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古樂研究

長安古樂研究

《長安古樂研究》內容簡介:從現存的古樂曲譜中找尋唐代古樂,看起來似乎不可能,這不能不引發人們的質疑。因為現存的古樂曲譜,傳抄的年代大都在明清兩代,最遠也不過宋元時期,何以會認為其中保存了唐代的古曲呢?

基本介紹

  • 書名:長安古樂研究
  • 出版社:河北大學出版社
  • 頁數:414頁
  • 開本:16
  • 品牌:河北大學出版社
  • 作者:李健正
  • 出版日期:2010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10973564, 781097356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長安古樂研究》:這是世界上罕見的古老樂種。它最珍貴之處就是一千多年來一直使用著唐代發明的音樂記譜法——俗樂半字譜。它用半字譜為人類保存了數以千計的中國古代樂曲。

作者簡介

李健正,男,1940年11月9日出生於西安市,祖籍陝西華陰。音樂學家,陝西省藝術研究所研究員。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南音學會理事、中國泉州南音集成專家委員會委員、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國際樂譜現代化協會(MNMA)會員。出身書香門第,酷愛音樂、文學,14歲即在西安“民眾堂”登台為國際友人表演笛子獨奏,1955年考入西北藝專附中,師從平湖派琵琶大師楊少彝先生和蜀派古琴大師喻紹澤先生,1962年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先後在陝西樂團、陝西省歌舞劇院歌舞團任首席琵琶演奏員、撥彈樂聲部長之職。1980年主動要求參加籌建“唐代燕樂研究室”工作,後合併為陝西省藝術研究所。其音樂學研究注重以中國傳統樂學、律學為主,善用音樂實踐來驗證科研成果。熟識中國古代音樂,能解讀五六種中國古譜。出版專著《最新發掘唐宋歌曲》(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獲第七屆中國圖書獎。在《中國音樂》《音樂研究》《中央音樂學院學報》《交響》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圖書目錄

序 趙敏俐/1
一、長安古樂綜述/1
西安《古樂》今昔談/2
西安古樂譜概述/13
西安古樂的演奏形式之一——行樂/29
西安古樂的演奏形式之二——坐樂(上)/46
《西安古樂的演奏形式之二——坐樂》譯譜/55
西安古樂的演奏形式之二——坐樂(中)/76
西安古樂的演奏形式之二——坐樂(下)/85
論工尺譜源流/101
西安古樂曲體考釋/114
一種中國傳統的音樂結構分析法/128
長安古代歌曲結構分析/139
長安古樂的歌章/157
長安古樂樂種說/160
伊州歌與側商調/166
福建南音與長安古樂的音律研究/177
長安古樂研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206
長安古樂調與日本雅樂調的比較研究/223
附錄:“申遺”還是長安古樂好——李健正研究員訪談錄李鎧/240
二、外十四篇/245
陝北曲項琵琶/246
陝北藝人說書圖創作的前前後後/251
我國近代傑出的古琴家張友鶴/253
中國音樂分類法研究/267
中國音樂發展的必由之路/323
陝西戲曲音樂的一大特色——清商調/332
梨園文化亟宜開發/350
唐代梨園與梨園音樂/355
略論中國戲曲音樂/368
唐代梨園、梨園行與梨園學/380
文化工作研究/384
開掘文化資源發展旅遊事業/385
樂譜現代化與中國傳統音樂記譜法研究/392
關於開發驪宮唐代音樂風情旅遊景區的構想/400
發明於長安城的唐代主奏樂器——琵琶以及高度發達的唐代音樂文化/405

序言

唐代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煌煌盛世,其盛世標誌之一就是藝術的高度繁榮,並給我們留下了無數寶貴的遺產,讓我們今天仍然有幸欣賞李白、杜甫的詩歌,顏真卿、張旭的書法,閻立本、王維的繪畫,甚至也可以通過繪畫而領略唐人的優雅的舞姿。但是萬分遺憾的是,我們卻獨獨聽不到唐代的音樂與歌聲。“此曲只能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從李世民的《秦王破陣》到唐明皇的《霓裳羽衣》,還有李白作詞、李龜年作曲的《清平調》,等等,這些曾經讓我們產生無盡遐想的樂曲,難道今天真的再也聽不到了嗎?我們多么渴望有人根據歷史文獻的記載,復原這些精美絕倫的音樂啊!可惜的是,由於留存下來的唐代音樂文獻太少,古人所記錄的歌譜像天書一樣難懂,所以,雖然有當代音樂家對此進行了不懈的努力,根據敦煌曲譜等破譯了一些唐代的古曲,但是這些古曲距離真正的唐代音樂究竟有多遠,至今仍然難以定論。
李健正先生也是一位把畢生精力都用在大唐音樂破解之上的傑出音樂家。所不同的是,他對唐代音樂的破譯,並不獨獨依靠近世發現的敦煌曲譜或者在日本保留的唐代音樂曲譜等材料,而主要依靠現存於民間或者傳承於後世的相關材料來進行歷史的復原,這顯然是一條不同尋常的路。他堅信,大唐的音樂在當時雖然沒有用錄音錄像的方式保存下來,但是卻仍然會通過古代藝人口耳相傳的方式代代傳承,至今仍然以各種形態一一特別是在現存的古琴、琵琶古曲以及崑曲和各種地方戲當中以活的形態存在著。他以自己身在西安的獨特優勢和對古代音樂的熟悉,蒐集了大量的長安古樂曲譜,早在1992年就發現了六首唐代的古曲。此後又經過了十幾年的艱苦努力,又發掘出十二部唐代古樂,這無疑是在唐代音樂研究方面值得注意的大事!
從現存的古樂曲譜中找尋唐代古樂,看起來似乎不可能,這不能不引發人們的質疑。因為現存的古樂曲譜,傳抄的年代大都在明清兩代,最遠也不過宋元時期,何以會認為其中保存了唐代的古曲呢?雖然從理論上來講,這種可能是存在的,因為中國古代的音樂向來就是通過文字元號記譜與口傳心授相結合的方式代代相傳,我們不能否定通過這種傳承方式所保存的文獻的重要歷史價值,它裡面一定會保留著唐代古曲古樂的相當豐富的歷史信息。但是,在這種傳承的過程中,不免有信息的丟失與變異,如何在這些文獻當中把唐代的古樂發掘出來呢?如何認定所發掘出來的古樂一定就是唐代的原生形態呢?李先生為此而確定了四條原則:“第一,發掘必須有古譜,這是根本。第二,發掘必須符合歷史記載。第三,發掘必須能用當時的音樂理論來進行解釋。第四,發掘必須有同名的歌詞相配合。”正是根據這四條原則,李先生在上千首古代樂譜中仔細地搜尋、排查、甄別、考證,再結合相關的歷史文獻記載,一一進行對比分析,始有這十二首唐代古曲的發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