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藍帶蚊

鑽石藍帶蚊,Uranotaenia testacea (Theobald,1905),蚊科藍帶蚊屬的一種昆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鑽石藍帶蚊
  • 拉丁學名:Uranotaenia testacea (Theobald,1905)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雙翅目
  • 亞目:長角亞目
  • :蚊科
  • 亞科:庫蚊亞科
  • :藍帶蚊屬
  • 亞屬:藍帶蚊亞屬
  • :鑽石藍帶蚊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鑑別特徵 成蚊棕褐色,胸側板中部具一橫貫的白鱗帶,後足跗節3端部3/4及跗節4、5全白。幼蟲觸角毛1-A分多枝,其長度約為觸角的2/3,位於觸角中部稍後處;頭毛5、6-C粗刺狀,4-C細針狀。
形態描述
雌蚊體小型(翅長約2.3-2.6mm)。頭:頭頂除中後部及側後緣以外,均覆銀白平覆鱗;豎叉鱗短小,深棕色,稀疏散生於中部。眼間鬃4根(2根粗長,2根細短),與白色長鱗簇混生,在兩複眼間向前伸出;複眼上緣各具眼鬃約4根。觸角與觸鬚均棕褐色。觸鬚很短,約為喙長的1/10。喙全部暗色。胸:胸部棕褐色。前胸前背片滿蓋銀白色寬鱗,上端鱗叢中具1根粗鬃,下端具1根粗鬃及2根細鬃;後背片光裸,其後上角具1根粗鬃。前胸側片具5-6根鬃。中胸盾片覆蓋棕黃色細鱗。小盾片覆蓋閃色平覆鱗,中葉及兩側葉各具後緣鬃4根。胸側板無氣門鬃及氣門後鬃,翅前區具粗鬃1根。中胸腹側板上緣具粗鬃1根,下後緣具縱列的細鬃5-8根;上1/4處具銀白寬鱗,與頭頂部及前胸前背片上的銀白寬鱗斷續連線,呈橫帶狀。中胸後側片上后角具細鬃3-5根,下前方具1根粗鬃。翅:翅鱗棕褐色。前叉室約為縱脈2乾的0.45。前叉室較後叉室稍短。足:各足棕褐色,股節腹面色較淺淡。後足跗節3端部3/4及蹌節4、5全部乳白色。腹:各腹節背板暗色,腹板淺色。
雄蚊外形與雌蚊相似。尾器:腹節Ⅸ背板馬蹄形;端緣圓弧形,中央部微凹;基後部中央凹陷較深。腹節Ⅹ背板完全,端緣圓弧形,基後部兩側呈弧形內陷,中部尖凸。抱
554 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八卷
肢基節背基內葉具1根粗長的端背鬃、2根亞端背鬃及少數散生的細短鬃;端腹緣具長短不一的細鬃約5根。抱肢端節細長,近端部具一指爪及許多細毛。陽莖側板寬闊,僅背內側呈點狀拼接;每側板具4個短小的端齒及1個粗長後彎的側齒。
幼蟲據Delfinado(1966)記載:本種幼蟲觸角表面具許多微刺;觸角毛1-A細長,分4-6枝;觸角頂毛簡單。頭毛1-C寬扁;5、6-C粗刺狀;4-C細針狀,單枝;7-C細長,分8枝。腹部具發達的星狀毛,腹毛6-Ⅰ、Ⅱ分2-3枝,7-Ⅰ、Ⅱ為粗單枝。櫛板較大,背緣分離,櫛齒5-6個。呼吸管具梳齒約17個,I-S位於末端2-3個梳齒附近。尾鞍較長,端部具細刺;腹毛I-Ⅹ分4-5枝。

生活習性

幼蟲孳生於熱帶叢林地區的溪流、沼澤、岩穴等處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海南, 雲南, 香港
國外分布:
新加坡, 越南, 泰國, 緬甸, 菲律賓, 印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