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場村(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石灣鎮)

鐵場村(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石灣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鐵場村是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石灣鎮下轄村,行政區域面積12平方公里,下轄4個自然村,英文名字是Thorp of Clubs,意為“梅花村”,英文縮寫“TC”,亦為“鐵場”漢語拼音“Tie Chang”同粵語拼音"Tit Cheung"的縮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鐵場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石灣鎮
  • 電話區號:0752
  • 郵政區碼:516100
  • 面積:12平方公里
  • 人口:6622
  • 方言客家話-粵台片/粵中片、福佬話粵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機場:惠州平潭機場
  • 火車站:惠州站、博羅東站
  • 車牌代碼:粵L
人口數據,地理位置,文化建設,經濟發展,社會發展,

人口數據

戶籍人口6622人,外來人口1萬餘人。

地理位置

位於博羅縣西南部,緊鄰東莞石龍,以平原為主,氣候條件良好,交通便利。

文化建設

鐵場村民以粵語文化為主。鐵場村有悠久的歷史,村內有明月寺等古蹟,《鐵場考古春秋》對鐵場的歷史有較詳細描述。多年來,鐵場村黨支部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村黨組織“五個好”目標,進一步加強班子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帶領全體黨員和民眾團結奮鬥,使整個村的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農村社會穩定,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受到上級及廣大人民民眾的高度評價。1999年和2003年被博羅縣評為文明村;2000年被惠州市評為“五好”示範村;2001年被評為惠州市基層組織建設五好先進村黨支部;2002年被評為博羅縣維護穩定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2004年被評為惠州市固本強基工程市級示範村,並被授予全國“民主法制示範村”的光榮稱號;2006年、2007年均被評為縣先進基層黨組織。

經濟發展

村黨支部始終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根據本村的優勢和發展潛質,借鑑發達地區的發展經驗,經過艱苦創業,不斷摸索出立足本地資源,走興農致穩、興工致富、興商致活的路子。一是加大對農業的投入,走農業現代化道路。以科學興農、創新致富為目標,鐵場村多年來緊抓農業基礎建設,投資150萬元加固堤圍、排灌系統、維修農田基本建設,大大提高自身的抗災能力,為進一步實現農業現代化奠定了基礎。早在1998年,鐵場村就充分利用自身農業基礎好的優勢,在省、市、縣的支持下建設了省級萬畝優質水稻生產基地,經過反覆研究試驗,有效提高了種糧技術和水平。目前鐵場村水稻實現了每造畝產超過900公斤的高產量,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還帶動了以水稻為主的下游加工業的蓬勃發展。除搞好傳統的水稻種植外,還大力發展“三高”農業,著力發展果園、花木場、蔬菜場、養殖場等新型農業基地,積極發展和引入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的農業大戶。隨著農業的發展,鐵場村呈現出稻穀飄香、百花齊放、碩果纍纍、豬壯魚肥的喜人景象。二是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發揮“老區新為”的風範。鐵場村人口較為密集,是擁有41家企業的工農業老區。為了使村經濟得以持續協調快速發展,鐵場村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優勢,積極完善各項配套設施,想方設法壯大集體經濟。針對廠房需求日增的情況,建設了超過7萬平方米的廠房提供給廠家,僅此一項,村組年收入增加了350萬元。為進一步促進商貿流通,創造發展第三產業的有利營商環境,鐵場村鋪設了連通縣道、總長2.8公里、耗資300萬元的梅花大道,並不斷完善道路的擴寬、下水道鋪設,花圃綠化等。在朱黎村小組和帥安村小組的總體規劃下,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建成了配套廠房,引進了2家工廠,合共投資約2000萬元。目前鐵場的工商業發展得到飛速發展,工農業產值達5767萬元,村組集體收入達908萬元,比2002年增加了1.1倍。

社會發展

自2003年8月起,縣把鐵場村定為創建“民主法治示範村”試點以來,鐵場村積極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範村”創建活動,使村風、民風煥然一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事務呈現出與時俱進的態勢,2004年被授予全國“民主法制示範村”的稱號,農村社會呈現和諧發展的良好氛圍。主要表現在“四個最佳化”:一是最佳化了政治環境,加快了基層民主建設的進程。通過推行“三公開”和健全各種民主監督制度,真正實現了“還權於民”,保障了人民民眾對村務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激發了民主參與的主人翁意識,充分調動了參政議政的積極性;二是最佳化了法治環境,促進了管理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村黨支部民主集中制原則、村民自治機製得到了更好的貫徹落實,凡村重大事務都堅持集中討論,廣泛聽取意見,主動接受村民監督,實行民主決策,有效地促進了村“兩委”幹部依法辦事、公開辦事、高效辦事、廉潔辦事。村幹部、民眾民主法治意識的提高,使鐵場村真正由“人治”走向“法治”軌道;三是最佳化了工作環境,促進黨群、幹群關係的和諧融洽。目前鐵場村村民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精神文明戶不斷湧現,營造了政通人和,有利於創業幹事的良好環境;四是最佳化了投資環境,促進了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通過開展創建活動,鐵場村社會治安秩序良好,連續三年以來全村無刑事案件和民眾上訪事件,各種民間糾紛都能及時化解在萌芽狀態,營造了良好的投資軟環境,增強了投資者在鐵場村發展的信心,使鐵場村招商引資工作不斷進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