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概述
閩南文化
閩南文化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上接中原、吳楚,下續台灣、東南亞,其涵蓋面和影響的範圍相當廣泛。閩南人艱苦的生存環境,鑄造了閩南文化的精髓:“敢拼愛贏”的精神。這種文化精髓的形成、升華和進一步發展,有其客觀必然性,這也是閩南文化有別於中原文化和其他閩系文化的一大特色。
首先,閩南文化屬於移民文化。閩南聚居的核心地帶,主要在晉江下游的泉州平原和九龍江下游的漳州平原。後來,隨著北方漢民的加速流動和不斷地南遷擴展,促進並加快了閩南地區的開發和發展。為了適應顛沛流離和長途跋涉的艱難環境,中原文化在南遷傳播過程中,在經歷了較為激烈的拼撞、社會變遷和自我揚棄後,雖然在閩南地區紮根並成長起來,但其完整程度受到了挑戰,已較中原本土文化產生一定程度的差異,從而深深地打上了移民文化的烙印。
其次,閩南文化有較強的兼容性和開放性。一方面,在漢民的不斷南遷和聚合過程中,不同源流、不同歷史階段入遷的漢民之間,漢族人與當地少數民族之間,在閩南地區顯現出了交融性。另一方面,在唐宋元間,泉州港的對外交通進入了空前的繁榮時期,成為“漲潮聲中萬國商”的東方貿易大港。吸引了亞洲、非洲乃至歐洲許多國家的人民前來貿易和從事文化交流活動。他們不僅在泉州地區經商並定居下來,而且還傳播了伊斯蘭教及其文化。可見,閩南文化在多種族文化的交融發展過程中,這種多元文化的組合具有較強的包容性和對外開放性。
閩南文化的表象,深受外來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多重影響。由此形成了閩南人敢於冒險犯禁、勇於進取和積極開拓的人文精神。閩南人的這種進取精神,在明清時期很到了充分的發揮。但在封建政府強力壓制下,他們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閩南一帶地瘠民稠,丘陵山地眾多,尤其是沿海的平原地區,出現了“人滿為患”,擁有土地和農耕已不足以養家餬口,這種自然環境加之深受移民文化的薰陶,促使大量的閩南人挈妻攜子移居海外和台灣地區,實現了“貸海為市”。可以說,閩南文化既是中華文化的合理延伸,又是接受外來文化和海洋文化薰陶的結果,因此,閩南人比較注重財富的追求和發展。這種重商主義,注重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和務實逐利的進取精神,對海外閩南人的經商理念和企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閩南文化特色鮮明,保存了諸如南音、梨園戲等眾多原生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充分體現了閩南文化的多樣性、完整性和獨特性。
文化內涵
閩南文化,其內涵除廣義中也含農耕文化、海商文化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狹義中所含的建築文化、民俗文化(飲食生活習俗、服飾習俗、建築習俗、民間習俗、結婚習俗、壽誕禮俗、民間禁忌)、宗教文化、民間藝術、宗族文化及閩南方言等。
【建築文化】
建築文化閩南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環境和審美情趣,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創建與自己生活環境相適應且符合自己的審美觀的閩南建築。依功能可分民居、祠堂、寺廟、宮觀、牌坊、塔、幢、亭、台、榭及橋樑、
海防建築等,豐富多彩的閩南建築,堪稱既富有獨創性又集中外建築之大成。其中最富特色的首推民居中的“宮殿式”俗稱“古大厝”建築,座落於泉州
南安官橋漳里村的歸僑
蔡資深民居是其代表作。該民居建於清
鹹豐光緒年間,其主體建築同閩南地區習見的古大厝一樣,三開間或五開間,帶護厝,突出廳堂,兩邊對稱,橫向擴展布局。縱深二、三、四落三等,以廳為組織院落單元、廳、廊、過水貫穿全院、硬山及卷棚屋頂,穿斗式木構架,上鋪紅瓦及瓦筒,燕尾形屋脊。所不同的是該建築為群體建築,且座座雕樑畫棟,裝飾有透雕、浮雕、線刻或圓雕而成的精美木雕、磚雕、石雕、泥灰雕,雕飾題材十分廣泛,雕刻技藝精湛,雕琢的飛禽走獸、花鳥魚蟲、戲劇故事、
山水人物,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該民居建築群既沿襲,保留了傳統的閩南民族
建築風格和特色,又部分吸收了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築藝術中的裝飾藝術特點,堪稱閩南
古民居建築藝術與中國域外建築藝術合璧的傑作。此外,俗稱中西合璧建造而成的“洋樓式”的閩南僑鄉民居“番仔樓”也是其代表作。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系指閩南人共同創造、享用和傳承的民間文化事象(事物和現象)的泛稱。其內涵十分廣泛,其中包括生產習俗、生活習俗、生命禮俗、信仰習俗、文藝風俗、娛樂風俗、社會組織風俗等等,而這些風俗中除與中華民族傳統風俗中大同小異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藝風俗中民間文學(民謠、童謠);娛樂風俗中的民間舞蹈(“拍胸舞”)、“騎竹馬”、舞龍、舞獅、“車鼓弄”、“賽龍舟”(端午節)、“搏餅”(中秋節)在節慶日中尤為活躍。
飲食生活習俗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們物質生活的第一需要。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徵和鮮明的地方文化色彩。 閩南人晨起的第一件事一般是泡茶飲用。閩南人稱茶葉為“茶米”,與米相提並論,稱飲茶為吃茶,與吃飯擺在同等地位,是以說明茶和米在人們生活中同樣重要,正如王安石所說的“茶為民用,等於米鹽,不可一日以無”。閩南的茶俗以飲功夫茶為首,由於所費的時間,功夫多於喝茶,故稱“功夫茶”,飲茶一般要有“茶配”,尤其是飲功夫茶,濃度高,有茶配可防“茶醉”,酒宴是閩南人酒俗中最主要的一種。俗話說“無酒不成宴”,逢年過節飲酒慶賀,如春節的迎春酒,端午節的雄黃酒,中秋節的的賞月酒等。 閩南人一日三餐,以稻米為主食,早晚吃稀飯,中午吃午飯,閩南方言稱稀飯為糜。它又稀又稠的和稀的兩種,稠的粥稱“烤頭糜”,“烤”的意思即“水乾也”,稀的粥稱“安糜仔”。至於年節的食俗,則根據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食俗,如春節,除夕的圍爐吃年夜飯置辦各種雞鴨魚肉菜餚外,習慣要一道火鍋。舊時的銅火鍋中間燒炭火,象徵全家圍爐團圓。
閩南菜的發展與傳承也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它從泉州發源,流傳到漳州、台灣、廈門等閩南文化圈中。泉州人下南洋後,由於交往的頻繁,對外交流擴大,飲食文化的交流與磨合融會也更加密切,這樣,閩南菜的風味不但影響漳、廈、潮汕、台海等地區還輸出到廣大東南亞地區。許多到東南亞旅遊的人會驚訝地發現,吃的飯菜正是家鄉的味道,街頭的小吃攤也能吃到海蠣煎、花捲、肉粽。近年來,不少外來飲食不斷進駐泉州,一些僑胞也回到故鄉開起了飲食店,閩南人上街就能吃到地道的印尼菜、越南菜、緬甸菜、新加坡菜。
服飾習俗
隨著思想,觀念的進步,人們的服飾也跟著發生了變化。其中,閩南服飾中獨具特色的是惠安女服飾,其最大特點是“衣短露臍,引人注目”。有首打油詩形象地勾畫出惠安女傳統服飾的牲為“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衣,浪費褲”。此外,目前尚保留的民眾有穿木屐、婦女、兒童戴手鐲、腳鐲等。
建築習俗
建築與百姓安居緊密相連,因此,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民間風俗。如建房前擇定方向,選擇黃道吉日動土及上樑祭、落成祭等禮俗,如動土前要選黃道吉日,並設案擺豬頭三牲供品,焚香燃燭,燃放爆竹,拜神靈祭土地,俗稱動土祭或奠基祭。儀式後,用豐富的酒菜款待建房的師傅,此外,還有木門檻上釘竹板、擇地鑿井覓甘泉等習俗。
結婚習俗
閩南的婚姻禮俗,自古以來遵循漢族傳統的周禮“六禮”的基本程式進行,即納采(即求婚)、問名(即女姓氏)、納吉(定婚喪嫁娶)、納徵(婚成送禮物)、請期(通知婚期)、親迎(迎娶)。其中,特別注重“迎娶”這一道習俗。新娘一般在婚後第四日回娘家省親,稱“做客”、“歸字”。“做客”必須當日返回婆家,到家時又必須是天黑,俗話為“暗冥摸,生乾埔”。意即這樣做就會生男孩。
壽誕禮俗
舊時由於生活和衛生環境等因素,人們能活到50歲就被認為是長壽了。所以閩南民俗從50周歲開始逢十做壽(有些地方從60周歲才開始做壽),也有提前一年或推遲一年做壽的(即逢9或11做壽的)。一般在壽堂上懸燈張彩,正中貼一金字“壽”字或壽星圖,兩旁掛壽聯,壽星著新衣或壽衣正坐高堂,接受兒張的拜祝。壽宴是做壽的重要內容。一般在壽慶日的中午或晚上大宴賓客,在菜餚中必有一道“豬腳線面”的菜,這是取豬腳意強壯,線面壽長的吉利。
民間禁忌
禁忌是民間關於社會行為、信仰活動的某種約束限制觀念和做法,是一種傳統的風俗。閩南人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些關於飲食、衣著、起居、交往、語言等方面的禁忌,如忌吃飯時以筷子敲碗,因為舊時只有乞丐才敲著空碗乞討。亦不可將筷子插在飯碗的米飯中,這與民俗中“拜腳尾飯”的喪俗有關。忌用掃帚打人,否則被打者會倒霉,因為人們把掃帚認為是有靈性之物。忌在庭院內種植香蕉樹和榕樹,傳說因香蕉無籽,故不利生育。而榕樹被視為神樹(因它樹齡最長),種在家庭小院是對神的不敬,也不吉利。
【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系指閩南人的宗教信仰和民間信仰。閩南人除信奉道教、佛教、伊斯蘭教為主兼信仰印度教、基督教和摩尼教外,最富有特色的是民間除信仰中華民族古代共同信奉的諸神(如土地公、觀音等)外,還信奉實有其人被尊為神靈的保生大帝(
吳夲)、
媽祖(
林默)、廣澤尊王(俗稱“聖王公”,原名
郭忠福)、
清水祖師(
陳普足)。
宗族文化也是閩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閩南地區宗族文化十分發達,重視宗族親情、重視編修族譜和重視宗祠建築是其標誌。
【閩南方言】
閩南方言系指閩南人創造和使用的地方語言。該方言是漢語諸方言中很重要的一種方言,為
中國八大方言之一。是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60種語言之一。據統計全球講
閩南語的人多達8000萬(在8000萬到1.2億之間。屬泉州和漳州口音的主要有福建1600萬、
台灣2000萬、南洋約1200萬。世界其他各地約200萬)。
保護項目
按照初步構想,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保護範圍為泉州、漳州、廈門三個設區市的文化遺產,成立後主要保護十類項目,具體包括:
1、閩南方言文學
2、閩南民間音樂
3、閩南戲曲
4、閩南民間舞蹈
5、閩南民間美術
6、閩南民間手工技藝
7、閩南民俗
8、閩南傳統體育競技
9、閩南民間信仰
10、閩南消費習俗
設立意義
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內容。建立區域性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標誌著我國文化遺產保護進入了一個活態的、整體性保護的新階段。閩南地處海峽西岸,素以“閩南金三角”聞名的泉州、漳州、廈門三地是閩南文化的發源地和保存地。在這一方熱土上,保存著眾多原生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它們相依相存,與人們的生產生活融為一體,充分體現了閩南文化的多樣性、完整性和獨特性,堪稱八閩文苑中的奇葩。閩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海峽兩岸人民“同根”“同祖”“同緣”、不可分割的文化見證和橋樑、紐帶。設立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加強對閩南文化生態的保護和研究,進一步傳承和弘揚閩南文化,對促進閩南地區經濟、政治、社會協調發展,推進和諧文化建設,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建設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和歷史意義。
◆有利於加強閩台文化交流,促進祖國統一
閩南地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泉州、漳州、廈門與台灣一衣帶水,是台灣民眾的主要祖籍地。人們常說的閩台之間地緣近、血緣親、文緣深、商緣廣、法緣久的“五緣”優勢,在這裡充分展現。閩南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不同歷史時期南移的中原文化與古閩越文化、外來文化多次交融、層層積澱而發展起來的。宋元時期,海外交通貿易發達,刺桐港成為東方第一大港,閩南文化隨著“海上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傳播到台灣和東南亞各地落地生根、發萌滋長。儘管歷史風雲變幻,但閩南的文化習俗和文化精神,至今仍然深深地紮根在兩岸和世界各地的閩南人的生活方式之中。“閩南”這兩個字,在海峽兩岸,在一代又一代同胞的心底,始終是一個難以割捨的理念和嚮往。
閩南文化與台灣地方文化之間,可謂“一脈相承、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之基因處處可尋,構成了閩台文化之間多彩的景觀。2005年省政府公布的101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有40多項與台灣有著緊密關係,有許多至今仍在台島廣為繁衍傳播。福建地方戲曲中,在閩南一帶盛行的梨園戲與閩中地區的莆仙戲,素有“宋元古南戲遺響”的美稱,彌足珍貴,在台灣及澎湖、金門等離島都擁有熱心觀眾。歌仔戲(也稱“薌劇”)既是福建的五大地方劇種之一,也是台灣的主要地方劇種,它發萌於閩南,成形於台灣,返流入閩南,至今盛行兩岸,成為閩台文化同根同緣的鮮活見證。精美精細的木偶雕刻、雅致幽婉的南音、膾炙人口的閩南歌謠等,無不傳載著兩岸的文化關懷和訴求。
近年來,持續不衰的“閩南文化熱”吸引了兩岸各界的關注。海西文化論壇、閩南文化節、閩南語歌曲大賽、兩岸姓氏譜諜展牒學術研討會等文化活動和學術活動,使閩台文化交流更加主題鮮明、更加深入廣泛。“閩南文化熱”,也推動了以“閩南文化”為主題的閩台文化交流在交流層次、交流頻率、交流內容、互動影響等方面進一步深化與豐富,成為維繫兩岸人民情感的重要紐帶。
可以期待,隨著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設立,必將使“五緣”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並力求“緊密經貿聯繫、兩岸直接三通、農業全面合作、旅遊雙向對接、文化深入交流、載體平台建設”作為,營造更為和諧的人文環境,在促使福建成為對台交流的重要基地方面,提供重要的物質和精神支持。
◆有利於傳承文化遺產,促進文化繁榮
文化生態系統是文化與自然環境、生產生活方式、經濟形式、語言環境、社會組織、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等構成的相互作用的完整體系。加強文化生態保護,是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生態保護區主要是指一個特定的區域中,通過有效的保護措施,修復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和與之相關的物質文化遺產(不可移動文物、可移動文物、歷史文化街區和村鎮等),互相依存,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密切相關,並與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和諧相處的生態環境。
閩南地區文化積澱深厚,傳統文化生態充滿著生機和活力。泉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6個綜合性試點之一。泉州擁有20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0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項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數量列省內各設區市之首。漳州是1986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現有國家級文保單位15處、省級文保單位58處,6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6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廈門市現有7處國保單位、19處省保單位,5項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8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閩南三地的文化遺產項目,分別占我省目前擁有的國家級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名錄項目總數的51%和43%。同時,全省26個國家級民間藝術之鄉中,有18個聚集於此。這裡還聚集了眾多成規模、成建制的民間職業劇團,民間南音、北管吹奏、吟誦等民間社團近2000個。流布於閩南民間的鄉土文化,燦若星海,美不勝收。
海內外閩南鄉親、閩南籍閩商,是保護和弘揚閩南文化的重要力量。熱心文教、回饋桑梓,是海內外閩南鄉親和閩南籍閩商的共同心愿和實際行動。在閩南,許多文化設施場館、民間信仰場所、民俗文化活動都是由閩南鄉親、閩南籍閩商捐資興建或捐助開展的。在閩南,無論是政府、社會、民眾,還是台胞、僑胞,無不希望閩南文化代代相傳、薪火不息。閩南還是全省經濟發展最快、最活躍、基礎最紮實的地區,當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社會經濟文化協調發展及其閩南文化生態的整體性保護。厚實的文化遺產積澱,民間和社會各界的熱忱,雄厚的經濟基礎,黨委政府的重視,都為這一地區的文化遺產保護創造了相當優越的綜合環境。
設立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有利於傳承以閩南文化為主的優秀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以地域文化的繁榮推動全省文化的繁榮。
◆有利於深化研究,促進文化強省建設
閩南地區有較完備的文化場館和較強的文化學術研究隊伍。
在漳州,有
漳州市博物館、薌劇(歌仔戲)藝術中心、徐竹初木偶頭雕刻藝術館、薌城區燈謎藝術、漳浦剪紙藝術中心、
天福茶博物院等。
在廈門,作為我國4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正在著力打造教育之城、科技之城和藝術之城。廈門市不僅有
廈門大學、
集美大學等十多所高等院校,集中了大批的文化藝術科研人才,並較早設立了閩南文化研究機構,出版了有關學術刊物,而且擁有比較先進和完善的文化基礎設施,各級各類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館和美術館健全。
省社科院、省藝研院、省屬高校的一批專家學者長年致力於閩南文化研究,其研究成果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具有較為明顯的科研和學術優勢。這些文化設施、學術機構、研究成果和由之形成的科研和學術優勢,是規劃和建設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重要智力支持。充分發揮現有文化優勢,抓住設立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有利時機,認真組織開展各類學術活動和政策研討,可以使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向深層次、寬領域、高水平、科學合理的方向發展。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福建文化強省建設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對福建文化建設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更好地融入和服務海西建設大局寄予厚望。省委、省政府組織專家學者,經過周密研究和多方論證,制定了《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規劃綱要》,強調對閩南地區文化生態的整體性保護,要堅持試點先行、總結鞏固、規範交流並推廣;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堅持重在持續、重在提升、重在運用、重在實效。我們堅信,有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有文化部的精心指導,有國家一批專家學者的關心幫助,有省直各部門的大力支持,有閩南三地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一定會不斷取得新成果,從而對全國和全省其他有代表性區域文化的整體保護起到示範和推動作用,促進福建文化事業繁榮、文化遺產保護和文化強省建設。
示範點
首批
2007年6月,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被文化部評定為中國第一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為推動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建設,省文化廳確定了第一批30個實驗區示範點、示範園區。福建還將進一步規劃第二批示範點、示範園區。
福建省文化廳廳長宋閩旺介紹說,根據《福建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條例》和《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規劃綱要》,福建已經出台了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示範點、示範園區建設方案草案,藉助首屆文博會期間的研討,將能夠進一步明確相關扶持和資金補助等政策。
首批30個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示範點、示範園區中,泉州有梨園戲、提線木偶戲、晉江布袋木偶戲、高甲戲、泉州北管、泉州南音、潯埔女習俗、閩南民間音樂舞蹈、端午習俗、蚶江對渡10個示範點和泉州古城區、安溪縣茶文化、德化縣瓷文化3個保護示範園區;廈門有青礁保生大帝文化、漆線雕技藝、南音、高甲戲、歌仔戲、蓮花褒歌6個示範點和鼓浪嶼文化保護示範園區;漳州有薌劇(歌仔戲)、布袋木偶戲、漳浦民間剪紙藝術、保生大帝信俗、漳州錦歌、開漳文化、三平祖師信俗、長教古村落文化、大地土樓群9個示範點和東山關帝文化保護示範園區等。
【具體示範點、示範園區名單】
一、示範點
1、南音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泉州南音樂團)
2、梨園戲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
3、提線木偶戲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泉州市木偶劇團)
4、晉江布袋木偶戲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晉江市掌中木偶劇團)
5、高甲戲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泉州市高甲戲劇團)
6、蟳埔女習俗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泉州市豐澤區文化館)
7、泉州北管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泉州市泉港區山腰錦祥社區)
8、閩南民間音樂舞蹈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泉州市鯉城區江南王宮村)
9、端午習俗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晉江市安海鎮文體服務中心)
10、蚶江對渡文化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石獅市蚶江鎮蚶江村)
11、薌劇(歌仔戲)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漳州市薌劇團)
12、布袋木偶戲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漳州市木偶劇團)
13、漳浦民間剪紙藝術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漳浦縣文化館)
14、保生大帝信俗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龍海市角美鎮白礁慈濟官管委會)
15、漳州錦歌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漳州市薌城區文化館)
16、開漳文化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雲霄縣博物館)
17、三平祖師信俗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平和縣三平風景區管委會)
18、長教古村落文化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南靖縣土樓管委會)
19、大地土樓群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華安縣文管辦)
20、南音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廈門市南樂團)
21、高甲戲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廈門市金蓮升高甲戲劇團)
22、歌仔戲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廈門市歌仔戲劇團)
23、青礁保生大帝文化示範點(申報單位:海滄區青礁村)
24、廈門漆線雕技藝示範點(申報單位:廈門惟藝漆線雕藝術有限公司)
25、蓮花褒歌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廈門同安區蓮花鎮小坪村)
二、示範園區
1、泉州古城區閩南文化保護示範園區(申報單位:泉州市文化局)
2、安溪縣茶文化保護示範園區(申報單位:安溪縣文體局)
3、德化縣瓷文化保護示範園區(申報單位:德化縣文體局)
4、東山關帝文化保護園區(申報單位:東山縣銅陵鎮人民政府)
5、鼓浪嶼文化保護示範園區(申報單位:廈門市鼓浪嶼—萬石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
第二批
為了進一步加強閩南 文化生態保護,推進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按照《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規劃綱要》的要求,經廈門、泉州 、漳州三市文化(文化與出版)局申報推薦,省廳研究決定:授予漳州歷史街區保護示範園區等4個園區、泉州花燈保護示範點等16個保護點為第二批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示範點(示範園區)。
省文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示範項目各保護單位在已有工作基礎上,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繼承發展”的要求,積極吸收首批示範點(示範園區)建設的經驗,進一步探索實踐,力爭在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上取得積極進展和有價值的經驗,為推動全省的文化生態保護、建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供有益的經驗。
【第二批示範點(示範園區)名單如下】
一、示範點
1、梧村街道廈門史跡與閩南講古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廈門市思明區 人民政府梧村街道辦事處)
2、集美灌口閩南童謠童玩示範點(申報單位:廈門市灌口文化中心)
3、造水村民間陣頭遊藝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廈門市同安區汀溪鎮造水村)
4、香山 —— 呂塘村古民居與民間戲曲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廈門市翔安區 人民文化活動中心)
5、金柄村拍胸舞與民間藝術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廈門市翔安區人民文化活動中心)
6、泉州花燈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泉州市非遺保護中心)
7、泉州鬧元宵習俗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泉州市非遺保護中心)
8、江加走木偶頭雕刻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泉州市鯉城區文體局)
9、泉州(李堯寶)刻紙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泉州市鯉城區泉州(李堯寶)刻紙傳習所)
10、高甲戲(柯派)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晉江市高甲戲劇團)
11、漳州八寶印泥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漳州八寶印泥廠)
12、漳州片仔癀製作技藝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漳州片仔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13、漳窯傳統製作技藝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漳州市民間古瓷工藝研究所)
14、福建潮劇 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漳州市雲霄縣 潮劇團)
15、剪瓷雕工藝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漳州市詔安縣沈氏家族藝圃)
16、閩台茶文化保護示範點(申報單位:漳州天福茶業有限公司)
二、示範園區
1、觀音山——五緣灣閩南文化傳承示範園區(申報單位: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2、清源山及其周邊閩南文化生態保護示範區(申報單位:泉州市非遺保護中心、豐澤區文體局)
3、惠安縣惠東文化生態保護示範區(申報單位:惠安縣文體局)
4、漳州歷史街區保護示範園區(申報單位:漳州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