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巴族食俗

門巴族食俗

在喜馬拉雅山南坡的東端是珞渝地區,西毗門隅,在這廣闊的地域居住著數萬門巴族人。 珞渝地區溝深谷狹,雨量充沛,氣候炎熱,刀耕火種耕地適宜種植玉米,因此,門巴人烹飪簡單,湯菜是主菜,湯湯水水,和單調的米飯相配,食用方便可口,頗受人們青睞。玉米和雞爪谷成了墨脫門巴族的主食。

基本簡介,飲食習俗,飲食特點,

基本簡介

世界之顛的喜馬拉雅山脈,曾被稱為世界第三極。整個山系山勢高峻,群峰林立,綿延2400多公里,橫亘在西藏的南緣,成為雪域高原的天門巴族然屏障。在喜馬拉雅山南坡的東端是珞渝地區,西毗門隅,在這廣闊的地域居住著數萬門巴族人。
門巴族門巴族

飲食習俗

珞渝地區溝深谷狹,雨量充沛,氣候炎熱,刀耕火種耕地適宜種植玉米,因此,玉米和雞爪谷成了墨脫門巴族的主食。玉米一般和大米滲和煮成混合飯,玉米細粉煮成麵團。玉米也是釀製白酒的主要原料,另加部分玉米渣和雞爪谷。
雞爪谷是熱帶作物,我國海南省有種植,大小顏色和油菜籽相似,它是釀造"邦強"(甜酒)的主要原料,人們也喜歡吃雞爪谷粉煮成的麵團。水田多的地方,以吃大米飯為多。西部門巴多以蕎麥餅和青稞為當家糧食。常見的蔬菜有木耳、香菇、竹筍、茄類、瓜類、辣椒、豆類、蘿蔔類。灶具主要是皂石鍋、鐵鍋等,人們喜歡用石鍋煮飯煮菜,石鍋傳熱和散熱慢,燉出的飯菜鮮美可口,這是金屬鍋所不能媲美的。
門隅地區的門巴族食蕎麥餅,餅是用一塊圓形薄石板,放在火塘三角架上,然後把蕎麥粉調成糊狀,攤在石板上翻烙烤成。吃的方法是在烤好的麥餅上抹上奶渣、鹽、辣椒糊、趁熱卷著吃。
由於宗教觀念不同,飲食禁忌各異。西部門巴不殺牛,不食耕牛和奶牛,不養豬,不食豬肉,養雞但不殺雞,不吃雞,老年人連雞蛋也不吃,不打獵,許多人不食獸肉。墨脫門巴則相反,養牛、養豬又養雞,吃牛肉、豬肉和雞肉,個個都是好獵手,人人吃獸肉、魚肉和鼠肉。
門巴族別具特色的醬菜。豆醬,是門巴族飲食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調料。醬是煮熟的黃豆加工、發酵而成。待豆子冷卻到不燙手時,約攝氏25度左右,將食鹽、辣椒粉、胡椒粉、蒜泥,茴香等調味品均勻拌和,然後裝入直徑30厘米、長50厘米左右的竹桶里,頂部塞一把蕉葉,糊泥封頂,置於灶台的後部,保持一定溫度,一般一個月即可食用,但置放時間越久,色澤鮮艷,略呈紫黑色,超過一年的變成了黑色。
此醬味道辛辣,口感濃香,細細品味,不鹹不淡,香辣適口,特別能增強食慾,辣味中透出濃郁的清香,青辣椒沾之,清香可口,別具一番味道,真是越吃越想吃,能多吃一碗飯。家家戶戶都備有幾桶豆醬備用。

飲食特點

門巴人烹飪簡單,湯菜是主菜,湯湯水水,和單調的米飯相配,食用方便可口,頗受人們青睞。湯菜中的主要佐料是豆醬,一般五口之家的半鍋湯菜中要投放80克左右的豆醬。經過發酵的豆醬成了醬泥,投入鍋中後自行分解。毫不誇張地說,門巴族烹飪技術中,遠遠不能離開豆醬的。酥油茶每天必備,夏天還飲一種自製的優酪乳。男女老少普遍嗜好飲酒。自製的青稞、大米酒多裝入大葫蘆、大竹筒里,客人將至,男的做菜陪客,女的敬客,客人喝一口,女主人便在一旁隨時添加,客人醉,被視為看得起主人,主人才高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