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子騫(春秋末魯國人)

閔子騫(春秋末魯國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閔子騫(前536年一前487年),名損,字子騫,孔丘弟子,春秋時魯國人,閔子騫墓在歷城區洪樓南路旁,百花公園西門北側。

閔子騫年幼喪母,遭後母虐待,後母用蘆花為閔損做襖,親生之子用棉絮。父知曉後,欲休後母,子騫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於是就此作罷止。後母也很受感動,從此待三子如一。唐開元八年(720年)詔為“十哲”之一,配享於孔廟。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為“費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追封為“郎琊公”。南宋鹹淳三年(1267年),又改封為“費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為先賢閔子。

閔子騫,性孝友,在孔門中以德行和顏淵並稱,其孝名也名揚天下,後人把他列入二十四孝之中。孔子曾讚揚說“孝哉,閔子騫;人不聞於其父母昆季之言。”

基本介紹

  • :子騫
  • 所處時代:春秋
  • 出生地:魯國
  • 出生日期:公元前 536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 487年
  • 本名:閔子騫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在孔門弟子中,以德行與顏回並稱,而其孝悌之德尤為世人所稱頌。《論語·先進》讚揚說:“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據傳他幼年喪母,後母偏愛她親生的兩個兒子,而虐待閔子騫。父親知道後,要把後母趕走,閔子騫卻為後母說情,說:“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太平御覽》卷三十四)其父善其言,乃止。子騫一直對父母盡孝順之道,對昆弟盡友愛之情。後母被感悟,待子如一。他物質欲望寡少,仕途觀念淡薄。《論語·雍也》載,當季氏請他當“費宰”時,他斷然謝絕。《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也說他是“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祿”。唐開元八年(720)詔為“十哲”之一,配享於孔廟。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為“費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追封為“瑯琊公”。南宋鹹淳三年(1267),又改封為“費公”。明嘉靖九年(1530),改稱為先賢閔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