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鰭眶燈魚,Diaphus aliciae (Fowler, 1934),又稱鰭頭光魚,系燈籠魚科眶燈魚屬的一種海洋暖水性小型發光魚類。體延長,側扁。眼大口大。分布於日本,西太平洋,印度洋,中國南海、東海的熱帶海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長鰭眶燈魚
- 拉丁學名:Diaphus aliciae (Fowler, 1934)
- 別稱:鰭頭光魚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燈籠魚目
- 科:燈籠魚科
- 屬:眶燈魚屬
- 種:長鰭眶燈魚
- 分布區域:印度洋,中國南海
形態特徵,發光器,分布地帶,
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眼大口大。體長35mm,為體高3.8-4.1;為頭長3.0-3.3倍。無尾柄發光腺。
頭
頭中等大。吻短,前端圓鈍。眼大,側上位。口大。口裂稍傾斜。上頜骨狹長,末端伸達前鰓蓋骨的前下方。鰓蓋後緣背部較圓。鰓孔寬大。
鰭
發光器
無尾柄發光腺。有眼下發光器(SO)。鼻部腹側發光器(Vn)小,其長與眼下發光器之間距離的一半。眼下發光器非常小,位於眼窩中線的下方。體發光器小。胸部發光器(PO)5個;腹部發光器(VO)5個;肛門上發光器(SAO)3個,第1肛門上發光器和第2肛門上發光器中心的直線在第2肛門上發光器的上方通過;胸鰭上發光器(PLO)有發光鱗,鱗的大小,則表示成熟雄體比雌體的大;臀鰭發光器(AO)9-10個。
分布地帶
分布於日本,西太平洋,印度洋,中國南海、東海的熱帶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