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游荊江及江漢平原水患區環境地質調查評價

《長江中游荊江及江漢平原水患區環境地質調查評價》是由湖北省地質調查院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陳國金、趙德君、孫錫年、楊世松、王小平、李智民、周天慧、朱乾章、孫瓊毅、湯立煌、劉向東、孫劍、譚忠心、劉波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江中游荊江及江漢平原水患區環境地質調查評價
  • 成果登記號:20060104
  • 第一完成單位:湖北省地質調查院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060104
項目名稱
長江中游荊江及江漢平原水患區環境地質調查評價
第一完成單位
湖北省地質調查院
主要完成人
陳國金、趙德君、孫錫年、楊世松、王小平、李智民、周天慧、朱乾章、孫瓊毅、湯立煌、劉向東、孫劍、譚忠心、劉波
研究起始日期
2000-05-01
研究終止日期
2004-05-01
主題詞
荊江洪水;地質作用;防洪對策
任務來源
部門計畫;

成果摘要

(1)運用多種現代測試技術方法,通過層序及年代地層、磁性及生物地層,以及氣候及環境綜合分析,並與鄰區進行地層對比,首次建立了一套可對比的江漢平原第四紀地層序列。(2)運用系統綜合研究方法,對江漢平原構造沉降作用取得了比較可信的定量評價成果,並深入論證了構造沉降對洪災形成的作用。結合人類工程作用、泥砂淤積作用和管涌崩岸作用在荊江及江漢平原洪澇災害形成中各自所起的作用,進行了水患區危險性分區評價。(3)採用常規的精密水準測量、現代的GPS測量等多種方法相互印證,求算了江漢--洞庭湖平原區現代構造沉降速率為每年5~10mm,為我國套用GPS技術進行區域性的高精度變形監測積累了寶貴的經驗。(4)在綜合分析荊江及江漢平原水患形成的環境地質背景與致災地質作用的基礎上,研究了江湖時序演變規律及演變關係,從時間尺度論證了洪災形成的演化趨勢,從地學角度提出了有創新意義的人地水相互協調的防洪治水對策建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