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水自然村

長水村隸屬於龍蟠鄉新尚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新尚村委會北邊,距離村委會2公里,距離鄉政府14公里。國土面積有5.09平方公里,海拔2400米,年平均氣溫12℃,年降水量968.9毫米,適宜種植玉米、小麥、大蒜等農作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水自然村
  • 隸屬龍蟠鄉新尚行政村
  • 面積:5.09平方公里
  • 下轄:3個村民小組
  • 人口:239人
  • 海拔:2400米
基礎設施,村情概況,自然資源,農村經濟,文化教育,人口衛生,發展重點,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40戶通自來水,有40戶通電,未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戶,建有沼氣池農戶30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機車24輛。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村情概況

該村到鄉政府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4公里。全村有拖拉機10輛,無汽車和機車。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戶;無小水窖;無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5,有效灌溉率為31.17%,無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沒有農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3.2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7.44萬元,占總收入的86.01%;畜牧業收入10.98萬元,占總收入的9.6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59頭);漁業收入0.03萬元,占總收入的0.03%;林業收入2萬元,占總收入的1.77%;
第二、三產業收入2.53萬元,占總收入的2.23%;工資性收入0.31萬元,占總收入的0.27%。農民人均純收入207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3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人(占勞動力的3.65%),在省內務工5人,無到省外務工人員。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7.4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6.01%。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菸、大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烤菸、大蒜、林果產業。
人口衛生該村現有農戶61戶,共鄉村人口239人,其中男性119人,其中農業人口233人,勞動力137人。該村以納西族為主,其中納西族230人,其他民族9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人,占人口總數的6.44%;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08人,參合率89.27%;享受低保1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鄉衛生院14公里。該村無公廁,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1戶,占農戶總數的 1.64%。 文化教育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新尚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龍蟠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公里,距離中學16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6人,其中小學生19人,中學生27人。
該村無文化活動室、無圖書室、無業餘文娛宣傳隊。長水村地處海拔2000多米的山區,座北朝南,氣候溫和,因獨特的氣候條件而出產優質照水梅。全村主產玉米、小麥、烤菸等作物,交通條件較差。
發展重點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長水村地處高海拔山區,下轄3個村民小組、農戶61戶、人口239人,地理環境惡劣,交通條件差,民眾飲水困難,農田水利灌溉設施建設落後,無法滿足農業生產用水,制約了全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加大對村道、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逐步改善道路交通和農田水利灌溉條件。2、大力發展壯大烤菸、大蒜產業,實現低成本、高產值。3、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積極發展經濟林果業,發展優質照水梅100畝。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49.8畝(其中,旱地349.8畝),人均耕地2.3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543.9畝,荒山荒地170.5畝,其他面積116.9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4萬元,占總收入的35.8%;畜牧業收入42萬元,占總收入的62.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66頭,肉牛5頭,肉羊24頭,雞380隻);農民人均純收入171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業為主。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人,在省內務工7人。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三聯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樂豐一、二中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4公里,距離中學7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5人,其中小學生21人,中學生4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0戶,共有鄉村人口140人,其中農業人口127人,勞動力52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5人;享受低保1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鄉衛生院12公里。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村莊道路破損嚴重,全村總計3公里;2、電力設施差;3、有40 戶人畜飲水困難。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 改善交通道路,加強水利設施建設;2、發展生豬為主的養殖業,計畫養殖生豬400頭;3、發展以優質玉米、優質馬鈴薯種植為主的種植業;4、計畫發展魔芋種植30畝。
耕地304.8畝,其中人均耕地1.31畝;有林地6750畝。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1戶,有鄉村人口239人,其中農業人口233人,勞動力13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4人。
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3.2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7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04.8畝(其中:田95畝,地209.8畝),人均耕地1.31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675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6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4畝,主要種植青梅、梨子、花椒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00畝,其中養殖面積5畝;荒山荒地 110畝,其他面積170畝。
基礎設施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沒有農戶通自來水,沒有農戶飲用井水,有6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
有61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62.3%),沒有農戶通有線電視;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5戶(分別占總數的68.85%和 40.9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