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鐵片大鼓又名樂亭大鼓,源於民國初年在河北方向流傳的部分小調,如
通俗調、
京東調、
樂亭調等。
當鐵片大鼓初步形成後,先在通縣、三河縣流傳,敲擊鐵片即在此時開始。民國初年,鐵片大鼓藝人進北京獻藝,在天橋及東、西兩寺(隆福寺、護國寺)廟會上“撂地”演出。因曲種產自京東地區,遂名樂亭大鼓。實際上與唐山、樂亭地區的“樂亭大鼓”毫無淵源。其唱腔、板式也較樂亭大鼓淺易。有時也稱“鐵板大鼓”。
20世紀30年代初,王佩臣為了適應天津觀眾的欣賞習慣,將曲調進一步規範,由於她用鐵梨花點擊板,所以定名為“鐵片大鼓”。
鐵片大鼓的唱腔主要從河北
民歌《妓女告狀》衍變發展而來。比較王瑞喜於1920年灌制的
唱片鐵片大鼓《妓女告狀》與河北民歌《妓女告狀》的唱腔,可發現二者的血緣關係。二者的旋律基本相同,只不過鐵片大鼓較民歌有所發展變化:加了花,延展了尾腔,每個樂句後加了墊頭,唱詞中增加了襯字。
關於這種鼓曲的名稱由來,鐵片大鼓還與一種叫“
平谷調”的藝術形式有淵源,平谷調主要流傳於北京平谷縣及北京東郊與河北省、天津市交界地帶,王佩臣本身就是平穀人,她根據自身的聲音條件加以調整,最終形成了自己的唱法和風格。
20世紀50年代時,鐵片大鼓曾經改稱“樂亭大鼓”,80年代又恢復稱為鐵片大鼓,王佩臣被稱為鐵片大鼓的創始人。
藝術特點
鐵片大鼓由旋律、句式都比較單調的平谷調派生出來。
平谷調到
王憲章的關門女弟子王佩臣時發展成為鐵片大鼓,結構為一板三眼的4/4拍,每個樂句都在一眼起唱。在旋律形態方面則採用平谷本土“落腔調”和“哭腔”的特點,樂句都呈旋律下行形態,產生了一種悲切切、酸溜溜的感覺。因此鐵片大鼓又被觀眾稱為“醋溜大鼓”,王佩臣也被大家戲稱為“醋溜鼓王”。在演唱中,王佩臣又創造了掏板、閃板、垛板等節奏和大跳音,大滑音等旋律裝飾。
鐵片大鼓是在平谷調唱腔基礎上的創新。王憲章在去世前把自身技藝創成女腔傳給了王佩臣,之後的傳承人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都有自己在藝術上的創新。與平谷老調相比,發展後的鐵片大鼓的旋律比較新,在唱腔中加了一些彎兒,在音調中則基本沒有了當地的土腔,而且吸收了很多戲曲的東西,如梆子腔等,但吸收之後還要回到原來的旋律上。
20世紀20年代初,王佩臣與弦師
盧成科合作,對唱腔進行了加工、規範、發展。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她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為表現唱段纏綿哀怨的內容,她著力發揮自己唱腔的柔媚特色,節奏上“掏”、“閃”多,曲調下行多,多用不穩定音(4,6),每個音均有下滑傾向,唱詞中增添了不少襯字。30年代中期,她與
劉寶全、
金萬昌一起,被天津觀眾譽為“鼓界三絕”。隨著王佩臣的崛起,鐵片大鼓成了天津曲壇的一個重要曲種。
鐵片大鼓的創作非常靈活,內容有傳統故事和神話傳說,如《姜太公賣面》、《王二姐思夫》、《
劉伶醉酒》等,還有一些現代題材的故事如讚頌雷鋒的《風雨行》等。
鐵片大鼓的唱腔非常婉轉,每一個唱段都是一個故事,可聽性也是非常強的。
建國後,隨著鐵片大鼓曲目內容的深刻變化,唱腔也相應推陳出新:通俗數敘的特點更突出了,風格也趨於樸實。王佩臣演唱的《平安家信》,其弟子
新韻霞演唱的《趕慢車》、
姚雪芬演唱的《良心》等曲目,均有所創新。
音樂唱腔
結構形式
鐵片大鼓是板腔體曲種。其唱腔音樂較為簡單,只有一個板式(即一板到底)和上下兩句唱腔旋律。演唱時以速度變化來調節故事發展之遞進,速度先慢後快、音符先繁後簡,是個較原始的板腔體曲種。
鐵片大鼓的總體結構是:
前奏(大過門)——慢板——間奏(過門)——慢板——間奏——“中板” (快速的慢板)——間奏——“緊板”(快速的中板)——尾腔。
鐵片大鼓只有一個板式(一板三眼),中板、緊板的名稱只標誌速度的遞增,並無節奏上的變化。中板比慢板快,緊板比中板快,緊板進入故事高潮時更是快上加快,這種模式在一些原始板腔體曲種中大量存在,而鐵片大鼓運用得更為精到。
唱腔板式
鐵片大鼓主體唱腔為兩個樂句。頭眼起唱落在板上 。上樂句落音不太規範,以2、4、6居多,下樂句落音皆為宮音 ——(“1”)。是個以五聲音階為基礎的六聲宮調式。
唱詞句格雖也為七字句或十字句,但由於它每句里均有襯字,填補了各詞組之間的空隙。所以其唱腔旋律沒有明顯的分節現象,(京韻大鼓、梅花大鼓的唱腔均呈分節狀態,即每個樂句分為三個小樂匯)。歌來有連綿不斷的感覺。上句或下句唱腔都以“起——挑——落”規律行進。
鐵片大鼓每落(自然段)結尾時,沒有特殊的“甩腔”,只是把最後一個字變慢拖長,且每落結尾均如此,連全篇結束的尾腔也同前邊一樣。
有的唱段為了調節和豐富音樂色彩,在開始的頭四句唱腔里,把第三句落音與前兩句落音作了調整,出現了近似“四樂句”的模式。“起,承、轉,合”傾向比較明顯,但並不是每個唱段均作如此處理。
伴奏音樂
鐵片大鼓的伴奏音樂,共有三部分。
前奏(俗稱大過門)是演唱前的引子。過去前奏較簡單,與後來的間奏曲調相同,僅能起過門作用。後經樂師們的設計、創造,發展的曲調相當華彩。其節奏是一板三眼(四分之四),共有十三小節,曲調華麗流暢,是個完整的七聲音階宮調式樂曲,雖然僅用手弦演奏,但配以銅板和鼓,奏來紅火熱烈別有情趣。
間奏(即段落間的過門)是每段落腔後的樂曲,過去只有一個間奏,各個樂師演奏的曲調雖繁簡不同,但都較平淡。後樂師們在新前奏的啟發下,生髮出一個新間奏,色彩頗為華麗、節奏火爆。
“墊頭” (即上樂句與下樂句之間的過渡性音樂)只在慢板時使用。如尾音只一拍 (落在板上)墊頭為四拍;尾音唱成兩拍時,墊頭則為三拍,其音符多為宮音“l”。即所謂“板不夠,墊頭湊” 。因為它只起填補板數作用。當慢板唱成快速時,就不用加墊頭了。
演唱與伴奏手法
鐵片大鼓是一人演唱的“打鼓說書”形式,演員手持鼓、銅板擊節,間作表演。伴奏僅為一大三弦,弦式是151。伴奏旋律是與唱腔同曲同度的隨腔伴奏 。在前奏和間奏過門時,以處理成“下滑音”居多,即每個音皆在其上二度滑下,構成一種特殊的彈奏風格。在伴唱時則刻意地伴隨演唱的旋法上下滑行、細膩地爐托、樂器聲音具有很強的歌唱性,間有‘學舌”現象,與唱腔達到水乳交融程度,樂師不諳唱腔旋律,是無法勝任伴奏的。 “三分唱七分隨”在此表現的更為突出 。當年王佩臣和蘆成科珠聯壁合的演出,給觀眾留下極深的印象。
鐵片大鼓的演唱風格,突出一個 “酸” 字。從音樂上分析,演唱時每句唱腔皆有下滑傾向,且每個字的音符都呈不穩定狀態,不僅落音落在246這些不穩定音上 ,每個音符在演唱時也都在音的上下方游移。另外,鐵片大鼓的“襯字”帶來了很多“嵌音”小音符,這樣使得各音符間均有微小的過渡,聽來細膩融合。當進入快速時,又演唱得非常利落。
傳統曲目
鐵片大鼓短篇唱段的傳統曲目有《藍橋會》、《
小寡婦上墳》、 《朱買臣休妻》、 《洪月娥做夢》、《玉堂春》、《
三堂會審》、《
王二姐思夫》、《獨占魁》、《
劉伶醉酒》、 《
諸葛亮招親》、 《寶玉探病》、《勸嫖交友》、《妓女自嘆》、《妓女告狀》、《姜太公賣面》等;長篇曲目有《回杯記》、《書囊記》、《英烈傳》、《
鐵冠圖》等。
藝術傳承
鐵片大鼓形成初期的藝人有王憲章、車漢文(王佩臣之父)等。北洋軍閥統治天津時期,在津演出的鐵片大鼓藝人有王佩臣、王瑞喜、蔡桂喜、楊蓮琴、富潤卿等,其中最有成就的是王佩臣。
由於種種原因,鐵片大鼓傳人比較少,王佩臣早在1964年就已經故去,而她僅僅也只教了三個女弟子,其中成就最突出者為姚雪芬。
作為第一批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藝術形式,鐵片大鼓已處於瀕臨後繼無人的邊緣,在選拔繼承者的過程中,除了看天賦、個人的愛好以外,還要能夠靜下心來刻苦鑽研,因為學習鐵片大鼓,不僅要會唱,還要注意手頭的工夫,還有身段和表情,應該具備一個非常全面和綜合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