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紹楷

閔紹楷

閔紹楷,水稻遺傳育種學家。選育出二九青等早秈矮稈高產良種,實現早、中、晚熟品種配套,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推廣;在水稻重要性狀遺傳分析和有利基因定位研究方面取得進展;主持制訂優質米標準推動品質育種工作;組織全國水稻育種攻關與南方稻區良種區域試驗卓有成效,為發展水稻生產作出了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閔紹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省吳興縣(現湖州市)南潯鎮
  • 出生日期:1931年12月10日
  • 職業:水稻遺傳育種學家
  • 畢業院校:浙江農業大學
  • 代表作品:《早秈經濟性狀遺傳與高產育種》
個人簡歷,生平介紹,主要論著,技術成就,主要貢獻,

個人簡歷

1931年12月10日 生於浙江省吳興縣(現湖州市)南潯鎮。
閔紹楷
1949年9月-1953年8月 在浙江農學院農學系學習,畢業。
1953年8月-1960年3月 在浙江農學院(浙江農業大學)農學系任助教。
1960年4月-1979年3月 在浙江農業科學院任作物所稻麥育種室、水稻遺傳育種研究室主任,水稻所副所長,助理研究員。
1979年3月-1983年1月 在浙江農業科學院任副院長兼水稻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1983年1月-1993年6月 任中國水稻研究所副所長,學術委員會主任,黨委副書記,研究員,1990年起任博士生導師
1993年6月至今 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委員會主任。

生平介紹

閔紹楷,1931年12月10日生於浙江省吳興縣(今湖州市)南潯鎮。從小就喜歡田野風光和綠色植被。1949年,他考入浙江大學農學院農藝系(1952年院系調整後改為浙江農學院農學系),1953年本科畢業後留校任助教。1960年從浙江農業大學調到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任稻麥遺傳育種研究室負責人,1964年任該所水稻育種研究室主任。1978年4月任該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長,1979年越級晉升為研究員。1979年3月任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兼水稻研究所所長。1983年1月起任中國水稻研究所副所長,分管科技和國際合作。1990年被批准為作物遺傳育種博士生導師。1993年6月至今,為中國水稻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委員會主任。
閔紹楷曾於1978年底至1979年6月由原農牧漁業部(現農業部)派遣去國際水稻研究所主修遺傳評價與利用課程,考察該所的多學科協作育種項目;1984年又受UNDP項目資助,再次去該所4個月研修國際科技合作管理。從60年代以來,閔紹楷除致力於早秈矮稈高產品種的選育外,還主持和參與了有關水稻種質資源、遺傳、光敏核不育光溫生態反應等研究。先後出版水稻專著5部,發表論文50餘篇、譯文20餘篇。早在1972年,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與四川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共同發起組織南方稻區水稻品種區域試驗與水稻育種協作研究,閔紹楷便是主持人之一。1983年國家開展重點科技攻關以來,從“六五”、“七五”至“八五”期間他一直是水稻新品種選育技術課題主持人,同時兼任水稻高產、優質、多抗新品種選育專題主持人,為組織全國多學科協作的水稻育種攻關做出了貢獻。閔紹楷於1984年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此外,還擔任過農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國際水稻遺傳學協會理事、浙江省作物學會副理事長、浙江省遺傳學會副理事長。閔紹楷於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至1993年曾任中共中國水稻研究所委員會副書記。
閔紹楷閔紹楷
閔紹楷

主要論著

1 申岳正,閔紹楷,熊振民,羅玉坤.稻米直鏈澱粉含量的遺傳及測定方法改進.中國農業科學,1990,23(1):60~68
2 閔紹楷,吳夢嵐,呂子同,蔡國海.早秈經濟性狀遺傳與高產育種.中國農業科學,1981,4(2):31~37
3 閔紹楷,熊振民.水稻遺傳與品種改良.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
4 熊振民,閔紹楷,申宗坦等.新育成秈稻品種的產量性狀分析和展望.中國農業科學,1986,12(6):17~237
5 李西明,閔紹楷,熊振民等.水稻品種對白背飛虱的抗源篩選及其抗性遺傳分析.遺傳學報,1987,4(6):413~418

技術成就

中國於50年代後期在國際上首先開展水稻矮化育種,當時曾從廣東引入“矮腳南特”品種到長江流域中下游各省作早稻種植。該品種雖然可提高產量,但生育期偏遲,當時浙江等省正在大力推廣“大小麥(油菜)—連作稻”的新三熟制,複種指數高,生產季節緊,前後作矛盾突出,迫切需要比矮腳南特早熟的早秈矮稈高產良種。剛剛調入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從事水稻育種的閔紹楷及時抓住生產上這個主要矛盾,調整了原有的早粳育種計畫,把選育早、中、遲熟配套而且能抗稻瘟病的早秈矮稈高產良種列為首要目標;同時,為了解決雙親親緣較近雜交後代變異幅度小的問題,他在親本選配上,除了開展早、中秈雜交外,還利用廣東、福建晚秈品種作為親本,進行早晚稻雜交與地理遠緣雜交,以擴大遺傳變異。在育種方法上,改變過去以純系選育為主為以雜交育種為主,而且在選好親本的前提下,採取擴大F2群體和“先選系、後選株”的方法,並適當提高中選率,以挖掘優良組合的潛力。在抗病性鑑定上,改變當時只對定型株系進行鑑定的做法,而提早在關鍵世代進行人工誘發鑑定,大量淘汰感病後代。同時,早在1962年起就將杭州早季選育與海南冬季選育結合起來,其後又結合閩南秋季選育而形成“一年三代”育種程式,並探索其中的選擇規律。閔紹楷與他的同事們終於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先後育成了早熟早秈“二九青”、中熟早秈“圭陸矮”、“中稈旱”、遲熟早秈“青稈黃”等系列配套早秈矮稈高產抗病良種,很快在浙江與長江中下游地區推廣,生產套用高峰期間的累計種植面積在1.5億畝以上。早秈二九青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圭陸矮、中稈早分獲1977年、1978年浙江省科技成果獎,青稈黃獲1979年浙江省科技大會獎。

主要貢獻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優質米的要求愈來愈迫切。閔紹楷在70年代末,開始向國內介紹世界各國開展水稻品質育種的研究動態,引進國際水稻研究所的米質鑑定技術,先在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水稻所建立了國內第一個小型稻米品質實驗室,其後又參與中國水稻研究所穀物化學系的籌建,建成了儀器設備先進而完備的米質分析實驗室。1984年,閔紹楷主持了原農牧漁業部下達的制訂“優質食用稻米標準”的研究任務。經三年研究,對國內大面積種植水稻品種(組合)、國內優質米與港澳市售優質米共1000餘份米樣進行分析,參照國外先進標準與檢測技術,加以消化吸收,在全國徵求650多人次意見,八易其稿,制訂出中國第一部食用優質稻米標準。該標準經專家論證後於1986年被頒布為部標準。這個標準採用理化性狀定性、定量分析與人們食味品嘗相結合的方法,能更科學地對稻米品質進行全面評定。此標準既可審定水稻品種稻米品質,又可測定商品大米米質,還可作為水稻育種米質篩選依據;它吸收了國內外先進標準與米質分析技術,既適應國內市場需要,又與國際市場接軌。以這個標準作為依據,農業部先後三次評選出140個全國優質米和許多省、市評選省級優質米。這項標準的制訂與實施,大大推動了水稻品質育種的進展。“七五”、“八五”期間,對全國1231份新育成品種(系)、組合米質理化分析結果表明,各項指標普遍改善,大多數樣本的主要米質指標達到部頒優質米二級標準,部分樣本已達到優質米一級標準。此標準制訂與套用獲農業部1994年科技進步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