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靜脈高壓性腸病

門靜脈高壓性腸病是指在門靜脈高壓基礎上發生的非炎症性腸病。表現為腸黏膜血管擴張、瘀血、血流量增加、動靜脈短路及毛細血管內皮和腸黏膜上皮超微結構病理改變。腸道各部位均可發病,以結直腸靜脈曲張發生率最高,是門靜脈高壓患者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消化內科
  • 常見病因:門靜脈壓力增高所導致
  • 常見症狀:消化吸收不良、感染、下消化道出血和蛋白丟失性腸病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

病因

門靜脈高壓性腸病是由於門靜脈壓力增高所導致的腸道病變。其發病機制為門靜脈壓升高后血流動力學變化,黏膜下血管擴張,動靜脈交通,靜脈和毛細血管曲張,靜脈瘀血,黏膜下血流增加。

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除門靜脈高壓及引起門靜脈高壓的相應原發性疾病症狀外,主要是消化吸收不良、感染、下消化道出血和蛋白丟失性腸病。

檢查

1.便常規檢查
部分患者可有大便隱血陽性。
2.結腸鏡檢查
結腸鏡檢查可表現為以下幾點。
(1)腸血管擴張:是本病的特徵性改變,腸黏膜血管呈線圈狀、蜘蛛樣、扁平或隆起的紅色小片病變。黏膜活檢可見毛細血管擴張、黏膜萎縮。
(2)靜脈曲張:表現為腸黏膜血管迂曲、顯著增粗,嚴重者可擴張呈囊狀。
(3)其他:腸黏膜血管還可呈前端球形、蛇行迂曲、弧形等不規則形態,可有瀰漫性或孤立性紅點或紅斑等黏膜下出血改變,伴黏膜水腫。有門靜脈高壓及引起門靜脈高壓的相應原發性疾病。

診斷

1.患者有門靜脈高壓病史。
2.結腸鏡檢查是診斷本病的主要方法,內鏡下可表現為腸黏膜紅點、紅斑、毛細血管擴張、血管扭曲擴張、蜘蛛痣。

鑑別診斷

應與以下疾病相鑑別。
1.孤立性小血管擴張
多見於高齡患者,病變多局限於右側結腸,病灶數量少。
2.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
好發於空腸,也有結腸發病者。
3.過敏性紫癜
多見於青年人,有時可見類似血管擴張樣病變。
4.血管發育不良
見於主動脈狹窄者,病變多局限於右側結腸。

治療

1.一般治療
應給予患者充足的營養,飲食宜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及少渣、少纖維素,戒酒。
2.藥物治療
降低門靜脈壓力藥物可預防出血。
3.內鏡治療
結直腸靜脈曲張出血可行硬化劑或結紮止血治療,不出血可用熱探頭凝固、雷射及氬離子凝固術治療。
4.病因治療
積極有效治療門靜脈高壓,避免出現門靜脈高壓性腸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