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游主要水患區環境地質調查評價

《長江中游主要水患區環境地質調查評價》是由湖北省地質調查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湖南省地質調查院、江西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安徽省地質調查院擔任主要完成單位,劉廣潤、殷鴻福、陳國金、程伯禹、李長安、梁杏、張人權、皮建高、魏源、楊則東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江中游主要水患區環境地質調查評價
  • 主要完成單位:湖北省地質調查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湖南省地質調查院,江西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安徽省地質調查院
  • 主要完成人:劉廣潤,殷鴻福,陳國金,程伯禹,李長安,梁杏,張人權,皮建高,魏源,楊則東
  • 等級:二等
  • 獲獎序號:20070011
  • 獲獎證書編號:KJ2007-2-3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長江中游幹流沿岸及江漢湖群、洞庭湖、鄱陽湖、巢湖地區,是長江流域水患災害最為嚴重的地區,其形成與地質環境和地質作用有密切關係,但過去對這方面還缺少全面研究,開展該地區環境地質調查評價,避免發生區域性重大地質環境災害是環境災害地質科學研究的一項重大課題。 主要科技內容有:長江中游主要水患區洪災形成的地質環境研究、四種地質作用(構造沉降、泥砂淤積、管涌崩岸、人類工程活動)及其對水患形成的影響控制研究、重點地段河道地貌演化規律及其對水患形成的影響研究、荊江水患險情成因及洞庭湖調蓄洪功能減弱的影響因素分析、現有防洪治水對策地學評價、防洪治水思路與對策的地學研究、環境地質空間資料庫系統建設等。 技術經濟指標:本項研究成果闡明了洪災形成的地質環境,論證了四種地質作用及其對水患形成的影響和控制,提出了符合地學規律的防洪治水思路與對策,以文伏波院士、張勇傳院士為正、副主任的評審委員會專家評定報告質量等級為優秀(93分)。經國內外查新表明,長江中游洪災地學研究在國內外尚屬首次,是一項開創性工作。本項成果是一套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的科學技術創新體系,為長江中游防洪治水和綜合整治提供了地質依據,具有重大經濟社會環境效益。 該項目對促進社會、行業科技進步作用方面,我國著名的水利專家長江委的文伏波院士對這種地學與水利學學科交叉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對學科交叉發展有重大作用;以本項目為支撐完成的“區域環境地質調查技術要求”、“數字環境地質空間資料庫建設工作指南”對推動區域環境地質調查有重大作用;通過開展國際國內學術交流,對推動長江科學技術進步有重大作用。本項目屬於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和戰略性地質工作,其成果是為國民經濟規劃、國土整治、國土資源合理利用與管理和環境保護服務,已提供給規劃、水利、國土、城建、交通、環保等部門使用,取得重大經濟社會環境效益,預期套用前景廣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