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築城

中國古代構築的、以連續的城牆為主體、與關隘及其他工程設施相結合所形成的綿亘的防禦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城築城
  • 外文名:Great Wall fortification
  • 適用範圍:軍事技術
  • 所屬學科:軍事
中國古代築城的一種形式。萬里長城是中國冷兵器時期至冷兵器與火器並用時期,規模宏偉、堅固完善的築城體系。是世界著名的古代軍事工程。
長城築城由連續的城牆、障城、關隘、烽堠、障礙物等組成。連續的城牆是長城築城的主體。牆體按使用的建築材料的不同,分為土牆、黃土夾沙牆、片石夾土牆、崖柵牆、石牆、磚牆、劈山牆、山險牆等。牆頂寬4.5米左右,明代用方磚鋪砌馬道,供守城部隊機動。馬道外側用磚砌垛牆,稱雉堞,供射擊、觀察、掩蔽用;內側砌宇牆,起護欄作用,有些地段亦設射孔。敵台是城牆上的主要戰鬥設施,有實心敵台和空心敵台兩種。實心敵台早期又稱馬面、牆台,是在城牆上每隔一定距離(300~500米)建築的與城牆同高(也有高出牆頂1.5~1.7米的)、凸出於城牆外2~3米的平台。其上部外緣建有雉堞,以側射交叉火力殺傷接近城牆根或以雲梯攀登攻城的敵方。牆台上建有鋪房,供守城士兵遮風避雨用。空心敵台是明代隆慶(1566~1572)年間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在延綏巡撫文貴於弘治(1485~1504)年間所築空心墩台基礎上,予以改進修建的。它高於城牆,騎牆構築,凸出城牆外側4~5米、內側1~2米,台高16米,空心,上下分2或3層。大敵台多建在險要處,上層四周建雉堞;中層為銃炮射擊室;下層為物資、軍械庫。每台可容百餘人戰鬥和休息。小敵台分兩層,設施與大敵台的上、中層相同,可容10餘人戰鬥和休息。
障城是早期駐有戍卒守衛的長城沿線支撐點,是構築有環形防禦工事的小城池。通常為方形,邊長50~150米,設在交通要道和險要山口處,有的邊長達400~1000米。在非主要防禦地段,通常間隔5~10餘千米;主要防禦地段加密設定,間隔2千米左右,相鄰障城能進行目視聯絡。
關隘包括關城和外圍關堡等,是長城築城的主要防守據點。它根據長城修建的總體規劃布局,結合地形,建於險要的隘口、峽谷等重要的交通孔道處。關城是關隘的戰鬥、指揮中心,構築比較堅固,多建有雙重城牆,城外挖有壕溝或護城河。關堡是在關城外圍為加大關隘的防禦縱深而構築的前哨城堡。面積數十平方米至數百平方米。
烽堠(又稱烽燧、烽火台、煙墩)是用來瞭望敵情、傳遞訊息的工程設施,一般建於長城內外視野開闊的平原或地勢較高的山岡和丘陵地。其報警方法是:一旦發現敵情,白天施煙,夜間舉火。明代還曾以放炮的聲數,報告進犯軍隊的數量。
明代在長城城牆外還構築有墩台和戰牆。墩台類似烽堠,但主要用於置炮防守。墩台間距約500米,防守者能用火炮在兩台間構成交叉火力。戰牆建於主城牆前面40~50米處敵方易於接近的地段上。用磚石壘砌,高約2.5米,上亦築垛牆、宇牆,整個牆面築有三排呈梅花形交錯的射孔,可作臥、跪、立三種姿勢射擊。戰牆上每隔50~100米,辟一個小巷門(或將牆斷開),供守卒進出及實施反擊。
障礙物有矮牆、壕溝、崖壁、陷馬坑(陷阱)、擋馬牆等多種類型,常構築在關隘或長城的險要地段的外圍,用以加強防禦。此外,為防止敵方攻上城牆後沿城牆馬道奪取敵台而在城牆上構築設有射孔的橫隔牆,稱障牆。障牆設於敵台附近,高2~3米,一端與垛牆相接,另一端距宇牆約1米,僅容單人通過。
在中國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相繼構築、修繕過長城。其中規模較大的是秦、漢、明三個朝代修建的長城。保存仍較完好的萬里長城,是明代修建的。中國長城築城的形成和發展分為以下三個時期。
構築長城始於春秋時期。公元前5世紀春秋戰國之交,由於各諸侯國之間的戰爭頻仍,齊、楚、魏、秦、韓、趙、燕、中山等國,在相互接壤的邊境上各築長城以自衛。其中秦、趙、燕3個北方諸侯國為防匈奴侵擾,又在各自封疆的北部修築長城。這個時期的長城,城牆多以土石構築,有的是利用原有河堤改築的,有的則以天險為屏障,其防禦工程設施不夠堅固完善。
秦滅六國後,秦始皇兩次視察西北邊防。公元前215年決定將主要戰略方向轉向北方,下令蒙恬率軍30萬進擊匈奴。收復河南失地後,北渡、西渡黃河,重建九原郡,置34縣,遷內地居民3萬到北河、榆中屯墾。為防止匈奴再度入邊襲擾,沿襲戰國時秦、趙、燕的國防戰略方針,修建連綿一體的萬里長城。
秦朝所築長城主要有三段:西段長城,起於臨洮,與秦昭王長城南端連線,沿洮河向西北永靖、黃河與洮河交匯處,再沿黃河經蘭州、靖遠、中衛、中寧、吳忠、靈武、陶樂、烏海、磴口,轉東至達拉特旗以東,與秦昭王長城北端相連;中段長城,是利用原趙、燕長城連線修葺(南線),並在其以北修築新的長城(北線),形成有多道陣地的大縱深防禦工程體系。南線西起內蒙古杭錦後旗西南的敖龍布魯格,向西北行,至石蘭計山口與原趙長城相連,由今固陽(原趙長城東端)繼續向東延伸,經武川北至察哈爾右翼中旗。北線從四子王旗向東經商都、化德、康保、太僕寺旗,越閃電河,再經多倫、圍場、赤峰、敖漢旗、庫倫旗進入遼寧境內;東段長城,從遼寧阜新地區與原燕長城連線,經撫順、本溪向南,止於朝鮮平壤西北部清川江入海處。
秦長城雖然利用了原燕、趙和秦昭王舊長城的一部分,但新增築的長度將近一半。秦長城西起臨洮,北傍陰山,東抵遼東,全長5000餘千米,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建成的綿延萬里(市里)的線式防禦築城,為以後長城築城體系的完善和發展打下了基礎。
西漢王朝建立後,歷經百年,不斷修繕和加強長城舊築。到漢武帝時,為保護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和北御匈奴,進一步大規模擴建長城,主要是加建了西段和中段長城。新建的西段長城,自內蒙古額濟納旗的蘇古諾爾湖畔起,沿額濟納河,經甘肅金塔、敦煌至玉門關。玉門關以西經新疆羅布泊(鹽澤)湖畔至喀什,僅築有亭障和烽火台。中段長城,除利用和修繕原有的兩道秦長城外,由於漢武帝大舉征伐匈奴以後,西翼防線北移,故於太初年間又在陰山山脈以北增築了第三道長城,即著名的“武帝外城”。這道長城東起內蒙古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的百靈廟西南,西經蒙古國境內,再入內蒙古額濟納旗的蘇古諾爾湖東北,與新建的西段長城相接。另在內蒙古境內的高闕(今石蘭計)至居延(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一線修築了障城。東段長城主要是利用和加修秦代的長城,位置變化不大。漢長城西起新疆喀什,東至遼東,全長10 000餘千米。與秦長城相比,總長度增加了近一倍,工程設施也更加堅固、完善。在重要地段還增建了多道長城與障城,加大了防禦縱深。重要的隘口和咽喉要道均建有關隘,加強了要點的設防。此外,在一些地段的城牆外側還加築了許多溝壕等障礙。
金朝為防蒙古騎兵的侵擾,修建了北、南兩線長城,又稱金界壕。北線東起今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的根河南岸,西經額爾古納河南岸,再經滿洲里以北和今俄羅斯境內,向西進入蒙古國境內,從烏勒吉河與克魯倫河之間穿過,西至肯特山東南麓,全長約700千米,史稱“明昌舊城”。南線呈東北—西南走向,東北起自嫩江西岸的尼爾基(今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沿大興安嶺南麓、大青山脈向西南延伸,至大青山後(今內蒙古包頭市東北上廟溝),全長約2500千米(正線長度,不含複線、支線)。南線長城是明昌、承安(1190~1200)年間興築的,史稱“明昌新城”。金長城由主牆(主堤)、內壕、副牆(副堤)、外壕和邊堡(又稱戍堡)等組成。牆、壕是長城的主體工程,主牆多由土石混合壘築或以土夯築。牆上築有實心敵台和烽火台。敵台間距60~120米,多設在險要地段和牆身轉折處。主牆外挖有內壕,內壕外側構築有副牆,副牆比主牆稍矮,有外壕掩護,外壕上口寬3~5米,底寬2~2.5米。邊堡多建於長城內側,單獨構築或緊貼城牆構築,平面呈方形,邊長120~180米,牆上加築敵台,有的還在城門處築有瓮城。金代長城築城體系比前代更為嚴密,它將多道壕、牆作重層配置,有利於阻滯蒙古騎兵的進攻。沿城牆密置敵台、烽火台,直接加強了長城自身的防禦能力。設定邊堡,加大了長城防禦縱深。
明朝為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統治者的騷擾,曾對漢長城進行過18次較大規模的修繕和增築,建成了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橫貫遼寧、天津、北京、河北、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省、市、自治區,全長6300多千米的長城(又稱邊牆),後又繼續完善、加強。在明王朝統治中原的270多年中,對長城築城體系的工程修建幾乎沒有中斷過。明長城的牆體有磚砌、石砌和磚石合築、泥土夯築的,還有劈山牆、山險牆、木柞牆及邊壕等。它與成百座雄關隘口和上萬個墩台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構成了比以往任何朝代都更加堅固和完善的長城築城體系。明長城的修建比以往有以下改進:①更加重視利用地形,因地制宜。除充分利用山險水障等天然障礙建關築牆外,城牆的高低厚薄,也隨地形、地勢情況而異。梵谷山陡峭處,城牆則略低略薄些,在平地或要衝處的城牆則加高加厚。②進一步完善和加強了城牆上的防禦工程設施。如城牆頂部內設宇牆(高約1.2米),外設雉堞(高約1.8米),雉堞上有瞭望孔和射孔;城牆上每隔不遠就建一個券洞,供守城士兵上下之用;城牆上密建實心和空心敵台,大大增強了城牆的防禦能力。③重要的地段加建了多道城牆。如宣府鎮有的地方建有九重堅固的石砌城牆,太原鎮有的地方修築的大小石牆多達28道。④建築材料和施工技術都有較大改進,砌築城牆廣泛採用了單面或雙麵包磚,磚縫採用石灰漿勾縫。
中國歷代構築長城有許多共同特點:①整個長城築城,採取以關隘為重點,與綿亘的城牆相連線,構成點線結合、以點護線的築城體系。如明代的薊鎮是守衛京師的重要防區,境內燕山山脈橫貫,山巒起伏,溝深谷狹,地勢險要,其長城布局,著眼於扼守高地和隘口,控制峽谷和孔道,以關隘為防守重點,掩護兩翼長城。區內最重要的兩個關隘——居庸關和山海關是京師通往塞外和遼東的要隘。它們都充分利用當地的險要地形,建成以關隘為核心,以點護線的築城體系。其他防區的長城構築,如平型關、娘子關、雁門關、嘉峪關等也都具有這一特點。②充分利用地形和現地材料,因地制宜,據險制塞。這是歷代修建長城共同遵守的原則。目的是為了憑險據守,以收“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效,並可大大減少長城構築的工程量和節省勞動力。這一特點在明長城的建設中體現尤為明顯。一些關隘和蜿蜒在高山峻岭中的長城,都是隨山順勢修建的,在山勢低緩的地段,構築多道城牆,使之形成較大的縱深。在平原地區,則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天然屏障。如遼東鎮的長城,充分利用遼河水險,在河的東岸設定木柵,構築土牆,並築堡防守。在山地則利用險峻的山脊,隨山順勢以人工將外側劈成陡壁。城牆的結構則因不同地區的不同土質和現地材料而異,有的地段築夯土牆、石砌牆,有的地段築三合土牆,而在玉門關一帶的漢長城,是用砂礫石與紅柳或蘆葦層層疊壓構築的。③為增加防禦層次和增大防禦縱深,重要地段構築多道長城。如明代的大同鎮和宣府鎮防區,採取以內長城掩護內三關長城(內三關長城置倒馬、紫荊、居庸三關),又以外長城掩護內長城(內長城置偏頭、寧武、雁門、北樓、平型諸關)的部署使這一地段形成重疊、多道、大縱深的築城體系。④城牆和關隘的修建既注重防護、生活設施的構築,更注重戰鬥設施的構築。長城城牆上大量構築了用於側射的實心敵台。特別是明代創建了具有觀察、射擊和掩蔽等多種功能的空心敵台之後,城牆上的戰鬥設施更加完善,從而大大提高了長城和關隘的防禦能力。
長城這種據險制塞、建關築牆、關堡相連、墩台林立、烽堠相望、層層布防、綿亘萬里的築城體系,在中國古代戰爭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守軍可依託它打擊來犯之敵,如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名將楊業任代州(今山西代縣)知州時,10萬遼軍進犯雁門關,他一面依託長城、關隘組織堅守,一面親領數千騎兵從左翼向敵後迂迴,使遼軍腹背受敵而大敗。長城還可掩護部隊機動和作為反攻的出發地域。在和平時期,長城具有戰略威懾作用,對保護中原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經濟、文化發展,保護絲綢之路的商旅往來,也起過積極作用。中國長城築城的工程規模是巨大的,在工程技術運用、工程與地形結合、工事與障礙物結合上體現了很高的水平,在中國和世界古代築城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