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樂番薯
- 產地名稱: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
- 品質特點:薯塊呈紡錘形、大小均勻、光滑美觀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2435號
- 批准日期:2016年8月16日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特徵
內在品質指標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水文資源
氣候情況
歷史淵源
生產情況
產品榮譽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 質量安全規定
長樂番薯,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長樂番薯薯塊呈紡錘形,大小均勻,光滑美觀,商品薯率高;肉質細膩,纖維少,口感面、香、甜;含薯塊烘乾率23~26%、薯乾澱粉含量52.6~55.7克/100克、可溶性糖...
福建長樂番薯種植系統 福建長樂番薯種植系統,第七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23年9月,入選第七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
陳益作為“中國引種番薯第一人”,為我國開闢糧源,貢獻重大。明時,多年在呂宋(即菲律賓)做生意的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同其子陳經綸,見當地種植一種叫“甘薯”的塊根作物,塊根“大如拳,皮色朱紅,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產量又高...
五華歷來有栽培紅薯的傳統和習慣,且歷史悠久。最早在《長樂縣誌》(康熙二年1663年)就有“番薯”的記載,至今已有356年的歷史。生產情況 截至2017年,五華實現種植面積達1000多畝,紅薯產量近300萬斤,總銷售額將突破1000萬元。截至2018...
先薯亭位於福建省福州市烏石山清冷台,是紀念明朝萬曆年間引種和推廣番薯的華僑陳振龍和福建巡撫金學曾而建的。郭沫若曾頌揚陳振龍“此功勳當得比神農”。概況 郭沫若曾頌揚陳振龍“此功勳當得比神農”。先薯亭下有一條小路,兩石夾峙...
紅薯傳入中國有400多年的歷史。在明朝萬曆十年(1582年),從呂宋引進中國,由東莞人陳益從安南首先引入廣東。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福建長樂人又從呂宋攜帶回中國,試種後,“甫及四月,啟土開掘,子母鉤連,大者如臂,小者...
八鄉山番薯,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八鄉山高山紅薯品種多樣,外形美觀,顏色亮麗,肉質鬆軟,口感清甜。富含鉀、β-胡蘿蔔素、葉酸、維生素C和維生素B6,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助於維持人體的正常葉酸水平,...
三峽苕酥是以三峽地區土家民間傳統食品“苕絲糖”為基礎,精選三峽地區沙土鮮紅苕(又名番薯、甘薯或地瓜)、優質鮮糯米、雞蛋為主要原料,採用土家民間傳統工藝精製而成。口感酥脆,甜味適中,入口即化,營養豐富,老少皆宜,有傳統、低糖...
番薯又名紅薯、地瓜,由於它是由“外番”引進,民間稱之為番薯。據史料記載,明萬曆21年(公元1593年),旅居菲律賓的福建省長樂縣僑胞陳振龍,冒著當時西班牙殖民當局不準將薯種帶出境否則重處的危險,多次偷偷運薯種,第一次放在箱...
陳振龍這位祖居福州長樂鄉下的秀才,是中國的“甘薯之父”。甘薯,由於當初是由“外番”引進的,所以又稱“番薯”。因地下塊如瓜,中國北方又稱地瓜。甘薯有紅、白、黃、紫等多種,可充飢,制澱粉,釀酒。釀出的酒,當地人稱“番薯...
當時福建常鬧饑荒,巡撫金學曾觀風至長樂,問眾生員有何良策救民?陳振之子陳經綸具呈申報,種呂宋朱?(薯)可以救荒,薯種不怕水旱,遍地可植。金學曾採納意見下令全省栽種,4個月後果然番薯大豐收,百姓感恩戴德,所以番薯又名金薯...
護國菜是一道廣東潮汕地區的特色傳統特色菜式,屬於潮菜。相傳在公元1278年,宋朝最後一個皇帝――趙昺逃到潮州,寄宿在一座深山古廟裡,廟中僧人聽說是宋朝的皇帝,對他十分恭敬,看到他一路上疲勞不堪,又飢又餓,便在自己的一塊番...
地瓜燒,俗稱番薯燒,性清涼、味香醇,是指採用甘薯為原料釀製而成的白酒。產品簡介 “地瓜燒”採用甘薯為原料,融合現代科學技術釀製而成的白酒,具有“甜、綿、軟、淨、香”的獨特風格。生產原料 地瓜,又名山芋、甘薯、番薯、白芋等...
由於地緣接近,從閩縣光俗里(即今長樂區泮野村)擴散到長樂全縣,而長樂成為貢茶主產地。到了明代,長樂一帶常鬧饑荒。明萬曆年間,長樂人陳振榮(長樂縣古槐鎮青山村人)愛國心切,不顧禁令,從海外帶回番薯種植,逐漸改茶園而種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