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吻魷

長吻魷,俗稱江團、魷魚。屬鮎形目、鯢科、鯢屬。長吻魷是中國名貴的淡水魚類,分布於長江水系,向北可達黃河,向南可至閩江水系。在長江上游及支流,長吻鯢是重要的經濟魚類,產量較高,而湖北的石首,四川的樂山、北碚、南充、蓬安等地為有名的產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長吻魷
  • 拉丁學名:Leiocassis longirostris
  • 別稱:江團
  • :動物界
長吻魷肉質細嫩,肉味鮮美,含脂量高,膘特別肥厚,新鮮時為銀白色,乾制後為名貴魚肚,食者無不稱讚,有“不食江團,不知魚味”之說。特別是湖北石首的“筆架魚肚”素享盛名,常作為高級宴席上的佳肴。
長吻魷為江河底層的肉食性魚類,平時在水流較緩的河口、深潭內活動,冬季在幹流深水處或水下亂石的夾縫中越冬,喜夜間捕食。幼魚主食水生昆蟲,兼吃植物性食物。成魚食性廣泛,除捕食螃皺、麥穗魚等小型魚類外,還攝食蝦、蟹及其他甲殼類、螺類、水生昆蟲和水蚯蚓等。在上述飼料資源豐富的河段,長吻鯢產量也高。
長吻魷個體大,生長快,一般捕撈的長吻鯢體重1—2千克,最大個體達13千克。長吻魷3齡性成熟,雄魚比雌魚個體大。4~6月為產卵期,在水流較緩的急流灘尾產卵。
長吻魷雖然是肉食魚類,但在食譜中多是經濟價值較低的小型魚類和底棲無脊椎動物。因此,可在野雜魚和底棲動物較多的水庫、池塘、河流中養殖。20世紀80年代以來,四川省水產研究所等單位積極開展長吻魷人工養殖試驗,獲得成功,使長吻鯢成為池塘養殖的名貴水產品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