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直到今天為止,如果大家想要了解中國建築,中國建築史,很有可能你還是會看到,梁思成跟林徽因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之前所留下的那批作品,他們依然是今天市面上最常見,也最容易被大家接受,也是最重要的我們認識中國建築史的一個途徑。那么關於那一批書寫他們的意義跟歷史定位,我們在上個星期大家談,今天我所講的這本《梁思成與他的時代》的時候已經說過了,我們今天繼續來看一看,朱濤告訴我們的下半部的故事。
基本介紹
- 書名:開卷八分鐘:《梁思成與他的時代》(三)
- 作者:朱濤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作品內容,作者簡介,目錄,
作品內容
什麼故事呢?就是五十年代之後,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後,身為那么重要的一個建築史學家,一個建築家,梁思成他又寫了些什麼呢?為什麼五十年代之後,他就好像不寫東西了呢,又或者寫了些東西今天我們看不到,或者不太注意呢。
原因是這樣的,是因為他寫的東西嚴格來說,不能夠叫做論文,不能夠在叫做學術研究,而是一篇又一篇的檢查。但是這些檢查千萬不要小看它們,它們其實在建築上也非常重要。怎么講呢?我們來看看朱濤在這本書裡面,他有這么一句話,他說如果說1920年代,在歐洲崛起的現代主義建築運動,是靠一系列宣言推動的,那么1950年代的新中國建築運動,可以說靠一篇篇檢查展開的。如果說現代主義宣言的能量是外貌型的,肯定性的,先鋒派發自內心向外界發布堅定明確的主張,企圖影響和改造外部世界,那么新中國建築師的檢查則是內貌型,否定性的,迫於外界政治壓力建築師們,紛紛在自己的思想和靈魂深處的施展定向爆破,自我瓦解,自我否定,懺悔清醒來要求自己進步。”
而在這些進步文章裡面,梁思成的這篇檢討尤其重要,可以說在當年的一群建築師,建築界的人物裡面,他這篇是相當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叫做什麼呢?《我為誰服務了二十餘年》。那么在這裡面,他詳細的展開了自我的檢討跟批判,也談到了他爸爸梁啓超的對他的影響,到美國留學之後的影響,但是他始終的不願意批判他爸爸,所以輕輕帶過,主要就講自己如何變得親美。那么後面他有這么一段話,這裡面他說到,“我以自立數年的中國建築研究和保護文物的主張,願同我的實際建築設計背道而馳,完成分割為兩件互不相干的事。起初,我還打算將所學同中國建築結合,希望能夠吸收新的工程科學,使它為中國式建築服務,並且做過一些嘗試。但是不久,我兩隻腳都陷下去了,我就隨著當時的風氣,無眠(音)的正在萌芽中的,很有可能發展的,以現代工程建築起來的中國式建築為模仿古典為落伍。”
這話怎么理解呢?是這樣的,我們知道梁思成其實一輩子都是一個追究進步,追究先鋒的人,他早年在美國學的那一套,所謂的布扎體系,那套體系就是相信世界各地的建築文化,儘管千奇百怪,但是其實背後有某些共同的結構原理,是能夠把它們串起來的,是有普適的,那么因此在這套體系之下,就像梁啓超他自己示範的所謂的翻譯建築那樣的一個做法。
佛羅倫下的百花大教堂的這個圓拱頂,跟我們中國天台的這樣一個尖頂,其實完全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理解,同樣的方式來構圖。也就是說,世界上的建築,我們不要看表面的差別,其實裡頭是以結構是可以相通的。那么如果按照這樣的想法的話呢,那么我們今天的中國,就算蓋起了鋼筋水泥土、混泥土的大樓,但是它依然可以有一個中國式的樣貌在外面,而這箇中國式的樣貌就是一種純粹的表面的風格。
但是後來梁啓超他追求的是什麼呢?卻是一套,當時在全世界都開始流行有真正的現代主義的建築,也就今天我們熟悉的這種比較幾何造型的,更加講求從結構功能來發展出去,形式為它服務,去掉所有多餘裝飾這樣的一種想法和建築。但是很不幸的,這時候蘇聯專家進來了,在那個年代中國所有事情都是蘇聯人說了算,都跟著蘇聯走,於是這時候梁啓超做完這些檢討,他就要被迫改變自己。怎么改變呢?就是放棄掉自己曾經追求,已經實踐當中的現代主義的建築,轉而回到布扎體系。
因為據說建築要有民族形式,那什麼叫民族形式呢?最簡單的就是在北京人都很熟悉的所謂的大屋頂,這好像就是中國的了。那么這就是所謂的追求民族形式,但是這樣的一個所謂的一邊倒的民族形式的追求,在後來又出現了另一個反覆,這個反覆是什麼呢?很奇怪,就是因為我們知道赫魯雪夫起來了,史達林死了,他批判史達林。在那個批判裡面,蘇聯同時把所有的過去的建築和思潮也都推翻了,赫魯雪夫諷刺建築師只熱衷於美麗的輪廓線,可人民並不欣賞這些,他們需要的是房子,他們不在需要史達林式的那種誇張的,有裝飾的,有古典色彩,所謂有民族形式的建築,而是要簡簡單單的,是夠用就好的,是簡潔的。
其實這種建築反而更接近,以前梁思成信仰過的現代主義建築。好,這時一打蘇修,我們中國也跟著打蘇修,打擊赫魯雪夫這一派,那么這時候又怎么辦呢?這是一開始還沒有真的要打蘇修的時候呢,當時我們這邊跟緊蘇聯,所以也開始在否定過去梁思成追隨蘇聯走的民族形式的道路,說它那只是復古主義,說它那是浪費民脂民膏,那么所以呢,到了我們在後來看到,它們是不斷在變動,當後來赫魯雪夫否定完史達林,但是又被我們否定之後,我們在建築文化上的看法,又在繞一圈回去,大家數數看,這是繞了多少圈。
也就是說梁思成,他的整個後半部的,這整個建築思想歷程裡面,就是要不斷的在否定自己,不斷的在改變自己。那么同時呢,由於在鬥爭之中呢,他也要被迫寫很多文章,比如說講反右運動起來了,他還寫了一篇文章,被認為是知識分子之中第一篇反右宣言,他也寫文章點名批評錢偉長(音),問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科學家。但是即便如此,這么緊跟著政治運動的風向走,到後來他還是被人揪出來,說他表面上要反右,其實只是埋伏了更深的的黑手而已,那么所以,這樣子一個無論怎么轉都轉不去,一輩子追求先進的梁思成,在後來就是一次又一次發現自己落伍了,落後了,落後於時代跟人民了。
作者簡介
朱濤,香港大學建築系任助理教授,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建築歷史與理論哲學博士候選人。他於1990年獲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建築學工學學士,2001年獲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學碩士,2007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建築歷史與理論哲學碩士。在進行建築實踐的同時,他還通過寫作廣泛探討當代中國建築和城市問題。
2010年,由《南方都市報》及八家中國建築媒體聯合主辦的“中國建築傳媒獎”評選活動,將首次設立的“建築評論獎”授予朱濤,表彰他過去十年的寫作,以及在建築的專業解讀、空間的社會關懷和歷史性反思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他最近的作品包括,與十九位國際建築學者聯手寫作的首部世界當代建築通史《當代建築:一部批判的歷史1960-2010》(A Critical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1960–2010),將於2014年3月由倫敦Ashgate出版。
目錄
前 言
第一篇 中國建築:史學的構築
第一章 上窮碧落下黃泉:是找東西,還是填充體系
第二章 強梁無畏
第一篇總結 梁的史學
第二篇 新中國建築運動與梁思成的思想改造
第三章 我為誰服務了二十餘年
第四章 民族的形式 社會主義的內容
第五章 大屋頂檢討
第六章 從爭鳴到反右
第三篇 梁思成的城市規劃思想
第七章 想像城市與制度
第八章 “梁陳方案”:兩部國都史的總結與終結
第二、三篇總結 十年,今天
注釋
附錄 內容提要
致謝
第一篇 中國建築:史學的構築
第一章 上窮碧落下黃泉:是找東西,還是填充體系
第二章 強梁無畏
第一篇總結 梁的史學
第二篇 新中國建築運動與梁思成的思想改造
第三章 我為誰服務了二十餘年
第四章 民族的形式 社會主義的內容
第五章 大屋頂檢討
第六章 從爭鳴到反右
第三篇 梁思成的城市規劃思想
第七章 想像城市與制度
第八章 “梁陳方案”:兩部國都史的總結與終結
第二、三篇總結 十年,今天
注釋
附錄 內容提要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