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興寧市刁坊鎮長塅村位於刁坊鎮西南部山區,村委會址位於村中心村道側,距鎮政府約8公里,轄12個自然村,有水田362畝,旱地180多畝,山地4318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長塅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 車牌代碼:粵M
村情概況,歷史沿革,經濟發展,農業方面,二三產業,各項建設,村級領導,名人鄉賢,
村情概況
長塅村位於刁坊鎮西南部山區,依山傍水,東臨長塅水庫,西接聯新村、黃沙村、平安寺,北連黃沙村、坪塘村,村委會址位於村中心村道側,距鎮政府約8公里,轄芋子塘、長二、下窩、杉樹坑、新、劉老屋、曾廣塘、羅屋12個自然村,有劉、黃、曾、楊、陳、鐘、羅等7個姓氏居住。
全村有水田362畝,旱畲地180多畝,山地4318畝,2007年統計全村有12個合作社,2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為201戶,總人口937人,2007年人均收為3520元。
歷史沿革
1954~1958年為長塅鄉,1958~1983年為長塅大隊,1984~1987年為長塅鄉,1987年4月改稱為長塅村,1989年4月改稱為長塅管理區,1999年4月復稱長塅村,依法選舉產生了第一屆村民委員會,現已是第四屆。
經濟發展
農業方面
村民春夏以種植水稻為主,冬種蠶豆、雪豆、小麥等,可一年三熟,旱畲地種花生、黃豆、番薯等。解放後大搞農田基本建設,推廣良種,糧食產量逐年提高。
二三產業
村民以養豬、牛、羊、雞、鴨等禽畜為主,不少家庭從事泥水、木匠、做豆腐以及藤、竹編織加工。1994年在鎮黨委政府的指導下,改低產田為魚塘,成為初具規模的漁業村。現有魚塘面積200(畝)。
2005年,在村“兩委”班子帶領下,充分發揮山區優勢,廣開財路,大力招商引資種植速生經濟林面積達3305畝,綠化了所有火燒山跡地,村民也得到了一定的實惠,為閒散勞動力營造了就業門路。
各項建設
1986年,集資架設了高低壓電線,使全村人民告別了長期使用的煤油燈的歷史。
1990年,集資、捐資擴建了沙泥公路,降低了黃塘坳陡坡,由原來的羊腸小道改為7米寬的道路。
1996年起,由鎮政府撥款及本村鄉賢捐款,集資鋪築水泥公路硬底化 2.5公里,於2003年全面貫通。
改建學校,由原來的磚瓦房校舍,建為教學樓,建起標準的籃球場,環境進一步美化。建造了一座比較安全牢固的水泥鋼筋結構的橋樑。
計畫生育:2008年全村人口出生8人,出生率9.10‰,自然增長率3.41‰。
村級領導
時間 | 黨支部書記 | 黨支部副書記 | 村委主任 | 村委副主任 |
1952年10月 | 鄉長:黃泮芳 | 副鄉長:曾蘭珍 | ||
1953年 | 鄉長:曾蘭珍 | |||
1954年 | 鄉長:曾蘭珍 | 副鄉長:何進坤 | ||
1955年~1956年 | 楊金雲 | 鄉長:何進坤 | 財務鄉長:鐘堯洪 | |
1957年~1958年 | 楊金雲 | |||
1958年~1961年 | 何進坤(任至1969年) | |||
1961年~1963年 | 韓佛清 | 藍水清 | 大隊長:藍水清 | |
1963年~1964年 | 曾朋祥 | 藍水清 | 大隊長:藍水清 | |
1967年~1969年 | 韓佛清 | 大隊長:曾宏仁 | ||
1969年~1979年 | 曾宏仁 | 藍漢基 | 大隊長:藍漢基 | |
1980年~1981年 | 曾宏仁 | 藍漢基 | 大隊長:曾彥仁 | |
1982年~1984年 | 曾彥仁 | 大隊長:楊秋枚 | ||
1984年~1985年 | 曾宏仁 | |||
1985年~1987年 | 曾宏仁 | 藍漢基 | 主任:藍漢基 | 副主任:曾彥雲 |
1987年~1989年 | 曾宏仁 | 主任:曾宏仁 | 副主任:楊枚秋 | |
1989年~1998年 | 曾宏仁 | 主任:曾宏仁 | 副主任:楊枚秋 | |
1999年~2002年 | 曾宏仁 | 劉仕蘭 | 主任:曾宏仁 | 副主任:劉新科 |
2002年~2005年 | 劉仕蘭 | 主任:劉仕蘭 | 副主任:楊漢華 | |
2005年~2008年3月 | 劉仕蘭 | 主任:劉仕蘭 | 副主任:曾紅新 | |
2008年4月 | 陳鳳雷 | 主任:劉新科 |
名人鄉賢
劉廣峰:廣州海洋生動研究所博士
劉宇東:廣州華南師範學院研究生
劉展環,北京市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曾錦香,務二隊人,原乳源縣稅務局局長。
曾亦強,原乳源縣法院院長,
鐘俊光,杉二隊人,原新豐縣農業局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