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日

閏日

閏日 (rùn rì) :地球圍繞太陽運轉一周的時間間隔約為365.2422天,而國際通用的日曆上每年只有365天,也就是說,每隔4年日曆上就要多出將近一天的時間。為了解決這個餘數,年數不為100的倍數且能被4整除和年數為100的倍數且能被400整除的就額外增加一天,這一天為閏日——即2月29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閏日
  • 英文名:Intercalary Day
  • 別稱:置閏
  • 節日時間:2月29日
  • 流行地區:世界通用
  • 節日起源格里高利曆
  • 節日活動:女生表白日
  • 節日意義:為了解決每隔4年日曆上多出將近一天的時間
  • 設定地點:羅馬
  • 設立機構:格里高利十三世
  • 設定時間:1582年
簡介,制定,相關擴展,

簡介

格里高利曆是公曆的標準名稱,是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曆法。它先由阿洛伊修斯·里利烏斯(Aloysius Lilius)與克拉烏(Christophorus Clavius)等學者在儒略曆的基礎上加以改革,後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於1582年頒布。而公元即“公曆紀元”,又稱“西元”。
1949年9月27日,經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國際社會多數國家通用的西曆和西元作為曆法和紀年
公曆的平年只有365日,與回歸年比較,每年相差5 時48 分46 秒,通常公元年份可以被4整除的是閏年,但實際天體運行4年一閏並不完全精確,故又定義年份為100的倍數的,必須被400整除才為閏年。例如2000年是閏年,而1900年則不是閏年。

制定

在1582年10月4日這一天之前,羅馬使用的都是儒略曆
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設立了改革曆法的專門委員會,比較了各種方案後, 決定採用義大利阿洛伊修斯·里利烏斯(Aloysius Lilius)的方案,在400年中去掉儒略曆多出的三個閏年。
1582年3月1日,格里高利頒發了改曆命令,內容是:
一、1582年10月4日後的一天是10月15日,而不是10月5日,但星期序號仍然連續計算:10月4日是星期四,第二天10月15日是星期五。這樣,就把從公元325年以來積累的老賬一筆勾銷了。
二、為避免以後再發生春分飄離的現象,改閏年方法為: 凡公元年數能被4整除的是閏年,但當公元年數後邊是帶兩個“0”的“世紀年”時,必須能被400整除的年才是閏年。

相關擴展

閏日為什麼是二月,而不是別的月份。
首先,對於不想看長篇大論的就一句話簡單但並不太精確地總結一下好了:公曆的閏日放在二月是因為古羅馬曆法中二月是一年的最後一個月。
由於史料殘缺,學術界對於公元前羅馬曆法的許多細節仍沒有定論(甚至公元後 4 年是否為閏年仍存有爭議),所以下面的敘述主要也就是基於人們對古羅馬曆法很有限的了解,一些細節問題上可能會和史實有些出入。
最初的古羅馬曆法是一種源於古希臘的陰曆,每月為 29 或 30 天,合朔望月的約 29.5 天。而羅馬於公元前 753 年建城後採用的羅慕路斯歷則開始引入了陽曆。羅慕路斯歷分為十個月,以春分所在的 Martius 為第一個月、December 為第十個月,每月為 30 或 31 天。這樣算下來每年只有 304 天,與回歸年相差達 61.25 天之多。根據後來的羅馬學者馬克羅比烏斯(Macrobius)的說法,這些剩下的日子每年仍就會過,只是沒有名字,不分給任何月份罷了。
到公元前 713 年第二任國王努馬(Numa)在位的時候,對曆法進行改革,把原先 30 天的月份改為 29 天(這是因為羅馬人認為奇數吉利,偶數不吉利),再把每年年末剩下的日子改編為 Ianuarius和 Februarius 兩個月,一個 29 天、一個 28 天,每年 355 天。努馬的曆法是一種陰陽合曆,355 天大體吻合 12 個朔望月的約 354.37 天。之所以取 355 天而不是 354 天或許是觀測上的誤差,不過也很可能是因為 355 更合羅馬人對奇數的好感。至於 Ianuarius 和 Februarius 兩個月安置的具體位置還是個有爭議的話題,不過基本都認為 Februarius 最初是一年的最後一個月。因為 355 是奇數,因而 12 個月中一定會有一個月是偶數天,把最後一個月取為偶數天也是挺合理的了。另外雖然 2 月是偶數天吧,但羅馬人還把這個月分為了兩部分,一部分為 23 天,一部分為 5 天,都是奇數……
根據生活在公元前後的羅馬作家奧維德(Ovid)的記載,努馬的曆法是把 Ianuarius 放在 Martius 之前作為一年的開頭,Februarius 放在 December 之後作為一年的結尾。同時 2 月 23 日那天(也就是上面說的把二月區分為兩部分的那一天)是「界神節」(Terminalia),被看作是一年的最後一天(所以是「界神」嘛,舊年和新年的分界)。這一天人們會供奉羅馬的守界神特耳米努斯(Terminus)。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理每年 355 天與回歸年的 365 年之間十天的差距。努馬歷的處理方法是再引入一個閏月(Mercedonius),放在二月的兩部分之間,並把二月最後的那五天也算作 Mercedonius 的一部分。閏月加在 2 月 23 日或 24 日之後,有 22 天,加上那最後五天則一共是 27 天。這樣閏年一共有 377 或 378 天。大概兩年一閏,不過具體置閏是由大祭司(Pontifex Maximus)來決定的。
到這為止基本已經能看出為何後來的閏日被放在二月了,接下來我們就繼續來說說這個閏月最後是如何變成閏日的。努馬歷的置閏法施行了數百年之久充滿了混亂,因為置閏與否全聽大祭司的一句話,有時候置閏就會很沒有道理,有時還會變成政治紛爭的籌碼。這些混亂總算因為公元前 45 年儒略曆的正式施行而終結。
愷撒大帝的儒略曆廢除了閏月 Mercedonius,取而代之的是每四年在二月的 28 天基礎上增加一個閏日。同時儒略曆其他月份的天數也已經與現行的公曆相同了,那個奧古斯都後來再把二月減掉一天的說法完全是後人的臆測而已。另外確切的說,閏年時雖然多了一天,但其實當時的紀日並沒有變化,只不過把 2 月 24 日那天(與努馬曆法閏月開始的日子是同一天)算了兩遍(相當於這天有 48 小時),被稱為 bis sextum。
順便值得一說的是,儒略曆頒行後雖然施行了千餘年,但早期閏年計算上出了個大漏子。儒略曆的主要設計者希臘天文學家索西琴尼(Sosigenes)當年制定的規則是「四年一閏」(quarto quoque anno),但古羅馬人計數是 inclusive 的,羅馬祭司把這規則錯誤地理解為了三年一閏,導致幾十年間閏年錯置,直到公元前 8 年奧古斯都改革曆法時才更正。
至於閏日從 2 月 24 日變為 2 月 29 日,則是要到中世紀時儒略曆的紀日法變更為 1、2、3…的順次記數之後了(即是原先紀日法的一例)。而儒略曆的這一傳統最終由 1582 年教皇頒行的格里曆所繼承,成為現行的公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