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武漢
龍王廟與上海
城隍廟、南京
夫子廟並稱"長江三大廟"。歷史上三廟並“雄”,它們以廟宇文化聞名於世,且各具特色。象徵著中華文明五千年積澱的文化、藝術和信仰,亦被文人雅士所稱頌。
上海城隍廟
隍廟簡介
上海市
城隍廟(City God Temple of Shanghai),道教廟宇,位於上海市
黃浦區方浜中路,為“
長江三大廟”之一。城隍,又稱城隍神、城隍爺。是
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
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上海城隍廟傳說系三國時吳主孫皓所建,明永樂年間,改建為城隍廟。前殿祭祀金山神漢大將軍博陸侯霍光神主,正殿供誥封四品顯佑伯城隍神明待制秦裕伯御史,後殿乃寢宮。現門前存有1535年所建的牌坊,戲台為1865年建。上海城隍廟殿堂建築屬南方大式建築,紅牆泥瓦,現在廟內主體建築由廟前廣場、大殿、元辰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組成。
上海城隍廟坐落於上海市最為繁華最負盛名的豫園旅遊景區,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風雨倉桑,朝代更迭,上海城隍廟也歷經興衰。
歷史沿革
邑廟初建
上海地區自唐代起就建有城隍廟。唐代,上海地區稱為華亭縣,在當時華亭縣的西面建有華亭縣的城隍廟。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華亭縣升為華亭府,翌年,改稱松江府。華亭縣城隍廟也隨之改稱松江府城隍廟。由於缺乏歷史資料,松江府城隍廟中供奉的城隍神是誰已經無法考證了。但是根據傳說,華亭縣城隍廟內供奉的城隍神是漢代劉邦的大將紀信。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縣建立。當時,由於上海縣城的規模並不大,因而縣內並未修建自己的城隍廟,城內居民祭拜城隍神是到城郊的淡井廟(現位於上海市永嘉路十二號)去祭拜松江府城隍神。明永樂年間,隨著上海縣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內居民人數不斷增加,出城祭拜城隍神多有不便。於是,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年),當時的上海知縣張守約將上海城內供奉金山神主博陸侯霍光的金山神祠改建為上海城隍廟,供奉上海城隍秦裕伯。
幾經滄桑
上海城隍廟在明代永樂年間初建之時,規模尚小。但是城隍神作為上海城市的保護神,與上海地區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百姓對城隍神奉祀尤謹,歷代屢有修葺和擴建。現將自永樂年間開始至一八四二年以前大體的修葺、擴建過程列表如下:
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上海知縣張守約將金山神廟改建成為上海城隍廟,上海城隍廟建立。
明天順年間(1457-1464年)上海知縣李紋重修上海城隍廟。
明萬曆十五年(1602年)城隍廟大殿前建亭,將洪武二年明太祖朱元璋冊封天下城隍神的誥文勒石,並立於亭內,稱“洪武碑亭”。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信徒共同捐助擴建城隍廟山門,完工之日,恰逢新知縣至,請其題字,馮彬題“保障海隅”,此時永嘉神童正在上海,百姓即請神童將此四字書於城隍廟山門之上。
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知縣劉一爌重建。同年火毀,知縣李繼周再建。
清順治四年(1647年)城隍廟鑄寶鼎一座立於大殿前,上刻“松江府上海縣城隍廟通天永寶彝”及八十字的短頌。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上海知縣史彩捐俸倡修,由道士楊兆麟募資興工,並於廟前建鼓亭二所。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龍虎山第五十四代天師賜“上海縣城隍顯佑伯印”。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本地鄉紳在廟東構建東園,城隍廟廟基擴大為12畝6分。
雍正十三年(1735年),住持募修城隍廟。
乾隆十三年(1748年),寢宮毀於火,知縣王侹重建。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上海百姓購得土地,構造東園,歸入城隍廟。廟基擴大為36畝8分9厘2毫。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上海城隍廟購得潘氏園林構造西園,此時上海城隍廟總面積約為四十餘畝。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道會司葛文英募建城隍廟後樓。
嘉慶三年(1798年),城隍廟大殿重修,設道會司和二十四司於兩廡。
嘉慶四年(1799年),住持莊楚珍及其徒孫曹星恆募銅鼎一座,置於城隍殿前庭。
清嘉慶19年(1814年),重建洪武碑亭。
道光十六年(1836年),城隍廟西廡毀於火災,由上海縣眾商募資重建。
屢遭破壞
自道光以後,內憂外患相乘,中國社會進入了百年的動盪時期,這時的上海城隍廟也是步履艱難,屢遭兵燹和火患。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軍攻陷吳淞,6月19日占領上海城,以上海城隍廟為駐地,占據五日,廟內被破壞一空。
鹹豐三年(1853年)小刀會首領劉麗川在上海發動起義,以城隍廟西園(豫園)作為其指揮所,共占領了十八個月,加之清軍攻破上海城以後,在上海城內展開激戰,城隍廟廟宇以及西園又遭受重大損失。
鹹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進攻上海城,清政府“借師助剿”,進入上海城的外國軍隊駐紮在城隍廟的西園(豫園),將豫園內的蘭景破壞殆盡。等到英法軍隊撤出以後,城隍廟內破敗不堪。
同治四年(1865年)、七年(1868年),因上海城隍廟經過三次兵燹之後損失巨大,廟內破敗不堪,園內景致全無,決定重修。當時,上海知縣王宗濂,巡道應寶時先後倡捐修葺廟宇。經過十個月的修復,城隍廟煥然一新,恢復壯觀景致。
光緒十九年(1893年)上海知縣王承暄募捐頭門、二門、轅門大殿以及戲樓鼓樓等,城隍廟的廟宇建築更為壯觀。同時,廟宇的重建,上海城市人口的增多,使城隍廟的香客和遊人也日漸增多,商業店鋪的數量也不斷的增多,上海城隍廟地區成為當時上海城中最為繁華的地帶。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漕運頒懸“保釐蒼赤”匾額。 清宣統元年(1909年)知縣李超瓊募捐重修大殿寢宮。
民國十一年(1922年),城隍廟大火,由公款公產處負責重修。
民國十三年(1924年)7月15日,城隍廟失火,大殿全部為火所毀。二年後重建,由公利打樣公司設計,久記營造廠承包建造,從1926年4月開工,歷時20個月,於1927年11月竣工,建成全部鋼骨水泥的仿古大殿,輝煌壯麗,為上海所未曾有。
隨著上海地區人口的不斷增加,城隍廟地區商業的繁榮,一些不法商人見有利可圖,決定借重修城隍廟大殿的時機,取得對城隍廟的控制。加之自1842年以來,上海時局動盪,一場大火更是雪上加霜,廟宇難以維持。1926年2月5日,由秦硯畦、葉惠均、黃金榮等自行組成邑廟董事會管理城隍廟,撤消了原來由住持道士管理廟宇的傳統制度。1930年6月30日起,又改為由董事會僱傭道士擔任住持的方式管理城隍廟,各殿也採用“投標”的方式交各箇中標人承包經營。於是,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中,上海城隍廟在管理體制上暫時失去了道觀的特點。
1938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城隍廟作為難民區,接受無家可歸的難民入廟居住,廟內再次遭受重大破壞。待得上海局勢略微穩定以後,難民開始逐漸離開城隍廟,城隍廟方恢復部分香火。
古廟重光
新中國成立後,城隍廟各殿開始整頓,正一派道士開始管理城隍廟,恢復了道教宮觀的本來面目。
1949年,上海解放以後,除城隍廟大殿以外,各殿相繼關閉,但各殿神像依舊保留。
1956年,上海市宗教局開展城隍廟整治工作,撤消了邑廟董事會和包殿制,關閉了玉清宮,文昌殿,並且縮減廟內人員。
1965年,為了開闢商場與安仁街的道路,後殿139.8平方米的房屋為花鳥商店所使用。
1966年4月,市宗教局,邑廟區宗教科,邑廟區府辦公室宣布,停止上海城隍廟的宗教活動。“文化大革命”全面發動後,城隍廟內部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神像全部被毀。1966年8月,紅衛兵擅自將封存於兩間房間內的宗教用品擺放到麗水路停車場燒毀殆盡。上海城隍廟大殿,中殿,樓上辦公室,招待室共建築面積922.1平方米,天井,走廊陽台等294.3平方米全部由上海市百貨公司小商品批發部使用。星宿殿和十王殿作為南市區科技協會展覽大廳,不久轉為豫園商城使用。
1994年11月28日,
豫園商城與上海城隍廟修復委員會於城隍廟內舉行上海城隍廟使用權交接儀式。在此次使用權交接儀式上,歸還了部分廟產的使用權,其中包括廟大殿、元辰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和廟內天井,面積為1216.4平方米。
1995年1月26日,城隍秦裕伯塑像及城隍夫人儲氏塑像進入上海城隍廟。
1995年1月31日,上海城隍廟正式對信徒開放。重新開放的上海城隍廟包括大殿、元辰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面積為1216.4平方米。
1995年2月2日,上海市市委副書記陳良宇來到開放不久的上海城隍廟,指導工作。
1995年8月9日,上海市副市長龔學平、市統戰部副部長陶人觀、市宗教局局長何全剛來城隍廟考察指導工作。
1995年8月14日--16日,為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和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剛剛恢復開放的上海城隍廟演習了首場道教科儀活動:為期三天兩夜的“祈禱國泰民安世界和平,暨追薦抗日戰爭殉難將士和罹難人民”的齋醮大會,表達的上海的道教徒期盼世界和平,遠離戰爭的美好心愿。
1996年4月29日,鑒於上海城隍廟修復工作基本結束,決定成立以陳蓮笙道長為主任,吉宏忠道長為副主任,劉巧林道長為委員,共三人組成的城隍廟管理委員會,同時撤消城隍廟修復委員會辦公室。城隍廟管理委員會負責對城隍廟內日常事務進行管理。
2000年2月13-19日,(農曆正月初九至十四)上海城隍廟自恢復開放以來,首次舉行“拜太歲”儀式,為年值本命的信徒祈求神靈護佑。
2000年,上海城隍廟修復一期工程基本結束,並於同年11月14日舉行住持升座儀式,上海市道教協會名譽會長陳蓮笙道長成為自城隍廟恢復開放以來的第一任住持。
2001年農曆正月初四夜11時至次日凌晨2時,上海城隍廟自恢復開放以來首次舉行“迎財神”儀式。
2001年6月13日,上海市人大副主任劉倫賢帶領上海市宗教、民族、僑辦委員會的部分委員會負責人來廟視察,表示上海市各級領導對上海城隍廟開放工作十分關心,重視上海道教事業發展。
2002年3月7日,上海市副市長周禹鵬來廟視察,關心上海城隍廟的開放及建設工作。
建築分布
儀門
儀門是過去官衙的第二道正門。儀門前面有二副對聯。一副對聯的上聯是:陽世之間積善作惡皆由你;下聯是:陰曹地府古往今來放過誰。這副對聯的意思就是,在陽世,你生活中,做好事或者做壞事,都是由你自己決定的。可是人死後到了陰間,地獄的官府從古到今,從來不會放過要懲罰的壞人。另一副對聯的上聯是:世事何須多計較;下聯是:神界自有大乘除。這副對聯的意思就是,人生在世,碰到各種吃虧或沾便宜的事情,你不必多加計較。因為,神靈對於人的善良和罪惡都會加以回報或清算的。
在對聯的後面掛著一隻很大的算盤,算盤上刻著四個字“不由人算”,算盤上的算珠有上有下,象徵神界正在進行“大乘除”。算盤的旁邊立了二塊巨額。巨額上寫的是:為善者昌,為惡者亡。意思是:做好事的人,在神界計算中一定會興旺發達;做壞事的人,在神界計算中一定會衰敗滅亡。城隍廟掛大算盤是有深刻含義的。它一方面告訴信眾,做人要淡泊名利,不要自私自利,不要斤斤計較。因為,人有算計,天有算計,人算總不如天算。過分計較的結果會自食其果。另一方面又是告示天下,天算就是天道,天道自有規律,任何人只有循天道而行才有善終,逆天道而行必然自取滅亡。
大殿
大殿正門上懸“城隍廟”匾額,並配以對聯“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行些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
大殿內供奉金山神主漢代博陸侯霍光大將軍坐像,左首為文判官,右首為武判官,次為日巡與夜查,日巡、夜查以下為八皂隸。
第一對立柱懸有對聯“威靈顯赫護國安邦扶社稷,聖道高明降施甘露救生民”以讚揚城隍神的功績,上懸匾額“牧化黎民”。
第二對立柱上懸“刻薄成家難免子孫浪費,姦淫造孽焉能妻女清貞”的對聯以警示世人。城隍廟大殿在明代永樂年間已經存在,當時的上海知縣張守約將供奉金山神主霍光的金山行祠改建為上海城隍廟大殿,殿內依舊供奉金山神主霍光。
1924年為火所焚,1926年開始重建,1927年完工,大殿即是重建於1926年的城隍廟大殿,為全部鋼筋水泥結構仿古大殿。
元辰殿
元辰殿:又稱六十甲子殿。元,為“善”,元辰,就是指吉利時日的意思。
元辰神靈是中國的年歲神靈,與每一位中國人的年運有關。
中國古代子以天干地支循環相配由甲子起至癸亥結束,以六十為一周,故也稱六十甲子,後道教以六十甲子配以神名,從而形成了道教元辰信仰。因六十甲子神靈是星神,故也稱太歲神。
在民間,指人們把某年在六十元辰中所對應的太歲神稱為當年的值年太歲,本人出生之年的所對應的太歲神稱為本命太歲。信徒禮拜本命太歲,祈求年年平安,吉祥如意的儀式,就稱為順星。
慈航殿
慈航殿:慈航殿內供奉慈航真人(主平安),又稱慈航仙姑真人、也稱慈航大士、圓通自在天尊,本是道教女真神仙 農曆六月十八生日。法寶為三寶玉如意、清淨琉璃瓶。
慈航大士垂慈施德,普濟世間苦難之人;左邊為眼光娘娘(主治眼疾),又稱眼光聖母惠照明目元君,傳說眼光娘娘能治療各種疾病,保佑人們眼明心亮、身體健康。
農曆三月初六與四月廿日都是眼光娘娘誕辰。右邊為天后娘娘媽祖(主出海平安),又稱輔兜昭孝純正靈應孚濟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司掌海上安全、商業興隆、平安守護、消災避難。
財神殿
財神殿:財神殿內供奉財神、招財仙官、進寶仙官、利市仙官、納珍仙官。趙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稱
趙玄壇,
趙公元帥。“玄壇”是指
道教的齋壇,也有護法之意,為
道教四大元帥之一。同時為雷部將帥和五方瘟神之一。又相傳為正
財神,司掌世間財源。多為黑面濃須,騎黑虎,一手執銀鞭,一手持元寶,全副戎裝。統帥招財仙官陳九公、進寶仙官蕭升、利市仙官姚少司和納珍仙官曹寶,專司迎祥納福、商賈買賣。
城隍殿
城隍殿:城隍廟內最後一進殿為城隍殿。城隍殿兩側懸有對聯以讚揚城隍神公正無私“禍福分明此地難通線索,善惡立判須知天道無私”,上懸匾額“威靈顯赫”。殿內另有一幅贊神對聯“天道無私做善降祥預知吉凶禍福,神明有應修功解厄分辨邪正忠奸”橫批“燮理陰陽”。城隍殿中央供奉上海縣城隍神紅臉木雕像,正襟危坐。城隍殿內仿照明代縣衙公堂陳設,儀仗森嚴。
娘娘殿
娘娘殿:城隍殿西面為娘娘殿,供奉上海縣城隍神夫人儲氏。城隍夫人儲氏,周浦一帶的望族之女。當時,周浦儲姓家族頗具聲望,祖輩是宋代詞人儲泳(約1101~1165,字文卿,號華谷),隨宋室南遷而隱居在周浦一帶。
父母殿
父母殿:城隍殿東首為父母殿,殿內供奉上海縣城隍神父母。城隍父秦良顥(1278~1355),字信甫,號述齋。師從蕭氏,蒐集蒙古文史傳故事及時務功要者三百餘條,編譯成漢文的知識大全《纂通》;又掇拾師言,兼采別說,輯成《一貫》,並取蒙古及維吾爾問答之言,編成《吹萬集》。他是極為難得的漢人出身的蒙古文專家。當時,漢人學蒙古文者無出其右,因此他年紀輕輕就出任國子監學錄,而他“淡然無求進意,隱居教授,戶外之屨至,無所容達。官大人至者,莫不晉謁,與之語,動中肯綮,而適於事情未嘗 不為之嘆服也”,“其平時一言一動,無不揆乎道義,人皆稱篤行君子焉”。大德年間(1297~1307),秦良顥經翰林寇學士推薦,進萬言策,由國子監學錄提升為浙西榷鹺使。於是,秦良顥舉家南下返回上海地區。
文昌殿
文昌殿內供奉
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又稱梓潼帝君、文曲星、文星,為主宰功名、祿位之神。是
中國民間和
道教尊奉的掌管
士人功名祿位之神。文昌本星名,亦稱
文昌星,或文星,古時認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其成為
中國民間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與
梓潼神
張亞子有關。東晉寧康二年(374),蜀人張育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
苻堅,英勇戰死,人們在梓潼郡七曲山為之建張育祠,並尊奉他為雷澤龍神。其時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亞子祠,因兩祠相鄰,後人將兩祠神名合稱
張亞子,並稱張亞子仕晉戰歿。實為《
晉書》所載張育之事。左右二童子稱天聾、地啞,是
文昌帝君的兩個侍童,一個掌管文人錄運薄冊,一個手持文昌大印。意思是:能知者不能言,能言者不能知。文昌帝君掌管文章科舉,關係富貴貧賤,保密問題很重要,以免天機泄漏。
關聖殿
關聖殿內供關聖帝君,左右供周倉、關平二位將軍。關聖帝君又稱關聖大帝,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
河東郡解縣(今
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
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
袁紹大將
顏良,與
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
周瑜攻打南郡
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後,關羽被劉備任命為襄陽太守。劉備入
益州,關羽留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
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
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後曹操派
徐晃前來增援,東吳
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
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
武聖”,與“
文聖”
孔子齊名。
南京夫子廟
夫子廟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主要由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築群組成,占地極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閣、欞星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夫子廟被譽為
秦淮名勝而成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觀區,是中國最大的傳統古街市,與上海城隍廟、蘇州玄妙觀和北京天橋為中國四大鬧市。
夫子廟始建於東晉成帝司馬衍鹹康三年(337年),宋
景祐元年(1034年)改建為孔廟,在六朝至明清時期,世家大族多聚於附近,故有“
六朝金粉”之說。范蠡、
周瑜、王導、
謝安、李白、
杜牧、
吳敬梓等數百位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有這裡創造了不朽的業績,寫下了千古傳誦的篇章。
南京夫子廟四毀五建,最後一次破坏於1937年侵華日寇的炮火中。1985年夫子廟修葺後已接待遊客一億多人,平日接待遊客在十萬人次以上,節假日均達三十餘萬人次上,是中國著名的開放式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也是蜚聲中外的旅遊勝地。
歷史沿革
秦淮河是古老的南京文化淵源之地,而內
秦淮河從東水頭至西水關全長4.2公里的沿河兩岸,從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商賈雲集,文人薈萃,儒學鼎盛,素有“六朝金粉”之譽。
位於南京秦淮河畔的夫子廟,始建於東晉成帝司馬衍鹹康三年(337年),根據王導提議“治國以培育人材為重”,立太學於秦淮河南岸。當年只有學宮,並未建
孔廟。
孔廟是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就東晉學宮擴建而成的。因為祭奉的是孔夫子,故又稱夫子廟。在學宮的前面建孔廟,目的是在於希望士子遵循先聖先賢之道,接受封建教化。
自六朝至明清,
十里秦淮的繁華景象和特有的風貌,曾被歷代文人所謳歌。 夫子廟位於秦淮河北岸,原是祀奉孔子的地方,始建於宋代景祐元年(1034年),是就東晉學宮舊址擴建而成。
南宋建炎年間遭兵火焚毀。
元朝改為集慶路學。
明初為國子學,將上元、江寧兩縣學併入,後為
應天府學。
清代將府學遷至城北明
國子監舊址,這裡便成為
江寧、上元兩縣縣學。
夫子廟廣場俯瞰
清初府學遷原國子監,便將夫子廟原府學故地改為上元、江寧兩縣的縣學。
鹹豐年間再次毀於兵火,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
1937年,抗日戰爭時被日軍焚毀而嚴重損毀。
1984年,市、區人民政府為保護古都文化遺產,經有關專家科學論證和規劃,幾度撥專款,歷數年的精心維修和復建。在東起
桃葉渡,西抵中華門1.8公里的秦淮河兩側,一批文物古蹟和旅遊景點得到了恢復和建設,還興建了高低錯落、富有地方傳統特色的河廳河房、歌樓舞榭,以及商業街眾多的書肆、小吃店、茶館與酒樓,並在河上恢復了絕跡多年的“秦淮
畫舫”。
1985年修復夫子廟古建築群,周圍茶肆、酒樓、店鋪等建築也都改建成明清風格,夫子廟建築群由孔廟、學宮、
江南貢院薈萃而成,是秦淮風光的精華。
臨河的貢院街一帶則為古色古香的旅遊文化商業街。同時按歷史上形成的廟會的格局, 復建了東市場、西市場。 這裡供應的傳統食品和風味小吃。.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八,舉行
夫子廟燈會。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先後投資10多個億,恢復建設了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江南貢院、烏衣巷、王謝古居、
吳敬梓故居等20多處、30多萬平方米古建築,亭、台、樓、閣、殿錯落有致,再現了明清江南街市風貌和古秦淮河廳、河房景觀,六朝、明清文化得到進一步挖掘和展示。形成了小商品、古玩字畫、花鳥魚蟲等一批特色鮮明的市場群,成為南京商業中心之一。
1991年被評為“全國旅遊勝地四十佳”,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旅遊勝地、文化長廊、美食中心、購物樂園。
建築分布
古時立學必祀奉孔子,其各地的
孔廟,屬於國家祀典內容之一。所以孔廟的特點是廟附於學,和國學、府(州)縣學聯為一體。廟的位置或在學宮的前部,或偏於一側。
南京夫子廟是前廟後學的布局。孔廟、學宮與東側的貢院(通過考試來取士的考場)組成三大文教古建築群。古時候的孔廟有一定的布局形式。
一般前設照壁、欞星門和東西牌坊形成廟前廣場,欞星門前設以半圓形水池,稱為“泮池”。泮池是孔廟的特有形制,源自於
周禮,而夫子廟鑿秦淮河為泮池,是唯一利用天名河道作為泮池的遺例。岸北為石欄,有“
天下文樞”牌坊,遊人至此可憑欄小憩,瀏覽秦淮河風光。
夫子廟的大照壁位於秦淮河南岸,建於明萬曆三年(1575年),全長110米,為中國照壁之最。
泮池邊的石欄為明正德九年1514年所建,現也修飾完整。東有
奎光閣,西有聚星亭,象徵文風昌盛;廟前廣場東西兩側立石柱,上書“文武大臣至此下馬”,以示對“至聖文宣王”的崇敬之意。廟門前有“天下文樞”柏木牌坊一座,牌坊後面為“欞星門”,系丈余高石牌坊,六柱三門,中門刻有“欞星門”三字篆文。三門之間嵌有牡丹磚刻浮雕,柱頭皆有雲雕,形即
華表。這是帝王出巡朝聖祀孔的通道,非一般官員百姓所能出入的。平日用木柵欄封閉。
街東西舊有“
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兩坊,民國以後被拆除。廣場左右原有“
聚星”、“
思樂”二亭。聚星亭重檐六角,夫子廟於1983年復建;思樂亭今移建於東市小廣場。
欞星門由三座單間石牌坊組成,石坊之間牆上嵌有牡丹圖案的浮雕,中間石坊橫楣刻有“
欞星門”三個篆字,造型樸實無華。
入欞星門,東西兩側各有持敬門,中間為大成門,又稱戟門。在封建時代,每逢朔、望(農曆初一、十五)朝聖和春秋祭典,府縣官員、教諭、訓導學教官由大成門進,士子走持敬門,不得逾矩。下階為丹墀,東西並立三碑,東為元至順二年(1331年)封至聖夫人碑,西為四亞聖碑,再西為清康熙修學宮碑記。丹墀左右為兩廡,外有走廊通正殿。兩廡供奉孔門的七十二賢人牌位。
正中是為“大成殿”,外有露台,是春秋祭奠時舞樂之地,三面環以石欄,四角設有紫銅燎爐,燃桐油火炬,祭祀多在午夜子時,光如白晝。殿內正中供奉“大成至聖先師孔之位”,左右配享四亞聖——
顏回、曾參、
孟軻、孔汲。殿的東邊有小門通學宮。
明清時代的大成門為五間,兩側為耳房,供執事人等休息之用,中為三門,門內陳列戟,東設鼓,西置磬,每逢朔望朝聖和春秋祭典,府縣官員由大成門(中門)進,士子執事人等分走旁門。此門 與大殿同毀於日軍兵火。1986年新建的大成門面寬三間,門內正中有
漢白玉屏風,上鐫刻“重修夫子廟記”,樹立四塊古碑,其中齊永明二年的“孔子問禮圖碑”是由
南京市人民政府院內遷至此處的一塊重要的碑銘。
入大成門循甬道丹墀而上,便是夫子廟的主殿大成殿。現大殿是按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的建築為藍本修建的,取消了原孔廟的後牆,使之與學宮融為一體。大殿七間,高18米,
重檐歇山頂。原殿內正中為“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神位”牌位,兩旁配享四亞聖。現殿內有孔子銅像,兩旁配有孔子十二弟子
漢白玉像。殿前有寬敞的露台,四周繞以石欄板,它是古時祭祀舉行樂舞的地方。殿前兩側有廊廡相連,原是供奉孔門七十二賢人和歷代大儒,及存放祭器的地方。現改作碑廊,牆上鑲嵌陳列當今名流的書法碑石30多塊。
孔廟院牆與學宮之間,東西北三面有寬暢的通道,曾種植幾百棵
柏樹,古木參天,鬱鬱蒼蒼。那時,在廟外的
文德橋上憑欄眺望,大成殿的黃色琉璃瓦屋頂在綠蔭叢中顯得金碧輝煌,雄偉壯觀。殿後為“明德堂”,相傳匾額為南宋文天祥楷書,後由
曾國藩改為篆書。堂後為“尊經閣”,閣原為教諭講課講堂,樓上藏有大量儒教典籍的刻板和諸多聖賢畫像。清嘉慶年間又遭戰火破壞。
清同治八年(1869年)曾國藩、
李鴻章二人相繼重修擴建,恢復舊貌。然而,孔廟的主要建築均於1937年毀於日本侵略軍的炮火。解放後,原學宮部分作為
秦淮區人民遊樂場,“名宦鄉賢祠”則改為
夫子廟國小;大成殿遺址闢為夫子廟廣場。“文化大革命”中,剩餘建築又遭破壞。1983年,政府撥款重建夫子廟古建築群,主體建築大致恢復舊貌。
夫子廟兩側的東西市場,原是學宮前甬道。東甬道為學宮正門,門前有坊,上書“
泮宮”。坊東為明清兩朝
狀元、榜眼、探花題名牌坊。坊西為會元、
解元題名牌坊,坊的背面是武科題名牌坊。東西甬道旁,原各有三祠兩署。民國以後廢科舉,興學堂,學宮遂漸衰落,祠、署分別改為學校、教育局、圖書館等,學宮甬道也成為攤販市場,東西市場的名稱便從那時開始。
現東西市場於1987年建成,總建築面積為4400平方米,吸收了我國傳統的商業街道的空間形式和尺度,採用明清時代的街市風格,以石板鋪地,店鋪採用“青磚黛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店、廟、市、街合一,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尊經閣在明德堂後,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原為上下兩層各五間,清嘉慶以後曾在此設尊經書院,樓上藏書,樓下講學。1987年重建的尊經閣高三層,18.7米,重檐丁字脊
歇山頂,底層五間,二層、三層均為三間。底層闢為“秦淮彩燈館”,二層為“秦淮文物古蹟陳列室”,三層備有茶座,可供遊人休息並眺望夫子廟全景。
位於學宮東側的“
貢院”,始建於宋乾道四年(1168年)。它是當時
建康府、縣學考試的場所,範圍甚小。明太祖
朱元璋建都金陵,集鄉試、會試於此,考生眾多,不敷套用。明成祖永樂年間在此重新興建,貢院始具規模。雖永樂十九年(1421年)成祖遷都北京,但此地仍為江南鄉試所在地,清承明制,一如其舊,道光年間曾重新修建。鹹豐年間文廟、學宮俱遭兵火,貢院卻獨能倖存。同治時又重擴建,範圍更大,考棚號舍有2萬餘間,居中國各省之冠。
當時貢院東起今姚家巷,南至貢院東等和貢院街,西至貢院西街與夫子廟隔街相望,北至今
建康路。整個貢院成正方形,內有號舍(俗稱考棚)20644間,一人一間,每次考試可容納2萬多人。當時貢院正門在今永和園及秦淮劇場之間。
大門外街之東、西各有木
牌坊一座,即東、西轅門。大門外東西有石獅子一對及兩座石牌坊,軸線上有門三道,分別稱“貢院”、“開天文運”及“龍門”。
龍門後依次有
明遠樓、至公堂及戒慎堂。堂後有門,門後有
飛虹橋。橋之南屬外簾,飛虹橋是內外簾的
分界線。最後為衡鑑堂,是主考官閱考卷、評定名次的地方。考試期間內外簾分隔很嚴,不得擅自出入。整個貢院四周圍以高牆,牆外為街道,街道另一邊為店鋪民居。自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科舉後,貢院即閒置無用。民國7年決定拆除貢院,開闢市場,只保留了明遠樓、飛虹橋和明遠樓東西少數號舍及明、清碑刻22方。
明遠樓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清道光年間重建。平面正方形,三層木結構建築。底層四面為牆,各開有圓拱門,四檐柱從底層直通至樓頂,
樑柱交織,四面皆窗。登臨四顧,整個貢院一目了然。它是考試期間考官和執事官員警戒、發號施令的地方。明遠樓內已闢為
科舉制度陳列館——江南貢院歷史陳列館,展出了100多幅反映中國科舉制度的珍貴文獻資料、圖片,並按原樣復建了40間號舍。原安放在貢院內的22方明清碑刻,現集中陳列於明遠樓東西兩側,它是研究明清貢院建制沿革和科舉情況的實物資料。
武漢龍王廟
相比城隍、夫子二廟,龍王廟的歷史更久,故事更為傳奇。
據文字記載,大約在4300年前,長江漢水交匯處有一條龍,經常有過往船隻被其吞噬,這一帶被視為“鬼門關”,船家經過此處都要擺香案叩頭,並向江中扔雞、鴨、豬、羊等犧牲品,以求平安。到
大禹治水時,白果老仙被派來降龍,將一四方金印壓在龍身上,使其永睡不醒。大禹離開時又將一鎮水神獸鎮江漢兩水。為了銘記大禹恩德,先民在江邊修建一廟,在寺廟神龕上供
禹王,下供
龍王。一龕供兩神,這是儒佛道觀絕無僅有的,此廟後稱龍王廟。
由於地理特殊,且鄰近
漢正街集家嘴商業繁華地段,清代及至民國初期,龍王廟一帶商賈如雲,香火鼎盛。早在清乾隆年間這裡就被建為水碼頭,為當時著名的“漢口八碼頭”之一。清人葉調元在《漢口竹枝詞》里為我們描述了一幅昔日龍王廟碼頭的盛景:水果行聚集於此,飛閣凌空,貨物山積……在今天的龍王廟遺址處,仍珍藏著一塊石碑,上有“打扣巷碼頭”字樣,為1922年擴建龍王廟碼頭時複製、遺存於此地的一塊古碑。這裡也曾是專門生產布扣手工作坊和商鋪的聚集地,曾經的熱鬧和繁華可想而知。
到1930年,國民黨政府修路,龍王廟及其牌坊悉數被拆。第二年,武漢發大水,水淹漢口城達兩月之久,死亡數萬人。從此,龍王廟僅剩一地名,有址無廟。
歷史沿革
據《漢口竹枝詞》記載,
龍王廟碼頭始建於清乾隆四年(1739年)。
明洪武年間,漢水改道由沌口改為龍王廟出口,龍王廟地段,河面狹窄,岸陡水急,船多傾覆,素以險要著稱,故有人修築龍王廟祈求龍王爺保佑平安。
但是,有幾十的時間裡龍王廟是有址無廟的。
在抗戰時期,日本人對這一帶進行了大轟炸,使現在的江漢公園、和平里這裡成為一遍廢墟。
解放以後,龍王廟碼頭為武漢市水運公司專用碼頭。沿漢江而上有打扣巷碼頭、肥運公司碼頭和集家嘴碼頭等。
1930年,國民政府修路,龍王廟及其牌坊全部被拆,結果1931年發大水,漢口城整整被淹了兩個月,死亡33600人,據說,成語“
大水淹了龍王廟”即源於此。
2005年,武漢市恢復重建龍王廟。原江漢公園將擴容近一倍,占地達16500餘平方米,並更名為
龍王廟公園,擬於年內開放。
記者昨日看到,其臨江、臨街地域正以人工造坡的方式,被整體疊加抬高,占地7000平方米的三級觀江平台已基本形成。
施工負責人稱,新龍王廟就建在第三級觀江平台上,殿高6米,仿唐代建築風格,面積比1930年拆掉的舊龍王廟大十幾倍,由重建蘇州寒山寺的班底打造,月內即動工,今年“十一”前建成。
而第一級觀江平台下,則建大型地下車庫,直接容納大型旅遊巴士15輛,小轎車百餘輛。
開發商——西北盛唐負責人介紹,為將龍王廟公園建成中華5000年龍文化展示中心,該園除設 “萬龍壁”、“八龍獻瑞”、“
鯉魚跳龍門”等景點外,還將引種
龍梅、龍棗、龍槐、龍舌蘭等,以武漢龍文化這張靚麗新名片吸引市民和遊客,其繁榮將比肩
上海城隍廟、
南京夫子廟。
建築分布
龍王廟建築群,分布在高出龍池水面約80米的台地上,面對碧波萬頃的龍池,池寬魚龍躍;背靠聳入雲霄的高山,山陰草木香。
在浩大的空間容量中,精巧地構建了由廟門、祈雨台、正殿和配殿組成的龍王高廟建築群。
廟門設定在台地的兩端,形成一個石欄環護的莊嚴祭壇。
正中為漢白玉石砌成的八卦形圖案的祈雨台,中央嵌著太極圖碩大的“陰陽魚”,表現著“萬物負陰而抱陽”和“天一生水”的東方神秘文化的奧旨。
莊嚴古樸的正殿巍然屹立在三層台階上,黃色琉璃瓦的屋頂,在穩重平實中顯現出飛動輕快的舒展勢態。
殿內彩塑的五位龍神立像,采擬人化的象徵手法,表現出“五龍議治”的主題。
中央為黃龍。《淮南子.地形訓》說:“黃龍人藏生黃泉”“正土之氣,御乎埃天”,象徵黃帝( 華夏始祖)。兩邊配立四尊龍神,分別為青、赤、白、黑四龍化身。
五龍從大海中騰飛而出,腳踏祥雲,以黃龍為核心,飄然聚集在廟堂上,共商如何適時布雲行雨,保佑人間風調雨順,繁榮安樂。
在五龍騰飛的巨幅壁畫上,它們矯健壯美的身姿和騰飛萬里的氣勢,象徵龍的傳人正在騰飛,也象徵著各方力量和衷共濟,團結一心,共創中華的美好未來。
神像所表達出來的“五行原理”和殿外按“八卦圖案”建築的祈雨台相呼應,達到建築風格與雕塑藝術在文化內涵上的統一。
龍王廟建築群的整體布局、建築色彩和雕塑形象,以及數的觀念,構成一種聖感的空間,創造了一個“天人合一”的境界。這種“人──建築──環境”的協調,給人一種幽靜深沉的美感,使人工巧合天趣。把傳統文化龍的世界、龍的文化閃爍出迷人的光斑,造就一個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神奇龍宮,讓旅遊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原始野趣和古老文化的迷人丰采。
龍王廟公園是武漢唯一的龍文化主題公園。園內設“萬龍壁”、“漢口文化牆”、“漢口源點”、“八龍獻瑞”等景點,是中華5000年龍文化展示中心。龍王廟公園已建成武漢市規模最大的觀景平台,不僅可觀兩江交匯的世界奇景,更是縱覽武漢三鎮的最佳觀賞地。它與龍王廟國際禮品飾品城三樓緊密相連,將餐飲和景觀的完美結合,讓人在享受美味的同時,更能欣賞到兩江交匯的世界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