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湧泉窯址群

溪口、湧泉窯址群位於浙江台州溪口鄉鐵場村、馬岙村、湧泉鎮西岙村。窯址共4處,包括溪口3處、湧泉1處。溪口窯址Ⅰ位於溪口鄉鐵場村岙里坑柏樹坦。面積約600平方米。地表採集產品以陶器為主,兼有少量瓷器。陶器大多為罐和碟,輪制,胎骨堅細,呈赭黃色,紋飾以弦紋、席紋為主。瓷器僅採集到一件瓷碟殘片,施青釉,釉面不勻,上有拍印紋等。窯具有三足餅狀間隔具和筒形支座。溪口窯址2位於溪口鄉鐵楊村東北安王山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溪口湧泉窯址群
  • 地理位置:浙江台州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浙江台州
  • 著名景點:溪口窯址
  • 年代:東漢至西晉
簡介,自然環境,文物形態,特色,

簡介

溪口、湧泉窯址群年代屬於東漢西晉。面積約400平方米。地表採集有青瓷罐、壺、缽、碗等,胎厚實,釉色多淡青,少量青中泛黃,有光澤,但釉的粘著力不強,多剝落。紋飾有弦紋。褐色點彩等。窯具有鋸齒口盂形間隔具。溪口瓷窯址3位於溪口鄉馬岙村鯰魚坑口。三國吳至晉代。面積約600平方米。地表採集青瓷器形以碗、缽為主,另有罐、罍、瓶、壺、盤等。胎質堅緻,呈青灰色。施滿釉,釉色淡清或青中泛黃,晶瑩光澤。紋飾有席紋、弦紋、斜格紋等。部分器物上有點彩。窯具有三足餅狀間隔具、齒口盂形間隔具、筒形支座等。湧泉窯址位於湧泉鎮西岙村南約300米方岸山麓。東晉南朝。面積約100多平方米。地表採集有碗、罐、杯、壺等。胎質大多比較堅緻,釉色青中泛黃。多飾褐色點彩,部分飾刻劃蓮瓣紋,窯具有盂形間隔具、筒形和喇叭形支座等。
溪口湧泉窯址群
溪口湧泉窯址群集中分布在靈江兩岸,共有14處之多。分布在靈江北岸的有臨海溪口辦事處鐵場村、開井村,湧泉鎮,其中鐵場村就有4處:岙里坑、安王山、鯰魚坑口、棺田山。這些處窯址,遺物散布面積都在1000平方米以上,堆積層豐厚,一般1至2米,最厚處達3米。

自然環境

溪口湧泉窯址群位於浙江省臨海市溪口鄉和湧泉鎮鏡內,其中溪口鄉為岙里坑窯址,鯰魚坑口窯址、安王山窯址三點;湧泉鎮為西岙窯址一個點。溪口鄉在臨海市東南面,駐地溪口村,距椒江市章安鎮6公里,臨海城關50公里(公里里程公里)。境內回浦河在鐵場村附近入椒江市章安鎮境內,流入椒江。湧泉鎮在臨海市與南面,駐地湧泉鎮,距市駐地40公里(公路里程公里),椒江市章安鎮20公里。靈江由南部石灶頭入境,境內西岙溪自鎮邊山谷曲折南流匯入靈江。溪口鄉境內尚有官田山和開井二處窯址,因破壞嚴重,無明顯堆積,故沒有列入溪口、湧泉窯址群之內。
溪口湧泉窯址群
岙里坑窯址位於溪口鄉鐵場村後門山山坑北面,欲稱“岙里坑”的地方,座落在距山腳200米的山坡上。北距溪口村2.5公里,南離椒江市章安鎮7公里。窯址已闢為梯地,種滿場梅和柏樹,溪坑水從窯址旁流入匯入回浦河,村北山腳常有鐵渣出土,故村2名鐵場,古時當是冶鐵的所在。
鯰魚坑口窯址位於溪口鄉馬岙村和鐵場村的分界處,座落在俗稱“鯰魚坑口”的小山山坡上,面向西北,南距鐵場村1.82公里。窯址上為鐵場村和馬岙村村民的自留地,窯址前為一片水稻田,流向西北的回浦河,與窯址直線相距僅65米。
安王山窯址位於溪口鄉鐵場村村北的安王山山腳,當地民眾稱之為“鳳凰山”的地方。南與岙里坑窯址相距0.5公里,北離鯰魚坑口窯址0.5公里。窯址西向,上面種滿桔樹,窯址前為一條小水溝及水稻田,與回浦河直線相距70米。
西岙窯址位於湧泉鎮西岙村村南200米的方岸山東麓,土地名“岩頭丘”。窯址已成為枇杷園或桔園,窯址前為西岙坑,坑水自北而南流入靈江。東側十等米處舊有水塘一口,今堙塞。西北距湧泉3.5公里,距椒江市章安鎮14.5公里。
官田山窯址位於溪口鄉馬岙村官田山之西麓,北距馬岙村1公里,南與鯰魚坑口窯址相差250米,一條人工開挖的小河流經營址前,小河之水由上游馬宅溪和荊溪匯合而成,當地人稱山前沿河一帶為官田山窯坦,並有上、下窯坦之分。溪水匯合處以東為上窯坦,以西為下窯坦,窯床估計即在河床之上。
開井窯址位於溪口鄉升井村村北後門山的山坡上,北距溪口村1.5公里,南至椒江市章安鎮5公里。窯址東向,旁邊為山坑,溪水自北而南,從前流過。
安王山窯的器物,風格與鯰魚坑口窯的產品比較相近,但種類減少,以碗、缽、罐為大宗。紋飾同樣流行凹弦紋,飾於器物之口沿處。同時輔以少量的斜格紋、葉脈紋等,飾於腹部及系面。故該窯的時代又略晚,為西晉東晉。該窯1981年5月發現,1983年文物普查時予以登記,1989年12月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10月劃定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西岙窯向器物,產品多為碗、罐等。器型除了不多的還有鯰魚坑口窯、安王山窯的產品特徵外,大量的器物在器型上起了很大的變化,出現了假圈足。紋飾有凹弦紋和少量的斜格紋,並出現了造瓣紋。窯具多為筒形墊具和孟形間隔具,說明燒制上已有了革新。故窯的時代屬西晉末至南朝時期。該窯窯前原為平地,因西岙坑自然改道,才成今天這個樣子。據當地民眾稱,解放初曾發現許多完整器物,當時即丟入附近水塘內。1982年首次進行了實地調查,1983年文物普查予以登記。1989年12月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10月劃定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
臨海立縣較早,西漢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即立回浦縣於章安(今椒江市章安鎮),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改回浦為章安縣,到三國置臨海市郡,以至兩晉南北朝,郡治皆在章安。從窯址的公布範圍,可以看出二者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其興盛發展是與章安的興盛發現是緊密相連的。發展趨勢是隨著臨海政治中心的內移,而逐漸從沿海到內地,從靈江下游向靈江上游發展。

文物形態

溪口湧泉窯址群
(一)溪口湧泉窯址群的岙里坑窯址出土文物從已暴露的遺物及採集到的標本看,該窯以燒制陶質器皿為主,兼燒少量瓷器。產品種類比較單調,多為碗、罐、罍等物。採用輪制方法,胎骨堅細,多赭黃、灰白等色,內外均施一層灰色陶衣,紋飾基本上為弦紋。
鯰魚坑口窯址坡度堆積層較厚,內涵豐富。從採集到的標本看,器形大方美觀,釉色呈淡青或青中微黃,釉層薄而亮,少量器物上有褐色點彩,絕大部分施滿釉。紋飾有雞頭、席紋、弦紋、直條紋、斜格紋等。主要產品為碗、缽、罐、罍、瓶、壺以及盤、硯等。
一、碗有6式:
1式:斂口、圓唇、弧腹內收。內凹底,平底微凹,內滿,外部施釉色青中微黃。通高6厘米,口徑15厘米,腹徑15.3厘米,底徑6.9厘米。
2式:斂口、圓唇、弧腹、斜壁急收,內凹底、平底微岫、口沿與腹部各飾一道凹弦紋、內壁飾一道凹弦紋,內底飾二道凹弦紋。內滿釉,外部施釉不及底、青釉。通高4.3厘米。
3式:斂口、圓唇、弧腹、內凹底、平底微凹。口沿處飾一道凹弦紋,內滿釉,外部施釉不及底,釉色青中帶黃,通高5.1厘米。
4式:斂口、圓唇、弧腹、斜壁內收,內凹底,平底微凹。內底飾三個互相套疊的圓圈。胎質上黃疏鬆,無釉。底徑6.9厘米。
5式:弧腹內收、內凹底、雞心、底凹。內滿釉,外部施釉不及底,釉色青中微黃,胎質灰白堅緻,底徑8.3厘米。
6式:弧腹、斜壁內收、內凹底、平底微凹。內底飾一圓圈,圓圈周圍劃飾九朵蓮瓣,斜壁近底處飾一帶狀水波紋,內外無釉,陶質,底徑7.8厘米。
二、罐有5式:
溪口湧泉窯址群
1式:斂口、平唇、口沿外掛、沿寬1.8厘米、弧腹,小平底,肩部飾二道凹弦紋,二泥條耳。內外施灰色陶衣、質。
2式:直口、圓唇、短頸。口沿處與肩部各飾一道凹弦紋。外部施釉不及底,釉色青中帶黃,胎質灰白堅緻。
3式:直口、平唇、短頸、溜肩、鼓腹。肩部飾一道弦紋,二道水渡紋,置二橋形耳,耳面飾葉脈紋,胎質灰白,釉色青中微黃。
4式:直口、圓唇、短頸。口沿處飾一道弦紋,肩部飾二道凹弦紋。胎質灰白、釉色青黃,胎釉結合不緊密,有剝落現象。
5式:直口、小圓唇、短頸、口沿處飾一道弦紋,肩部飾橋形耳,耳面葉脈紋,胎質青灰,無釉。
三、罍有5式:
1式:斂口、平唇、短頸、鼓腹、平底。口沿外掛,沿寬1.6厘米。肩部飾二道凹弦紋,二泥條耳。內外施灰色陶衣、陶質。
2式:直口、圓唇、短頸而短,口沿外掛、沿寬1.5厘米,鼓腹、下腹內收、平底,通體凹弦紋,胎質灰白,無釉,內外塗一層灰色化妝土
3式:侈口、寬沿、沿寬4厘米,鼓腹、平底。腹周拍印編織紋。胎質灰白,結構緻密,外部施釉,釉色青黃。
4式:侈口、寬沿、沿寬3.2厘米,平底,肩部飾一道凹弦紋和一道勾連紋,腹周連續拍印葉脈紋,內壁有手壓痕跡。外部施釉,釉色青中微黃,光澤、胎質灰白,結構緻密。
四、壇有3式:
溪口湧泉窯址群
1式:直口內斂、平唇、短頸,頸部飾二道凹弦紋。胎質灰白堅緻,表面施青黃釉。
2式:印紋硬陶,腹周飾葉脈紋,胎質灰白,外部青灰,內壁塗一層赭色陶衣。
3式:印紋硬陶,腹周飾葉脈紋,胎質紫褐,內壁塗一層赭色陶衣。

特色

臨海溪口、湧泉窯址群中的岙里坑窯址,以燒制陶質器物為主,兼燒少量瓷器。產品種類比較單調,多為碗、罐、罍等物。用輪制方法,胎骨堅細,多呈赭黃、灰白等色,內外均施一層灰色陶衣。紋飾基本上為弦紋。窯具可分間隔具和墊具,間隔具有蹄形齒口式和三足支架二種。蹄形齒口式高矮大小不一,上有環形托面,面略凹,下端做成鋸齒形,鋸齒支點少。三足支架托面底部模印陽文銘文,有“金”、“宮”等字。墊具筒形束腰和盂形,中間空。
溪口湧泉窯址群
鯰魚坑口窯址坡度堆積層較厚,內涵豐富。器形大方美觀,釉色呈淡青或青中微黃,釉層薄而亮,少量器物上有褐色點彩,絕大部分施滿釉。紋飾有雞頭、席紋、直條紋、斜格紋等。主要產品為碗、缽、罐、罍、瓶、壺以及盤、硯等。此外,鯰魚坑口窯址堆積層中還發現了四件銅器,其中的一件熨斗與上海博物館所藏的“貨泉熨斗”形制完全相同。而銅洗則與浙江省天台縣麗澤晚山西晉“永嘉四年”紀年墓中出土的銅洗紋飾乃至尺寸完全一樣。值得注意的是,銅洗的外壁有一層豆腐皮狀的玻璃質物。低薄處約0、5毫米,隆厚處4至5毫米,細看有微弱的透明感。而洗內的泥土與瓷片、熨斗等粘成一體,凝聚力極強。可能這四件銅器曾作盛釉之用,銅洗外壁的玻璃質物似系溢釉所致。且在早期窯址中發現在當時十分貴重的銅器,在以往實屬聞所未聞。因而,這四件銅器當是中國青瓷燒造史上一批彌足珍貴的實物。
安王山窯址保存很好,產品風格與鯰魚坑口窯址比較接近,但產品種類明顯減少。紋飾多為凹弦紋,另有斜格紋、未字紋等。器物點彩增多。多施釉,釉色青或青中微黃、帶黃,光澤滋潤。主要產品有碗、缽、罐等。窯具為蹄形齒口和齒口竹節形,托麵餅狀凸出,中間凹,個別托面系後粘。
岙里坑窯址中的一件陶質碗,內底飾一圓圈,圓圈周圍飾劃九朵蓮瓣,斜壁近底處再飾以一周水波紋。這件陶碗,無論從造型,還是紋飾等方面,都可以確定為東漢產品。而東漢末期的產品中出現蓮瓣紋,可以說是同時期的其它窯系產品中所沒有的。東晉至南朝時期,則普遍使用了蓮瓣紋。
三國時期的產品,如臨海鯰魚坑口窯址中發現的碗、缽、罐等器物中,均有不少的褐彩裝飾。西晉時,褐彩裝飾已很流行。到了東晉時期,則被大量的套用。褐彩裝飾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在器物的口沿上點飾彩。有對稱二點、四點和六點,或不規則一點乃至連珠數十點。
(2)在器物的耳面上點飾褐彩,單耳點飾,雙系點飾。有的則在飾以葉脈紋的耳面上再點飾褐彩。
(3)在器物的肩腹、蓋面上點飾一圈或數圈褐彩,有的還組成多種花紋圖案,有的則是通體縱橫點上密密麻麻的褐彩。粗點如指模,細點如米粒,鐵質很濃,發黑。這種裝飾獨具一格,為其它窯系中所不見。
(4)在器物的腹部上用褐彩書寫紀年文字,如臨海溪口辦事處開井窯址中發現的一塊青瓷殘片上就有褐彩書寫的紀年文字,僅剩“日作”二字。
台州所發現的窯址中的器物,以其諸多不同於越窯和甌窯的藝術特色,而獨具一格。應該說這是一個新的瓷窯體系,即“台州窯”。台州窯是考證古代中華民族文明歷史文物寶庫,它將成為陶瓷專家和古陶瓷工作者關注的“熱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