扇,是由新店溪、馬鞍溪和嶺下溪等的洪流搬運、堆積而成,南北寬2000米,東西長6000米,從前緣到後緣高出閩江10~30米,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在平原中部,由王莊到樹兜沿北北西斷裂有溫泉出露,水溫一般50℃~60℃,最高水溫可達97.6℃,由上往下水溫逐漸升高,水頭由北向南降低,均已開發利用。 本區屬南亞熱帶向中亞熱帶過渡的地區,熱量資源豐富,由北向南太陽總輻射4605.48~5024.16兆焦/平方米,年平均溫度19.5℃~21℃,日均溫≥10℃積溫6500℃~7400℃,宜於雙季稻和各種經濟作物、水果、茶葉等生長;年降水量1050~1700毫米,從西北向東南遞減,等值線走向與海岸基本平行,雨量主要集中在汛期。沿海少雨,常有旱情,颱風影響頻繁,加上森林過度砍伐,植被遭受破壞,徑流量大,自然降水利用率低,因而旱、澇、風災害常出現。土壤分布以磚紅性紅壤(即赤紅壤)為主,沿海低丘頂部多為紅壤或粗骨紅壤。在海濱發育有鹽土,部分已開闢為水田,具有土質較粘,土層深厚,養分多的特性,是沿海平原水稻高產區。在河谷平原和盆谷平原的沖積物上,發育有良好的瀦育型水稻土,亦是本區水稻高產區。 (三)閩南沿海丘陵、台地、平原區 本區位於戴雲山、博平嶺的東南面,是福建省的最南部。東臨台灣海峽,西與博平嶺山地、山間盆谷區接壤,南與廣東省毗連,北與戴雲山,山地、山間盆谷區和閩中沿海丘陵、台地、平原區相鄰。包括金門島、廈門市全部和漳州市大部。南北長約180千米,東西寬約90千米,略呈三角形,面積約11198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9.23%。 在大地構造上,屬閩東燕山斷陷帶的南部,區內斷裂構造以北東向和北西向為主,近東西向斷裂呈零星出露。區內岩性較為複雜,有花崗岩、火山岩、沉積岩、變質岩和第四系鬆散堆積物。其中以花崗岩分布最廣,是組成本區各類地貌的主要物質;火山岩主要分布在詔安、雲霄西北的邊緣地區,以及漳州、龍海、廈門和同安等縣(市)的部分地區;沉積岩分布在詔安的月港、雲霄的西坑、平和的雙溪、南靖的靖城等地;變質岩主要分布於金門、東山及漳浦的濱海地區;第四系堆積物多分布在河谷兩側和海濱地區,多組成平原地貌。由於構造、岩性和組成物質不同,各類地貌形態上的表現亦有較大差異。 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從內陸到濱海地貌類型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作階梯狀下降,層狀地貌明顯。發育這種地貌現象,常與岩性、新構造運動有關,並受到外營力等各方面綜合影響所致。 本區背山面海,地貌類型主要為丘陵、台地和平原,山地不顯著,零星分布於九龍江以南地區,如牛王山(870米)、大帽山(1076米)、金剛山(838米)和烏石山(1051米)等,多由花崗岩和火山岩組成。丘陵(包括高丘和低丘)多由花崗岩組成,少部分由火山岩、變質岩和砂頁岩組成。花崗岩高丘,海拔多在300~450米,比高200~300米,坡度25°左右,它們成片分布於山地外緣和河谷兩側,多呈脈狀排列,分布密集,常與鄰近的山地相連,似屬戴雲山脈和博平嶺的延伸部分,大多切割不深,風化層較厚,植被覆蓋良好,水土流失輕微。由火山岩和砂頁岩組成的丘陵,主要分布在南靖、平和、雲霄和詔安北部,在漳州、龍海和廈門等地的局部地區也有分布。花崗岩低丘,海拔多在150~250米,比高100~150米以下,坡度15°~25°之間,多分布在高丘周圍,河谷兩側和濱海地帶,丘體比較破碎,常呈饅頭狀,植被覆蓋差,沖溝發育,石蛋壘壘,基岩裸露,水土流失現象嚴重,多見於漳浦、雲霄、詔安、東山、廈門等地的沿海一帶。變質岩低丘,只分布於金門、漳浦和東山的一些濱海地區。台地廣泛分布於九龍江以北的同安、金門、廈門、長泰和漳州盆地地區,在九龍江以南僅見於漳浦、雲霄、東山和詔安的沿海地區,海拔常在30~50米,比高20~30米,以花崗岩組成為主。台面呈波狀起伏,坡度一般5°~6°,風化層較厚,基岩露頭少,在坡面常有淺凹地發育,在漳浦佛曇、赤湖一帶,發育有玄武岩台地,風化層較薄,呈方山地貌。本區分布的台地,由於近海,常年風大,蒸發強,地表植被稀疏,常呈乾旱現象,但多已開墾利用,種植經濟作物和糧食作物。本區平原有沖積、海積和風積三種,其中沖積平原多布於較大河流河床的兩側,如汀江、九龍江、鹿溪、漳江和東溪等,面積較大,多由疏鬆的亞砂土、砂、礫組成。海積平原分布在濱海地帶,組成物質多為粉砂和淤泥,並夾有貝殼碎屑。風積平原僅見於東山、古雷半島、六鰲半島和宮口半島等地,地勢低平坡降較小,系海濱沙灘或沙堤受盛行東北風的吹揚在濱海堆積而成,其上發育有新月形沙丘和饅頭狀沙丘,現已種植木麻黃,多被固定或半固定,在東山多種植蘆筍,開闢果園。在九龍江、漳江等河口地區,還發育有沖積—海積平原,為粉砂和淤泥組成。上述平原均是本區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主要種植區。其中以漳州平原面積最大,是本省四大平原之一,地面平坦,河網密布,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盛產水稻,是福建糧食生產基地之一;平原周圍的台地和低丘適宜種菜植果,這裡盛產龍眼、荔枝、香蕉、鳳梨等熱帶、亞熱帶水果,是著名的“水果之鄉”。 本區背山臨海,海岸線長751千米,以砂岸為主,自北而南有圍頭灣、廈門港、浮頭灣、東山灣和詔安灣等;較大的半島有六鰲半島、古雷半島、陳城半島和宮口半島等;島嶼有金門島、廈門島、東山島等,灘涂面積21.8萬畝,並有閩南與台灣淺灘兩大漁場,這為發展海洋交通、捕撈和灘涂養殖提供條件。 本區地處本省南亞熱帶最南部,緯度低,海洋性氣候明顯,氣候溫暖,熱量資源居全省首位,全區從北到南年均氣溫20.8℃~21.3℃,最冷月平均氣溫12.5℃~13.1℃,夏季長達6個月,日均溫≥10℃積溫7400℃~7700℃,年降水量1050~1700毫米,從西北向東南遞減,地區分布不均勻。沿海乾旱現象較為頻繁,農作物可一年三熟。土壤主要為赤紅壤,呈棕紅至暗紅色,質地為粘土和壤粘土,呈微酸性反應,肥力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